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

2022-07-10 05:59: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


背景技术:

2.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又名atv,中文俗称沙滩车。由于全地形车要通过多种复杂的地形,因此全地形车对悬架的要求极其严格。
3.现有的全地形车悬架中,车轮外倾角通常不可调,但由于车身和悬架的制造误差以及安装点的塑性变形等,都会导致车轮外倾角的偏差,造成轮胎异常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包括上摆臂、立柱、角接触球轴承、轮毂、下摆臂和减震器,所述上摆臂的外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上摆臂的其余两端与车架铰接,所述上摆臂由第一长度调节装置、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焊接而成;所述立柱与所述轮毂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连接,所述轮毂的外端与车轮相连;所述下摆臂的外端与所述立柱的下端铰接,所述下摆臂的其余两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下摆臂由第二长度调节装置、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焊接而成;所述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下摆臂铰接,所述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一焊接套,所述上摆臂的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焊接套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靠外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杆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所述第一焊接套的外侧面。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长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二焊接套,所述下摆臂的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接套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横杆靠外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第横杆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套的外侧面。
7.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摆臂可通过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与第一焊接套的螺纹连接调节其长度,下摆臂可通过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与第二焊接套的螺纹连接来调节其长度,从而能够调节车轮的外倾角,防止由于车身和悬架的制造误差以及安装点的塑性变形等导致的外倾角偏差,减少车轮的异常磨损现象。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立柱轮毂装配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记:
11.1-上摆臂;11-第一长度调节装置;111-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2-第一焊接套;12-第一横杆;13-第二横杆;2-立柱;3-角接触球轴承;4-轮毂;5-下摆臂;51-第二长度调节装置;511-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2-第二焊接套;52-第三横杆;53-第四横杆;6-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柱轮毂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该全地形车前悬架包括上摆臂1、立柱2、角接触球轴承3、轮毂4、下摆臂5和减震器6,上摆臂1的外端与立柱2的上端铰接,上摆臂1的其余两端与车架铰接,上摆臂1由第一长度调节装置11、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焊接而成;立柱2与轮毂4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连接,轮毂4的外端与车轮相连;下摆臂5的外端与立柱2的下端铰接,下摆臂1的其余两端与车架铰接,下摆臂5由第二长度调节装置51、第三横杆52、第四横杆53焊接而成;减震器6的下端与下摆臂5铰接,减震器6的上端与车架铰接。
15.具体地,第一长度调节装置11包括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和第一焊接套112,上摆臂1的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的一端与立柱2的上端铰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的另一端与第一焊接套112的外端螺纹连接,第一横杆12靠外的一端和第二横杆13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第一焊接套112的外侧面。
16.进一步地,第二长度调节装置51包括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和第二焊接套512,下摆臂5的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的一端与立柱2的下端铰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2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套512的外端螺纹连接,第三横杆52靠外的一端和第四第横杆53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第二焊接套512的外侧面。
17.上摆臂1可通过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与第一焊接套112的螺纹连接调节其长度,下摆臂5可通过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与第二焊接套512的螺纹连接来调节其长度,从而能够调节车轮的外倾角,防止由于车身和悬架的制造误差以及安装点的塑性变形等导致的外倾角偏差,减少车轮的异常磨损现象。
1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包括上摆臂(1)、立柱(2)、角接触球轴承(3)、轮毂(4)、下摆臂(5)和减震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1)的外端与所述立柱(2)的上端铰接,所述上摆臂(1)的其余两端与车架铰接,所述上摆臂(1)由第一长度调节装置(11)、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焊接而成;所述立柱(2)与所述轮毂(4)通过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连接,所述轮毂(4)的外端与车轮相连;所述下摆臂(5)的外端与所述立柱(2)的下端铰接,所述下摆臂(5)的其余两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下摆臂(5)由第二长度调节装置(51)、第三横杆(52)、第四横杆(53)焊接而成;所述减震器(6)的下端与所述下摆臂(5)铰接,所述减震器(6)的上端与所述车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装置(11)包括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和第一焊接套(112),所述上摆臂(1)的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焊接套(112)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2)靠外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杆(13)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所述第一焊接套(112)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度调节装置(51)包括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和第二焊接套(512),所述下摆臂(5)的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杆端关节轴承(5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接套(512)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2)靠外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第横杆(53)靠外的一端一起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套(512)的外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车轮外倾角可调的全地形车前悬架。所述的前悬架结构包括上摆臂、立柱、角接触球轴承、轮毂、下摆臂和减震器;上摆臂可通过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与第一焊接套的螺纹连接调节其长度,下摆臂可通过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与第二焊接套的螺纹连接来调节其长度,从而能够调节车轮的外倾角,防止由于车身和悬架的制造误差以及安装点的塑性变形等导致的外倾角偏差,减少车轮的异常磨损现象。减少车轮的异常磨损现象。减少车轮的异常磨损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韩林 纪超 姜春淼 张华麟 梁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7/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