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方法与流程

2022-05-06 09:3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方法。


背景技术:

2.页岩气开发中泵送-射孔联作、连续油管施工是试气工程中的关键工序。泵送-射孔联作、连续油管钻磨作业,受井眼轨迹复杂,泵送钻磨工具串规格型号多、复杂等因素制约,泵送-射孔联作、连续油管施工中会发生射孔枪桥塞泵脱、桥塞座封遇卡、电缆炸断、连续油管断、钻磨工具串断、脱、卡以及抽芯等问题。
3.目前国内各页岩气井主要采用连续油管进行井内落鱼打捞,但在打捞过程中,因气井伸入地下的深度较深(地下几千米),且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较长(上千米的长度),导致地面工作人员不能直观知晓井内落鱼的位置和落鱼的形态,此外水平段相比竖直段其入鱼更加困难,导致整个打捞效率不高,采用现有的方式经常需要进行多次打捞,根据每次打捞的情况来综合判定落鱼位置和打捞方式,不仅使得打捞时间长、成本高,此外每次打捞过程原本就是带有一定风险的作业,多次打捞会增加作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页岩气井落鱼打捞存在的打捞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6.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轻探鱼顶:将打捞工具下到井内,观察打捞工具串和油管下放过程中悬重的变化,当油管不断下放但悬重反而降低时,说明可能已经碰到落鱼,然后将油管上提不小于2m,记录此时的正常悬重;
8.s2、加压捞鱼:下放油管,探鱼顶后向鱼顶加压20-50kn,判断入鱼情况;若此时悬重上升,表示已经入鱼,接着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已经捞获;若悬重无变化,证明可能未入鱼,此时继续向落鱼加压20-50kn,并再次判断入鱼情况,如此时悬重上升,则表示已经入鱼,接着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可能已经捞获;
9.s3、完成步骤s2后,向上提升油管,直至打捞工具移出水平井。
10.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1.采用本方法时,因油管沿水平井下放过程中,是由吊装设备将整个油管进行了悬吊,吊装设备能够显示油管的悬重,当打捞工具触探到井内阻挡物后,该阻挡物会对打捞工具和油管形成的整体进行阻挡并形成支撑,造成油管下放速度的降低和悬重的降低,此时工作人员根据悬重变化可以判断出可能碰到鱼顶也即找到了落鱼位置,方便进行后续的加压捞鱼,在加压捞鱼时,通过对落鱼施加20-50kn的压力,以使得打捞工具能够插入到落鱼内方便更快入鱼,同时又能保证不会将落鱼压坏,若施加压力过小,则需要尝试多次,会降
打捞的速度;而当悬重无变化后,再次施加20-50kn的压力,以进行多次判断,避免因为偶然情况带来的判断失误的情况,本方案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悬重的变化来判断入鱼情况,通过加压方式实现了更快入鱼,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落鱼打捞的效率。
12.进一步,所述打捞工具与油管之间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用于带动打捞工具旋转。
13.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增加液压马达以使得打捞工具旋转,进而使得打捞过程既能沿水平井进行深度方向移动,也能相对油管进行转动,有利于增加打捞的成功率。
14.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若重复向落鱼加压20-50kn的压力依然没有入鱼,则进行如下步骤:
15.旋转捞鱼:开泵10s-20s后停泵,开泵过程液压马达带动打捞工具旋转,开泵过程中观察悬重变化和泵压变化,若悬重或泵压上升,则表示已经入鱼,接着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可能已经捞获;若反复3次开泵均无入鱼显示,证明打捞工具不适合或者鱼顶有杂物未清理。
16.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在加压打捞无法入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旋转捞鱼进行再次入鱼的尝试,有利于增加单次打捞中打捞的成功率,从而使得本方案的打捞方法能够得以100%成功,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法不需要对同一落鱼进行多次打捞,进而做到对落鱼打捞的一次成功,极大降低了打捞时长、打捞成本和打捞作业的风险。
17.进一步,在步骤s1中对液压马达进行校正,具体为:开泵循环20min-40min,使得液压马达空转,记录此时的正常循环泵压。
18.有益效果:本方案保证在液压马达使用前对液压马达进行了校正,有利于提高打捞过程入鱼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19.进一步,在打捞工具入井前对打捞工具进行选择。
