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膜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5:56: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因此,市场上对薄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对薄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薄膜在挤压成型后,需要收卷,但是薄膜在刚挤出后,温度较高,需要冷却,避免薄膜温度过高导致,粘合在一起,且温度较高时,薄膜容易在转运过程中变形、破损,对此需要对薄膜进行降温冷却。
3.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冷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薄膜直接冷却至室温,会发生开裂,出现若干细小的缝隙,严重影响了薄膜的质量,现在薄膜的冷却都是利用水冷,但是利用水流冷却容易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导致薄膜损坏,从而造成薄膜的成品率降低,同时现有的薄膜冷却装置中传动辊经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但更换操作比较麻烦,不能快速进行更换,影响薄膜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在薄膜的冷却都是利用水冷,但是利用水流冷却容易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导致薄膜损坏,从而造成薄膜的成品率降低,同时现有的薄膜冷却装置中传动辊经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但更换操作比较麻烦,不能快速进行更换,影响薄膜生产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辊轴,所述传动辊轴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传动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竖板的背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传动辊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辊套,所述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部辊,所述水冷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内部辊,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冷箱,所述气冷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部辊,所述气冷箱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喷气喷头。
6.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方便使得连接板穿过安装板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
7.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在气冷箱内部存储冷气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气冷箱的内部开设有储气腔。
8.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方便向气冷箱内的储气腔添加冷气的效果,作
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贯通槽,所述气冷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9.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方便对水冷箱内部的水进行更换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水冷箱的背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放水管和进水管。
10.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方便使限位基座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基座。
11.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限制限位基座位置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12.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方便使限位配合板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基座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螺杆,所述短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配合板。
13.为了使得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达到对薄膜进行一定保护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薄膜冷却装置,通过连接板、安装框、卡环、插孔、限位槽、传动辊轴、限位卡块、固定环、限位挡块、卡接块、卡接槽和传动辊套的设置,连接板与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杆连接在一起,连接板的下部为安装框,安装框内连接有卡环,插孔位于竖板上,在插孔中开存在两个限位槽,传动辊轴的尾端固定有限位卡块,将限位卡块对准限位槽,然后将传动辊轴插入插孔内,传动辊轴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框的卡环内,然后移动传动辊轴外表面上的固定环,将固定环中的限位挡块对准限位槽,卡接块对准卡接槽插入,从而将传动辊轴插入插孔的一端固定,而传动辊套可以在传动辊轴外表面转动,这样在需要对传动辊进行位置调整或整体更换时,先将固定环的卡接块从卡接槽内取出,再将传动辊另一端从卡环中取下,然后在将插孔中一端取出,便可将传动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这样更换一个人便可以完成,不需要各种工具,整体更换也迅速,不会影响薄膜生产效率。
16.2、该薄膜冷却装置,通过水冷箱、外部辊、第一内部辊、气冷箱、储气腔、喷气喷头和第二内部辊的设置,水冷箱和气冷箱都放置在底板上,两者之间隔了一个传动辊,外部辊固定在水冷箱上表面的左侧,第一内部辊和第二内部辊分别安装在水冷箱和气冷箱内部,薄膜出来后,先经过外部辊上方,然后进入水冷箱内,在进过第一内部辊的下方,然后出水冷箱后经过第一个传动辊上方,然后在进入气冷箱,经过第二内部辊下方,出气冷箱后经过第二个传动辊上方,然后从第三个传动辊下方到第四个传动辊的上方,最后经过限位基座,这为薄膜在装置内的行进路线,这样使得薄膜先水冷在气冷,最后适应室温,从而不会发生利用水流冷却时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导致薄膜损坏的情况,使得薄膜成品率得到保证。
17.3、该薄膜冷却装置,通过长螺杆、限位基座、限位杆、短螺杆和限位配合板的设置,长螺杆、限位基座、限位杆、短螺杆和限位配合板组成了一个可以改变薄膜出装置后位置高度的机构,长螺杆和限位杆都安装在底板上,限位基座安装在两者外表面,和长螺杆连接处为螺纹孔,可以使的限位基座根据长螺杆转动来改变其位置高度,限位基座上安装短螺杆,短螺杆外表面安装限位配合板,通过转动短螺杆来调整限位配合板的位置,这样在薄膜出装置时,对限位基座和限位配合板进行调整,使得薄膜从两者之间经过后,便可以将其出装
置的位置高度进行限定,以便于配合后续装置进行使用,增强适用性。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传动辊安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右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正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仰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后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竖板;2、安装板;3、调节螺杆;4、连接板;5、安装框;6、卡环;7、插孔;8、限位槽;9、传动辊轴;10、限位卡块;11、固定环;12、限位挡块;13、卡接块;14、卡接槽;15、传动辊套;16、矩形通槽;17、底板;18、水冷箱;19、外部辊;20、第一内部辊;21、气冷箱;22、储气腔;23、喷气喷头;24、第二内部辊;25、贯通槽;26、放水管;27、进水管;28、进气管;29、长螺杆;30、限位基座;31、限位杆;32、短螺杆;33、限位配合板;34、弹性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

