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窗玻璃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包括透光板和包边结构,所述透光板包括透光件、功能层及遮蔽层,所述透光件具有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和侧面,所述遮蔽层以封闭环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且靠近所述透光件的周缘,所述功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蔽层的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固定在所述透光件的周缘且至少包覆所述第一主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为单片钢化玻璃、夹层玻璃、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板或pc(聚碳酸酯)透明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包覆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侧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包覆所述第一主表面、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为溶胶凝胶涂层、防雾涂层或防指纹涂层,所述溶胶凝胶涂层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雾涂层包含吸水性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或全氟聚醚硅氧烷,所述防指纹涂层包含全氟聚醚硅氧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的材料选自黑色陶瓷油墨、褐色陶瓷油墨、灰色陶瓷油墨、黑色紫外油墨、褐色紫外油墨或灰色紫外油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的厚度为5~40微米,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3~25微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的可见光透过率为20%~95%,所述功能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50%,所述遮蔽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覆盖所述遮蔽层的部分,所述包边结构覆盖所述遮蔽层的另一部分。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覆盖所述遮蔽层的部分,所述包边结构覆盖所述遮蔽层的另一部分,且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设置于所述功能层背离所述遮蔽层的一侧。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覆盖所述遮蔽层的全部,且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设置于所述功能层背离所述遮蔽层的一侧。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包括内粘接部,所述内粘接部面对于所述透光件的第一主表面,且用于将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主表面。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还包括侧边粘接部及外粘接部,所述侧边粘接部用于将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固定于所述透光件的侧面,所述外粘接部用于将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固定于所述透光件的第二主表面。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包裹部、第二包裹部和第三包裹部,第一包裹部和第三包裹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包裹部覆盖所述透光件的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二包裹部覆盖所述透光件的侧面,所述第三包裹部覆盖所述透光件的第二主表面。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框架及如权利要求1

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及车辆。所述车窗玻璃包括透光板和包边结构,所述透光板包括透光件、功能层及遮蔽层,所述透光件具有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和侧面,所述遮蔽层以封闭环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且靠近所述透光件的周缘,所述功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且覆盖所述遮蔽层的至少部分,所述包边结构固定在所述透光件的周缘且至少包覆所述第一主表面。本申请提供的车窗玻璃的制备工序相较于现有技术更简单。现有技术更简单。现有技术更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欧秀勇 陈华 张科 郭善济 陈汉青 黄伟填 施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