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7:5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产品顶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


背景技术:

2.bte产品在双射注塑模具中经注塑成型,在产品定型后,进行开模,此时需要将模仁连同注塑件一并取出,然后通过治具将注塑件从模仁上顶出,并人工进行产品与料头分离的操作。
3.上述操作方式中,顶出和分离分为两步,对应两道工序,导致流程较为复杂,工序之间转移产品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同时人力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5.设计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可对模仁上的注塑件进行定位,并对bte产品和料头进行间隔顶出,单道工序即实现bte产品和料头的分离和顶出,有利于简化生产流程,降低人力劳动强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包括机台、压紧气缸、模仁定位框、顶升气缸、料头主顶杆以及产品中顶杆;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压紧气缸竖向设置在支撑架顶端,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压紧叉;所述模仁定位框位于支撑架中部的台面上;所述顶升气缸竖向设置在机台上,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升降座,所述料头主顶杆和产品中顶杆均竖向设置在升降座的顶端,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料头副顶杆和产品侧顶杆,所述产品侧顶杆位于产品中顶杆的两侧;所述产品中顶杆以及产品侧顶杆的长度大于料头主顶杆和料头副顶杆的长度。
8.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叉的底端呈分叉状,并且压紧叉通过滑块与支撑架上的滑轨活动连接,所述压紧叉与模仁定位框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中部的台面上还设置有模仁定位销,所述模仁定位销竖向设置并且位于模仁定位框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导套内。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分别与料头主顶杆、料头副顶杆、产品中顶杆以及产品侧顶杆相对应的竖向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料头主顶杆、料头副顶杆的高度一致,所述料头主顶杆位于升降座顶端中部。
13.进一步的,所述产品中顶杆、产品侧顶杆的高度一致,所述产品侧顶杆相对于产品中顶杆呈对称状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气管分别与压紧气缸和顶升气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结合压紧气缸、压紧叉、模仁定位框、顶升气缸、升降座、料头主顶杆、料头副顶杆、产品中顶杆以及产品侧顶杆的搭配利用,可对模仁上的注塑件进行定位,并在注塑件为完全冷却时,对bte产品和料头进行间隔顶出,单道工序即实现bte产品和料头的分离和顶出,减少工序,有利于简化生产流程,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降低人力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的产品中顶杆和产品侧顶杆的示意图。
22.图中:1、机台;2、支撑架;3、压紧气缸;4、压紧叉;5、模仁定位框;6、模仁定位销;7、顶升气缸;8、升降座;9、导杆;10、料头主顶杆;11、料头副顶杆;12、产品中顶杆;13、产品侧顶杆;1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参考图1至图6,一种bte产品及料头断离间隔顶出设备,包括机台1、压紧气缸3、模仁定位框5、顶升气缸7、料头主顶杆10以及产品中顶杆12;所述机台1 上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压紧气缸3竖向设置在支撑架2顶端,所述压紧气缸3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压紧叉4,压紧气缸3用于驱动压紧叉4上下升降移动,从而实现对模仁的压紧定位;所述模仁定位框5位于支撑架2中部的台面上,模仁定位框5 用于对模仁进行定位;所述顶升气缸7竖向设置在机台1上,所述顶升气缸7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升降座8,顶升气缸7用于驱动升降座8上下升降移动,从而实现顶升,所述料头主顶杆10和产品中顶杆12均竖向设置在升降座8的顶端,所述升降座8上还设置有料头副顶杆11和产品侧顶杆13,所述产品侧顶杆13位于产品中顶杆12的两侧,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用于顶出bte产品,料头主顶杆 10和料头副顶杆11用于顶出料头;所述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的长度大于料头主顶杆10和料头副顶杆11的长度,利用长度差,实现bte产品与料头的分离和间隔顶出。
25.所述压紧叉4的底端呈分叉状,避免干涉顶出动作,并且压紧叉4通过滑块与支撑架2上的滑轨活动连接,所述压紧叉4与模仁定位框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压紧叉4用于压紧模仁。
26.所述支撑架2中部的台面上还设置有模仁定位销6,所述模仁定位销6竖向设置并
且位于模仁定位框5内侧,模仁定位销6用于对模仁进行定位。
27.所述升降座8上设置有导杆9,所述导杆9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2上的导套内,导杆9用于对升降座8的上下升降移动进行导向。
28.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分别与料头主顶杆10、料头副顶杆11、产品中顶杆12 以及产品侧顶杆13相对应的竖向通孔,避免干涉。
29.所述料头主顶杆10、料头副顶杆11的高度一致,所述料头主顶杆10位于升降座8顶端中部,用于顶出料头的中心处。
30.所述产品中顶杆12、产品侧顶杆13的高度一致,所述产品侧顶杆13相对于产品中顶杆12呈对称状布置,产品侧顶杆13对应顶升bte产品的两端处,确保bte 产品的受力均匀并且确保与料头的断离。
3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电磁阀14,所述电磁阀14通过气管分别与压紧气缸3和顶升气缸7连接,电磁阀14用于分别控制压紧气缸3和顶升气缸7的活塞杆动作。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开模后从模具中取出的模仁放置在支撑架 2上,模仁定位销6插入模仁的通孔内,模仁定位框5对模仁的外壁进行接触式定位,此时模仁上的注塑件已定型但尚未完全冷却;
33.压紧气缸3的活塞杆驱动压紧叉4下降,压紧模仁的上端面,至此实现模仁的充分定位;
34.随后顶升气缸7的活塞杆驱动升降座8向上顶升,料头主顶杆10、料头副顶杆 11、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均一并向上移动;由于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的长度大于料头主顶杆10和料头副顶杆11的长度,并且产品中顶杆12 以及产品侧顶杆13的长度相同,故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会同时顶到 bte产品的中部和边缘处;由于模仁上型腔与进胶口处常规性地设置有断裂收缩口结构,故在断裂收缩口结构成型出的结构以及尚未完全冷却的原因下,产品中顶杆12以及产品侧顶杆13将bte产品向上顶出,使bte产品与料头分离,实现断离;
35.随后升降座8继续上移,料头主顶杆10、料头副顶杆11顶到料头的中部和各个分部,可将料头从模仁上的浇道内顶出。
36.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