20.有益效果:本方案根据落鱼情况,选用合适的打捞工具,以提高打捞效率;当落鱼为连油钻塞工具、泵送桥塞工具时选用捞筒外捞,当落鱼为电缆时采用捞钩进行外捞,当落鱼为大直径带内容积落物时选用捞矛进行内捞。
21.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在将油管上提前,先给鱼顶施加不大于20kn的压力,若油管依然未移动,则表示确实是碰到落鱼。
22.有益效果:通过对鱼顶施加压力,以对落鱼进行再次确认,同时该压力不会对落鱼造成损伤。
23.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油管上提高度为2-3m。
24.有益效果:本方案使得提升高度既能保证正常悬重的测量也不会因为上提高度过高而加长打捞时间。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打捞工具与油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油管1、连接器2、马达头总成3、加速器4、震击器5、
丢手6、液压马达7、打捞工具8。
28.实施例
29.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方法,该方法需要用到打捞工具串,该打捞工具8串包含依次连接的连接器2、马达头总成3、加速器4、震击器5、丢手6、液压马达7和打捞工具8,其中连接器2远离马达总成一端与油管1固定连接,液压马达7用于带动打捞工具8旋转;具体打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步骤一、选择打捞工具:根据落鱼情况,选用合适的打捞工具,落鱼为连油钻塞工具、泵送桥塞工具则选用捞筒外捞,落鱼为电缆则采用捞钩进行外捞,落鱼为大直径带内容积落物则选用捞矛进行内捞。
31.步骤二、轻探鱼顶:将打捞工具下到井内,观察打捞工具串和油管下放过程中悬重的变化,当油管不断下放但悬重反而降低时,说明可能已经碰到落鱼鱼顶,接着给鱼顶施加不大于20kn的压力,若油管未移动,则表示确实是碰到落鱼,然后将油管上提2-3m,记录此时的正常悬重;然后开泵循环20min-40min(本实施例取30min),校正液压马达,记录此时的正常循环泵压。
32.在该步骤中,因油管沿水平井下放过程中,是由吊装设备将整个油管进行了悬吊,吊装设备能够显示油管的悬重,当打捞工具触探到井内阻挡物后,该阻挡物会对打捞工具和油管形成的整体进行阻挡并形成支撑,造成油管下放速度的降低和悬重的降低,此时可以判断该阻挡物可能为落鱼;为进一步验证是否为落鱼,则减少吊装设备对油管的悬吊力,使得减少的悬吊力由阻挡物支承,而相当于形成对阻挡物的加压,该加压压力不大于20kn,加压后,油管未移动,则确认该阻挡物为落鱼,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油管和打捞工具向上提起2-3m,使得打捞工具离开落鱼鱼顶,记录此时油管和打捞工具形成整体的悬重,该悬重称为正常悬重;而开泵循环30min,观察该过程中的泵压变化,如若此时液压马达处于完全空转且正常状态,则泵压不会有异常变化,记录此时的循环泵压,该循环泵压称为正常循环泵压,为后续步骤做参考。
33.步骤三、加压捞鱼:缓慢下放油管,探鱼顶后向鱼顶加压20-50kn,判断入鱼情况;若此时悬重上升,表示已经入鱼,接着缓慢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步骤二中的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已经捞获;若悬重无变化,证明可能未入鱼,此时继续向落鱼加压20-50kn,并再次判断入鱼情况,如此时悬重上升,则表示已经入鱼,接着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可能已经捞获,若悬重依然无变化,则进行步骤四。
34.步骤四、旋转捞鱼:开泵10s-20s后停泵,开泵过程,控制泵入排量在400l/min,以使得液压马达低速转动,开泵过程液压马达带动打捞工具旋转,开泵过程中观察悬重变化和泵压变化,若悬重上升或泵压较正常循环泵压上升,则表示已经入鱼,接着缓慢上提油管,此时若悬重较步骤二中记录的正常悬重升高,证明落鱼可能已经捞获;若反复3次开泵均无入鱼显示,证明打捞工具不适合或者鱼顶有杂物未清理。
35.步骤五、通过向上提升油管,直至打捞工具移出水平井,打捞工具移出水平井后,对打捞工具进行检查。
36.采用上述打捞方法进行打捞时,在打捞过程中,以先进行轻探鱼顶的方式确认落鱼位置,然后再利用加压方式来尝试进行入鱼,当加压方式不足以实现入鱼时,则利用液压马达带动打捞工具旋转,使得打捞工具角度得到变化,增加落鱼入鱼的概率,使得本实施例
的打捞成功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打捞成功率为100%,且在本方案中,对未入鱼的情况可以有加压捞鱼的尝试也有旋转捞鱼的尝试,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对落鱼的多次打捞过程,本方法能够做到对落鱼打捞的一次成功,极大降低了打捞时长、打捞成本和打捞作业的风险。
37.除此之外,在该过程中,借助液压马达的低速转动,使得工作人员从地面就能控制液压马达带动打捞工具缓慢旋转一定角度,既方便液压马达多次启动带动打捞工具旋转不同角度以提高入鱼的概率,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液压马达的泵压变化情况,进而快速准确判断出入鱼情况。
3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