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21:26: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橡胶栓(密封部),收纳于连接器壳体的安装孔内;以及接地端子(阳端子),具有扎进密封部的延伸端。
3.专利文献2公开的连接器具备:设备侧端子(阳端子),具有延伸部;壳体,收纳阳端子;以及密封构件(密封部),将阳端子和设备侧壳体的内周的间隙密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03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931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5.在专利文献1、2中,如果能够提高阳端子与密封部之间的面压力,则能够更良好地确保密封性,可以说优选。
6.因此,本公开以提供能够良好地确保密封性的连接器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阳端子,具有突片;壳体,支承所述阳端子;密封空间,在所述壳体中设置于所述突片的周围;密封部,以与所述突片接触的状态收纳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以及按压部,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将所述密封部配置成压缩状态。发明效果
8.根据本公开,能提供能够良好地确保密封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保持体位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保持体位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保持体位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后视图。图5是壳体的后视图。图6是保持体的立体图。图7是密封部的主视图。图8是按压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连接器,(1)具备:阳端子,具有突片;壳体,支承所述阳端子;密封空间,在所述壳体中设置于所述突片的周围;密封部,以与所述突片接触的状态收纳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以及按压部,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将所述密封部配置成压缩状态。通过按压部位于密封空间内,将密封部配置成压缩状态,能够提高突片和密封部的面压力,能够良好地确保阳端子的突片周围的密封性。
[0011]
(2)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密封空间的一端封闭的端面,所述按压部以与所述端面之间夹持所述密封部的方式配置。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突片和密封部的面压力。
[0012]
(3)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收纳阴端子的腔,所述突片能与所述阴端子连接地突出到所述腔内。根据上述的结构,阴端子和阳端子在共用的壳体内连接。因此,不必分别设置收纳阳端子的阳壳体和收纳阴端子的阴壳体。
[0013]
(4)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安装有限制所述阴端子从所述腔脱离的保持体,所述密封部具有所述突片贯穿的突片密封孔和保持体贯穿的保持体密封孔。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将阳端子密封的突片密封孔和将保持体密封的保持体密封孔设置于共用的密封部,所以不必设置与阳端子的突片和保持体分别对应的密封部。
[0014]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5]
《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阳端子40、阴端子60、保持体70、密封部90以及按压部100。如图2及图3所示,阳端子40及阴端子60在壳体20内相互连接。保持体70安装于壳体20。密封部90与阳端子40的后述的突片42紧贴。在按压部100与壳体20之间将密封部90配置成压缩状态。
[0016]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将图2及图3的右侧作为前侧。上下方向与高度方向同义,将各图的上下方向作为基准。左右方向与宽度方向同义,将图4、图5、图7以及图8的左右方向作为基准。另外,该方向的基准与实际的使用状态下的方向的基准未必一致。
[0017]
(壳体20)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图3所示,在前部具有收纳部21,在后部具有嵌合部22。收纳部21形成在左右方向扁平的形状,具有在左右方向排成一列的多个腔23。各腔23在圆筒部24内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0018]
收纳部21具有突出到各腔23内的矛状部25。如图2及图3所示,矛状部25从腔23的内壁上表面向后方悬臂状延伸,能在上下方向挠曲变形。壳体20在矛状部25的上方具有容许矛状部25的挠曲动作的挠曲空间26。如图5所示,挠曲空间26具有由于从图1所示的收纳部21内的左右两侧的壁面对置地伸出的一对伸出部27而缩窄宽度的部分。
[0019]
嵌合部22比收纳部21大一圈,形成在后方开放的方筒状。各腔23从图1所示的收纳部21设置到嵌合部22的前部。如图2及图3所示,腔23的后端由壁部28封闭。在壁部28,在前后方向贯穿地设置有突片插通孔29。阳端子40的后述的突片42配置成通过突片插通孔29突出到腔23内。壁部28的后表面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端面31。如图5所示,端面31通过后述的密封空间32向后方露出。
