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件绕弯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0:31: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管件绕弯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2.在管材弯曲成形过程中,夹块带动管材与弯曲模同步转动,管材在夹块拉力的作用下,滑过弯曲切点,并在弯曲平面的弯矩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并与弯曲模接触,从而形成管件预定的弯曲半径,管材的弯曲力矩将由夹块对管材的拉力和管模间摩擦力的合力产生。在弯管过程中,为了防止管材出现起皱和横截面过度扃化的缺陷,需要在管腔内置入带若干球头的金属芯模,以实现管材内腔的支撑(内支撑)功能。传统的金属芯模生产弯管时,对于小弯曲半径的管件,由于金属芯模转动范围的限制,容易导致管材起皱,增加生产成本;在弯管过程中,芯模与管材内壁接触不均匀,管材内腔划伤严重,成型质量难以控制。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103286173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材绕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管材内径,定制圆柱形橡皮囊;(2)根据橡皮囊的几何尺寸定制密封组件及连接螺母,将橡皮囊和密封组件塞入管材内腔,管材通过弯管机的夹块、压块、弯曲模、防皱块夹持在管关机上;(3)将连接螺母与增压缸连接,往橡皮囊内注入压力液体介质,使得橡皮囊受压沿管材径向膨胀;(4)设定弯管角度,启动弯管机,开始弯管作业,在弯管过程中,保持增压缸力,同时保持弯曲模转动的线速度、压块的助推速度、以及顶推件的进给速度相同,直至达到设定的弯曲角度;(5)取下连接螺母,将橡皮囊内的液体介质排出,橡皮囊恢复的初始形状,并从管材内腔中抽出,卸载夹块、压块,取出管件。上述管材绕弯方法,将充液橡皮囊代替传统的金属芯模,可以实现管腔内部支撑物与更小弯曲半径间的变形协调,同时,充液内压支撑可以保证橡皮囊可以实现与管材不均匀内壁的自适应接触,有效抑制小弯曲半径管的起皱可能性;与传统金属芯模相比,充液橡皮囊质地柔软,可以有效减小管材内腔的划伤。但是上述管材绕弯内压支撑装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4.1、对不同内径的管件,需要专门定制橡皮囊,增加了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5.2、安装过程复杂,需要将密封塞先放进橡皮囊内,再将连接螺母分别与密封塞以及增压缸相连,再通入压力液体,工序过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6.3、每完成一个弯管的成型,均需要进行一次拆卸密封组件的操作:取下连接螺母,将橡皮囊内的液体介质排出,待橡皮囊恢复原状后从管材内腔中抽出,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件绕弯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易于操作,弯管操作过程更简便,从而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且管件成型质量更高。
8.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管件绕弯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需要进行绕弯的管件安装到弯管机上正确的位置;
11.(2)将与管壁相匹配的堵头放入管件内,堵头对管件内腔的两端进行封堵,管件内腔中被封堵的两端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堵头上设有与密闭腔体连通的通液机构;
12.(3)启动供液装置,使得压力液体通过堵头内的通液机构到达管件内的密闭腔体,对管壁起到内支撑的作用;
13.(4)启动绕弯机,对管件进行绕弯操作,在绕弯过程中,管件内的压力液体对管件内壁始终提供液力支撑,避免管件在弯曲时起皱、坍塌;
14.(5)绕弯完成后,取出堵头,获得绕弯后的管件。
15.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通过两个堵头对管件内腔的两端进行封堵,在其中一个堵头上设置通液机构。
16.优选地,将两个所述堵头放入管件内包括以下步骤:
17.a1、将其中一个堵头从管件的一端插入,使得堵头的外壁与管件一端的内壁相匹配;
18.a2、将另一个堵头从管件的另一端插入,使得该堵头的外壁与管件另一端的内壁相匹配,从而在两个堵头与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
19.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采用一体式堵头对管件的内腔进行封堵,所述一体式堵头设置有堵头本体,该堵头本体在两端分别设置前封堵部和后封堵部,用于实现对管件内腔两端的封堵;并在前封堵部和后封堵部之间设置多个支撑关节单元,支撑关节单元之间采用球形关节进行连接,用于在绕弯时顺从管件进行弯曲并对管件绕弯部位进行刚性支撑;与此同时,支撑关节单元之间形成有液力支撑腔,所述通液机构向该液力支撑腔提供液体介质,该液体介质在管件绕弯时对绕弯部位进行液力支撑。
