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4:34: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芯样打磨领域,涉及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


背景技术:

2.在矿业领域,因尾矿充填为近年才在矿山应用,岩芯样品加工、强度检测无相关标准。现有的矿业充填岩芯样品加工为切割后手工对岩芯样品用美工刀刮平圆柱体上下两个平面;加工工具为一个竖直的钢板焊接在工字钢上,作为刮平的平面参考;样品手工刮平后,在强度检测过程中发现平面平整度欠缺的再次通过手工修平。强度检测时为岩芯样品(圆柱体)上下两个平面受力,两个平面不完全平行影响强度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手工刮平岩芯平面,加工耗时长,每个采场岩芯样品长度50m或更多,每1米岩芯取一段岩芯样品检测强度,加工50个切割后岩芯样品需要2-3个人加工3-4个小时。加工后的岩芯在强度检测过程中发现平面平整度欠缺的再次通过手工修平,若加工后的岩芯样品两个圆柱面不平行,会降低岩芯抗压强度,导致检测的样品抗压强度偏低。
4.现有的近似应用的打磨机主要是混凝土芯样打磨机,如cn215092511u一种混凝土样芯磨平机、cn213531894u一种混凝土样芯磨平机、cn206748108u混凝土芯样磨平机、cn210649879u一种半自动混凝土圆柱体芯样磨平机等。现有技术均有对打磨机进行改进以满足各种场景需求。
5.但申请人调研现有技术后,现有的打磨机大部分采用线接触实现夹持,并且线夹持的夹持力度沿样品的轴向方向与周线方向分布。从样品角度分析,尾矿充填芯样与混凝土芯样相比较强度低,采用轴向方向的受力夹持,其一、尾矿充填芯样容易发生变形;其二、无法检测在打磨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变形。如何在现有的混凝土打磨机上进行改进以满足尾矿充填芯样的打磨需求,则是矿业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实现最小成本将现有技术的设备应用于矿业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其有效的将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打磨机转化应用于尾矿充填芯样打磨。
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包括样品夹持装置,以及对样品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所述样品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面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面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弧度小于对应区域尾矿充填芯样的弧度;所述第二夹持面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弧度匹配于对应区域尾矿充填芯样的弧度;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尾矿充填芯样夹持区域。
8.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样品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面,分别定义
为第一夹持面a与第一夹持面b;其中,第一夹持面a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第一夹持面b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第一夹持面b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第一夹持面a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处。
9.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沿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布设多个卡槽,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第二夹持面在第二夹持部的背面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的间距与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夹持面通过凸块与卡槽的配合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
10.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沿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布设多个磁力片,所述第二夹持面采用磁性材质,所述第二夹持面通过磁力片的吸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
11.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面a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a;所述第一夹持面b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b;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夹持范围等同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范围;所述第一夹持面a与所述第一夹持面b采用螺栓锁定所述第一夹持凸缘a与所述第一夹持凸缘b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高度;定义,高度方向均为对应于打磨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
13.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面在顶面的两端各设一组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其中,所述打磨装置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一夹持面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
14.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面上涂覆有耐摩擦耐腐蚀涂层。
15.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面上涂覆有耐摩擦耐腐蚀涂层。
16.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面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所述第二夹持面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凸缘;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采用螺栓锁定所述第一夹持凸缘与所述第二夹持凸缘以形成具有夹持力的夹持部。
17.有益效果:
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其主要改变现有技术混凝土打磨机的夹持装置,实现混凝土打磨机在尾矿充填芯样上的应用。
19.具体是将夹持装置的两个夹持部设为不同弧度,其中一个弧度的夹持部提供尾矿充填芯样沿高度方向的线性接触,另一个弧度的夹持部提供尾矿充填芯样面接触。其中线性接触能够方便尾矿充填芯样的放样,面接触能够对尾矿充填芯样提供一个方向上的约束避免尾矿充填芯样的两个平面不平行。该方法的优点一是能够降低夹持力实现对尾矿充填芯样的夹持;二是夹持过程中能够直观观察尾矿充填芯样是否有损坏。而当直接采用现有技术的夹持装置时,由于尾矿充填芯样的强度不够,为了保持尾矿充填芯样在打磨过程的稳定性,会加大尾矿充填芯样的夹持力度,进而会破坏尾矿充填芯样。当然改进过程也可将两个夹持部均设为匹配于岩土样品的弧度,但其无法观察到夹持过程中样品是否有损坏。
20.另外,本技术在所述第二夹持面在顶面的两端各设一组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两个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打磨装置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能用于检测打磨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倾斜,一旦倾斜则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无法接收到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两个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用于接收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辅助检测或者辅助验证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倾斜,一旦倾斜则用于接收沿垂直于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无法接收到沿垂直于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
