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方法及设备

2022-04-25 04:3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环氧酯是酯化型环氧树脂的简称为环氧树脂的改性产品之一,具有酸性,由植物油与环氧树脂经酯化反应而制得,环氧酯可分为水溶型、无溶剂型和溶剂型三种而碳酸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酸化合物,它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而目前制备碳酸化合物往往都是通过乙烯基类单体等制备,制备过程中如果要达到水型有时候不方便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方法利用多种元素制备碳酸化合物,同时通过合成设备方便制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10~20份乙烯基类单体、稀释剂10~20份、助溶剂5~20份和丙烯酸酯单体2~10份混合得到初步混合物,
6.2),向初步混合物加入引发剂1~5份;
7.3),加入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与初步混合物混合比例材料1:10。
8.进一步,1),将质量百分数为40~50份淀粉、10~20份大豆、5~8天然植物胶和5~8份菊粉混合均匀,得到造粒基粉;
9.2),初次混合搅拌造粒基粉,然后沿孔径为1cm~2cm的通孔进入搅拌腔;
10.3),搅拌造粒基粉,同时加入粘合剂;
11.4),沿搅拌通道依次设置干燥室和风干室,最后得到的碳酸化合物颗粒沿出料口被送出。
12.同时本发明提出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混合腔用于混合乙烯基类单体、稀释剂、助溶和丙烯酸酯单体得到初步混合物,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安装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电机,所述设备本体具有水平的搅拌腔,所述设备本体上放置有多个基粉筒体,所述基粉筒体具有开口朝上的竖直腔,所述基粉筒体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竖直腔的第一通孔,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杯型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杯型通孔上方,所述杯型通孔下开口连通所述搅拌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轴杆,所述轴杆安装在所述搅拌腔的内壁上并能转动,所述轴杆上设有用于搅拌的螺旋齿,所述搅拌腔从左向右依次为搅拌室、干燥室和风干室,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风干室下方。
13.进一步,所述轴杆左侧端部上包裹有齿轮,所述设备本体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竖杆,
所述杯型通孔上放置有水平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转盘,所述竖杆与所述转盘外壁咬合传动,所述竖杆下端与所述齿轮锥齿轮连接。
14.进一步,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放置所述基粉筒体的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杯型通孔的上开口,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竖直腔底部边缘处,所述竖直腔内壁设有竖直刻度。
15.进一步,所述搅拌腔内设有将所述搅拌腔分割成前腔和后腔的隔板,所述干燥室和风干室位于所述后腔内,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杯型颗粒通孔,所述杯型颗粒通孔的最大内径对应所述前腔,所述轴杆上套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内径等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的最小内径,所述设备本体上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动件并与所述滑动件螺旋连接。
16.进一步,所述轴杆左侧端部上包裹有齿轮,所述设备本体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竖杆,所述竖杆下端与所述齿轮锥齿轮连接,所述设备本体内安装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和所述螺杆咬合传动,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竖杆和所述螺杆分别咬合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设备本体安装有拔钮,所述拔钮上设有能同时咬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齿。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淀粉大豆、天然植物胶和份菊粉混合均匀,得到造粒基粉,然后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加入粘合剂进行同时搅拌,搅拌过程中,混合后颗粒沿螺旋齿方向依次进入干燥室和风干室被干燥和风干,最后在风干室从出料口挤出。
18.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2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将10~20份乙烯基类单体、稀释剂10~20份、助溶剂5~20份和丙烯酸酯单体2~10份混合得到初步混合物,
23.2),向初步混合物加入引发剂1~5份;
24.3),加入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与初步混合物混合比例材料1:10。
25.制备所述碳水化合物步骤如下,
26.1),将质量百分数为40~50份淀粉、10~20份大豆、5~8天然植物胶和5~8份菊粉混合均匀,得到造粒基粉;所述天然植物胶为香豆胶;
27.2),初次混合搅拌造粒基粉,然后沿孔径为1cm~2cm的通孔进入搅拌腔;
28.3),搅拌造粒基粉,同时加入粘合剂;
29.4),沿搅拌通道依次设置干燥室和风干室,最后得到的碳酸化合物颗粒沿出料口
被送出。
