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4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除尘器分为干式除尘、湿式除尘和布袋除尘等,干式除尘和布袋除尘,需要人工定期对设备进行拆卸,清理设备的内部,费时费力,而现有的湿式除尘设备结构比较简单,将气体排入至除尘液中,通过除尘液对气体进行除尘,效果较差,并且除尘液价格较高,导致除尘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进气管将气体排入至第一除尘箱内,通过多组第一滤网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打开第一电机,通过多组搅拌叶片搅拌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内的清水,使第一除尘箱内的清水冲刷多组第一滤网,将第一滤网表面的灰尘冲落,上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至密封管内,通过支撑管表面的多组单向阀将气体排入至第二除尘箱内,进行二次过滤,再排出,通过两组排污阀将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内的污水排出,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果和实用性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包括底座、第一除尘箱、第二除尘箱、多组第一滤网、进气管、两组排污阀、排气管、第一电机、密封管、支撑管、多组搅拌叶片和多组单向阀,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第二除尘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第二除尘箱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口,并且第二除尘箱的连接口与第一除尘箱的内部相通,多组第一滤网的侧端均与第一除尘箱内的侧壁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底端穿过多组第一滤网,延伸至第一除尘箱内的底部,进气管的左端由第一除尘箱的左端伸出,两组排污阀的侧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的侧端底部相连接,排气管的左端与第二除尘箱的连接口的右端相连接,排气管的右端由第二除尘箱的右端伸出,第一电机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第二除尘箱的右端底部相连接,并且第一电机的左端设置有输出轴,密封管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左端相连接,密封管的左端与第二除尘箱的右端相连接,支撑管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接,支撑管的左端由第二除尘箱的右端伸入至第二除尘箱和第一除尘箱的内部,多组搅拌叶片和多组单向阀的一端均与支撑管的表面相连接,并且多组单向阀均与支撑管的内部相通,排气管的底端与密封管的内部相通。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储料箱、进料阀、电磁阀、第二电机和螺旋输送轴,储料箱的底端通过固定板与第二除尘箱的右端相连接,进料阀的底端与储料箱的顶端相连接,电磁阀的侧端与储料箱的左端相连接,电磁阀的左端由第二除尘箱的右端伸入至第二除尘箱的内部,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电机底端的固定板上,螺旋输送轴的右端与第二电机的左端相连接,螺旋输送轴的左端由储料箱的右端伸入至储料箱的内部。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过滤箱、多组第二滤网、循环泵、
循环管、喷水管和多组雾化喷头,过滤箱的侧端与第一除尘箱的左端相连接,并且过滤箱的右端底部与第一除尘箱的内部相通,多组第二滤网的侧端均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循环泵的底端与过滤箱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的底端设置有吸出口,循环泵的顶端设置有排入口,循环泵的吸出口与过滤箱的内部相通,循环管的一端与循环泵的排入口相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由第一除尘箱的顶端伸入至第一除尘箱的内部与喷水管的顶端相连接,多组雾化喷头的顶端均与喷水管的底端相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除湿箱和多组折流板,除湿箱的底端与第二除尘箱的顶端相连接,并且除湿箱的底端设置有进入口,除湿箱的右端顶部设置有排出口,所述除湿箱的进入口与第二除尘箱的排气口相连接,多组折流板的顶端均与除湿箱内的顶端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多组挡板,多组挡板的右端均与第二除尘箱连接口的左端相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两组液位观察窗,两组液位观察窗的后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的前端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所述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均采用耐抗氧化材料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气管和第二除尘箱的排气口将清水倒入至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的内部,并且进入至第一除尘箱内的清水的水位需要淹没多组第一滤网,进入至第二除尘箱内的清水需要淹没多组单向阀,之后通过进气管将气体排入至第一除尘箱的内部,气体在第一除尘箱的内部上升,通过多组第一滤网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打开第一电机,使支撑管转动,通过多组搅拌叶片搅拌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内的清水,使第一除尘箱内的清水冲刷多组