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液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6:0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液工作站。


背景技术:

2.移液工作站是将自动化操作与液体处理融合在一起的生物医学实验室自动化操作平台,可实现样品的自动加样、试剂分配、超微量移液以及与液体处理相关的振动、孵育等操作,可广泛应用于核酸纯化、基因蛋白质测序、克隆快速筛选、细胞培养、生物芯片样品制备等领域。
3.目前的移液工作站基本上能够完成移液的全部工作过程,且也能对移液枪头进行自动安装和拆卸更换,而现有移液工作站对移液枪头的拆卸是直接卸载到废料盒内,由于该移液工作站可能存在两种或以上的液体进行移液工作,而为了保证移液时的纯净度,在换液工作前都需要进行移液枪头的替换,因此导致在废料盒内便会存在携带有不同残留液体的移液枪头,可能会使得液体之间的混合出现交叉感染,导致可重复使用的移液枪头无法再次利用,同时若是混合后的液体存在挥发性,这也影响到移液工作站的环境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液工作站。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第一技术方案:一种移液工作站包括移液机构和载料台,移液机构上装设有移液枪头,用于在载料台上进行移液工作,该移液工作站还包括废料载板和废料集中机构,废料载板用于存放使用后的移液枪头,废料集中机构安装在载料台上,废料集中机构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用于承载废料载板以及输送存放了使用后的移液枪头的废料载板,第二区与第一区连接,并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第一区所输送的废料载板。
8.优选地,第一区包括承载架、支撑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传感单元,承载架上设有第一输送单元,承载架通过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区连接,支撑单元可转动地安装载承载架上,并用于承载废料载板,第一驱动单元安装承载架上,并与支撑单元驱动连接,传感单元安装载承载架上,并置于支撑单元的下方,传感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9.优选地,第二区包括收集板,收集板可拆卸地安装在载料台上,并与第一输送单元连接。
10.优选地,废料集中机构还包括第三区,第三区包括储物箱、第二输送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储物箱安装在载料台上,以用于存放多个待使用的废料载板,储物箱上设有出料口,以用于对废料载板进行出料,第二输送单元一端安装于储物箱上并置于出料口处,另一端与承载架连接,第二驱动单元安装在储物箱上,以用于将储物箱内的多个废料载板逐个从出料口推出,第二驱动单元与传感单元电性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移液工作站包括移液机构和载料台,移液机构上装设有移液枪头,用于在载料台上进行移液工作,该移液工作站还包括废料载板和废料集中机构,废料载板用于存放使用后的移液枪头,废料集中机构安装在载料台上,废料集中机构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用于承载废料载板以及输送存放了使用后的移液枪头的废料载板,第二区与第一区连接,并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第一区所输送的废料载板,总的来说,该移液工作站能够整齐地使用后的移液枪头,且避免多个携带有不同残留液体的移液枪头混杂在一起,出现液体混合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废料集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16.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废料集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17.图中:1废料载板、2废料集中机构、3第一区、31承载架、311第一输送单元、32支撑单元、33第一驱动单元、34传感单元、4第二区、41收集板、5 第三区、51储物箱、52第二输送单元、53第二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8.第一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第一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参阅附图1-3,本技术公开一种移液工作站包括移液机构和载料台,移液机构上装设有移液枪头,用于在载料台上进行移液工作,该移液工作站还包括废料载板1和废料集中机构2,废料载板1用于存放使用后的移液枪头,废料集中机构2安装在载料台上,废料集中机构2包括第一区3和第二区4,第一区3用于承载废料载板1以及输送存放了使用后的移液枪头的废料载板1,第二区4与第一区3连接,并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第一区3所输送的废料载板1。