30.同时本发明提出一种碳酸化合物合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混合腔用于混合乙烯基类单体、稀释剂、助溶和丙烯酸酯单体得到初步混合物,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设备本体1上的电机3,所述设备本体1具有水平的搅拌腔2,所述设备本体1上放置有多个基粉筒体4,多个所述基粉筒体4用于放入制备碳酸化合物的基粉,基粉采用现有淀粉、大豆、天然植物胶和菊粉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基粉筒体4具有开口朝上的竖直腔5,所述基粉筒体4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竖直腔5的第一通孔6,所述设备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6对应的第二通孔7,基粉从所述竖直腔5上方倒入,然后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所述设备本体1上设有杯型通孔8,多个所述第二通孔7位于所述杯型通孔8上方,多种基粉沿所述第二通孔7进入所述杯型通孔8汇集并沿所述杯型通孔8的下口落入搅拌腔2内,所述杯型通孔8下开口连通所述搅拌腔2,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轴杆10,所述轴杆10安装在所述搅拌腔2的内壁上并能转动,所述搅拌腔2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轴杆10的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能在所述安装槽上转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电机3分别位于所述搅拌腔2两侧,所述轴杆10上设有用于搅拌的螺旋齿11,所述螺旋齿11被所述电机3带动转动从而搅拌从所述杯型通孔8的下口落下的混合基粉,所述搅拌腔2从左向右依次为搅拌室、干燥室13和风干室15,所述设备本体1具有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位于所述风干室15下方;所述干燥室13和风干室15分别设有热风机和冷风机,所述热风机和冷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腔2上壁,所述搅拌腔2上壁设有多个挡板14,多个所述挡板14将所述搅拌腔2分割成前腔、干燥室13和风干室15,所述螺旋齿11横向贯穿所述前腔、干燥室13和风干室15,碳水化合物与初步混合物混合比例材料1:10配合并进入所述搅拌腔2。
31.为了方便混合多种基粉,从而进行初次混合,所述轴杆10左侧端部上包裹有齿轮17,所述设备本体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竖杆19,所述杯型通孔8上放置有水平的转盘9,所述转盘9上设有第三通孔21,所述第三通孔21贯穿所述转盘9,所述竖杆19与所述转盘9外壁咬合传动,所述竖杆19下端与所述齿轮17锥齿轮连接,所述电机3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轴杆10转动从而使所述齿轮17绕所述轴杆10转动,由于所述齿轮17与所述竖杆19下端具有的锥齿轮18锥齿轮咬合传动,所以当所述齿轮17绕水平的所述轴杆10转动时,竖直的所述竖杆19沿竖直轴转动,所述竖杆19上设有的齿与所述转盘9外壁设有的齿咬合传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盘9转动,转动的所述转盘9初次混合多种基粉然后沿所述第三通孔21落入所述搅拌腔2,所述杯型通孔8的上开口内径大于所述杯型通孔8的下开口内径,所述杯型通孔8的中部设有一圈台阶,所述转盘9的外边位于所述台阶上。
32.为了控制和调整加入的基粉量,所述设备本体1上设有加热腔20,所述加热腔20底部设有放置所述基粉筒体4的凹槽,所述第二通孔7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杯型通孔8的上开口,所述第一通孔6位于所述竖直腔5底部边缘处,所述竖直腔5内壁设有竖直刻度,旋转所述基粉筒体4使所述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错位不连通,当达到配比用量时,转动所述基粉筒体4使所述第一通孔6与所述第二通孔7连通,所述第二通孔7偏移所述凹槽的中心,所述竖杆19上端具有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竖杆19的外径,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加热腔20内,所述竖杆19穿过所述杯型通孔8的内壁。
33.所述搅拌腔2内设有将所述搅拌腔2分割成前腔和后腔12的隔板,所述干燥室13和
风干室15位于所述后腔12内,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杯型颗粒通孔22,,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的最小内径为0.2~1.5cm,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的最大内径对应所述前腔,所述轴杆10上套设有滑动件23,所述滑动件23上设有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对应的凸起24,所述凸起24的内径等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的最小内径,所述设备本体1上安装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穿过所述滑动件23并与所述滑动件23螺旋连接,为了避免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内堵塞,转动所述螺杆25从而使所述滑动件233向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移动使所述凸起24伸入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所述凸起24的长度长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的水平长度,所述前腔的底部高于所述后腔12的底部,当正常需要挤出颗粒时,反转所述螺杆25使所述凸起24从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离开,所述螺杆25的其中一端贯穿所述设备本体1连接旋钮方便手动旋转。
34.所述轴杆10左侧端部上包裹有齿轮17,所述设备本体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竖杆19,所述竖杆19下端与所述齿轮17锥齿轮连接,所述设备本体1内安装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19和所述螺杆25咬合传动,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竖杆19和所述螺杆25分别咬合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设备本体1安装有拔钮,所述拔钮上设有能同时咬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齿;为了方便所述螺杆25转动,当需要疏通所述杯型颗粒通孔22时,手动移动安装在所述设备本体1外壁上的拔扭使所述第一齿轮组合第二齿轮组咬合连通,利用所述电机3的转动带动所述轴杆10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合第二齿轮组使当所述轴杆10转动50圈时所述螺杆25转动一圈。
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