[0020]
如图5所示,嵌合部22在端面31的后方具有在左右方向排成一列的多个密封空间32。各密封空间32形成四角圆滑的矩形的截面形状(开口形状),邻接的密封空间32彼此由隔壁33划定,上方由嵌合部22的上壁34划定,下方由底壁35划定。
[0021]
如图5所示,底壁35在左右方向连续地延伸,并且具有在后方开放的第1安装槽36。另外,底壁35按每个密封空间32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后方开放的多个第2安装槽37。各第2安装槽37以将底壁35的后端切口的方式设置,与密封空间32及第1安装槽36连通。如后所述,在第1安装槽36及各第2安装槽37安装有阳端子40。
[0022]
另外,嵌合部22在各密封空间32的后方具有按压部收纳空间38。按压部收纳空间38与各密封空间32连通。各隔壁33及底壁35配置于按压部收纳空间38的前方。
[0023]
如图1所示,在嵌合部22的上壁34及下壁分别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成对的被卡止部39。另外,在嵌合部22的左右侧壁也分别设置有被卡止部39。各被卡止部39形成将嵌合部22的对应的壁(上壁34、下壁、侧壁)在厚度方向贯穿的截面为矩形的孔状,在内部与按压部收纳空间38连通。如图2及图3所示,按压部100的后述的卡止突部104进入到被卡止部39并能与其卡止。
[0024]
(阳端子40)阳端子40是导电金属制的汇流条,如图1所示,在后部具有装配部41,在前部具有多个突片42,在装配部41与各突片42之间具有连结部43。
[0025]
装配部41在前后方向中途具有倾斜部44。装配部41中的隔着倾斜部44的前后两侧中的后侧区域水平地配置于比前侧区域低一级的位置,在中央部具有截面为圆形的装配孔45。另外,阳端子40具有从装配部41的后端向下折弯的钩挂部46。阳端子40在将钩挂部46钩挂于未图示的被钩挂部的状态下,借助插通于装配孔45内的螺栓等装配于未图示的装配对象(接地连接对象)。
[0026]
在装配部41的左右中央部设置有向上方鼓出的扁平的加强筋部47。另外,在装配部41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肋状的立起缘部48。加强筋部47及立起缘部48具有维持装配部41的折弯形状的作用。
[0027]
连结部43形成在左右方向延伸、且向装配部41的左右两侧伸出的板状。连结部43在向左右两侧伸出的部分的后端具有从装配部41侧连续的立起缘部48。
[0028]
各突片42形成矩形截面的板状,在连结部43的前端沿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具体地,突片42具有从连结部43的前缘向上方突出的基端部49、和从基端部49的上端向前方突出的顶端部51。顶端部51在靠近基端部49的位置具有向左右两侧伸出的一对突片52。
[0029]
(阴端子60)阴端子60为导电金属制,如图1所示,具有筒状的连接部61和设置于连接部61的前方的开放筒状的筒部62。
[0030]
如图2及图3所示,筒部62压接于电线200的末端部的芯线部201,与电线200电连
接。另外,筒部62压接于在电线200的末端部嵌装的橡胶栓210。橡胶栓210插入到腔23的前部,与腔23的内周面紧贴。由此,壳体20的腔23内被维持为液密。
[0031]
(保持体70)保持体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6所示,具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保持体主体71。保持体主体71在下表面具有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1突起72及第2突起73。第1突起72在保持体主体71的下表面中配置于比第2突起73靠前方。保持体70以能移动到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2)和正式卡止位置(参照图3)的方式保持于按压部100。第1突起72及第2突起73在保持体70位于临时卡止位置及正式卡止位置时卡止于按压部100的后述的保持部105。保持体主体71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前表面部74。
[0032]
另外,保持体70具有从前表面部74向前方细长地突出的多个栓部75。各栓部75在保持体主体71的前表面中且与各密封空间32(各腔23)对应的位置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各栓部75在除后述的顶端侧的限制部78之外的部分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76。如图4所示,内部空间76通过在保持体主体71的后表面开口的开口部77向后方开放。如图6所示,在各栓部75的顶端侧设置有t字状截面的限制部78。限制部78能够定位嵌入于挠曲空间26(参照图5),挠曲空间26同样以接近t字状截面的形状开口。
[0033]
(密封部90)密封部9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与壳体20的各密封空间32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各密封部90以与四个密封空间32单独对应的方式总共设置有四个。如图7所示,密封部90具有四角圆滑的截面为矩形的外形。密封部90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配置。在密封部90的外周面,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外周唇91。如图2及图3所示,密封部90插入到密封空间32内。各外周唇91与密封空间32的内周面紧贴。
[0034]
密封部90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保持体密封孔92、和在比保持体密封孔92靠下方同样在前后方向贯穿的突片密封孔93。保持体密封孔92在密封部90中开口成截面为圆形。突片密封孔93在密封部90中开口成在左右方向长的长圆形状(狭缝形状)。在保持体密封孔92的内周面,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内周唇94。保持体70的栓部75插入到密封部90的保持体密封孔92内。各内周唇94与栓部75的外周面紧贴。由此,保持体70与壳体20之间被维持为液密。
