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23:3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斜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在设计布置时由于斜井水的流态较竖井好、损失也较少,常作为引水遂洞斜竖井选则时的首选,斜井包括上弯段、斜直段及下弯段;斜井施工也是整个电站施工难度较大,不安全因素较多的施工环节;斜井施工按工序分为开挖施工、混凝土施工、灌浆施工,按部位分又分为斜井上弯段施工、斜井斜直段施工和斜井下弯段施工。传统的斜井斜直段扩挖用运输台车由两台同型号的卷扬机进行牵引,运输台车是行走在已浇好的圆形混凝土表面属无轨运输,容易倾倒。此外,一般斜井开挖观测平台均设置在上弯段底板正中间,平台长度较长、高度较大,制作难度大,且实用性较低。运输台车受平台阻挡,距离平台存在约20m高度,工人在往小车上搬运材料时,需要爬梯经过一段斜井坡段,安全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将安全观测平台设置在运输轨道机构旁侧,再过设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将运输台车通过运输轨道机构牵拉至安全观测平台旁侧,减少运输台车与安全观测平台的高度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能够很好的保证运输台车的运输平稳性,保证其上的物资和人员能够准确安全的从斜井上平洞段到达扩挖工作面,施工安全且效率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台车、台车提升机构、用于承载运输台车的运输轨道机构、以及设置在斜井上弯段底部且位于运输轨道机构旁侧的安全观测平台;
5.所述运输轨道机构包括两个沿斜井斜直段中心线对称固定在斜井斜直段底面上的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包括沿斜井斜直段长度方向布设的轨道本体和锚固在斜井斜直段底面上且用于安装轨道本体的锚杆,所述轨道本体为直线型轨道本体,轨道本体的顶部高于斜井斜直段顶部,轨道本体与斜井上弯段底面之间设置有多组呈三角形布设的支撑钢构件;轨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限制运输台车脱出轨道本体的限位板;
6.所述安全观测平台包括底部支撑架体、行走平台和防护围栏;轨道本体的顶部不低于行走平台的最低高度。
7.上述的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包括与斜井上弯段的长度方向呈垂直布设的第一行走平台板和与斜井上弯段的长度方向呈平行布设的第二行走平台板,第一行走平台板高于第二行走平台板,第一行走平台板与第二行走平台板之间通过步梯连接。
8.上述的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车包括在运输轨道机构上移动的斜向车底架、设置在斜向车底架上的支撑框架、以及均设置在支撑框架顶部的水平运载板和车体护栏,斜向车底架下表面设置有在轨道本体上滑动的车轮。
9.上述的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围栏上靠近运输轨道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栅栏门,车体护栏上设置有与第一栅栏门配合的第二栅栏门。
10.上述的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斜井上平洞段的卷扬机组、连接在卷扬机组与承载运输台车之间的牵引钢丝绳、以及多个沿斜井上弯段底部中心线方向均匀布设且用于搭设牵引钢丝绳的托辊;托辊与卷扬机组之间的斜井上弯段底部还设置有两个用于定位两根牵引钢丝绳间距的第一定滑轮,以及将两根牵引钢丝绳汇集在一起的第二定滑轮。
11.上述的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上弯段底部沿长度方向布设有弯段爬梯,弯段爬梯与安全观测平台位于同侧布设,第二行走平台板底部设置有供弯段爬梯上的人员出入的门洞。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全观测平台设置在运输轨道机构旁侧,使运输台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更高,不阻碍运输台车的运动,在能实现安全观测平台的安全监测功能的同时,还能便于物料移运,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将运输台车通过运输轨道机构牵拉至安全观测平台旁侧,减少运输台车与安全观测平台的高度差,此外,直线型的轨道本体能够很好的保证运输台车的运输平稳性,保证其上的物资和人员能够准确安全的从斜井上平洞段到达扩挖工作面,施工效率高。