第一滤网,将第一滤网表面的灰尘冲落,之后上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至密封管的内部,再通过支撑管上的排气孔使气体进入至支撑管的内部,通过支撑管表面的多组单向阀将气体排入至第二除尘箱的内部,使第二除尘箱内的清水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再通过第二除尘箱的排气口排出,之后通过两组排污阀将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内的污水排出,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果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管、搅拌叶片和单向阀的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标记:1、底座;2、第一除尘箱;3、第二除尘箱;4、第一滤网;5、进气管;6、排污阀;7、排气管;8、第一电机;9、密封管;10、支撑管;11、搅拌叶片;12、单向阀;13、储料箱;14、进料阀;15、电磁阀;16、第二电机;17、螺旋输送轴;18、过滤箱; 19、第二滤网;20、循环泵;21、循环管;22、喷水管;23、雾化喷头;24、除湿箱;25、折流板;26、挡板;27、液位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包括底座1、第一除尘箱2、第二除尘箱3、多组第一滤网4、进气管5、两组排污阀6、排气管7、第一电机8、密封管9、支撑管10、多组搅拌叶片 11和多组单向阀12,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第二除尘箱3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第二除尘箱3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口,并且第二除尘箱3的连接口与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相通,多组第一滤网4的侧端均与第一除尘箱2内的侧壁固定连接,进气管5 的底端穿过多组第一滤网4,延伸至第一除尘箱2内的底部,进气管5 的左端由第一除尘箱2的左端伸出,两组排污阀6的侧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的侧端底部相连接,排气管7的左端与第二除尘箱3的连接口的右端相连接,排气管7的右端由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伸出,第一电机8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底部相连接,并且第一电机8的左端设置有输出轴,密封管9的右端与第一电机8的左端相连接,密封管9的左端与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相连接,支撑管10 的右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接,支撑管10的左端由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伸入至第二除尘箱3和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多组搅拌叶片11和多组单向阀12的一端均与支撑管10的表面相连接,并且多组单向阀12均与支撑管10的内部相通,排气管7的底端与密封管9的内部相通;通过进气管5和第二除尘箱3的排气口将清水倒入至第一除尘箱 2和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并且进入至第一除尘箱2内的清水的水位需要淹没多组第一滤网4,进入至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需要淹没多组单向阀12,之后通过进气管5将气体排入至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气体在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上升,通过多组第一滤网4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打开第一电机8,使支撑管10转动,通过多组搅拌叶片11搅拌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使第一除尘箱2内的清水冲刷多组第一滤网4,将第一滤网4表面的灰尘冲落,之后上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7排入至密封管9的内部,再通过支撑管10上的排气孔使气体进入至支撑管10的内部,通过支撑管10表面的多组单向阀12将气体排入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使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再通过第二除尘箱3的排气口排出,之后通过两组排污阀6将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内的污水排出,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果和实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储料箱13、进料阀14、电磁阀15、第二电机16和螺旋输送轴17,储料箱13的底端通过固定板与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相连接,进料阀14的底端与储料箱13的顶端相连接,电磁阀15的侧端与储料箱13的左端相连接,电磁阀15的左端由第二除尘箱3的右端伸入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第二电机16安装于第二电机16底端的固定板上,螺旋输送轴17的右端与第二电机16 的左端相连接,螺旋输送轴17的左端由储料箱13的右端伸入至储料箱 13的内部;打开进料阀14将粉状发泡剂排入至储料箱13的内部,通过打开第二电机16使螺旋输送轴17转动,将储料箱13内的粉状发泡剂由右向左输送,之后打开电磁阀15将粉状发泡剂排入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并通过支撑管10的转动,使多组搅拌叶片11搅拌第二除尘箱3 