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19:5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


背景技术:

2.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大棚搜实现智能化操作。
3.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n201720852993.4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该种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大棚,此装置中的遮阳网设置在半环状种植大棚本体的空心内,通过电机带动右端活动轴达到遮阳网的收合,利用左端活动轴和左端控制箱之间扭簧的恢复力作用达到遮阳网的收缩,覆盖和掀开遮阳网时较为方便,效率较高;其中,不足点如下:
4.现有的大棚均为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顶棚的薄膜经过太阳的照射将外界的热量向棚内传替,但是由于太阳的照射时间不同,使得棚内的食用菌在生长的时候,由于温度差较大,从而影响生长的效率,因此,提出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包括支撑架和顶棚,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为半圆状。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旋转角度小于180度,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远离移动杆的一端与顶棚的内侧面相切。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电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在连接杆的下方并联设置,所述水管与外界的水源相连,所述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喷头,相邻两个水管上的喷头错开分布。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下方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暖风机的输出端相连。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管、导流管之间互通,所述出气管与支撑杆之间呈“y”字形,所述出气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在对太阳进行遮挡的时候,通过电机带动移动杆移动,由于移动杆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使得移动杆在进行移动的时候带动遮阳板移动,使得遮阳板沿着顶棚移动,随着太阳的移动方向向相应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太阳进行遮挡,减少太阳的直射,减少温差。
12.2、该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当棚内的温湿度感应器感应到棚内的较为干燥、温度较高时,接通外界的水源,外界的水源通过水管向喷头移动,通过喷头喷出,由于相邻两个水管上的喷头错开分布,使得喷头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喷洒的更加均匀,便于棚内气温降低。
13.3、该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当棚内的温湿度感应器感应到棚内的较为潮湿时,暖风机内的暖风通过向倒流管内移动,由于出气管、连接管、导流管之间互通,使得导流管内的暖风向出气管和连接管内移动,由于出气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内的暖风通过出气孔向棚内移动,与棚内的空气相结合,减少棚内的湿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撑架;2、顶棚;3、移动杆;301、遮阳板;4、固定杆;5、水管;6、喷头;7、出气管;8、支撑杆;9、连接管;10、导流管;11、连接杆;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根据图1-4的内容,举例说明上述技术方案,如下:
20.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包括支撑架1和顶棚2,支撑架1的上方安装有顶棚2,顶棚2为半圆状。
21.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中部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的旋转角度小于180度,电机12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杆3,移动杆3远离电机12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301,遮阳板301远离移动杆3的一端与顶棚2的内侧面相切。
22.其中:在对太阳进行遮挡的时候,通过电机12带动移动杆3移动,由于移动杆3远离电机12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301,使得移动杆3在进行移动的时候带动遮阳板301移动,使得遮阳板301沿着顶棚2移动,随着太阳的移动方向向相应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太阳进行遮挡,减少太阳的直射,减少温差。
23.固定杆4位于电机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下方设置有水管5,水管5在连接杆11的下方并联设置,水管5与外界的水源相连,水管5的下方设置有喷头6,相邻两个水管5上的喷头6错开分布。
24.其中:当棚内的温湿度感应器感应到棚内的较为干燥、温度较高时,接通外界的水源,外界的水源通过水管5向喷头6移动,通过喷头6喷出,由于相邻两个水管5上的喷头6错开分布,使得喷头6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喷洒的更加均匀,便于棚内气温降低。
25.支撑架1的下方中部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与连接管9之间连接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与暖风机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管9的两侧安装有出气管7,出气管7、连接管9、导流管10之间互通,出气管7与支撑杆8之间呈“y”字形,出气管7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孔。
26.其中:当棚内的温湿度感应器感应到棚内的较为潮湿时,暖风机内的暖风通过向
倒流管10内移动,由于出气管7、连接管9、导流管10之间互通,使得导流管10内的暖风向出气管7和连接管9内移动,由于出气管7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7内的暖风通过出气孔向棚内移动,与棚内的空气相结合,减少棚内的湿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包括支撑架(1)和顶棚(2),所述支撑架(1)的上方安装有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中部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远离电机(12)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301);所述固定杆(4)位于电机(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下方设置有水管(5),所述水管(5)的下方设置有喷头(6);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中部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与连接管(9)之间连接有导流管(10),所述连接管(9)的两侧安装有出气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为半圆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的旋转角度小于18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301)远离移动杆(3)的一端与顶棚(2)的内侧面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在连接杆(11)的下方并联设置,所述水管(5)与外界的水源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水管(5)上的喷头(6)错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连接管(9)、导流管(10)之间互通,所述出气管(7)与支撑杆(8)之间呈“y”字形,所述出气管(7)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包括支撑架和顶棚,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棚,顶棚为半圆状,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旋转角度小于180度,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杆。该种具备温湿度控制功能的食用菌种植改良大棚,在对太阳进行遮挡的时候,通过电机带动移动杆移动,由于移动杆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安装有遮阳板,使得移动杆在进行移动的时候带动遮阳板移动,使得遮阳板沿着顶棚移动,随着太阳的移动方向向相应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太阳进行遮挡,减少太阳的直射,减少温差。减少温差。减少温差。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 金宏伟 孙跃明 邵柏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9
技术公布日:2022/6/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