20.优选地,通过设置堵头杆与堵头本体连接,在对管件进行绕弯操作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推动堵头本体往前进从管件的一端进入管件,并将堵头本体推动到位于管件弯曲变形的位置,实现对管件内腔两端的封堵;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往管件的端部移动并拖动堵头本体离开弯管绕弯的位置。
21.优选地,对于需要单个弯头的管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推动堵头本体从管件的一端进入管件,并在管件绕弯的位置的两端形成封堵;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往管件的端部移动并拖动堵头本体离开管件,取下管件即完成管件的绕弯操作;对于需要连续绕弯的管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本体进入管件内,并在管件绕弯的位置的两端形成封堵;在完成一次绕弯作业后,操作堵头杆,将堵头本体向后拉离已绕弯的位置,使得堵头本体位于管件中下一个待绕弯的位置,接着继续绕弯作业,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本体先后拉离管件已绕弯的位置,完成连续绕弯的操作。
22.优选地,在支撑关节单元内设置连通孔,在堵头杆的内部沿轴向设置内通孔,并使得内通孔与连通孔连通,形成通液机构;利用输送管道将供液系统与堵头杆内的内通孔连接起来,启动供液系统,压力液体从供液系统通过管道到达通液机构。
23.优选地,将每一个支撑关节单元设置为两个半支撑关节单元,两个半支撑单元之间形成缝隙;启动供液系统,使得压力液体进入通液机构,压力液体经过半支撑单元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液力支撑腔,从而在管件绕弯时对绕弯部位进行液力支撑。
24.优选地,管件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往回拉动堵头本体,在该过程中,利用液体介质的润滑作用,防止堵头本体与管件内壁的摩擦力过大,使得堵头本体能够顺利退出管件绕弯的位置。
25.优选地,管件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往回拉动堵头本体,在该过程中,支撑关节单元对原来有液体介质支撑的部位产生的微量褶皱变形进行整形,进一步提升管件的绕弯效果,提高弯管质量。
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的管件绕弯成型装置,液体介质直接作用在管件内腔上,能够防止管件在弯曲过程中起皱、塌陷,绕弯成型效果好。。
28.2、本发明的管件绕弯成型装置,堵头的外壁直接与管件的内腔匹配,从而在关闭内腔形成一个密封腔体,在管件成型后,直接取下堵头即可将工件取走,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弯管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29.图1-图7为第一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图3为绕弯装置的整机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剖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立体图。
30.图4-图5为堵头在模具中的示意图,其中,图4为主视剖视图,图5为立体图。
31.图6-图7为堵头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主视剖视图,图7为立体图。
32.图8-图18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8-图10为堵头在模具中的示意图,其中,图8为绕弯之前的主视剖视图,图9为绕弯90
°
后的主视剖视图,图10为立体图。
33.图11-图12为堵头的示意图,其中,图11为主视剖视图,图12为立体图。
34.图13-图14为支撑关节单元的示意图,其中,图13为主视剖视图,图14为立体图。
35.图15-图16为前封堵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5为主视剖视图,图16为立体图。
36.图17-图18为后封堵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7为主视剖视图,图18为立体图。
37.图19为本发明的管件绕弯成型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9.本发明的管件绕弯成型工艺通过管件绕弯成型设备完成,对于管件绕弯成型设备,有如下的实施方式:
40.实施例1