21.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22.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23.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24.图1绘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2绘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夹持面;2、第二夹持面;3、支撑面;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一种尾矿充填芯样打磨机,包括样品夹持装置,以及对样品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本技术用的打磨装置主要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支撑的打磨片,以及驱动打磨片转动的驱动电机。
30.所述样品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面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驱动机构如何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运动,既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伸缩气缸推动其发生运动,采用伸缩气缸推动时,伸缩气缸的端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背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背部。
31.也可采用手动夹持拧紧的方式实现二者的运动。采用手动方式时,所述第一夹持面1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所述第二夹持面2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凸缘;所述第一夹持面1与所述第二夹持面2采用螺栓锁定所述第一夹持凸缘与所述第二夹持凸缘以形成具有夹持力的夹持部。如图1所示,优选地是第二夹持面2被支撑板3支撑固定,拧紧过程中,只用拧紧螺栓4连接第一夹持面1与支撑板3,便可实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互靠近,进而提高对尾矿充填芯样的夹持力度。
32.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观察夹持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偏移,也为了降低对尾矿充填芯样的夹持力。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面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弧度小于对应区域尾矿充填芯样的弧度;所述第二夹持面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弧度匹配于对应区域尾矿充填芯样的弧度;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尾矿充填芯样夹持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只用改变现有夹具的一个夹持面即能实现将混凝土打磨机应用于尾矿充填芯样的打磨,同时还能保持打磨过程中的尾矿充填芯样的样品完整性。
33.如何最小成本的改变现有混凝土打磨机的夹持部件,是本技术考虑的重点。如图2所示,一种方式是所述样品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面,分别定义为第一夹持面a与第一夹持面b;其中,第一夹持面a被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第一夹持面b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第一夹持面b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并发生相对于第一夹持面a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处。所述第一夹持面a与所述第一夹持面b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为具有不同的机构,当具有相同的结构时,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处。当具有不同的结构时,第一夹持面b仅为一种支撑面,即不具备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持面a的夹持部处(如图1所示),同时第一夹持面a与第一夹持面b采用螺栓4连接紧固。
34.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处的安装方式可选择一,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沿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布设多个卡槽,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第二夹持面在第二夹持部的背面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的间距与任意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夹持面通过凸块与卡槽的配合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通过选择不同的卡槽,可以实现第二夹持面在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的相对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尾矿充填芯样的打磨。
35.所述第二夹持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处的安装方式可选择二,所述第一夹持面b的夹持部沿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布设多个磁力片,所述第二夹持面采用磁性材质,所述第二夹持面通过磁力片的吸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磁力片的设计,可以方便第二夹持面能够快速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面b上,但其仅能用于密度较小、重量较轻的尾矿充填芯样。密度过大的尾矿充填芯样使用过程第二夹持面易脱落。
36.同时,在用于手动操作连接第一夹持面a与第一夹持面b时,所述第一夹持面a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a;所述第一夹持面b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凸缘b;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夹持范围等同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范围;所述第一夹持面a与所述第一夹持面b采用螺栓锁定所述第一夹持凸缘a与所述第一夹持凸缘b连接。
37.为了降低对现有混凝土打磨机的高度设计,也为了保证打磨效果,所述第二夹持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高度;定义,高度方向均为对应于打磨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的高度方向。当然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为了给予尾矿充填芯样最大的面支撑,所述第二夹持面可以凸出第一夹持面。
38.实施例2
39.相对于实施例1,由于尾矿充填芯样的硬度低,且密度不均。所述第二夹持面在顶面的两端各设一组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其中,所述打磨装置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一夹持面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两个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打磨装置上对应设有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能用于检测打磨过程中,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倾斜,一旦倾斜则用于接收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无法接收到沿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两个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用于接收沿垂直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辅助检测或者辅助验证尾矿充填芯样是否发生倾斜,一旦倾斜则用于接收沿垂直于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无法接收到沿垂直于高度方向发射红外线。
40.实施例3
41.区别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是,所述第一夹持面上涂覆有耐摩擦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夹持面上涂覆有耐摩擦耐腐蚀涂层。可采用东莞市好粘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型号:hn2623,哥拜耳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耐磨擦耐腐蚀涂料。
4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