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7:18: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加工用点胶机。


背景技术:

2.我国信息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电子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为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在实际中电路板可选用多种材质,诸如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等。
3.公开号为cn214234752u授权的一种电路板点胶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立板,两个立板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移动机构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点胶器,每个点胶器的上下两侧于移动机构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烘干器,两个烘干器对称设置,两个立板之间于工作台上安装有定位装置,工作台上安装有与两个点胶器相连的送胶装置。本实用新型双面同时点胶,工作效率高,对胶体的烘干速度快,然而该专利中将电路板的下端夹持固定进行点胶,在点胶结束后需要关闭该点胶机对电路板进行更换,操作不便,且耗时耗力,大大提高了电路板点胶周期,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加工用点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电路板加工用点胶机,包括点胶装置主体和支撑台,两个所述点胶装置主体对称安装在支撑台上表面两侧,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四个顶角处皆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台的中部设置有转盘和间歇旋转机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组安装组件。
7.优选的,所述间歇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安装支架的侧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上表面。
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第一齿轮分别设置在转盘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转盘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口,每个所述安装槽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组件。
10.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夹板,所述夹板远离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靠近夹板的侧面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一
个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z型支架,所述z型支架和转盘为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夹板靠近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垫,所述第一防护垫远离夹板的侧面抵接有第二防护垫,两个所述第二防护垫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口的两侧。
12.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个磁铁。
13.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4.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盘和间歇旋转机构,多个电路板可分别安装在转盘上,间歇旋转机构可带动转盘的间歇转动,实现点胶和更换电路板同时进行的效果,无需在点胶结束后关闭点胶装置主体进行更换电路板,提高了加工效率。
15.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安装组件,拉动拉环,带动连接杆向远离转盘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将电路板放置在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之间,缓慢松开拉环,在弹簧的作用下,连接杆、夹板和第一防护垫向靠近转盘的方向运动,电路板得以夹持固定在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之间,操作简单,提高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和间歇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间歇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点胶装置主体;2、支撑台;201、避让孔;3、支撑杆;4、转盘;401、安装槽口;5、间歇旋转机构;501、第一传动杆;502、安装支架;503、第一齿轮;504、第二齿轮;505、第二传动杆;506、电机;507、固定支架;6、安装组件;601、夹板;602、连接杆;603、拉环;604、弹簧;605、z型支架;606、第一防护垫;607、第二防护垫;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4.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电路板加工用点胶机,包括点胶装置主体1和支撑台2,两个点胶装置主体1对称安装在支撑台2上表面两侧,两个点胶装置主体1可同时对固定在转盘4上的电路板两侧进行点胶,支撑台2的下表面四个顶角处皆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3,通过支撑杆3可对支撑台2和点胶装置主体1进行稳定支撑,支撑台2的中部设置有转盘4和间歇旋转机构5,转盘4可将多个电路板进行固定,通过间歇旋转机构5可带动转盘4间歇转动,实现在不关闭点胶装置主体1的情况下点胶和更换电路板同时进行,转盘4上设置有多组安装组件6,通过安装组件6可对电路板夹持固定,操作简单便利。
25.具体的,间歇旋转机构5包括第一传动杆501,第一传动杆5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支架502,安装支架50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台2的上表面,第一传动杆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3,第一齿轮503为完全齿轮,第一齿轮50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504,第二齿轮504为不完全齿轮,第二齿轮504远离安装支架502的侧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505,第二传动杆505远离第二齿轮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06,第二传动杆50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支架507,固定支架5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台2的上表面,电机506的输入端与电源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电机506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杆505固定连接,启动电机506,带动第二传动杆505转动,使得第二齿轮504转动,当第二齿轮504齿槽转动至上端与第一齿轮503啮合,带动第一齿轮503转动一定角度,直至第二齿轮504与第一齿轮503脱离啮合,第一齿轮503停止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杆501和转盘4间歇转动,实现点胶和更换电路板同时进行的目的。
26.具体的,第一传动杆501与转盘4固定连接,安装支架502和第一齿轮503分别设置在转盘4的两侧,通过安装支架502实现第一传动杆501的固定安装,进而对转盘4进行支撑。
27.具体的,转盘4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口401,每个安装槽口4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组件6,每个安装槽口401可对应安装一块电路板,两组安装组件6分别对单块电路板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
28.具体的,安装组件6包括夹板601,夹板601远离转盘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2,连接杆602远离夹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603,拉环603靠近夹板601的侧面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604,弹簧604靠近夹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z型支架605,z型支架605和转盘4为固定连接,拉动拉环603,带动连接杆602向远离转盘4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604处于拉伸的状态,将电路板放置在第一防护垫606和第二防护垫607之间,缓慢松开拉环603,在弹簧604的作用下,连接杆602、夹板601和第一防护垫606向靠近转盘4的方向运动,电路板得以夹持固定在第一防护垫606和第二防护垫607之间,操作简单。
29.具体的,夹板601靠近转盘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垫606,第一防护垫606远离夹板601的侧面抵接有第二防护垫607,两个第二防护垫607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口401的两侧,第一防护垫606和第二防护垫607分别对电路板两侧进行防护,避免对电路板造成损伤。
30.具体的,支撑台2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201,避让孔201的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个磁铁7,通过磁铁7与转盘4的作用,防止在点胶时转盘4晃动,造成位置偏差的情况。
31.工作原理:启动电机506,带动第二传动杆505转动,使得第二齿轮504转动,当第二齿轮504齿槽转动至上端与第一齿轮503啮合,带动第一齿轮503转动一定角度,直至第二齿轮504与第一齿轮503脱离啮合,第一齿轮503停止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杆501和转盘4间歇转动,实现点胶和更换电路板同时进行的目的;
32.拉动拉环603,带动连接杆602向远离转盘4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604处于拉伸的状态,将电路板放置在第一防护垫606和第二防护垫607之间,缓慢松开拉环603,在弹簧604的作用下,连接杆602、夹板601和第一防护垫606向靠近转盘4的方向运动,电路板得以夹持固定在第一防护垫606和第二防护垫607之间,操作简单。
33.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
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