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2:03: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
1.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11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1424530.5、发明名称为“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的国内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3.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一个可以致人死亡的疾病,基本上是由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动脉血管壁病变。
4.为了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和严重程度,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如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cta)以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5.然而,血管造影和cta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侵入性技术,需要在血管中注射造影剂;这些造影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对肾病患者有害。
6.相比之下,由于ce-mra没有电离辐射,且造影剂的毒性更小,使ce-mra技术更安全;但是,ce-mra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加工时间较长。
7.进一步的,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简称ivus)是一种以导管为基础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和诊断,以克服血管造影等成像方式的缺点;具体的,ivus具有成本低、不需要放疗和造影剂等优点,ivus允许医生从动脉内部获得详细、准确的病变血管图像,并同时评估其大小。
8.但是,ivus的缺点之一是其有限的图像分辨率,这取决于声束的波长;与其它成像相比较,这是诊断斑块的一个主要缺点;通过使用高频超声换能器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ivus图像,但这是以有限的穿透深度为代价的。
9.近年来,美国南加州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高校先后研发了多种用于心血管内窥成像的超声换能器;其中,高频超声换能器用于高分辨率成像,但其成像深度却很浅;低频超声换能器虽然能提高大深度成像,但同时也牺牲了分辨率;也就是说这些都导致超声在深层部位成像的信噪比较低,图像质量较差;并且,在这些研究中高频超声换能器全部采用平面式结构,受其焦斑大小的影响,成像横向分辨率依旧较低。
10.此外,通过采用对换能器压聚焦或改变换能器表面声学人工结构的方式,虽然能够改变焦斑大小和焦距,但制备工艺复杂,其精度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且在制作超声换能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超声换能器,导致超声换能器的生产良率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11.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导管鞘,所述导管鞘包括:
13.导管鞘本体,所述导管鞘本体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
14.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具有中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结构;
15.在第一方向上,所述侧壁结构依次包括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和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
16.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中心区域指向所述侧壁结构的方向;
17.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用于声束聚焦;
18.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用于进行声束聚焦调控。
19.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导管鞘本体为中空的圆柱形导管鞘。
20.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导管鞘内的超声阵元处于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所在区域。
21.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超声阵元的最大宽度为2a;
22.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内径为r0;
23.其中,r0大于a。
24.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在垂直于导管鞘轴向的横截面内,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的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折射率相等。
25.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在垂直于导管鞘轴向的横截面内,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在不同高度的横截面上的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折射率不同,且折射率分布基于中心对称。
26.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折射率从中心到两侧逐渐增加。
27.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由实心铝球和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
28.优选的,在上述导管鞘中,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由实心铝球和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
29.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管鞘。
3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管鞘包括:导管鞘本体,所述导管鞘本体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具有中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结构;在第一方向上,所述侧壁结构依次包括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和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中心区域指向所述侧壁结构的方向;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用于声束聚焦;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用于提高声束聚焦的聚焦程度。