内的清水与发泡剂,使清水与发泡剂混合形成泡沫,通过形成的泡沫对第二除尘箱3内的气体进行第三次过滤,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过滤箱18、多组第二滤网19、循环泵20、循环管21、喷水管22和多组雾化喷头23,过滤箱18的侧端与第一除尘箱2的左端相连接,并且过滤箱18的右端底部与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相通,多组第二滤网19的侧端均与过滤箱18 的内壁固定连接,循环泵20的底端与过滤箱18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循环泵20的底端设置有吸出口,循环泵20的顶端设置有排入口,循环泵 20的吸出口与过滤箱18的内部相通,循环管21的一端与循环泵20的排入口相连接,循环管21的另一端由第一除尘箱2的顶端伸入至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与喷水管22的顶端相连接,多组雾化喷头23的顶端均与喷水管22的底端相连接;打开循环泵20,将第一除尘箱2内的水吸入至过滤箱18的内部,通过多组第二滤网19对过滤箱18内的水进行过滤,减少进入至循环泵20内的杂质,之后通过循环泵20将水通过循环管21 排入至喷水管22的内部,通过喷水管22底端的多组雾化喷头23喷出,对上升至多组第一滤网4上方的气体进行加湿,使气体中的灰尘掉落至第一除尘箱2内的水中,从而提高设备的除尘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除湿箱24和多组折流板25,除湿箱24的底端与第二除尘箱3的顶端相连接,并且除湿箱24的底端设置有进入口,除湿箱24的右端顶部设置有排出口,所述除湿箱24的进入口与第二除尘箱3的排气口相连接,多组折流板25的顶端均与除湿箱24内的顶端相连接;第二除尘箱3内的气体进入至除湿箱24的内部后,与多组折流板25接触,使得气体中的大部分水分冷凝至多组折流板25的表面形成水滴,之后气体通过除湿箱24的排出口,除湿箱24内的水由除湿箱24的进入口流回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从而提高设备除湿的便捷性。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多组挡板26,多组挡板26的右端均与第二除尘箱3连接口的左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多组挡板26,使第一除尘箱2内的气体进入至排气管7内前,气体中的灰尘撞击至多组挡板26的表面,减少进入至排气管7内的灰尘,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还包括两组液位观察窗 27,两组液位观察窗27的后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的前端相连接;通过设置两组液位观察窗27,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除尘箱 2和第二除尘箱3内的水位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所述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均采用耐抗氧化材料制成;减少水汽对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的侵蚀,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清水倒入至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并且进入至第一除尘箱 2内的清水的水位需要淹没多组第一滤网4,进入至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需要淹没多组单向阀12,之后通过进气管5将气体排入至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气体在第一除尘箱2的内部上升,通过多组第一滤网4 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打开第一电机8,使支撑管10转动,通过多组搅拌叶片11搅拌第一除尘箱2和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使第一除尘箱2内的清水冲刷多组第一滤网4,将第一滤网4表面的灰尘冲落,同时打开进料阀14将粉状发泡剂排入至储料箱13的内部,通过打开第二电机16使螺旋输送轴17转动,将储料箱13内的粉状发泡剂由右向左输送,之后打开电磁阀15将粉状发泡剂排入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并通过支撑管10的转动,使多组搅拌叶片11搅拌
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与发泡剂,使清水与发泡剂混合形成泡沫,然后打开循环泵20,将第一除尘箱2内的水吸入至过滤箱18的内部,通过多组第二滤网19 对过滤箱18内的水进行过滤,减少进入至循环泵20内的杂质,之后通过循环泵20将水通过循环管21排入至喷水管22的内部,通过喷水管22 底端的多组雾化喷头23喷出,对上升至多组第一滤网4上方的气体进行加湿,使气体中的灰尘掉落至第一除尘箱2内的水中,之后上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7排入至密封管9的内部,再通过支撑管10上的排气孔使气体进入至支撑管10的内部,通过支撑管10表面的多组单向阀12将气体排入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使第二除尘箱3内的清水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然后通过形成的泡沫对第二除尘箱3内的气体进行第三次过滤,再通过第二除尘箱3的排气口将气体排入至除湿箱24的内部,然后气体与多组折流板25接触,使得气体中的大部分水分冷凝至多组折流板25的表面形成水滴,之后气体通过除湿箱24的排出口,除湿箱 24内的水由除湿箱24的进入口流回至第二除尘箱3的内部即可。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粉尘水式除尘器的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6和循环泵20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