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6:4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掘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


背景技术:

2.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依然伴有重要角色,预计2050年前,这一现象不会改变,面对全岩巷道的掘进、随着煤矿开采量的增加,煤矿开采难度也逐渐加大,为煤矿产业持续发展,对难开采煤层也要加以利用,对于这些煤层来说被截割对象的硬度已明显提升。截割坚硬煤岩对传统采掘机械设备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可能造成机械设备直接报废。开采规模的不均衡也是困扰煤炭进行安全性和效率性生产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全岩巷道的掘进关键技术,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解决了抗压强度小于80mpa的煤岩。由于工作地点及机械装备的限制,目前有少许悬臂式掘进机可对硬度超过80mpa的岩石进行截割,但截割效果并不理想,面对较坚硬的岩石,截齿磨损严重。因此,增强掘进机的截割性能迫在眉睫。
3.目前我国的采掘机械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基于目前广泛应用于隧道及煤矿巷道掘进中的悬臂式掘进机,在改变加载方式和刀具结构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适用于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实现多振幅轴向激振破碎煤岩,有效地提高了煤岩破碎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端和第二壳体的内端连接;
7.传动轴通过传动轴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壳体内,传动轴头部穿过第一壳体的外端,并且连接叠盘刀;滚轮的滚轮轴通过在滚轮轴轴承活动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滚轮轴轴承的壳体固定在传动轴尾端上,滚轮轴轴承的壳体与第一壳体外端内侧之间设有回位弹簧;
8.激振轮的激振轮轴通过激振轮轴轴承、激振轮轴末端轴承安装在第二壳体内;激振轮轴和传动轴垂直;激振轮与液压马达连接,激振轮与滚轮啮合。
9.所述的第二壳体外端连接耳具有孔状结构,连接轴轴套外孔装在孔状结构中,内孔安装在连接轴两侧的圆柱表面,连接轴定位套与轴端挡圈安装在连接轴上,实现连接轴的定位与紧固。
10.在传动轴上,密封件对传动轴滑动轴承进行密封。
11.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螺母,防松垫连接。
12.滚轮轴通过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簧ⅱ安装在在滚轮轴轴承上,滚轮轴上还设有定位套ⅲ。
13.激振轮轴通过弹性卡簧ⅲ安装在激振轮轴末端轴承上,激振轮轴上还设有定位套ⅰ、定位套ⅱ、定位套ⅳ。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结构设计巧妙,激振轮具有三种形式(1周期,2周期,3周期),可实现多振幅激振破碎煤岩,破碎效率提高50%以上。
16.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连接可靠,便于维护,叠盘刀振动切削煤岩,破煤能力提高30%以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20.如图1至2所示,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第一壳体3的内端和第二壳体5的内端连接;
21.传动轴2通过传动轴滑动轴承17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壳体3内,传动轴2头部穿过第一壳体3的外端,并且连接叠盘刀1;滚轮4的滚轮轴8通过在滚轮轴轴承18活动安装在第一壳体3内,滚轮轴轴承18的壳体固定在传动轴2尾端上,滚轮轴轴承18的壳体与第一壳体3 外端内侧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0;
22.激振轮6的激振轮轴9通过激振轮轴轴承13、激振轮轴末端轴承23安装在第二壳体5 内;激振轮轴9和传动轴2垂直;激振轮6与液压马达7连接,激振轮6与滚轮4啮合。
23.动力由液压马达7传递给激振轮6,从而在传动轴2轴向产生冲击载荷,带动叠盘刀1 沿着轴向振动,激振轮6分为三种形式,即激振轮6的1周期,激振轮6的2周期,激振轮 6的3周期,从而实现叠盘刀1沿着轴向多振幅激振破碎煤岩。
24.所述的第二壳体5外端连接耳具有孔状结构,连接轴轴套27外孔装在孔状结构中,内孔安装在连接轴29两侧的圆柱表面,连接轴定位套30与轴端挡圈28安装在连接轴29上,实现连接轴29的定位与紧固。
25.在传动轴2上,密封件16对传动轴滑动轴承17进行密封。
26.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通过定位销19和螺栓24,螺母25,防松垫26连接。
27.滚轮轴8通过弹性卡环ⅰ11、弹性卡簧ⅱ12安装在在滚轮轴轴承18上,滚轮轴8上还设有定位套ⅲ20。
28.激振轮轴9通过弹性卡簧ⅲ21安装在激振轮轴末端轴承23上,激振轮轴9上还设有定位套ⅰ14、定位套ⅱ15、定位套ⅳ22。
29.所述的第一壳体3左端均布若干通孔,通孔上具有螺纹,螺纹长度小于孔深,孔内用来安装若干回位弹簧10。壳体及其内部件整体轴向振动过程中,回位弹簧10发生弹性变形,受到压缩,回位弹簧10刚度影响振动频率,压缩量影响振幅。
30.所述的第一壳体3底部具有圆形通孔,用来安装传动轴滑动轴承17。
3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着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第一壳体(3)的内端和第二壳体(5)的内端连接;传动轴(2)通过传动轴滑动轴承(17)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壳体(3)内,传动轴(2)头部穿过第一壳体(3)的外端,并且连接叠盘刀(1);滚轮(4)的滚轮轴(8)通过在滚轮轴轴承(18)活动安装在第一壳体(3)内,滚轮轴轴承(18)的壳体固定在传动轴(2)尾端上,滚轮轴轴承(18)的壳体与第一壳体(3)外端内侧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0);激振轮(6)的激振轮轴(9)通过激振轮轴轴承(13)、激振轮轴末端轴承(23)安装在第二壳体(5)内;激振轮轴(9)和传动轴(2)垂直;激振轮(6)与液压马达(7)连接,激振轮(6)与滚轮(4)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5)外端连接耳具有孔状结构,连接轴轴套(27)外孔装在孔状结构中,内孔安装在连接轴(29)两侧的圆柱表面,连接轴定位套(30)与轴端挡圈(28)安装在连接轴(29)上,实现连接轴(29)的定位与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传动轴(2)上,密封件(16)对传动轴滑动轴承(17)进行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通过定位销(19)和螺栓(24),螺母(25),防松垫(2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轴(8)通过弹性卡环ⅰ(11)、弹性卡簧ⅱ(12)安装在滚轮轴轴承(18)上,滚轮轴(8)上还设有定位套ⅲ(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振轮轴(9)通过弹性卡簧ⅲ(21)安装在激振轮轴末端轴承(23)上,激振轮轴(9)上还设有定位套ⅰ(14)、定位套ⅱ(15)、定位套ⅳ(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振幅轴向激振煤岩破碎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的内端和第二壳体的内端连接;传动轴通过传动轴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壳体内,传动轴头部穿过第一壳体的外端,并且连接叠盘刀;滚轮的滚轮轴通过在滚轮轴轴承活动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滚轮轴轴承的壳体固定在传动轴尾端上,滚轮轴轴承的壳体与第一壳体外端内侧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激振轮的激振轮轴通过激振轮轴轴承、激振轮轴末端轴承安装在第二壳体内;激振轮轴和传动轴垂直;激振轮与液压马达连接,激振轮与滚轮啮合。本实用新型激振轮具有三种形式,可实现多振幅激振破碎煤岩,破碎效率提高50%以上。破碎效率提高50%以上。破碎效率提高5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生 刘延婷 李德根 任春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4/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