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防止运输台车脱轨,使运输台车始终保持在运输轨道机构上运动,保证运输台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将安全观测平台设置在运输轨道机构旁侧,再过设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将运输台车通过运输轨道机构牵拉至安全观测平台旁侧,减少运输台车与安全观测平台的高度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能够很好的保证运输台车的运输平稳性,保证其上的物资和人员能够准确安全的从斜井上平洞段到达扩挖工作面,施工安全且效率高。
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20.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运输台车;
ꢀꢀꢀꢀꢀꢀꢀꢀꢀꢀꢀ
2-斜井上弯段;
ꢀꢀꢀꢀꢀꢀꢀꢀꢀ
3-斜井斜直段;
23.4-斜井上平洞段;
ꢀꢀꢀꢀꢀꢀꢀ
5-轨道本体;
ꢀꢀꢀꢀꢀꢀꢀꢀꢀꢀꢀ
6-锚杆;
24.7-支撑钢构件;
ꢀꢀꢀꢀꢀꢀꢀꢀꢀ
8-限位板;
ꢀꢀꢀꢀꢀꢀꢀꢀꢀꢀꢀꢀꢀ
9-底部支撑架体;
25.10-防护围栏;
ꢀꢀꢀꢀꢀꢀꢀꢀꢀꢀ
11-第一行走平台板;
ꢀꢀꢀꢀ
12-第二行走平台板;
26.13-斜向车底架;
ꢀꢀꢀꢀꢀꢀꢀꢀ
14-支撑框架;
ꢀꢀꢀꢀꢀꢀꢀꢀꢀꢀ
15-水平运载板;
27.16-车体护栏;
ꢀꢀꢀꢀꢀꢀꢀꢀꢀꢀ
17-车轮;
ꢀꢀꢀꢀꢀꢀꢀꢀꢀꢀꢀꢀꢀꢀ
18-第一栅栏门;
28.19-第二栅栏门;
ꢀꢀꢀꢀꢀꢀꢀꢀ
20-牵引钢丝绳;
ꢀꢀꢀꢀꢀꢀꢀꢀ
21-托辊;
29.22-第一定滑轮;
ꢀꢀꢀꢀꢀꢀꢀꢀ
23-第二定滑轮;
ꢀꢀꢀꢀꢀꢀꢀꢀ
24-卷扬机;
30.25-工字钢;
ꢀꢀꢀꢀꢀꢀꢀꢀꢀꢀꢀꢀ
26-弯段爬梯;
ꢀꢀꢀꢀꢀꢀꢀꢀꢀꢀ
27-步梯。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运输台车1、台车提升机构、用于承载运输台车1的运输轨道机构、以及设置在斜井上弯段2底部且位于运输轨道机构旁侧的安全观测平台;
32.所述运输轨道机构包括两个沿斜井斜直段3中心线对称固定在斜井斜直段3底面上的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包括沿斜井斜直段3长度方向布设的轨道本体5和锚固在斜井斜直段3底面上且用于安装轨道本体5的锚杆6,所述轨道本体5为直线型轨道本体,轨道本体5的顶部高于斜井斜直段3顶部,轨道本体5与斜井上弯段2底面之间设置有多组呈三角形布设的支撑钢构件7;轨道本体5的顶部设置有限制运输台车1脱出轨道本体5的限位板8;
33.所述安全观测平台包括底部支撑架体9、行走平台和防护围栏10;轨道本体5的顶部不低于行走平台的最低高度。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本体5的底部随扩挖工作面的向下延伸而延伸。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锚杆6的顶部低于轨道本体5的顶部,避免阻碍运输台车1的移动。
3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安全观测平台设置在运输轨道机构旁侧,使运输台车1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更高,不阻碍运输台车1的运动,在能实现安全观测平台的安全监测功能的同时,还能便于物料移运,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37.通过设置直线型的轨道本体5将运输台车1通过运输轨道机构牵拉至安全观测平台旁侧,减少运输台车1与安全观测平台的高度差,此外,直线型的轨道本体5能够很好的保证运输台车1的运输平稳性,保证其上的物资和人员能够准确安全的从斜井上平洞段4到达扩挖工作面,施工效率高;
38.通过设置限位板8防止运输台车1脱轨,使运输台车1始终保持在运输轨道机构上运动,保证运输台车1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9.通过支撑钢构件7将无法固定在斜井斜直段3且悬空的轨道本体5固定在斜井上弯段2上,延长运输台车1的最高可达到高度,减少运输台车1与安全观测平台的高度差,保证运输台车1与安全观测平台之间的正常连通。