41.参见图1-图7,本发明的一种管件绕弯成型设备,包括弯管机、设置在弯管机上的模具以及用于在管件内腔形成密闭空间的密封机构;其中,所述弯管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弯管装置,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在径向上限制管件位置的导管组件2以及驱动管件做绕弯运动的弯管组件3;所述模具包括导管模块4以及在绕弯时夹持管件的弯管模块5,所述导管模块4对应所述导管组件2设置,所述弯管模块5对应所述弯管组件3设置;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直接与管件内壁接触匹配的堵头,所述堵头包括封堵前段以及封堵后段,所述封堵前段、封堵后段以及管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体,该密封腔体对应管件弯曲的位
置;在封堵前段与封堵后段之中,至少有一个的内部设有连通供液系统和密封腔体的液体通道。
42.参见图1-图7,所述堵头有两个,两个所述堵头分别设置在管件的两端,至少其中一个堵头的内部设有通液机构;所述堵头的外壁与管件的内壁相匹配,从而在堵头与管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该密闭腔体与所述通液机构相连通。
43.参见图1-图7,所述堵头包括密闭堵头6以及通液堵头7,所述密闭堵头6用于封堵管件的一端,所述通液堵头7用于封堵管件的另一端,所述通液堵头7构成了所述封堵前段,所述密闭堵头6构成了所述封堵后段;所述通液堵头7内设有通液机构。设置上述堵头,在将密闭堵头6插入管件的一端,将通液堵头7插入管件的另一端时,在密闭堵头6、通液堵头7以及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当压力液体经过通液机构进入时,压力液体进入到管件的封闭腔体内,对管壁起到向外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管件在绕弯过程中起皱,提高绕弯成型效果。
44.参见图1-图7,所述通液堵头7包括与管件内壁匹配的封堵段7-1、与所述封堵段7-1连接的连通段7-2以及与所述连通段7-2连接的外接段7-3;所述连通段7-2的外径小于封堵段7-1的外径,所述外接段7-3的外径大于封堵段7-1的外径。设置上述结构的通液堵头7,由于连通段7-2的外径小于封堵段7-1的外径,因此在封堵段7-1与连通段7-2的过渡处形成一个台阶,在将堵头安装到绕弯机上时,该台阶能够对堵头的轴向位置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从而能够控制通液堵头7在管件上的位置;外接段7-3的外径大于封堵段7-1的外径,即外接段7-3的外径最大,这样,外接段7-3与供液机构连接时,连接更稳定可靠。
45.参见图1-图7,所述通液机构包括设置在通液堵头7轴线位置处的通液槽7-4,所述通液槽7-4贯穿整个通液堵头7。设置上述通液槽7-4,在外接段7-3与供液机构连接,通液槽7-4与供液机构的供液出口连通时,供液机构的压力液体经过通液槽7-4,进入到管件内腔,对管件的内壁形成一个向外的支撑力,从而能够防止管件在绕弯过程中起皱,提高绕弯成型效果。
46.参见图1-图7,所述通液堵头7上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封堵段7-1的前端,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8以及用于将密封圈8连接在所述封堵段7-1上的连接结构,所述密封圈8的外径与管件的内径相适应;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轴向设置在封堵段7-1上的螺纹孔、与该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螺钉以及设置在密封圈8上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上设有通孔,该通孔贯穿整个第一螺钉。设置上述第一密封结构,将第一螺钉穿过密封圈8上的螺纹通孔,并与封堵段7-1上的螺纹孔拧紧,这样,密封圈8即可锁紧在封堵段7-1的前端,由于第一螺钉的轴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因此该通孔与通液槽7-4连通,便于压力液体进入管件内腔;通入压力液体时,由于密封圈8的外径与管件内壁相适应,密封圈8的外径贴紧管件的内壁,从而防止压力液体泄露。
47.参见图1-图7,所述密闭堵头6的前端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8以及用于将密封圈8连接在密闭堵头6上的连接结构,所述密封圈8的外径与管件的内径相适应;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轴向设置在密闭堵头6前端的螺纹孔、与该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钉以及设置在密封圈8上的螺纹通孔。设置上述第二密封结构,将第二螺钉穿过密封圈8上的螺纹通孔,并与螺纹孔拧紧,这样密封圈8即可锁紧在密闭堵头6的前端;通入压力液体时,由于密封圈8的外径与管件内壁相适应,密封圈8的外径贴紧管件的内壁,从而防止
压力液体泄露。
48.参见图1-图7,所述弯管模块5包括弯管固定模23以及弯管活动模24,所述弯管固定模23及弯管活动模24上均设有与管件外壁相匹配的弯管模腔;所述导管模块4包括导管固定模25以及导管活动模26;所述导管固定模25及导管活动模26上均设有与管件外壁相匹配的导管模腔。
