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7:0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堵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


背景技术:

2.堵头的作用是把管道中不需要的口堵起来,起到封闭作用。与盲板、封头及管帽有相同性。目前,很多机器设备上的管道都需要采用堵头进行堵住,但是,目前通常所采用的堵头都是标准件缠绕生胶带的方式进行封堵,生胶带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不仅使其失去了封堵的功能,而且,脱落的生胶带也会容易落入管道内,增加了管道堵塞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胶带容易出现脱落,不适用于对管道进行封堵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包括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连接机构以及管道,所述第一密封体卡设在所述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密封体卡设在所述管道的端部,所述第一密封体与所述第二密封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密封体与所述第二密封体用于对所述管道的端部进行密封。
6.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体包括柱体、锥形块、第一密封圈、腔体以及若干个气孔,所述柱体卡设在所述管道的内部,且所述柱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密封体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柱体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体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之中,若干个所述气孔呈环形均匀地开设在所述腔体内部外圈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体一侧。
7.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体包括限位块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密封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管道的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体一侧,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卡设在所述管道之中。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圆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9.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口和螺纹柱,所述螺纹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密封体一侧,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密封体的相对一侧,且所述螺纹柱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口内。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有益效果在于:该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首先,通过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两个密封结构的设置,从而能够对管道的管口进行充分地密封,具备较强的密封效果,其中,通过柱体、锥形块、第一密封圈、腔体以及若干个气孔的设置,在锥形块的作用下,从而能够方便且容易地将该第一密封体卡入到管道的内部;在第一密封圈的作用下,从而能够起到对管道的密封效果;在腔体以及若干个气孔的作用下,当将该第一密封体从管道中拔出时,当气孔刚暴露出来时,工作人员
可用手将第一密封圈向内挤压,那么,第一密封圈就会部分与管道的内壁相脱离,此时,即可轻易地将整个第一密封体拔出,从而大大地方便了整个堵头的取出过程;其次,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在螺纹口和螺纹柱的作用下,可通过旋转第二密封体的方式,将螺纹柱拧出到螺纹口内,从而能够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对管道的管口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的结构剖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的结构正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14.图中:柱体1、锥形块2、第一密封圈3、腔体4、气孔5、螺纹口6、限位块7、螺纹柱8、第二密封圈9、防滑纹10、管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实施例1
17.参照图1-3,一种改进密封方式的耐腐蚀堵头,包括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连接机构以及管道11,第一密封体卡设在管道11的内部,第二密封体卡设在管道11的端部,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用于对管道11的端部进行密封,第一密封体是卡设在管道11的内部,第一密封体在管道11的内部距离管道11的端口处还有一段距离,第二密封体是卡设在管道11的端口处,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都能够起到对管道11的密封作用,那么,通过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两个密封结构的设置,从而能够对管道11的管口进行充分地密封,具备较强的密封效果,而且,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又能够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对管道11的管口的密封效果。
18.第一密封体包括柱体1、锥形块2、第一密封圈3、腔体4以及若干个气孔5,柱体1卡设在管道11的内部,且柱体1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密封体固定连接,锥形块2固定连接在柱体1远离第二密封体一端,第一密封圈3固定套设在柱体1的外侧壁上,腔体4开设在第一密封圈3之中,若干个气孔5呈环形均匀地开设在腔体4内部外圈侧壁靠近第二密封体一侧,通过柱体1、锥形块2、第一密封圈3、腔体4以及若干个气孔5的设置,在锥形块2的作用下,从而能够方便且容易地将该第一密封体卡入到管道11的内部;在第一密封圈3的作用下,从而能够起到对管道11的密封效果;在腔体4以及若干个气孔5的作用下,当将该第一密封体从管道11中拔出时,当气孔5刚暴露出来时,工作人员可用手将第一密封圈3向内挤压,那么,第一密封圈3就会部分与管道11的内壁相脱离,此时,即可轻易地将整个第一密封体拔出,从而大大地方便了整个堵头的取出过程。
19.第二密封体包括限位块7和第二密封圈9,限位块7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密封体固定连接,且限位块7位于管道11的端部,限位块7为圆形结构,且限位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防
滑纹10,第二密封圈9固定连接在限位块7靠近第一密封体一侧,且第二密封圈9卡设在管道11之中,通过限位块7和第二密封圈9的设置,在限位块7的作用下,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将整个堵头卡入到管道11内;在第二密封圈9的作用下,也能够对管道11的管口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20.实施例2
21.参照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口6和螺纹柱8,螺纹口6开设在第一密封体一侧,螺纹柱8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体的相对一侧,且螺纹柱8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口6内,通过螺纹口6和螺纹柱8的设置,可通过旋转第二密封体的方式,将螺纹柱8拧出到螺纹口6内,从而能够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密封体与第二密封体对管道11的管口的密封效果。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