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1:53: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机壳体的生产方式多为铸造,电机壳体上一些结构并不能全靠铸造过程中形成,需要对电机壳体进行后续的加工,因此,需要加工夹具对电机壳体固定后再进行其他的精加工。但是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传统的手动夹具进行壳体工件的夹紧和定位,其通过锥销进行分中定位,采用手动压紧工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且因人为因素存在,一方面,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加工尺寸精度不高;另一方面,手动装夹速度慢,导致换料的时间比加工时间长,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以解决目前采用传统的手动夹具进行壳体工件的夹紧和定位,其通过锥销进行分中定位,采用手动压紧工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且因人为因素存在,一方面,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加工尺寸精度不高;另一方面,手动装夹速度慢,导致换料的时间比加工时间长,严重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传统的手动夹具进行壳体工件的夹紧和定位,其通过锥销进行分中定位,采用手动压紧工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且因人为因素存在,一方面,压紧力不一致,导致加工尺寸精度不高;另一方面,手动装夹速度慢,导致换料的时间比加工时间长,严重影响加工效率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包括支撑底座、安装底板、第一夹具组件、第二夹具组件和压力表;
7.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与安装底板下端中部连接,所述第一夹具组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中部,且所述第一夹具组件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中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夹具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具组件间隔分布在安装底板上端四角,且每个所述第二夹具组件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对应连接,所述压力表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一侧中部,所述壳体设置在多个第二夹具之间。
8.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具组件包括抵板、连接轴承件、伸缩杆和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中部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设置在伸缩缸上端中部并与伸缩缸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抵板下端中部通过连接轴承件对应连接。第一夹具组件设置伸缩杆和伸缩缸,方便带动抵板上下移动,设置抵板,方便与多个挡片配合抵紧壳体,从而固定住壳体。
9.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具组件还包括副伸缩杆和副伸缩缸,所述副伸缩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副伸缩杆间隔分布在抵板下端四角,且每个所述副伸缩杆上端与抵板下端对应连
接,每个所述副伸缩杆下端均设有副伸缩缸,且每个所述副伸缩杆下端设置在对应副伸缩缸上端内部并与副伸缩缸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副伸缩缸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连接。第一夹具组件还设置副伸缩杆和副伸缩缸,方便辅助带动抵板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整体移动稳定性。
10.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夹具组件包括伸缩筒、伸缩柱和挡片,所述伸缩筒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连接,所述伸缩柱下端设置在伸缩筒上端中部并与伸缩筒对应滑动连接,所述挡片一侧与伸缩柱上端通过连接轴对应转动连接。第二夹具组件设置伸缩筒和伸缩柱,方便带动挡片上下移动,设置挡片,方便与抵板配合抵紧壳体,从而固定住壳体。
11.进一步,所述安装底板上端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定位柱,每个所述伸缩筒下端内侧均设有挡块。安装底板设置定位柱,方便定位壳体放置位置,每个伸缩筒设置挡块,方便防止壳体轻微晃动,影响后续加工。
12.进一步,所述抵板两侧均设有第一弹性抵柱,每个所述定位柱两侧均设有第二弹性抵柱。抵板设置第一弹性抵柱,每个定位柱设置第二弹性抵柱,方便在壳体放置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设置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通过第一夹具组件与第二夹具组件相互配合夹紧壳体,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方便确保压紧力的一致性,提高加工尺寸精度和稳定性,满足客户的发货要求,还方面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设置支撑底座,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设置安装底板,方便安装固定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设置压力表,方便随时查看压力值。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三);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四);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五);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添加壳体,视图一);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添加壳体,视图二);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添加壳体,视图三);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添加壳体,视图四);
24.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25.挡片1,伸缩柱2,伸缩筒3,压力表4,安装底板5,支撑底座6,定位柱7,挡块8,抵板9,第一弹性抵柱10,第二弹性抵柱11,副伸缩杆12,副伸缩缸13,伸缩杆14,伸缩缸15,连接轴承件16,壳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9所示,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包括支撑底座6、安装底板5、第一夹具组件、第二夹具组件和压力表4;
29.支撑底座6上端与安装底板5下端中部连接,第一夹具组件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中部,且第一夹具组件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中部对应连接,第二夹具组件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夹具组件间隔分布在安装底板5上端四角,且每个第二夹具组件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对应连接,压力表4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一侧中部,壳体17设置在多个第二夹具之间。
30.第一夹具组件包括抵板9、连接轴承件16、伸缩杆14和伸缩缸15,伸缩缸15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中部连接,伸缩杆14下端设置在伸缩缸15上端中部并与伸缩缸15滑动连接,伸缩杆14上端与抵板9下端中部通过连接轴承件16对应连接。第一夹具组件设置伸缩杆14和伸缩缸15,方便带动抵板9上下移动,设置抵板9,方便与多个挡片1配合抵紧壳体17,从而固定住壳体17。
31.第一夹具组件还包括副伸缩杆12和副伸缩缸13,副伸缩杆12设有多个,多个副伸缩杆12间隔分布在抵板9下端四角,且每个副伸缩杆12上端与抵板9下端对应连接,每个副伸缩杆12下端均设有副伸缩缸13,且每个副伸缩杆12下端设置在对应副伸缩缸13上端内部并与副伸缩缸13滑动连接,每个副伸缩缸13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第一夹具组件还设置副伸缩杆12和副伸缩缸13,方便辅助带动抵板9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整体移动稳定性。
32.每个第二夹具组件包括伸缩筒3、伸缩柱2和挡片1,伸缩筒3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伸缩柱2下端设置在伸缩筒3上端中部并与伸缩筒3对应滑动连接,挡片1一侧与伸缩柱2上端通过连接轴对应转动连接。第二夹具组件设置伸缩筒3和伸缩柱2,方便带动挡片1上下移动,设置挡片1,方便与抵板9配合抵紧壳体17,从而固定住壳体17。
33.安装底板5上端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定位柱7,每个伸缩筒3下端内侧均设有挡块8。安装底板5设置定位柱7,方便定位壳体17放置位置,每个伸缩筒3设置挡块8,方便防止壳体17轻微晃动,影响后续加工。
34.抵板9两侧均设有第一弹性抵柱10,每个定位柱7两侧均设有第二弹性抵柱11。抵板9设置第一弹性抵柱10,每个定位柱7设置第二弹性抵柱11,方便在壳体17放置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35.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第二夹具设置伸缩筒3和伸缩柱2,方便带动挡片1上下移动,设置挡片1,方便与抵板9配合抵紧壳体17,从而固定住壳体17,安装底板5设置定位柱7,方便定位壳体17放置位置,每个伸缩筒3设置挡块8,方便防止壳体轻微晃动,影响后续加工,抵板9设置第一弹性抵柱10,每个定位柱7设置第二弹性抵柱11,方便在壳体17放置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3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37.使用时,将壳体放置在抵板9上端,通过两个定位柱7精准定位壳体放置位置,先通过伸缩缸15带动伸缩杆14移动,伸缩杆14通过抵板9带动壳体上下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伸缩筒3通过伸缩柱2带动挡片1上下移动到指定位置抵住壳体表面,壳体固定完成。
3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