49.参见图1-图7,所述弯管组件3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弯管模块5做绕弯转动的绕弯驱动机构,所述绕弯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弯管模块5连接的转动轴27、驱动电机28以及设置在驱动电机28与转动轴27之间的传动机构。设置上述弯管组件3,驱动电机28启动,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使得转动轴27转动,转动轴27与弯管模块5连接,转动轴27的转动使得弯管模块5跟随转动,从而实现绕弯运动。
50.参见图1-图7,所述弯管组件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弯管活动模24运动的夹紧驱动机构,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夹紧块的滑块、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做直线运动的夹紧驱动气缸29以及连接在所述滑块与夹紧驱动气缸29之间的连杆机构。设置上述夹紧驱动机构,夹紧驱动气缸29驱动活塞杆往前运动时,推动连杆机构往前,从而使得与连杆机构连接的滑块往前运动,由于夹紧块安装在滑块上,因此滑块往前运动使得夹紧块向前运动,从而夹紧需要绕弯的管件。
51.参见图1-图7,所述导管组件2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管活动模26运动的压紧驱动机构,所述压紧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压块的滑动块、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做直线运动的压紧驱动气缸30以及连接在所述滑动块与压紧驱动气缸30之间的连杆机构。设置上述压紧驱动机构,压紧驱动气缸30驱动活塞杆往前运动时,推动连接机构往前,从而使得与连杆机构连接的滑动块往前运动,由于压块安装在滑动块上,因此滑动块往前运动使得压块向前运动,从而压紧管件。
52.参见图1-图7,上述管件绕弯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53.首先,弯管机启动,导管组件2与弯管组件3动作,使得导管模块4打开以及弯管模块5打开;然后,将需要绕弯的管件安装到导管模块4以及弯管模块5上;接着,密封机构动作,将堵头置入管件内腔,从而在管件内腔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其次,导管组件2及弯管组件3继续动作,使得导管模块4及弯管模块5闭合,从而对管件起到夹持作用,同时增压系统启动,增压泵将储液灌内的液体通过通液管道输送到管件的密闭腔体内,使得压力液体对管件的内壁形成一个向外的压力支撑;再次,弯管组件3启动,驱动管件的一端做绕弯运动,使得管件完成绕弯成型;下一步,密封机构动作,取下堵头,最后,导管组件2与弯管组件3动作,打开导管模块4以及弯管模块5,取下绕弯后的管件,完成管件的绕弯成型加工。在对在管件绕弯过程中,液体介质直接作用在管件内腔上,对管壁内腔起到支撑作用,不仅实现管腔内支撑物与不同弯曲半径的变形协调,防止管件在弯曲过程中起皱,而且整个结构更简单,在折弯完成后,取下堵头之后即可将工件取走,操作更加方便,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54.实施例2
55.参见图8-图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堵头包括用于封堵管件内壁以形成密闭腔体并在绕弯时对管件内壁进行支撑的堵头本体9以及用于推动堵头本体9进入管件内腔的堵头杆10,所述堵头本体9与堵头杆10内设有互相连通的通液机构;所述堵头杆10的前端与所述堵头本体9连接;所述堵头本体9包括前封堵部11、后封堵部12以及
设置在前封堵部11与后封堵部12之间的支撑关节单元部13,所述支撑关节单元部13包括多个用于支撑管件内壁的支撑关节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关节单元之间通过球形关节连接,相邻两个支撑关节单元具有用于容纳液体介质以对管件内壁进行液力支撑的液力支撑腔,所述液力支撑腔与通液机构连通;所述前封堵部11构成了所述封堵前段,所述后封堵部12构成了所述封堵后段。
56.参见图8-图18,所述支撑关节单元包括关节部14以及套设在关节部14上的卡紧套15,所述卡紧套15的外径与管件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关节部14包括关节本体、设置在关节本体前端内部的球形槽16以及设置在关节本体后端的球形连接体17;在相邻两个支撑关节单元连接时,其中一个关节部14的球形连接体17与另一个关节部14的球形槽16匹配,相邻两个关节部14之间的间隙小于卡紧套15的宽度。设置上述结构的支撑关节单元,相邻两个支撑关节单元中,球形槽16与球形连接体17相匹配,从而实现球形关节连接,使得支撑关节单元之间能够互相灵活转动,实现跟随管件的绕弯动作。