32.该导管鞘利用相关理论在导管鞘上设计多层声学人工结构,并结合超表面对超声换能器声束进行聚焦调控,使其传播的声束在特定位置产生聚焦的效果,从而改善其声波能量的传输效率,并提高其横向分辨率以及深度方向的信噪比。
33.也就是说,应用不同声速分布的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于超表面的异常声学效应并借鉴已有的声学微纳结构设计范式,计算出实用的导管鞘材料参数和厚度参数;通过研究超表面和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对高频超声换能器调控机制,合理优化设计相应的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参数,并通过对超声换能器声束的聚焦调控来改善成像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沿垂直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阵元和导管鞘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横截面的等效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管鞘截面图的等效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管鞘沿垂直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4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轴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基于本技术背景技术记载的内容而言,在本技术的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与传统超声内窥导管相比,高频超声换能器体积小,具有多层复杂结构,故其设计制造工艺是制约高频成像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
44.此外,超声换能器大多采用平面式的非聚焦压电阵元,其横向分辨率低及深度方向信噪比差是制约高频超声图像质量的另一大瓶颈。
45.为了提高高频超声换能器的聚焦效果,一般采用对换能器压聚焦或改变换能器表面声学人工结构的方式,虽然能够改变焦斑大小和焦距,但制备工艺复杂,其精度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且在制作超声换能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超声换能器,导致超声换能器的生产良率大大下降。
46.具体的,通过对不同半径的金属球对换能器的长时间按压,使换能器表面形成一个凹面,所用金属球的半径即为现聚焦换能器的焦距;对于高频单阵元超声换能器而言,由于其尺寸较小,如果对其进行压聚焦操作,一般会导致其陶瓷片碎裂。
47.陶瓷片作为换能器产生超声波的元件,其损坏会大大影响接收到的超声回波质量,这也就大大降低换能器的成像效果;若陶瓷片损坏严重,可认为该换能器将无法使用,换能器存活率无法保证。
48.基于此,本技术中利用相关理论在导管鞘上设计多层声学人工结构,并结合超表面对超声换能器声束进行聚焦调控,使其传播的声束在特定位置产生聚焦的效果,从而改善其声波能量的传输效率,并提高其横向分辨率以及深度方向的信噪比。
49.也就是说,应用不同声速分布的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于超表面的异常声学效应并借鉴已有的声学微纳结构设计范式,计算出实用的导管鞘材料参数和厚度参数;通过研究超表面和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对高频超声换能器调控机制,合理优化设计相应
的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参数,并通过对超声换能器声束的聚焦调控来改善成像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的效果。
5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1.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沿垂直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52.所述导管鞘包括:
53.导管鞘本体,所述导管鞘本体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
54.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具有中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结构。
55.在第一方向上,所述侧壁结构依次包括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和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
56.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中心区域指向所述侧壁结构的方向。
57.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用于声束聚焦。
58.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用于进行声束聚焦调控。
59.在该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导管鞘本体为中空的圆柱形导管鞘;如图1所示,在导管鞘本体的某一区域设置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其它区域为常规的导管鞘即可;如图2所示,该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具有中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结构,该侧壁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本技术中主要是对该侧壁结构进行改进,具体的:
60.如图2所示,所述侧壁结构依次包括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和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用于声束聚焦;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用于进行声束聚焦调控。
61.由此可知,该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不再局限于某个平面上的声束聚焦,效果主要在于旋转圆环面的聚焦。
62.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阵元和导管鞘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63.所述导管鞘内的超声阵元处于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所在区域。
64.也就是说,当导管鞘内的超声阵元旋转任意角度时,都能实现聚焦和准直,该导管鞘的设置易于其它器件组合使用且可以产生新的技术效果,为三维超声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65.如图3所示,该超声阵元一般设置在探头上,其在探头上的位置固定,探头的一端与扭矩弹簧连接,该扭矩弹簧与外部驱动电机连接,通过外部驱动电机带动扭矩弹簧进行旋转,以此带动底座上的超声阵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如图3中同轴电缆通过扭矩弹簧的中空区域与超声阵元连接。
66.由此可知,该导管鞘利用相关理论在导管鞘上设计多层声学人工结构,并结合超表面对超声换能器(超声阵元)声场进行聚焦调控,使其传播的声场在特定位置产生聚焦的效果,从而改善其声波能量的传输效率,并提高其横向分辨率以及深度方向的信噪比。
67.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横截面的等效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管鞘截面图的等效结构示意图。
68.其中,所述超声阵元的最大宽度为2a。