20.具体的,移液机构在进行移液工作后,需要更换移液枪头以进行其他液体的移液工作时,便将使用后的移液枪头卸载到第一区3上的废料载板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废料载板1上设有多个用于安插移液枪头的置物孔,且为单列排序结构,因此仅能存放单列的多个移液枪头,当使用后的移液枪头被放置到废料载板1后,废料载板1便会从第一区3输送到第二区4内进行存放,以待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拿取清洁,其中,第一区3上的废料载板1在使用后移动至第二区4时,第一区3上便会重新填补上新的废料载板1,以待下一批使用后的移液枪头,同时被输送到第二区4的多个使用后的移液枪头都是以废料载板1为单位分组,两两之间不会受到影响,以降低不同液体混合出现交错感染的风险。
21.进一步的,第一区3包括承载架31、支撑单元32、第一驱动单元33和传感单元34,承
载架31上设有第一输送单元311,承载架31通过第一输送单元 311与第二区4连接,支撑单元32可转动地安装载承载架31上,并用于承载废料载板1,第一驱动单元33安装承载架31上,并与支撑单元32驱动连接,传感单元34安装载承载架31上,并置于支撑单元32的下方,传感单元34与第一驱动单元33电性连接。
22.具体的,支撑单元32实则为支撑杆,且设有两个,通过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承载架31上,其一支撑杆远离相对立的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3驱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3实则为驱动电机,其输出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传感单元34为红外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并安装在支撑杆的下方,实际中,废料载板1放置在支撑单元32上时,由于其上并没有被放置了使用后的移液枪头,传感单元34没有激活,此时支撑单元32处于平直状态地支撑着废料载板1,当废料载板1上便放置了移液枪头后,由于移液枪头的端部会穿过废料载板1上的置物孔,此时,传感单元34便识别到有前方存在物体,便判断废料载板1上已放置了已使用的移液枪头,便激活第一驱动单元 33,使其驱使支撑单元32转动,将装置有已使用的移液枪头的废料载板1从第一输送单元311输送到第二区4,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支撑单元32在转动后会保持2-3秒的时间,过后便重新恢复原状,而传感单元34同样在识别到物体时,第一驱动单元33也会在1秒左右的时间激活,原因是为了保证移液枪头已稳固地安放在废料载板1上。
23.进一步的,第二区4包括收集板41,收集板41可拆卸地安装在载料台上,并与第一输送单元311连接。
24.进一步的,废料集中机构2还包括第三区5,第三区5包括储物箱51、第二输送单元52和第二驱动单元53,储物箱51安装在载料台上,以用于存放多个待使用的废料载板1,储物箱51上设有出料口,以用于对废料载板1进行出料,第二输送单元52一端安装于储物箱51上并置于出料口处,另一端与承载架31连接,第二驱动单元53安装在储物箱51上,以用于将储物箱51内的多个废料载板1逐个从出料口推出,第二驱动单元53与传感单元34电性连接。
25.具体的,由于第一区3上的废料载板1需要不断地的补充,才能保证该移液工作站在不断更换移液枪头后能够稳定工作,而第一区3的废料载板1的补充依靠人工去实现,不仅对人力的浪费和消耗,且还需要人为去观察该移液工作站什么时候需要卸载移液枪头,不仅费力而且期间未及时补充废料载板1,可能导致更替下来的移液枪头会直接掉落到载料台上,影响到后续的移液工作,因此第三区5的设立便是为了能够自动为第一区3自动补充废料载板1,储物箱 51内便事先放置了多个新的废料载板1,且第二驱动单元53的输出端伸入储物箱51内,其中,当传感单元34感应到物体时,便会发送两个信号并分别输送到第一驱动单元33和第二驱动单元53上,而第一驱动单元33和第二驱动单元 53接收到信号的并执行是具有延时性,当传感单元34感应到物体时,第一驱动单元33会延迟1秒左右激活,第二驱动单元53则是在5-6秒左右激活,由于第二驱动单元53需要在支撑单元32将废料载板1输送到收集板41后,重新回到初始位置这个流程才能运作,以避免提前输出新的废料载板1,而支撑单元 32并未恢复,导致废料载板1可能卡到一些可活动的结构上,进而使得后续工作出现问题。
26.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第一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