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4:03: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


背景技术:

2.齿轮传动是指由齿轮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齿轮传动因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
3.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对作用力,如径向力,径向力是指由啮合点指向回转中心的力,也就是沿齿轮径向方向的力。径向力会引起齿轮的偏心,当径向力过大时,甚至有可能造成驱动齿轮转动的输出轴的弯曲变形。机械传动中,齿轮一般由电机、减速电机、减速器和电机的组合等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维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弯曲变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旨在解决齿轮传动过程中,因径向力造成的齿轮偏心及输出轴弯曲变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主体以及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且伸出所述驱动主体的输出轴;
6.齿轮,包括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传动部以及与所述传动部相接的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驱动主体之间具有安装空间;
7.封装座,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且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所述封装座具有容置腔,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8.两组轴承,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呈镜像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且套设在所述传动部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周腔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环台,两组所述轴承以所述环台为基准呈轴向设置,并且所述轴承的外圈端面与所述环台的端面抵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朝向所述驱动主体的端部连接有挡圈,其中一组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挡圈抵接,另一组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啮合部朝向所述驱动主体的端面抵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圈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分别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周面以及所述轴承内圈的端面抵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部之间通过多个沿所述传动部的轴向设置的紧固件连接,多个所述紧固件沿所述传动部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部键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腔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贯通;所述封装座包括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相接的固定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固定套内。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套的端面与所述啮合部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啮合部一体成型,所述输出轴的伸出端面与所述啮合部的朝向所述驱动主体的端面平齐,或者位于所述驱动主体与所述啮合部之间。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齿轮包括套设在输出轴上的传动部,驱动主体上连接有封装座,在传动部与封装座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轴承与传动部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轴承可以承受径向力,并且两个轴承提供两个支撑点,支撑稳定,使得齿轮的传动部只能相对封装座做沿传动部轴向的转动,而不能发生沿传动部径向的晃动或移动,有效防止了齿轮的偏心,降低了输出轴发生弯曲变形的风险。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主视图的剖视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1仰视图的剖视图;
23.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24.图6为图1的爆炸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驱动装置;11、驱动主体;12、输出轴;20、齿轮;21、传动部;22、啮合部;30、封装座;31、容置腔;311、环台;32、固定板;33、固定套;40、轴承;50、挡圈;51、台阶面;60、键;7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进行说明。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包括:驱动装置10,齿轮20,封装座30以及两组轴承40。驱动装置10包括驱动主体11以及与驱动主体11连接且伸出驱动主体11的输出轴12;齿轮20包括套设在输出轴12上的传动部21以及与传动部21相接的啮合部22;啮合部22与驱动主体11之间具有安装空间;封装座30位于安装空间,且与驱动主体11连接;封装座30具有容置腔31,传动部21位于容置腔31内;以及两组轴承40,沿输出轴12的轴向呈镜像设置在容置腔31内,并
且套设在传动部21上。
3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传动防偏心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齿轮20包括套设在输出轴12上的传动部21,驱动主体11上连接有封装座30,在传动部21与封装座30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40,在齿轮20啮合传动时,轴承40与传动部21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轴承40可以承受径向力,并且两个轴承40提供两个支撑点,保证了传动部21与封装座3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得齿轮20只能相对封装座30做沿传动部21轴向的转动,而不能发生沿传动部21径向的晃动或移动,有效防止了齿轮20的偏心,两个齿轮20套设在传动部21上,而不是套设在输出轴12上,齿轮20与传动部21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将力直接作用在输出轴12上,保护了输出轴12,降低了输出轴12发生弯曲变形的风险。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轴承40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轴承40为圆锥滚子轴承。
32.两个呈镜像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40既能承受径向力,又能承受轴向力,使得装置运行平稳,受力合理。轴向力一方面可以是齿轮20啮合所产生的轴向力,另一方面可以是圆锥滚子轴承40受径向力时分解产生的轴向力。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容置腔31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容置腔31的内周腔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环台311,两组轴承40以环台311为基准呈轴向设置,并且轴承40的外圈端面与环台311的端面抵接。
34.环台311的设置将两个轴承40分隔设置于传动部21的两端,防止装置运转过程中,两个轴承40发生碰撞,相互干扰,或者两个轴承40跑偏到传动部21的一端,导致传动部21的另一端缺少支撑,进而导致当齿轮20受到径向力时,传动部21易发生晃动。
3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传动部21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传动部21朝向驱动主体11的端部连接有挡圈50,其中一组轴承40的内圈与挡圈50抵接,另一组轴承40的内圈与啮合部22朝向驱动主体11的端面抵接。
36.挡圈50、环台311和啮合部22共同作用,将两个轴承40沿轴向完成固定,给轴承40提供了轴向定位。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挡圈50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7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7,挡圈50具有台阶面51,台阶面51为直角状,台阶面51分别与轴承40内圈的内周面以及轴承40内圈的端面抵接。
38.挡圈50设置成台阶状,伸入轴承40内部,在不增加容置腔31轴向长度的情况下,增加了挡圈50的强度。
3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挡圈50与传动部2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挡圈50与传动部21之间通过多个沿传动部21的轴向设置的紧固件70连接,多个紧固件70沿传动部2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具体地,紧固件70可以是螺钉。
40.挡圈50与传动部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各零部件的拆卸、维修、更换。
4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输出轴12与传动部2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输出轴12与传动部21通过键60连接。
42.通过键60实现输出轴12与传动部21的周向定位,以传递运动和转矩,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4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封装座30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
见图2至图6,容置腔31沿输出轴12的轴向贯通;封装座30包括固定板32以及与固定板32相接的固定套33,固定板32与驱动主体11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采用螺栓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两个轴承40位于固定套33内。
44.容置腔31沿输出轴12的轴向贯通,为轴承40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固定板32与驱动主体11固定连接,实现了封装座30的固定,固定板32与驱动主体11采用螺栓紧固件连接,方便各零部件的拆卸、维修、更换。
4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固定套33与齿轮20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固定套33的端面与啮合部22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
46.固定套33的端面与啮合部22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防止了齿轮20转动过程中,固定套33的端面与啮合部22的端面的摩擦,避免了齿轮20和固定套33因摩擦造成损坏。
4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齿轮20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6所示的结构,参见图2至图6,传动部21与啮合部22一体成型,输出轴12的伸出端面与啮合部22的朝向驱动主体11的端面平齐,或者位于驱动主体11与啮合部22之间。
48.输出轴12没有伸出到啮合部22,为啮合部22留出了一定的变形空间,当径向力过大时,变形将首先发生在啮合部22,从而保护了输出轴12。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