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缓冲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2022-03-25 06:00: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缓冲式包装盒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尤其涉及缓冲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2.已知的鲜炖燕窝的包装盒由外包装(如硬纸板盒)、内包缓冲件(如eps、epe、吸塑、eva)以及手提袋组成,存在配件繁多、包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缓冲式包装盒,与内瓶配合使用,其由一张纸折叠而成,其通过折叠形成在容纳腔内用于缓冲内瓶震动的缓冲部,实现外包装与内部缓冲件的一体化,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缓冲式包装盒,所述缓冲式包装盒一纸折叠而成,其包括折叠形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折叠形成有用于固定内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折叠形成有用于内瓶缓冲的缓冲部。
6.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缓冲部包括分别与内瓶上下端相抵的上缓冲部和下缓冲部,所述上缓冲部与所述下缓冲部配合缓冲内瓶的轴向震动。
7.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上缓冲部内折叠形成有用于缓冲的上缓冲腔。
8.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下缓冲部内折叠形成有用于缓冲的下缓冲腔。
9.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上缓冲部与内瓶相抵的一侧朝下倾斜形成斜面。
10.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15
°

11.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壳体包括折叠形成的下壳和上壳,所述上壳可翻转盖合或脱离所述下壳,所述上壳翻转盖合所述下壳时与所述下壳形成所述容纳腔。
12.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容纳腔包括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形成在所述上壳上用于固定内瓶上部,所述下容纳腔形成在所述下壳上用于固定内瓶下部,所述上缓冲部形成在所述上容纳腔内,所述下缓冲部形成在所述下容纳腔内。
13.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下壳上形成有使内瓶插入所述下容纳腔的下通孔,所述下通孔上形成有限制内瓶径向移动的下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包括多个沿所述下通孔周侧分布的下限位条,所述下限位条朝所述下缓冲部的方向延伸。
14.如上所述的缓冲式包装盒,所述上壳上形成有使内瓶插入所述上容纳腔的上通孔,所述上通孔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内瓶径向移动的上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包括多个沿所述上通孔周侧分布的上限位条,所述上限位条朝所述上缓冲部的方向延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一张纸折叠而成,其由一张纸折叠而成,其通过折叠形成在容纳腔内用于缓冲内瓶震动的缓冲部,实现外包装与内部缓冲件的一体化,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第一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第二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盖合状态)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第二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缓冲式包装盒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5.如图1-6所示的缓冲式包装盒,该缓冲式包装盒用于鲜炖燕窝的包装,其与用于盛放鲜炖燕窝的内瓶(图中未标出)配合使用,所述缓冲式包装盒一纸折叠而成,其包括折叠形成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折叠形成有用于固定内瓶的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内折叠形成有用于缓冲内瓶震动的缓冲部100。具体地,所述缓冲式包装盒由一片单瓦楞纸板折叠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形成在容纳腔内用于缓冲内瓶震动的缓冲部,实现外包装与内部缓冲件的一体化,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26.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缓冲部100包括分别与内瓶上下端相抵的上缓冲部101和下缓冲部102,所述上缓冲部101与所述下缓冲部102配合缓冲内瓶的轴向震动。其中,所述上缓冲部101与所述下缓冲部102配合缓冲内瓶震动的同时,限制内瓶的轴向位移。由于内瓶无论是运输时或摆放时或提着行走时均是上下摆放,其主要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上述方案实现了内瓶轴向震动的缓冲与限位,避免内瓶的破损,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27.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上缓冲部101内折叠形成有用于缓冲的上缓冲腔3,所述下缓冲部102上形成有用于缓冲的下缓冲腔4。其中,所述上缓冲部101与所述下缓冲部102配合缓冲内瓶的轴向震动时,所述上缓冲腔3或所述下缓冲腔4受压变形实现内瓶的轴向缓冲,此缓冲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28.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上缓冲部101与内瓶相抵的一侧朝下倾斜形成斜面(图中未标出)。具体地,内瓶上形成有与所述斜面斜推配合的下斜面(图中未标出)。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15
°
。此结构通过斜面间的斜推作用,提高包装盒与内瓶的限位效果,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29.具体地,所述上缓冲腔3的竖向截面呈斜口状,所述下缓冲腔4的竖向截面呈口字状。
30.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壳体1包括折叠形成的下壳103和上壳104,所述上壳104可翻转盖合或脱离所述下壳103,所述上壳104翻转盖合所
述下壳103时与所述下壳103形成所述容纳腔2。翻盖式结构便于内瓶的取放。具体地,所述容纳腔2包括上容纳腔21和下容纳腔22,所述上容纳腔21形成在所述上壳104上用于固定内瓶上部,所述下容纳腔22形成在所述下壳103上用于固定内瓶下部,所述上缓冲部101形成在所述上容纳腔21内,所述下缓冲部102形成在所述下容纳腔22内,所述下壳103上形成有使内瓶插入所述下容纳腔22的下通孔105,所述上壳104上形成有使内瓶插入所述上容纳腔21的上通孔107。其中,所述下通孔105和所述上通孔107均用于限制内瓶的径向移动。此设置实现了内瓶的固定与限位,且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31.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下通孔105上形成有限制内瓶径向移动的下限位部106,所述下限位部106包括多个沿所述下通孔105周侧分布的下限位条1061,所述下限位条1061朝所述下缓冲部102的方向延伸。所述下限位部106的设置可进一步限制内瓶的径向移动,提高内瓶的稳定性,同时,缓冲内瓶的径向震动,避免内瓶的损坏。
32.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上通孔107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内瓶径向移动的上限位部108,所述上限位部108包括多个沿所述上通孔107周侧分布的上限位条1081,所述上限位条1081朝所述上缓冲部101的方向延伸。所述上限位部108的设置可进一步限制内瓶的径向移动,提高内瓶的稳定性,同时,缓冲内瓶的径向震动,避免内瓶的损坏。
33.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上壳104与所述下壳103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9,所述上壳104盖合所述下壳103时使所述连接板109贴附在所述上壳104和所述下壳103的一侧上,所述连接板109上设有与所述上壳104和所述下壳103插接的插耳110。此结构实现了包装盒的自扣锁盒,无二次胶水,无外在连接物,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3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圆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技术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技术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