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包括竖板1,竖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5,安装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6,竖板1的正面开设有插孔7,插孔7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8,插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辊轴9,传动辊轴9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0,传动辊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12,竖板1的背面开设有卡接槽14,固定环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3,传动辊轴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辊套15,竖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7,底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箱18,水冷箱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部辊19,水冷箱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内部辊20,底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冷箱21,气冷箱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部辊24,气冷箱21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喷气喷头23。
29.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板4、安装框5、卡环6、插孔7、限位槽8、传动辊轴9、限位卡块10、固定环11、限位挡块12、卡接块13、卡接槽14和传动辊套15的设置,连接板4与安装板2上的调节螺杆3连接在一起,连接板4的下部为安装框5,安装框5内连接有卡环6,插孔7位于竖板1上,在插孔7中开存在两个限位槽8,传动辊轴9的尾端固定有限位卡块10,将限位卡块10对准限位槽8,然后将传动辊轴9插入插孔7内,传动辊轴9的另一端安装在
安装框5的卡环6内,然后移动传动辊轴9外表面上的固定环11,将固定环11中的限位挡块12对准限位槽8,卡接块13对准卡接槽14插入,从而将传动辊轴9插入插孔7的一端固定,而传动辊套15可以在传动辊轴9外表面转动,这样在需要对传动辊进行位置调整或整体更换时,先将固定环11的卡接块13从卡接槽14内取出,再将传动辊另一端从卡环6中取下,然后在将插孔7中一端取出,便可将传动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这样更换一个人便可以完成,不需要各种工具,整体更换也迅速,不会影响薄膜生产效率;通过水冷箱18、外部辊19、第一内部辊20、气冷箱21、储气腔22、喷气喷头23和第二内部辊24的设置,水冷箱18和气冷箱21都放置在底板17上,两者之间隔了一个传动辊,外部辊19固定在水冷箱18上表面的左侧,第一内部辊20和第二内部辊24分别安装在水冷箱18和气冷箱21内部,薄膜出来后,先经过外部辊19上方,然后进入水冷箱18内,在进过第一内部辊20的下方,然后出水冷箱18后经过第一个传动辊上方,然后在进入气冷箱21,经过第二内部辊24下方,出气冷箱21后经过第二个传动辊上方,然后从第三个传动辊下方到第四个传动辊的上方,最后经过限位基座30,这为薄膜在装置内的行进路线,这样使得薄膜先水冷在气冷,最后适应室温,从而不会发生利用水流冷却时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导致薄膜损坏的情况,使得薄膜成品率得到保证。
30.具体的,安装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16。
31.本实施例中:通过矩形通槽16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板4穿过安装板2。
32.具体的,气冷箱21的内部开设有储气腔22。
33.本实施例中:通过储气腔22的设置,可以方便在气冷箱21内部存储冷气。
34.具体的,竖板1的正面开设有贯通槽25,气冷箱2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8。
35.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气管28的设置,能够方便向气冷箱21内的储气腔22添加冷气。
36.具体的,水冷箱18的背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放水管26和进水管27。
37.本实施例中:通过放水管26和进水管27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水冷箱18内部的水进行更换。
38.具体的,底板17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长螺杆29,长螺杆2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基座30。
39.本实施例中:通过长螺杆29的设置,能够方便使限位基座30进行移动。
40.具体的,底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
41.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杆31的设置,可以对限位基座30位置进行限制。
42.具体的,限位基座30上表面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短螺杆32,短螺杆3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配合板33。
43.本实施例中:通过短螺杆32的设置,能够方便使限位配合板33进行移动。
44.具体的,限位基座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套34。
45.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套34的设置,可以对穿过限位基座30和限位配合板33的薄膜进行一定保护。
4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在使用时,连接板4与安装板2上的调节螺杆3连接在一起,连接板4的下部为安装框5,安装框5内连接有卡环6,插孔7位于竖板1上,在插孔7中开存在两个限位槽8,传动辊轴9的尾端固定有限位卡块10,将限位卡块10对准限位槽8,然后将传动辊轴9插入插孔7内,传动辊轴9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框5的卡环6内,然后移动传动辊轴9外表面上的固定环11,将固定环11中的限位挡块12对准限位槽
8,卡接块13对准卡接槽14插入,从而将传动辊轴9插入插孔7的一端固定,而传动辊套15可以在传动辊轴9外表面转动,这样在需要对传动辊进行位置调整或整体更换时,先将固定环11的卡接块13从卡接槽14内取出,再将传动辊另一端从卡环6中取下,然后在将插孔7中一端取出,便可将传动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这样更换一个人便可以完成,不需要各种工具,整体更换也迅速,不会影响薄膜生产效率;水冷箱18和气冷箱21都放置在底板17上,两者之间隔了一个传动辊,外部辊19固定在水冷箱18上表面的左侧,第一内部辊20和第二内部辊24分别安装在水冷箱18和气冷箱21内部,薄膜出来后,先经过外部辊19上方,然后进入水冷箱18内,在进过第一内部辊20的下方,然后出水冷箱18后经过第一个传动辊上方,然后在进入气冷箱21,经过第二内部辊24下方,出气冷箱21后经过第二个传动辊上方,然后从第三个传动辊下方到第四个传动辊的上方,最后经过限位基座30,这为薄膜在装置内的行进路线,这样使得薄膜先水冷在气冷,最后适应室温,从而不会发生利用水流冷却时使得在水流的冲击下导致薄膜损坏的情况,使得薄膜成品率得到保证;长螺杆29、限位基座30、限位杆31、短螺杆32和限位配合板33组成了一个可以改变薄膜出装置后位置高度的机构,长螺杆29和限位杆31都安装在底板17上,限位基座30安装在两者外表面,和长螺杆29连接处为螺纹孔,可以使的限位基座30根据长螺杆29转动来改变其位置高度,限位基座30上安装短螺杆32,短螺杆32外表面安装限位配合板33,通过转动短螺杆32来调整限位配合板33的位置,这样在薄膜出装置时,对限位基座30和限位配合板33进行调整,使得薄膜从两者之间经过后,便可以将其出装置的位置高度进行限定,以便于配合后续装置进行使用,增强适用性。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