69.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内径为r0。
70.其中,r0大于a。
71.在该实施例中,发明人考虑到超材料实际加工上的困难,在本技术中进行了简化设计,设定超声阵元的最大宽度为2a,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导管鞘的内径为r0,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的导管鞘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d,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沿轴向的高度为h。
72.该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导管鞘横向的聚焦借助圆环结构实现,需保证内径r0略大于a即可,其衡量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定。
73.当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的导管鞘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d设计从a/10变化到a/2时,其聚焦深度f从8a变化到1a,焦斑半径δ小于a/5。
74.该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的导管鞘轴向的聚焦借助梯度折射率实现,能够把声束经过的竖直平面等效为平凹形的声透镜。
75.具体的,在垂直于导管鞘轴向的横截面内,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的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折射率相等。
76.具体的,在垂直于导管鞘轴向的横截面内,所述声学人工结构部分在不同高度z的横截面上的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折射率不同,且折射率分布基于中心对称。
77.并且,所述折射率从中心到两侧逐渐增加。
78.也就是说,具有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导管鞘中心的折射率最低,两侧边缘面的折射率最高。
79.可选的,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管鞘沿垂直轴向的截面示意图;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鞘轴向截面示意图。
80.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由实心铝球和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所述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由实心铝球和高分子材料组合形成。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梯度折射率的设计是通过改变实心铝球和高分子材料的填充率来实现的。
8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心铝球仅仅是一种最优的选择,相比较其他金属球或其它形状的金属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8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管鞘,声波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里的传播区域在横向上为环形,轴向上为矩形。
84.经过声学仿真可知,主瓣在横向上的传播长度较短,旁瓣在横向上的传播长度较长,声束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中的传播距离s范围为:
[0085][0086]
首先确定轴向上的中心点所在横截面的折射率n0和厚度d;当声波入射到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内侧时,主瓣的入射角较小,旁瓣的入射角较大;根据全反射条件可知:
[0087]
n≥n0≥sin 45
°ꢀꢀꢀꢀ
(2)
[0088]
通过仿真得到合适的折射率n0和厚度d,使主瓣和旁瓣经过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内侧表面折射后尽可能重合,并且旁瓣达到期望的焦点附近。
[0089][0090]
其中,公式(3)中可以取60
°
或45
°
,表示旁瓣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内侧表面折射时的入射角;
[0091]
n表示当前导管鞘界面的折射率;
[0092]
α表示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外侧表面折射时的入射角;
[0093]
β表示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外侧表面折射时的张角;
[0094]
γ表示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外侧表面折射时的折射角。
[0095]
通过计算表明聚焦深度与厚度近似满足:
[0096][0097]
其中,a1(n),a2(n),a3(n)是与折射率n有关的系数。
[0098]
可以通过张角β估算焦区半径。
[0099]
为了增加轴向上梯度折射率的变化范围,一般取n0=0.75。
[0100]
之后确定轴向上的折射率n(z)。
[0101]
已知轴向上的中心点所在横截面的折射率:
[0102]
n(z=0)=n0ꢀꢀꢀꢀꢀꢀꢀꢀꢀꢀꢀꢀꢀꢀ
(5)
[0103]
横向聚焦的聚焦深度和纵向聚焦的聚焦深度应该相等,宽度为s的矩形区域等效于一个焦距为f的平凹透镜,边缘相对于中心的厚度为:
[0104][0105]
由此可知,底面和顶面(也就是声学人工结构部分的两个最边缘的侧横截面)的折射率为:
[0106][0107]
其余区域的折射率根据卯球面进行求解,k为待定系数,:
[0108]
n(z)=n0cosh(kz) δn(z)
ꢀꢀꢀꢀꢀꢀꢀꢀꢀꢀꢀꢀ
(8)
[0109]
由于不同高度z的折射率不同,因此横向上的聚焦深度存在差异,为了改善准直特性,在仿聚焦透镜声学人工结构的外侧形成环形凹槽(即仿超构凹槽声学人工结构),所有凹槽在轴向上周期分布,等效于折射率为δn(z)的二元周期函数。
[0110]
环形凹槽的深度h和几何形状(周期d,环形凹槽的宽度为α)接近声波波长时,会发生声反常透射现象;工作频率是由声通道的深度h决定的,满足驻波条件:
[0111][0112]
由此可知,本技术特殊设计的导管鞘利用相关理论在导管鞘上设计多层声学人工结构,并结合超表面对超声换能器声束进行聚焦调控,使其传播的声束在特定位置产生聚
焦的效果,从而改善其声波能量的传输效率,并提高其横向分辨率以及深度方向的信噪比。
[0113]
也就是说,应用不同声速分布的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于超表面的异常声学效应并借鉴已有的声学微纳结构设计范式,计算出实用的导管鞘材料参数和厚度参数;通过研究超表面和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对高频超声换能器调控机制,合理优化设计相应的声学人工聚焦结构参数,并通过对超声换能器声束的聚焦调控来改善成像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的效果。
[0114]
可选的,基于本发明上述全部实施例,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管鞘。
[0115]
该成像装置至少具有与该导管鞘相同的技术效果。
[0116]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导管鞘及成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17]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118]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1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