57.参见图8-图18,所述关节本体的前端外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卡紧套15包括用于与所述关节本体外壁匹配的套合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环形台阶匹配的卡紧部;相邻两个关节部之间的间隙小于卡紧套15的宽度。设置上述结构的卡紧套15,将卡紧套15从关节部14的后端套进去,在套合到位后,关节部14的环形台阶与卡紧部卡紧,在往后拉动关节部14时,能够拖动卡紧套15跟随往后运动;由于相邻两个关节部14之间的间隙小于卡紧套15的宽度,因此,往前推动关节部14时,即使卡紧套15向后滑动,仍会顶到后一个关节部14,即卡紧套15在前、在后均有限位结构,从而能够牢固地连接在关节部14上。
58.参见图8-图18,所述关节部1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关节部14-1,两个半关节部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将液力支撑腔与通液机构连通。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关节部14,在安装支撑关节单元时,首先,将一个半关节部14-1的球形槽16与相邻的关节部14上的球形连接体17配合,然后,将另一个半关节部14-1的球形槽16与该球形连接体17配合,并使得两个半关节部14-1对称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节部14,此时将卡紧套15套设在关节本体的外侧,这样卡紧套15将两个半关节部14-1卡紧固定,并使得球形槽16与相邻的球形连接体17构成球形关节连接,设计巧妙,功能强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半关节部14-1,在两个半关节部14-1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将通液机构与液力支撑腔连通起来,压力液体进入到通液机构后,经过该间隙流入到液力支撑腔,从而在两个支撑关节单元之间形成液力支撑,各个支撑关节单元以及位于液力支撑腔内的液体介质均对管件的内壁起到内支撑的作用,从而防止管件在弯曲过程中起皱、坍塌。
59.参见图8-图18,所述封堵前部11包括封堵头18以及套设在封堵头18上的前密封圈19;所述前密封圈19的外径与管件内径相匹配,所述封堵头18通过球形关节连接在所述支撑关节单元部13上。设置上述结构的封堵前部11,在堵头前部插入管件后,封堵头18及前密封圈19抵紧管件内壁,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60.参见图8-图18,所述封堵头18包括封堵头本体18-1、设置在所述封堵头本体18-1前端的环状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封堵头本体18—1后端的球形连接体17;所述球形连接体17与最前方的支撑关节单元的球形槽16匹配;所述封堵头本体18—1的外径与前密封圈19的内径相匹配。设置上述结构的封堵头18,前密封圈19套设在封堵头本体18—1上,前密封圈19的前端抵紧环状凸起,从而使得前密封圈19卡紧在封堵头18上;球形连接体17与支撑
关节单元上的球形槽16匹配,封堵头18与支撑关节单元部13之间通过球形关节连接,使得封堵头18能够相对支撑关节单元部13灵活转动。
61.参见图8-图18,所述后封堵部12包括封堵柱20以及套设在所述封堵柱20上的后密封圈21,所述后密封圈21的外径与管件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封堵柱20套设于堵头杆10的前端,且封堵柱20的前端突出堵头杆10的前端,从而形成一个安装段,所述后密封圈21套设于所述安装段上;所述封堵柱20的前端内部设有与支撑关节单元的球形连接体17相匹配的球形槽16。设置上述结构的后封堵部12,封堵柱20连接在堵头杆10上,封堵柱20与支撑关节单元通过球形关节连接,这样堵头杆10与堵头本体9连接起来,在堵头杆10推动堵头本体9进入管件内后,后密封圈21贴紧管件内壁,从而在前密封圈19、后密封圈21以及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在通入压力液体后,对管件内壁起到一个向外支撑的作用,防止管件绕弯时起皱,提高弯管效果。
62.参见图8-图18,所述封堵柱2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封堵柱20-1。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连接柱,在封堵柱20与支撑关节单元连接时,首先,将其中一个半封堵柱20-1的球形槽16与支撑关节单元的球形连接体17匹配;然后,将另一个半封堵柱20-1的球形槽16与支撑关节单元的球形连接体17匹配,使得两个半封堵柱20-1对称形成一个整体的封堵柱20;最后,套上后密封圈21,并将封堵柱20套设于堵头杆10内,完成封堵柱20与支撑关节单元的连接。
63.参见图8-图18,所述封堵柱20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堵头杆10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堵头杆10前端的用于容纳所述封堵柱20的前容纳孔、设置在堵头杆10后端的螺钉沉孔、连接螺钉22以及设置在封堵柱20后端的螺纹孔。设置上述连接结构,将封堵柱20套设入前容纳孔后,将连接螺钉22从螺钉沉孔穿入,使得连接螺钉22与封堵柱20后端的螺纹孔连接拧紧,从而将封堵柱20与堵头杆10连接起来。
