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2.配电装置布置原则为在运行中满足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要求,保证电气安全净距,使运行人员在正常操作运维检修中不发生意外事故、不损害设备。
3.传统110kvgis配电装置采用1间隔、1榀构架的方式,在高海拔地区,110kvgis单间隔宽度为10米,出线间隔宽度对占地面积影响最大,且110kv变电站多布置于负荷中心处,在高海拔地区城市中心变,用地受限,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就势必要优化出线结构形式,充分利用可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常规gis配电装置出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海拔变电站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
5.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变电站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包括gis配电装置1、多层构架7,所述gis配电装置1包括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
7.所述的gis配电装置1上设置有出线套管2,所述出线套管2在布置方向上与分支母线11在同一方向;所述出线套管2分为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所述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呈一字型排列且与分支母线11在一条线上;所述多层构架7包括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若干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接线柱;
8.所述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一端的接线柱;
9.所述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另一端的接线柱。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层出线梁8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层出线梁9,第二层出线梁9垂直高度大于第三层出线梁10。
11.进一步的,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共用一榀构架,间隔宽度为九米。
12.进一步的,所述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上的出线一及出线二线路按同塔双回架设。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的两端设置有加
强杆。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出线梁10的构架柱12上布置地线柱13。
15.所述的gis配电装置采用将abc三相垂直布置的方式,可压缩水平方向距离,节省占地。
16.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变电站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在35kv~330kv变电站采用gis配电装置时可广泛运用,在采用此出线方式后,将abc三相相间距离水平方向压缩为零,在垂直方向布置三相出线,且每两回出线公用一榀构架后,水平方向构架长度较常规出线方式节约55%,效果明显,且在出线为同塔双回架设时,可直接从站内构架引接至出线双回路塔,无需转换相位,为线路专业带来了极大便利。
17.采用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后,占地面积大为压缩的优势较于常规出线方式明显,且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均与常规出线方式无异,故本实用新型满足变电站的正常使用要求。
18.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的理论依据严谨、可靠;计算方式先进、科学;经过本课题对该项目的系统研究及计算后,得出的研究成果可靠、安全,使用简单、方便,对今后同类变电站的布置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这种技术的创新将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在其他变电站设计中大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变电站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的俯视图图;
20.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变电站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断面示意图;
21.其中:1、gis配电装置;2、出线套管;3、出线a相;4、出线b相;5、出线c相;6、地线;7、多层构架;8、第一层出线梁;9、第二层出线梁;10、第三层出线梁;11、分支母线;12、构架柱;15、左侧出线间隔;14、右侧出线间隔;13、地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2所示,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包括gis 配电装置1、多层构架7,所述gis配电装置1包括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
24.所述的gis配电装置1上设置有出线套管2,所述出线套管2在布置方向上与分支母线11在同一方向;所述出线套管2分为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所述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呈一字型排列且与分支母线11在一条线上;所述多层构架7包括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若干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
1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接线柱;
25.所述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一端的接线柱;
26.所述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另一端的接线柱。
27.实施例1
28.一种gis配电装置多层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结构,包括gis配电装置1、多层构架7,所述gis配电装置1包括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
29.所述的gis配电装置1上设置有出线套管2,所述出线套管2在布置方向上与分支母线11在同一方向;所述出线套管2分为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所述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相3呈一字型排列且与分支母线11在一条线上;所述多层构架7包括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若干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接线柱;
30.所述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一端的接线柱;
31.所述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的出线c相5、出线b相4、出线a 相3分别布置在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上的另一端的接线柱。所述的第一层出线梁8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层出线梁9,第二层出线梁9垂直高度大于第三层出线梁10。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 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共用一榀构架,间隔宽度为九米。
32.所述gis配电装置1左侧出线间隔15和gis配电装置1右侧出线间隔14上的出线一及出线二线路按同塔双回架设。
33.所述第一层出线梁8、第二层出线梁9、第三层出线梁10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杆。
34.所述第三层出线梁10的构架柱12上布置地线柱13。
35.实施例2
36.如图1,2所示,以一个有2回出线间隔的110kv配电装置为例,根据系统接线要求,出线1及出线2线路按同塔双回架设,且变电站布置在市区,需在满足线路架设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占地。
37.按照传统布置方式,如图一,两个出线间隔宽度需20米。不能满足布置要求,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布置方式。为压缩水平方向占地,考虑将出线a、 b。c三相垂直布置,以满足电气安全净距要求。为配合此种布置方式,出线构架采用三层梁布置,且三层梁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错位,以满足引下要求,详见图1三维模型图中布置及接线。
38.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后,水平方向占地教传统布置方式减小55%,占地指标优化明显。于此同时,此种布置方式可满足站内出线构架与站外线路双回塔同相位平顺引接,不存在倒换相位的问题。
39.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的应用,改进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线水平方向布置形式,通过对三相布置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方式下水平方向占地大的问题,为出线布置和规划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种技
术的创新将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0.高海拔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多层构架垂直布置帆型出线的理论依据严谨、可靠;计算方式先进、科学;经过本课题对该项目的系统研究及计算后,得出的研究成果可靠、安全,使用简单、方便,对今后同类变电站的布置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这种技术的创新将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在其他变电站设计中大力推广应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