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与流程

2022-04-09 09:40: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刺梨育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刺梨,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叶有刺枝,奇数羽状复叶,花淡红或粉红色,果面布满毛刺,因而俗称刺菠萝。刺梨中含有纤维、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刺梨中的维生c素含量较高,素有维生素c大王之称。
3.无刺刺梨是刺梨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刺梨植株繁殖多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但是刺梨的幼苗很容易的受到虫害的影响使得刺梨幼苗的成活率较低,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刺梨幼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7.s1、插穗采集,在生长年龄为6-20年、且品种优良的母株上,采集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
8.s2、插穗预处理,将剪好的插穗按毎捆50条、剪口统一朝向捆扎,置于室内外阴凉通风处,整齐平放,扦插前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处1-2小时;
9.s3、整地,深翻扦插土地的土壤,并将大块的土壤破碎成均匀的小块,并在整理好的土壤上整理做扦插床;
10.s4、土壤消毒,对s3步骤整出的扦插床进行土壤消毒;
11.s5、施基肥,在s2步骤中消毒处理之后的扦插床上施加农家厩肥或复合肥,并保持土壤湿润;
12.s6、插穗扦插,将s2步骤处理完成的插穗扦插在s5处理之后的土壤中,按照插穗的35
±5×
35
±
5cm的间距对插穗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6-8cm;
13.s7、田间管理,根据杂草生长与土壤板结情况对土壤进行除草、除虫、浇水或排水,保持土壤湿润;
14.s8、追肥,插穗成活后于次年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用尿素追肥,每隔20天-30天追一次肥,共2次-3次。
15.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插穗的粗度以50mm-100mm为宜,插穗的采集长度为8-12cm,插穗的剪口呈45-60
°
倾斜向下。
16.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使用到的生根粉溶液浓度为30-50mg/kg,插穗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的深度为2-4cm。
17.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扦插土地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
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厚度60cm以上,ph值5.5-6.5的壤土为宜。
18.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扦插土地土壤深翻的深度大于30cm,并将深翻的土壤破碎成大小相对均匀的小块,整理土壤表面,使得土壤表面平整。
19.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扦插床的宽度为0.9-1m,扦插床高度为20-25cm,扦插床的长度以扦插土地的长度确定,扦插床的表面平整,扦插床之间设有宽度为35-40cm的步道。
20.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的土壤消毒使用的消毒药剂为75%的五氯硝基苯与50%的辛硫磷的混合物或代森锌与50%的辛硫磷的混合物对扦插床进行消毒,其中75%的五氯硝基苯的用量按2-4g/m2计,50%的辛硫磷的用量按3g/m2计,代森锌的用量按2g/m2计,在使用时75%五氯硝基苯、50%辛硫磷、代森锌均与适量的细土混合均匀之后,均匀的抛洒在扦插床上,对扦插床土壤进行杀虫和灭菌。
21.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农家厩肥的施加量按4.5
±
0.5kg/m2计,复合肥中的n:p:k=1:1:1,复合肥的施加量按85-95g/m2计。
22.优选的,所述s7步骤中的虫害防治主要针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蔷薇长管蚜、蔷薇白轮蚧和白粉病等,主要喷40%乐果乳剂稀释1500倍液或80%敌敌畏稀释2000倍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蔷薇长蚜虫,冬季喷5度石硫合剂防治蔷薇白粉蚧,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液或喷15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1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对无刺刺梨病虫害防治应重视剪除田间病虫枯芽的苗株。
23.优选的,所述s8步骤中追肥使用到尿素为尿素:水=1:500的尿素稀释液,每次施肥时,尿素稀释液均匀的喷洒在土壤靠近插穗根部的位置。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1、通过在插穗采集之前对插穗进行识别,使得插穗本身具有一定的防虫抗病能力,倾斜向下的剪切口,有效的扩大了剪口的裸露面积,还方便将插穗插入从扦插床上,通过生根粉浸泡之后插穗幼苗,更加容易生根,以保持插穗的成活率。
26.2、通过对扦插土壤进行杀虫和消毒,为插穗制造良好的扦插环境,降底插穗在扦插初期受到来自与虫害与病菌的威胁,保证插穗的成活率,扦插的插穗之间的间距较大,在出现病虫危害插穗时,能够降低病害的插穗对相邻的插穗的影响,便于后期对无刺刺梨幼苗进行虫害管理。
27.本发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无刺刺梨幼苗的成活率,还方便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步骤流程主体架构图。
29.图2为本发明的操作步骤流程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2,一种无刺刺梨的防虫抗病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5cm的扦插床,扦插床之间设有宽度为35-40cm步道,然后对多个扦插床进行杀虫与灭菌,然后向扦插床施加基肥,土地整理完成,在土地整理的同时,采集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将剪好的插条按毎捆50条、剪口统一朝向捆扎,置于室内外阴凉通风处,整齐平放,扦插前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处1-2小时,当插穗露空保存时间超过6h时,在浸泡生根粉溶液之前,需要沿原本的剪口,将插穗的底部剪去0.3-0.5cm,以方便生根粉溶液尽可能多的被插穗吸收,按照35
±5×
35
±
5cm的间距对插穗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6-8cm,使得插穗的顶部露出土壤表面2-4cm,即完成了刺梨插穗的初步种植,在后期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适时除草,注意涝灾,注意防治虫害,及时的对田间的病虫枯芽的苗株进行清理。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