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9:2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水龙头是一种控制水流大小的开关,而在实际生活中,水龙头输出的自来水往往夹杂有杂质,若是饮用含有杂质的自来水,极易危害到饮用人员的人身健康,为了保证水流的干净程度,一般都会在管路系统的前端设置前置过滤器,起到过滤的效果,但是前置过滤器的安装较为麻烦,需要对管路系统的管路进行改造,从而便于前置过滤器的安装。
3.与此同时,传统水龙头的龙头颈的内部为笔直的通道,而水流在无阻碍的情况下流动,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龙头颈内的水流往往会在不断冲击龙头颈设有龙头嘴的一端内壁后反冲出龙头嘴,这种冲出龙头嘴的方式则会导致水龙头开启时出现噪音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它不仅具有过滤效果,保证自来水的干净程度,且无需对管路系统进行改造,同时能够起到降噪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体、设于龙头体上端的手柄以及设于龙头体上部左侧的龙头颈,龙头颈左端下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龙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体上部左侧侧壁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螺接接头,龙头颈右端螺接于螺接接头外;所述龙头颈右部中心内设有第一过滤管,第一过滤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管左侧设有与其相贴合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左侧设有一位于龙头嘴右侧的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外周面、第一压板外周面皆与龙头颈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管,第二过滤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所述龙头颈左端面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内设有与第二压板相匹配的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压板中心设有第二穿孔,龙头嘴通过第二穿孔与第二过滤管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第一压板外边沿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将第一过滤管左端、第二过滤管右端皆围合在内。
7.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贴合于龙头颈左端面的密封座,密封座右侧侧壁设有与紧固孔相螺接的螺接头;所述螺接头右端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压管,压管右端面抵压在第二压板左侧侧壁上;所述压管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所述压管外周面与龙头颈内壁之间具有通水间隙,通水孔通过通水间隙与龙头嘴相贯通。
8.所述螺接头右侧侧壁与第二压板左侧侧壁之间设有位于压管内的第三过滤管,第三过滤管外周面与压管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过滤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过滤孔,
第三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直径。
9.所述密封座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呈条状的旋柄。
10.所述密封座右侧侧壁与龙头颈左端面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
11.所述龙头颈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12.所述龙头颈右端面与龙头体左侧侧壁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圈。
13.所述第一压板右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过滤管左端相匹配的第一嵌孔;所述螺接接头内壁与龙头体左侧侧壁之间形成呈环形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过滤管右端嵌于螺接接头内并抵压在第一限位台阶上。
14.所述第一压板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管右端相匹配的第二嵌孔;所述第二穿孔右端孔口内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第二过滤管左端抵压在第二限位台阶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可通过第一过滤管与第二过滤管对自来水的杂质进行双重过滤,最大程度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实现过滤效果,保证自来水的干净程度,在水龙头本身具有过滤效果的情况下,便无需通过改造管路系统安装前置过滤器,有效避免了安装前置过滤器的麻烦,且降低了过滤成本,与此同时,第一过滤管与第二过滤管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隔断下,使经过过滤的水流流动轨迹并非直线,而是一种起伏流动的轨迹,从而有效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水流在无阻碍的情况下冲击力较大产生噪音的情况,有效起到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19.图3是图1的b部的放大图;
20.图4是图1的c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体1、设于龙头体1上端的手柄2以及设于龙头体1上部左侧的龙头颈3,龙头颈3左端下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龙头嘴4,所述龙头体1上部左侧侧壁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螺接接头5,龙头颈3右端螺接于螺接接头5外;所述龙头颈3右部中心内设有第一过滤管6,第一过滤管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过滤孔7;所述第一过滤管6左侧设有与其相贴合的第一压板8;所述第一压板8左侧设有一位于龙头嘴4右侧的第二压板9,第二压板9外周面、第一压板8外周面皆与龙头颈3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压板9与第一压板8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管10,第二过滤管10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过滤孔11,第二过滤孔11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7直径;所述龙头颈3左端面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紧固孔12;所述紧固孔12内设有与第二压板9相匹配的紧固装置;所述第二压板9中心设有第二穿孔13,龙头嘴4通过第二
穿孔13与第二过滤管10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第一压板8外边沿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14,第一穿孔14将第一过滤管6左端、第二过滤管10右端皆围合在内。
23.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贴合于龙头颈3左端面的密封座15,密封座15右侧侧壁设有与紧固孔12相螺接的螺接头16;所述螺接头16右端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压管17,压管17右端面抵压在第二压板9左侧侧壁上;所述压管17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水孔18;所述压管17外周面与龙头颈3内壁之间具有通水间隙19,通水孔18通过通水间隙19与龙头嘴4相贯通。