40.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平台包括与斜井上弯段2的长度方向呈垂直布设的第一行走平台板11和与斜井上弯段2的长度方向呈平行布设的第二行走平台板12,第一行走平台板11高于第二行走平台板12,第一行走平台板11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之间通过步梯27连接。
4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走平台板11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的监测方位不同,人员站在第一行走平台板11上可以监测斜井斜直段3上的运输台车1的工作情况,人员站在第二行
走平台板12可以监测运输轨道机构的工作情况,并通过第二行走平台板12向水平运载板15移运人员和物资。
42.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台车1包括在运输轨道机构上移动的斜向车底架13、设置在斜向车底架13上的支撑框架14、以及均设置在支撑框架14顶部的水平运载板15和车体护栏16,斜向车底架13下表面设置有在轨道本体5上滑动的车轮17。
43.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轮17卡设在轨道本体5内并沿其滑动,防止运输台车1在移动的过程中倾倒,保证运输台车1的安全运行。
44.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4为类三角形,其顶部水平,底部与斜向车底架13固定连接,保证水平运载板15的水平安装。
45.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围栏10上靠近运输轨道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栅栏门18,车体护栏16上设置有与第一栅栏门18配合的第二栅栏门19。
4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栅栏门18和第二栅栏门19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转运,卷扬机24通过牵引钢丝绳20牵引运输台车1向上运动,直至运输台车1的水平运载板15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之间相差30cm以内,减少水平运载板15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之间的高度差,保证人员在水平运载板15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之间的安全移动。
47.本实施例中,所述台车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斜井上平洞段4的卷扬机组、连接在卷扬机组与承载运输台车1之间的牵引钢丝绳20、以及多个沿斜井上弯段2底部中心线方向均匀布设且用于搭设牵引钢丝绳20的托辊21;托辊21与卷扬机组之间的斜井上弯段2底部还设置有两个用于定位两根牵引钢丝绳20间距的第一定滑轮22,以及将两根牵引钢丝绳20汇集在一起的第二定滑轮23。
48.本实施例中,所述卷扬机组包括两个前后错开布设的卷扬机24,牵引钢丝绳20的数量为两根,两个第一定滑轮22沿斜井隧洞中心线两侧对称布设,第一定滑轮22和第二定滑轮23均通过工字钢25固定在斜井上弯段2底部上。
49.两根牵引钢丝绳20分别由两个卷扬机24引出,并分别经过两个第一定滑轮22后经第二定滑轮23汇聚在一起,再经由多个托辊21与运输台车1连接,在与运输台车1连接前,两根牵引钢丝绳20由汇集状态转为分离状态,使两根牵引钢丝绳20的下端分别与运输台车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保证运输台车1提升时的稳定性。
5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托辊21,减少牵引钢丝绳20与斜井上弯段2底部的摩擦,保证运输台车1的安全提升,延长牵引钢丝绳20的使用寿命。
51.本实施例中,所述斜井上弯段2底部沿长度方向布设有弯段爬梯26,弯段爬梯26与安全观测平台位于同侧布设,第二行走平台板12底部设置有供弯段爬梯26上的人员出入的门洞。
52.本实施例中,弯段爬梯26分两段,位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上侧的弯段爬梯26直接与第二行走平台板12连接,位于第二行走平台板12下侧的弯段爬梯26上的人员通过门洞进入安全观测平台。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