64.参见图8-图18,所述通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螺钉22内的螺钉通液孔、设置在所述封堵柱20内的封堵柱20通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关节部14内的关节部14通液孔;所述螺钉通液孔、封堵柱20通液孔以及关节部14通液孔互相连通。设置上述通液机构,供液机构启动,往堵头杆10后端的螺钉沉孔内输送压力液体,使得压力液体依次通过螺钉通液槽7-4、封堵柱20通液槽7-4以及关节部14通液槽7—4达到堵头本体9内,由于关节部1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关节部14—1,因此压力液体能够通过两个半关节部14—1之间的缝隙到达管件的内腔,从而对管件的内壁起到向外支撑的作用。
65.利用上述管件绕弯设备实施的一种管件绕弯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6.(1)将需要进行绕弯的管件安装到弯管机上正确的位置;
67.(2)将与管壁相匹配的堵头放入管件内,堵头对管件内腔的两端进行封堵,管件内腔中被封堵的两端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堵头上设有与密闭腔体连通的通液机构;
68.(3)启动供液装置,使得压力液体通过堵头内的通液机构到达管件内的密闭腔体,对管壁起到内支撑的作用;
69.(4)启动绕弯机,对管件进行绕弯操作,在绕弯过程中,管件内的压力液体对管件内壁始终提供液力支撑,避免管件在弯曲时起皱、坍塌;
70.(5)绕弯完成后,取出堵头,获得绕弯后的管件。
71.本实施里的步骤(2)中,通过两个堵头对管件内腔的两端进行封堵,在其中一个堵头上设置通液机构。
72.本实施例中,将两个所述堵头放入管件内包括以下步骤:
73.a1、将其中一个堵头从管件的一端插入,使得堵头的外壁与管件一端的内壁相匹配;
74.a2、将另一个堵头从管件的另一端插入,使得该堵头的外壁与管件另一端的内壁相匹配,从而在两个堵头与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
75.本实施例的步骤(2)中,采用一体式堵头对管件的内腔进行封堵,所述一体式堵头设置有堵头本体,该堵头本体在两端分别设置前封堵部和后封堵部,用于实现对管件内腔两端的封堵;并在前封堵部和后封堵部之间设置多个支撑关节单元,支撑关节单元之间采用球形关节进行连接,用于在绕弯时顺从管件进行弯曲并对管件绕弯部位进行刚性支撑;与此同时,支撑关节单元之间形成有液力支撑腔,所述通液机构向该液力支撑腔提供液体介质,该液体介质在管件绕弯时对绕弯部位进行液力支撑。
7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堵头杆与堵头本体连接,在对管件进行绕弯操作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推动堵头本体往前进从管件的一端进入管件,并将堵头本体推动到位于管件弯曲变形的位置,实现对管件内腔两端的封堵;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往管件的端部移动并拖动堵头本体离开弯管绕弯的位置。
77.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单个弯头的管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推动堵头本体从管件的一端进入管件,并在管件绕弯的位置的两端形成封堵;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杆往管件的端部移动并拖动堵头本体离开管件,取下管件即完成管件的绕弯操作;对于需要连续绕弯的管件,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本体进入管件内,并在管件绕弯的位置的两端形成封堵;在完成一次绕弯作业后,操作堵头杆,将堵头本体向后拉离已绕弯的位置,使得堵头本体位于管件中下一个待绕弯的位置,接着继续绕弯作业,在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使得堵头本体先后拉离管件已绕弯的位置,完成连续绕弯的操作。
78.本实施例中,在支撑关节单元内设置连通孔,在堵头杆的内部沿轴向设置内通孔,并使得内通孔与连通孔连通,形成通液机构;利用输送管道将供液系统与堵头杆内的内通孔连接起来,启动供液系统,压力液体从供液系统通过管道到达通液机构。
79.本实施例中,将每一个支撑关节单元设置为两个半支撑关节单元,两个半支撑单元之间形成缝隙;启动供液系统,使得压力液体进入通液机构,压力液体经过半支撑单元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液力支撑腔,从而在管件绕弯时对绕弯部位进行液力支撑。
80.本实施例中,管件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杆往回拉动堵头本体,在该过程中,利用液体介质的润滑作用,防止堵头本体与管件内壁的摩擦力过大,使得堵头本体能够顺利退出管件绕弯的位置。
81.本实施例中,管件绕弯完成后,操作堵头往回拉动堵头本体,在该过程中,支撑关节单元对原来有液体介质支撑的部位产生的微量褶皱变形进行整形,进一步提升管件的绕弯效果,提高弯管质量。
82.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