24.所述螺接头16右侧侧壁与第二压板9左侧侧壁之间设有位于压管17内的第三过滤管20,第三过滤管20外周面与压管17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过滤管20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过滤孔21,第三过滤孔21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11直径。
25.所述密封座15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呈条状的旋柄22。
26.所述密封座15右侧侧壁与龙头颈3左端面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3;所述第一密封槽23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24。
27.所述龙头颈3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25。
28.所述龙头颈3右端面与龙头体1左侧侧壁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26;所述第二密封槽2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圈27。
29.所述第一压板8右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过滤管6左端相匹配的第一嵌孔28;所述螺接接头5内壁与龙头体1左侧侧壁之间形成呈环形的第一限位台阶29;所述第一过滤管6右端嵌于螺接接头5内并抵压在第一限位台阶29上。
30.所述第一压板8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管10右端相匹配的第二嵌孔30;所述第二穿孔13右端孔口内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31,第二过滤管10左端抵压在第二限位台阶31上。
3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2.需要使用水龙头时,可直接通过手柄开启龙头体1内部的阀门,此时与龙头体1相连接的水管内的自来水则会进入至龙头体1内,然后进入至第一过滤管6内,而第一过滤管6左端管口被第一压板8堵塞密封,因此进入第一过滤管6内的自来水只能通过第一过滤管6上的第一过滤孔7流出至第一过滤管6外壁与龙头颈3内壁之间的间隙内,而自来水在流经第一过滤孔7内时,第一过滤孔7则会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第一步的过滤,将大颗粒杂质截留在第一过滤管6内,而进入至第一过滤管6外壁与龙头颈内壁之间的间隙内的自来水皆为经过初次过滤的自来水。
33.在后续水流的不断推动下,第一过滤管6外壁与龙头颈3内壁之间的间隙内的自来水则会通过第一压板8上的第一穿孔14流动至第二过滤管10外壁、龙头颈3内壁、第二压板9右侧侧壁以及第一压板8左侧侧壁围合形成的腔室内,由于第一压板8外周面、第二压板9外周面皆与龙头颈3内壁相贴合,因此自来水的流动方向被限制,只能通过第二过滤孔11流动至第二过滤管10内,而在水流经过第二过滤孔11时,则会经历第二次过滤,在第二过滤孔11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7直径的情况下,第二过滤孔11能够进一步对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自来水的干净程度,而被过滤的小颗粒杂质则被截留在第二过滤管10外壁、龙头颈3内壁、第二压板9右侧侧壁以及第一压板8左侧侧壁围合形成的腔室内,进入至第二过滤管10内的自来水皆为经过二次过滤的干净水流,经过两次过滤的干净水流在后续
水流推动下,则会通过第二穿孔13流入至第三过滤管20内,然后依次通过通水孔18、通水间隙19、龙头嘴4流出至水龙头外,以供使用。
34.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过滤管6与第二过滤管10对自来水的杂质进行双重过滤,最大程度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实现过滤效果,保证自来水的干净程度,在水龙头本身具有过滤效果的情况下,便无需通过改造管路系统安装前置过滤器,有效避免了安装前置过滤器的麻烦,且降低了过滤成本,与此同时,第一过滤管6与第二过滤管10在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的隔断下,使经过过滤的水流流动轨迹并非直线,而是一种起伏流动的轨迹,从而有效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水流在无阻碍的情况下冲击力较大产生噪音的情况,有效起到降噪效果。
35.螺接头16右侧侧壁与第二压板9左侧侧壁之间设有位于压管17内的第三过滤管20,第三过滤管20外周面与压管17内壁相贴合,第三过滤管20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过滤孔21,当水流流出第二穿孔13后,便会第一时间进入至第三过滤管20内,由于第三过滤孔21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11直径,因此第三过滤孔21的存在能够对水中更细微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三次过滤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自来水的干净程度。
36.密封座15左侧侧壁中部设有一呈条状的旋柄22,旋柄22的存在便于使用人员对密封座15进行旋动,从而利于密封座15的拆装,若是需要第一过滤管6、第二过滤管10以及第三过滤管20进行清洗时,则可通过旋柄22对密封座15进行旋动,使螺接头16直接出紧固孔12内旋出,失去压管17的限制后,便可将龙头颈3内部的部件取出,若是此时依旧难以取出龙头颈3内部的部件,可旋动龙头颈3,将龙头颈3右端从螺接接头5上旋出分离,此刻便可轻松将龙头颈3内的第一过滤管6、第一压板8、第二过滤管10、第二压板9轻松取出。
37.龙头颈3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25,防滑凸起25的存在能够有效增加水与龙头颈3之间的摩擦力,更利于使用人员旋动龙头颈3。
38.密封座15右侧侧壁与龙头颈3左端面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3,第一密封槽23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24,第一密封圈24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密封座15与龙头颈3左端面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紧固孔12位置出现漏水的情况。
39.龙头颈3右端面与龙头体1左侧侧壁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26,第二密封槽2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圈27,第二密封圈27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龙头颈3右端面与龙头体1左侧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避免龙头颈3右端端口出现漏水的情况。
40.第一压板8右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过滤管6左端相匹配的第一嵌孔28,螺接接头5内壁与龙头体1左侧侧壁之间形成呈环形的第一限位台阶29,第一过滤管6右端嵌于螺接接头5内并抵压在第一限位台阶29上,第一嵌孔28与第一限位台阶29的存在能够保证第一过滤管6左右两端的稳固性,从而避免第一过滤管6被水流冲撞导致侧倾的情况。
41.第一压板8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管10右端相匹配的第二嵌孔30,第二穿孔13右端孔口内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台阶31,第二过滤管10左端抵压在第二限位台阶31上,第二限位台阶31与第二嵌孔30的存在能够有效保证第二过滤管10左右两端的稳固性,从而避免第二过滤管10被水流冲撞导致侧倾的情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