[0035]
如图7所示,突片密封孔93的内周的上下表面具有沿着左右方向的直线部95。突片42插入到密封部90的突片密封孔93内。突片密封孔93的直线部95与突片42的顶端部51中的上下板面以面接触状态紧贴。
[0036]
(按压部100)按压部10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在整体上形成在后方开放的帽状。如图2及图3所示,按压部100在后部具有保持体收纳空间101。保持体主体71插入到保持体收纳空间101。如图4所示,在按压部100的后部,在将保持体收纳空间101的上下划定的上壁及下壁分别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成对的卡止部102。另外,在按压部100的后部,在将保持体收纳空间101的左右划定的侧壁也设置有卡止部102。卡止部102能弹性变形地设置于在按压部100的后部的对应的壁(上壁、下壁、侧壁)中在左右方向成对地开口的狭缝103间。卡止
部102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爪状的卡止突部104。
[0037]
如图8所示,按压部100在下壁中的比各卡止部102靠近左右中央的位置具有在左右方向成对的保持部105。保持部105形成矩形框状,设置成能以下壁的前端侧为支点弹性变形。
[0038]
按压部100在前后方向的中途具有中间壁112。如图3所示,中间壁112的后表面具有划定保持体收纳空间101的止动面113。当保持体70达到正式卡止位置时,保持体主体71的前表面部74与中间壁112的止动面113碰触,可限制保持体70的进一步压入。
[0039]
如图8所示,按压部100在前部具有排成左右一列的多个按压主体部106。各按压主体部106从中间壁112向前方突出,形成能与各密封空间32嵌合的形状。按压部100具有以将按压主体部106的下端部切口的方式形成的第3安装槽107。第3安装槽107在前后方向延伸,在按压主体部106的前表面(后述的按压面108)开口。如后所述,在第3安装槽107安装阳端子40。另外,按压部100具有将各按压主体部106在前后方向贯穿的栓部插通孔109。
[0040]
各按压主体部106的前表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按压面108。按压面108由按压主体部106的前表面区域中、除第3安装槽107及栓部插通孔109各自的开口部分之外的区域构成。
[0041]
(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及作用)在壳体20的密封空间32从后方插入密封部90。密封部90的外周唇91与密封空间32的内周面紧贴。密封部90的前表面与壳体20的端面31能接触地对置。
[0042]
阳端子40的突片42的顶端部51从密封部90的突片密封孔93贯穿到壳体20的突片插通孔29。突片42的顶端部51的前端侧配置成从壁部28突出到腔23内(参照图2及图3)。
[0043]
阳端子40的连结部43插入到第1安装槽36,阳端子40的突片42的基端部49插入到第2安装槽37并与其卡止。由此,阳端子40相对于壳体20支承为定位状态。在阳端子40支承于壳体20的状态下,倾斜部44、装配部41的后侧区域以及钩挂部配置成在壳体20的后方露出(参照图2及图3)。
[0044]
在壳体20的按压部收纳空间38从后方插入按压部100。在按压部100的插入过程中,各卡止部102的卡止突部104与嵌合部22的后端接触,各卡止部102向内侧挠曲变形。当按压部100正规插入到按压部收纳空间38时,各卡止部102弹性复原,卡止突部104嵌入到被卡止部39。由此,按压部100在壳体20保持为防脱状态(参照图2及图3)。
[0045]
在按压部100的保持体收纳空间101从后方插入保持体70。栓部75的限制部78以从按压部100的栓部插通孔109贯穿密封部90的保持体密封孔92,并从后方面向挠曲空间26内的方式配置。第1突起72插入到保持部105内,第2突起73配置于保持部105的外侧(参照图2)。在第1突起72与第2突起73之间夹持保持部105的后端部分。由此,保持体70相对于按压部100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当保持体70插入到保持体收纳空间101时,保持体主体71的外表面与各卡止部102能从内侧接触地对置(参照图4)。其结果是,各卡止部102的挠曲动作被限制,保持部105可靠性良好地保持于壳体20。
[0046]
当按压部100正规插入到按压部收纳空间38时,阳端子40中的从基端部49到与顶端部51相连的部分插入到第3安装槽107内(参照图2及图3)。阳端子40的各突片52配置成与第3安装槽107的台阶面111(参照图8)能从前方卡止。由此,阳端子40被限制从壳体20向后方脱离,定位保持于壳体20与按压部100之间。
[0047]
另外,当按压部100正规插入到按压部收纳空间38时,各按压主体部106从后方进入到各密封空间32。此时,各按压主体部106的按压面108与各密封部90的后表面接触,且将各密封部90向前方按压。因此,密封部90在按压部100的按压面108与壳体20的端面31之间配置成在前后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向密封部90的压缩力作用于将突片密封孔93内的突片42的顶端部51和密封部90的界面的紧贴性提高的方向。由此,在突片42的顶端部51与密封部90之间可确保良好的面压力(密封面压力)。
[0048]
然后,在壳体20的腔23内从前方插入与电线200的末端部连接的阴端子60。在阴端子60的插入过程中,矛状部25与连接部61接触而向挠曲空间26挠曲变形。当阴端子60正规插入到腔23内时,矛状部25弹性复原而将连接部61卡止,阴端子60在腔23内通过矛状部25初级防脱。另外,当阴端子60正规插入到腔23内时,连接部61与壁部28的前表面碰触,可限制阴端子60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在腔23的后部液密地插入橡胶栓210。
[0049]
