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00:03: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梁台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


背景技术:

2.台车,全称衬砌台车,主要用于隧道,引水洞,二衬(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使用。
3.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139237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包括:车架;顶升机构,其设于所述车架上;至少两个行走轮组件,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行走轮与驱动单元,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车架底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行走轮连接;动力源,其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顶升机构均相连,并用于给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顶升机构提供动力,以使所述顶升机构顶升或下放承载有桥梁预制件的底模;所述动力源还使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行走轮在预设的轨道上行走至起吊位置。
4.根据专利号为cn213923781u所公开的中国专利,该装置无法对电机进行防护,使得台车在移动的过程中所扬起的灰尘会进入电机的内部,长时间的积累会对电机造成损伤,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无法达到正常期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对电机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包括安装在台车主体上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电机防护罩,且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位于电机防护罩的内部,所述电机防护罩的通风口滑动连接有密封板,两个密封板通过插接板相互卡接。
7.优选的,所述插接板通过转轴与密封板转动连接,且插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上。
8.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电机防护罩转动连接的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二,所述扭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防护罩上。
9.优选的,所述连杆一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一端铰接有c形板。
10.优选的,所述电机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c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贯穿电机防护罩的一侧,且位于c形板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定位轴开设有定位槽,所述c形板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定位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1:将两个插接板分离后可以将两个密封板打开,从而能够将电机防护罩的通风口
暴露出来,方便电机在运转的时候,保证散热,当停止使用时,将两个密封板闭合,在通过两个插接板将其卡接在一起,从而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电机的内部;
15.2:转动旋钮可以带动连杆一进行转动,连杆一的转动可以通过连杆二带动c形板在电机防护罩的壳壁上滑动,当c形板带动固定块与定位轴的定位槽脱离时,即可将电机防护罩与固定底座分离,从而方便对内部的电机主体进行维修、保养,当c形板带动固定块进入定位轴的定位槽内部时,则电机防护罩与固定底座无法分离,从而方便对防护结构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16.图1是用于移梁的台车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所示固定底座和电机防护罩的放大图;
18.图3是图1所示固定底座和电机防护罩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台车主体;2、固定底座;3、安装座;4、电机主体;5、定位轴;6、电机防护罩;7、密封板;8、插接板;9、c形板;10、固定块;11、旋钮;12、连杆一;13、连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包括安装在台车主体1上的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电机防护罩6,且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主体4,所述电机主体4位于电机防护罩6的内部,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通风口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两个密封板7通过插接板8相互卡接,所述插接板8通过转轴与密封板7转动连接,且插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7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电机防护罩6转动连接的旋钮11,所述旋钮11固定连接有连杆一12,所述连杆一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二,所述扭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防护罩6上,所述连杆一12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13,所述连杆二13的一端铰接有c形板9,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c形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5,所述定位轴5的一端贯穿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且位于c形板9的内部,所述定位轴5开设有定位槽,所述c形板9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位于定位槽内。
23.本实施例中,将两个插接板8分离后可以将两个密封板7打开,从而能够将电机防护罩6的通风口暴露出来,方便电机在运转的时候,保证散热,当停止使用时,将两个密封板7闭合,在通过两个插接板8将其卡接在一起,同时插接板8在通过扭簧一的作用力,是的两个插接板8在靠近时,会始终锁紧。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底座2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电机防护罩6,且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主体4,所述电机主体4位于电机防护罩6的内部,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通风口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两个密封板7通过插接板8相互卡接,所述插接板8通过转轴
与密封板7转动连接,且插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7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电机防护罩6转动连接的旋钮11,所述旋钮11固定连接有连杆一12,所述连杆一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二,所述扭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防护罩6上,所述连杆一12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13,所述连杆二13的一端铰接有c形板9,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c形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5,所述定位轴5的一端贯穿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且位于c形板9的内部,所述定位轴5开设有定位槽,所述c形板9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位于定位槽内。
26.本实施例中,转动旋钮11可以带动连杆一12进行转动,连杆一12的转动可以通过连杆二13带动c形板9在电机防护罩6的壳壁上滑动,当c形板9带动固定块10与定位轴5的定位槽脱离时,即可将电机防护罩6与固定底座2分离,从而方便对内部的电机主体4进行维修、保养,当c形板9带动固定块10进入定位轴5的定位槽内部时,则电机防护罩6与固定底座2无法分离。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包括安装在台车主体(1)上的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电机防护罩(6),且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主体(4),所述电机主体(4)位于电机防护罩(6)的内部,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通风口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两个密封板(7)通过插接板(8)相互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8)通过转轴与密封板(7)转动连接,且插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电机防护罩(6)转动连接的旋钮(11),所述旋钮(11)固定连接有连杆一(12),所述连杆一(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二,所述扭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防护罩(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12)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13),所述连杆二(13)的一端铰接有c形板(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c形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5),所述定位轴(5)的一端贯穿电机防护罩(6)的一侧,且位于c形板(9)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5)开设有定位槽,所述c形板(9)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位于定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梁台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梁的台车。其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台车主体上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电机防护罩,且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位于电机防护罩的内部,所述电机防护罩的通风口滑动连接有密封板,两个密封板通过插接板相互卡接,所述插接板通过转轴与密封板转动连接,且插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板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电机防护罩转动连接的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有连杆一。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电机的内部,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机的散热。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机的散热。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机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许帅 许为刚 陈再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品锦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7
技术公布日:2022/6/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