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19:2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小麦是酿酒原粮之一,是制曲的主要原料,其不仅富含淀粉、蔗糖、果糖等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俗称面筋),其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色氨酸等含苯环和苯环结构的氨基酸比玉米、高粱等原料蛋白质中氨基酸构成合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是制曲、酿酒的优质原料。
3.但是,现有软质麦中多为春性弱筋小麦,不适宜淮北地区种植且蛋白质含量较低。市面上的硬质麦虽然含有较高的蛋白,但是玻璃质含量也高,不利于粉碎和吸水,踩制的曲坯过紧,使得曲入窖房后前期升温快、增温猛,中后期温度偏低,造成成品曲块的感官和理化性质劣变,曲心易霉变,严重影响酒曲质量和出酒量。因此,急需一种制曲小麦品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选育方法,可以选育出一种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制曲小麦品种。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选择籽粒蛋白含量>13.5%的小麦品种和籽粒淀粉含量>65%的小麦品种杂交,得到杂交种;
8.2)将杂交种自交,从自交后代中筛选和育种目标一致的株系进行下一代自交,自交6代以上得到稳定遗传的制曲小麦;所述育种目标的性状包括: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
9.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杂交种的母本包括迁麦2号;所述杂交种的父本包括山农19。
10.优选的,步骤2)所述筛选的条件还包括:自f2~f5代选择田间表现赤霉病接种严重度3.75以下、白粉病田间发病严重度在3级以下、单株成穗6个以上和籽粒偏粉质的单株。
11.优选的,筛选地区的土壤包括砂质土壤。
12.优选的,筛选阶段的施肥管理方法包括基肥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62kg/hm2,分蘖期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05kg/hm2。
13.优选的,所述筛选的条件还包括:自f6~f8代选育出越冬期小麦分蘖苗死亡率《10%、叶片干枯率在1/4以下、平均单株分蘖四个以上、亩穗数35万穗以上、穗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大于40g和籽粒硬度指数45以下的稳定品系;
14.将得到的稳定品系播种在纬度差异》0.2的不同区域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筛选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稳定植株。
15.优选的,所述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的同时还包括:进行抗赤霉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田间表现赤霉病接种严重度3.75以下、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稳定植株。
16.优选的,所述筛选的条件还包括:生育期不超过230天、株高低于70厘米,产量与当地主推品种相当。
17.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籽粒蛋白含量>13.5%的小麦品种和籽粒淀粉含量>65%的小麦品种杂交,得到杂交种;2)杂交种自交8代以上,筛选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稳定植株,得到制曲小麦。本发明通过引进淀粉含量65%以上和蛋白含量13.5%以上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创制籽粒硬度低和高淀粉、高蛋白含量相结合的优良类型,培育出高淀粉、高蛋白和硬度指数低的制曲小麦。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选择籽粒蛋白含量>13.5%的小麦品种和籽粒淀粉含量>65%的小麦品种杂交,得到杂交种;
21.2)将杂交种自交,从自交后代中筛选和育种目标一致的株系进行下一代自交,自交6代以上得到稳定遗传的制曲小麦;所述育种目标的性状包括: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
22.在本发明中,所述杂交种的母本优选包括迁麦2号;所述杂交种的父本优选包括山农19。本发明根据制曲用小麦的特殊要求,选择籽粒蛋白含量>13.5%的小麦品种和籽粒淀粉含量>65%的小麦品种杂交,通过对后代杂交种小麦进行性状分离选择,从而筛选得到制曲小麦。
