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48: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在不断提升,当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电脑主要由电脑机箱、显示屏、键盘等部件组成,其中,电脑机箱在电脑部件中尤为重要,电脑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
3.现有的电脑机箱上均开有许多用于散热的进风和排风孔,机箱外的灰尘会随着流动的空气进入机箱内部,灰尘堆积在散热器附近的电路板上,危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工作稳定性,甚至造成这些电子元件的损坏。但是如果机箱做成全封闭式的话又会影响散热性能,因此,如何提高主机箱防尘效果的同时保证其散热性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包括,
6.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表面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盖体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主板,cpu板位于所述主板的表面一侧;
7.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铜片,所述散热铜片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铜片的底部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固定所述散热铜片的位置使所述散热铜片的底部与所述cpu板的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一罩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三罩体的内部均与所述第一罩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三罩体的顶部均与所述盖体贴合设置,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三罩体的内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罩体的一侧设置有风扇。
8.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三罩体均与所述第一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用于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
9.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三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罩体和所述第三罩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顶部所在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罩体顶部所在平面的高度。
11.优选的,所述散热铜片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
12.优选的,所述主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均匀分布于所述cpu板的周边。
13.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与所述散热铜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位置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螺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主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形状和大小均一致,且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散热铜片的中轴线呈镜相对称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形状均为[形。
[0015]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均环绕有弹簧。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置的散热铜片通过安装件与cpu板的表面相互贴合,缩短散热铜片与cpu板之间的距离,可有效缩短传热时间,启动风扇,机箱本体外界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口依次通过第二罩体、散热鳍片和第三罩体,将散热鳍片的热量通过出风口带出,加快本装置的散热速度,进而加强本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风道,机箱本体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风道后不与机箱本体内部的元器件接触,可以达到非常好的防尘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佳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的爆炸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组件的正剖图。
[0022]
图中:1-机箱本体;101-箱体;102-盖体;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05-主板;106-cpu板;107-第一安装孔;2-第一安装孔;201-散热铜片;202-安装件;2020-第一支架;2021-第二支架;2022-第一限位孔;2023-螺栓;2024-弹簧;203-散热鳍片;204-第二罩体;205-风扇;206-第三罩体;207-弹性垫片;208-第一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
[0024]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包括,
[0025]
机箱本体1,机箱本体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02,盖体102表面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03,盖体102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04,箱体10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主板105,cpu板106位于主板105的表面一侧;
[0026]
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包括第一罩体208,第一罩体208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铜片201,散热铜片201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203,散热铜片20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件202,安装件202用于固定散热铜片201的位置使散热铜片201的底部与cpu板106的表面相互贴合,第一罩体20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第二罩体204的内部和第三罩体206的内部均与第一罩体208的内部连通,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的顶
部均与盖体102贴合设置,第二罩体204的内部与进风口103连通,第三罩体206的内部与出风口104连通,第二罩体204的内部靠近第一罩体208的一侧设置有风扇205;
[0027]
具体的,盖体102与箱体101采用螺钉连接,散热鳍片203的形状为片状,散热鳍片203采用金属铜制成,散热铜片201与cpu板106的表面相互贴合用于缩短散热铜片201与cpu板106之间的距离,可有效缩短传热时间,风扇205用于加快散热鳍片203的散热速度,使散热鳍片203的热量被快速带出风道,加快散热速度,增强散热效果。
[0028]
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均与第一罩体208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用于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与第一罩体20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0029]
具体的,第一罩体208、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散热风道,在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与第一罩体208的连接处均设置密封圈,使得通过散热风道的气体无法进入机箱本体1内部,避免机箱本体1外部的灰尘通过散热风道进入机箱本体1内部并与机箱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接触,使得本装置具有较佳的防尘效果。
[0030]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与盖体10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弹性垫片207,弹性垫片207顶部所在平面的高度高于第一罩体208顶部所在平面的高度;
[0031]
具体的,弹性垫片20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垫片207既可用于密封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与盖体102的连接处,避免机箱本体1外部的灰尘通过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与盖体102的连接处进入机箱本体1内部与机箱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接触,也可利用自身弹性起到缓冲作用,当盖体102受到从上至下方向的作用力时,弹性垫片207可为散热组件2提供缓冲作用。
[0032]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铜片201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
[0033]
具体的,散热铜片201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即散热铜片20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凸起部,散热铜片201的两侧用于安装安装件202,散热铜片201的凸起部用于与cpu板106的表面接触。
[0034]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板105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7,第一安装孔107均匀分布于cpu板106的周边,安装件202包括第一支架2020和第二支架2021,第一支架2020和第二支架2021均与散热铜片201通过螺钉连接,第一支架2020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022,第一限位孔2022的位置均与第一安装孔107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限位孔2022和第一安装孔107均可供螺栓2023通过,螺栓2023依次通过第一限位孔2022和第一安装孔107用于固定第一支架2020与主板105之间的位置,第二支架2021与第一支架2020的形状和大小均一致,且第二支架2021与第一支架2020沿着散热铜片201的中轴线呈镜相对称设置,第一支架2020和第二支架2021的形状均为[形;
[0035]
具体的,第一支架2020和第二支架2021的两端均延伸至散热铜片201的外部,第一安装孔107和螺栓2023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支架2020和第二支架2021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孔2022,第一支架2020、第二支架2021、第一安装孔107、第一限位孔2022和螺栓2023相互配合,用于固定cpu板106和散热铜片201之间的位置,使散热铜片201的底部与cpu板106的表面相互贴合。
[0036]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2023的表面均环绕有弹簧2024;
[0037]
具体的,弹簧2024自身的弹力可起到紧固作用,避免螺栓2023后期发生松动。
[0038]
具体的,该一种具有独立散热风道的电脑机箱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本装置时,cpu板10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铜片201传至散热鳍片203,由于散热铜片201的底部与cpu板106的表面贴合,缩短了散热铜片201与cpu板106之间的距离,缩短了cpu板106与散热铜片201的传热时间,启动风扇205,加速机箱本体1外界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口103依次通过第二罩体204、散热鳍片203和第三罩体206,将散热鳍片203的热量通过出风口104带出,加快本装置的散热速度,进而加强本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第一罩体208、第二罩体204和第三罩体206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风道,机箱本体1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风道后不与机箱本体1内部的元器件接触,可以达到非常好的防尘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佳的防尘效果。
[0039]
最后应说明的是:主板105、cpu板106和风扇205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0040]
主板105、cpu板106和风扇205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