而且,在阴端子60的插入过程中,在连接部61内从前方插入突片42的顶端部51。当阴端子60正规插入到腔23内时,突片42的顶端部51的前端侧与设置于连接部61内的弹性接触片63接触,两端子40、60电连接。
[0050]
在阴端子60正规插入到腔23内后,保持体70被向前方压入,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当保持体70达到正式卡止位置时,栓部75的限制部78进入到挠曲空间26,栓部75的限制部78与矛状部25从上方能接触地对置(参照图3)。由此,矛状部25的挠曲动作被限制,结果是,阴端子60在腔23内二级防脱。
[0051]
在保持体70位于正式卡止位置时,第1突起72及第2突起73均插入到保持部105内,可限制保持体70向前后方向移动。与此相对,假设阴端子60留在没有正规插入到腔23内的半插入状态时,则栓部75的限制部78与处于挠曲状态的矛状部25干涉,可限制保持体70向正式卡止位置压入。由此,能够探测阴端子60在腔23内留在半插入状态。
[005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按压部100的各按压主体部106进入到对应的密封空间32内,将密封部90配置成压缩状态,因此能够提高突片42的顶端部51和密封部90的面压力,能够良好地确保阳端子40的突片42周围的密封性。
[0053]
特别是,因为密封部90夹持在各按压主体部106的按压面108与壳体20的端面31之间,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突片42和密封部90的面压力。
[0054]
另外,壳体20具有收纳阴端子60的腔23,突片42突出到腔23内,因此阴端子60及阳端子40在共用的壳体20内连接,相应地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0055]
而且,因为突片密封孔93和保持体密封孔92设置于共用的密封部90,所以与设置和阳端子40的突片42和保持体70分别对应的密封部90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0056]
另外,因为突片42的板面与和该板面平行的密封部90的直线部95紧贴,所以能够从密封部90对突片42的板面赋予良好的压缩力。
[0057]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按压部具有使阳端子防脱的功能,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按压部也可以不具有使阳端子防脱的功能,且不具有与阳端子接触的部分。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按压部是与壳体的端面之间夹持密封部的结构,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按压部只要是进入密封空间并对密封部赋予压缩力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
以是向与突片的板面对置的方向(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为上方或者下方)移动而进入密封空间的结构。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阴端子及阳端子在共用的壳体内连接,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分别设置有收纳阴端子的阴壳体和收纳阳壳体的阳壳体,通过阴壳体及阳壳体相互嵌合,从而阴端子及阳端子电连接。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栓部设置于具有限制矛状部的挠曲动作的保持体機能的保持体,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栓部也可以设置于不具有保持体機能的构件。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阳端子构成为具有多个突片的汇流条,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阳端子也可以在整体上构成为突片状的基板用端子。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与各密封空间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密封部,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各密封部也可以通过桥部相互连结而一体化。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保持体密封孔和突片密封孔设置于共用的密封部,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保持体密封孔和突片密封孔也可以设置于分别对应的密封部(保持体用密封部和突片用密封部)。附图标记说明
[0058]
10:连接器20:壳体21:收纳部22:嵌合部23:腔24:圆筒部25:矛状部26:挠曲空间27:伸出部28:壁部29:突片插通孔31:端面32:密封空间33:隔壁34:上壁35:底壁36:第1安装槽37:第2安装槽38:按压部收纳空间39:被卡止部40:阳端子41:装配部42:突片43:连结部
44:倾斜部45:装配孔46:钩挂部47:加强筋部48:立起缘部49:基端部51:顶端部52:突片60:阴端子61:连接部62:筒部63:弹性接触片70:保持体71:保持体主体72:第1突起73:第2突起74:前表面部75:栓部76:内部空间77:开口部78:限制部90:密封部91:外周唇92:保持体密封孔93:突片密封孔94:内周唇95:直线部100:按压部101:保持体收纳空间102:卡止部103:狭缝104:卡止突部105:保持部106:按压主体部107:第3安装槽108:按压面109:栓部插通孔111:台阶面112:中间壁
113:止动面200:电线201:芯线部210:橡胶栓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