23.在本发明中,所述筛选的条件优选还包括:自f2~f5代选择田间表现赤霉病接种严重度3.75以下、白粉病田间发病严重度在3级及以下、单株成穗6个以上和籽粒偏粉质的单株。本发明通过对f2~f5代进行世代性状分离选择,可以筛选得到抗病性好且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24.在本发明中,所述筛选的条件优选还包括:自f6~f8代选育出越冬期小麦分蘖苗死亡率《10%、叶片干枯率在1/4以下、平均单株分蘖四个以上、亩穗数35万穗以上、穗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大于40g和籽粒硬度指数45以下的稳定品系;将得到的稳定品系播种在纬度差异》0.2的不同区域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筛选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稳定植株;筛选地区的土壤优选包括砂质土壤;筛选阶段的施肥管理方法优选包括基肥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62kg/hm2,分蘖期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05kg/hm2。本发明自f6~f8代进行世代性状分离,通过土壤、肥水、抗寒性及分蘖能力等综合环境与生态鉴定,再经过产量性状及室内籽粒品质等筛选,可以筛选得到产量高且抗寒性好的小麦品种。
25.在本发明中,所述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的同时优选还包括:进行抗赤霉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生育期不超过230天、株高低于70厘米,产量与当地主推品种相当,籽粒偏椭圆,腹沟深度大于1mm,表皮厚度为5~8μm的半冬性白皮小麦;所述当地主推品种优选为选
育地的主推品种。本发明对所述抗赤霉病接种鉴定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即可。
26.本发明通过引进淀粉含量65%以上和蛋白含量13.5%以上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创制籽粒硬度低和高淀粉、高蛋白含量相结合的优良类型,强化高世代材料的农艺性状优化和产量性状测定,并采用赤霉病人工辅助接种鉴定和与其它自然逆境诱发鉴定相结合的育种策略,培育出高产、高淀粉、高蛋白和硬度指数低的制曲小麦。
2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8.实施例1
29.泗麦1702选育过程
30.(1)2010年春,在宿迁农科所泗阳育种基地以迁麦2号为母本,以山农19为父本杂交配组,收获杂交f1种;
31.(2)2010年秋~2015年夏,在泗阳基地自f2~f5代进行世代分离,选择田间表现赤霉病接种严重度3.75以下、白粉病田间发病严重度在3级及以下、单株成穗6个以上和籽粒偏粉质的单株;
32.(3)从f6~f8开始进行土壤(砂质土壤)、肥水(基肥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62kg/hm2,分蘖期纯氮施用量不高于105kg/hm2)、抗寒性及分蘖能力等综合环境与生态鉴定,再经过产量性状及室内籽粒品质筛选,选育出越冬期小麦分蘖苗极少死亡、叶片干枯率在1/4以下、平均单株分蘖四个以上、亩穗数35万穗以上、穗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大于40g和籽粒硬度指数45以下的稳定品系17个;
33.(4)2016~2017年将步骤(3)中筛选的材料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和品系比较,同时进行抗赤霉病人工接种鉴定,在适应性、产量指标、品质理化检测及综合抗性比较,经过两年把控,筛选冬季和春季冻害严重度2级以下,亩产达500kg以上,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田间白粉病和锈病及赤霉病接种严重度均在中感及以上水平的稳定品系,最终保留适合淮北地区推广种植的半冬性制曲小麦品系3个;
34.筛选出来的3个品系分别为代号泗麦1702-4、泗麦1702-5、泗麦1702-7;其中编号泗麦1702-4品系,植株65.6cm,产量为565.1kg/亩,生育期为225d,田间表现抗倒抗寒,容重798g/l,粗蛋白(干基)14.39%,面团稳定时间2.8min,粉质质量指数40mm,硬度指数44.1;泗麦1702-5品系,植株66.4cm,产量580.7kg/亩,生育期223d,田间表现抗倒抗寒,容重793g/l,粗蛋白(干基)14.05%,面团稳定时间2.5min,粉质质量指数37mm,硬度指数41.6;泗麦1702-7品系,植株69.2cm,产量580.4kg/亩,生育期较229d,田间表现抗倒抗寒,容重808g/l,粗蛋白(干基)14.31%,面团稳定时间3.3min,粉质质量指数46mm,硬度指数47.2,3个品系均比对照淮麦35增产5.8%~7.9%。
35.结合株高、生育期、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因素,并针对制曲专用小麦的特殊要求,故将泗麦1702-4、1702-7两个品系继续保留田间鉴定改良;泗麦1702-5出圃号定为泗麦1702。
3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选育方法,可以选育出一种籽粒硬度指数≤45、蛋白含量>13.5%和淀粉含量>65%的制曲小麦品种。
37.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
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