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1:2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2.集成灶是一种集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器具于一体的厨房设备,具有节省占用空间、减少油烟、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其中油烟机的吸烟口位于燃气灶的上方,其核心部件为排烟系统。排烟系统包括抽气总成,抽气总成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进风口能够与油烟机的吸烟口连通,出风口能够与厨房内安装的排烟管道连通。烹饪时可启动抽气总成,以使抽气总成的进风口处形成负压,以通过油烟机的吸烟口吸取油烟,被吸取的油烟通过出风口以及排烟管道排至室外。
3.在实际安装集成灶时,排烟管道可能位于集成灶的左侧,也可能位于集成灶的右侧,存在抽气总成的出风口不朝向排烟管道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为简化施工工序,通常对排烟系统的抽气总成进行换向,以使抽气总成的出风口能够与排烟管道正对并连通。
4.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抽气总成进行换向操作时,工序较为繁琐,更换效率低,拖延施工进度,且不能保证抽气总成换向之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系统,能够简化对抽气总成进行换向时的操作工序,提高更换效率,加快厨房施工进度,且能够保证抽气总成换向之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排烟系统,包括:
8.风箱总成,其内壁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
9.抽气总成,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搭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
10.第一紧固件,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箱总成相对的两个内壁,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托板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固定件搭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风箱总成的内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搭接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提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抽气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提手部沿远离所述抽气总成的方向延伸。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风箱总成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
风道口,所述风箱总成的内壁于所述风道口的边沿设置有第三固定件,所述抽气总成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出风端设置有第四固定件,所述第四固定件搭设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件,以使所述导风管能够与任一所述风道口正对并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托架和第四托架,所述第三托架和所述第四托架分设于所述风道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四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管上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的两端分别搭设连接于所述第三托架和所述第四托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托架和所述第四托架均包括相连的第二托板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风箱总成的内壁,所述导风管的出风端套设有安装环体,所述翻折边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体上,所述第二托板与所述风箱总成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安装环体的避让间隙,所述翻折边搭设连接于所述第二托板上。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抽气总成还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的出风口连接于所述导风管,所述蜗壳组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件。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风箱总成的底壁下凹形成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的最底端设置有第一过油孔,所述漏斗结构的下方间隔且正对设置有接油盘。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烟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集污盒,所述接油盘呈漏斗状,所述接油盘上凹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二过油孔,经所述第一过油孔流出的油液能够沿所述导流槽汇流至所述第二过油孔,所述集污盒间隔且正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油孔的下方。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烟系统,包括风箱总成、抽气总成以及第一紧固件,其中,风箱总成的内壁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抽气总成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且两侧的第二固定件与两个第一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固定件能够搭设于相应的第一固定件上,第一紧固件用于锁紧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当需要更换抽气总成的安装方向时,需要先拆卸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二固定件搭放于第一固定件上,因此,可手提抽气总成两侧的第二固定件,并调整抽气总成的方向,随后下放抽气总成,直至其两侧的第二固定件搭设于第一固定件上,表明抽气总成安装到位,最后,使用第一紧固件将第二固定件锁紧于第一固定件上即可,以保证抽气总成在风箱总成内部的安装稳固性。通过设置可搭接的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能够简化对抽气总成进行换向时的操作工序,提高更换效率,加快厨房施工进度,且能够保证抽气总成换向之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排烟系统的外部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排烟系统的第一内部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排烟系统的第二内部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抽气总成的第一固定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抽气总成的第二固定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托板的位置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风箱总成;2、抽气总成;3、接油盘;4、连接板;
31.11、第一固定件;12、风道口;13、第三固定件;14、漏斗结构;15、扩口进风部;
32.111、第一托架;112、第二托架;
33.1111、第一托板;1112、第一支架;
34.131、第三托架;132、第四托架;133、避让间隙;
35.1311、第二托板;1312、第二支架;
36.141、第一过油孔;
37.21、第二固定件;22、导风管;23、第四固定件;24、蜗壳组件;
38.211、搭接部;212、连接部;213、提手部;
39.221、导流板;
40.231、翻折边;232、安装环体;
41.31、导流槽;32、第二过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烟系统,包括风箱总成1、抽气总成2以及用于将抽气总成2固定于风箱总成1内的第一紧固件。
47.其中,参见图2和图3,风箱总成1的内壁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11,抽气总成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1,且两侧的第二固定件21与两个第一固定件11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固定件21能够搭设于相应的第一固定件11上,第一紧固件用于锁紧第二固定件21和第一固定件11。当需要更换抽气总成2的安装方向时,需要先拆卸第二固定件21和第一固定件11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二固定件21搭放于第一固定件11上,因此,可手提抽气总成2两侧的第二固定件21,并调整抽气总成2的方向。随后下放抽气总成2,直至其两侧的第二固定件21搭设于第一固定件11上,表明抽气总成2安装到位。最后,使用第一紧固件将第二固定件21锁紧于第一固定件11上即可,以保证抽气总成2在风箱总成1内部的安装稳固性。
4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可搭接的第二固定件21和第一固定件11,能够简化对抽气总成2进行换向时的操作工序,提高更换效率,加快厨房施工进度,且能够保证抽气总成2换向之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49.参见图2,所示的是抽气总成2的安装方向朝右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的是抽气总成2的安装方向朝左时的结构示意图。更换抽气总成2的安装方向时,可将风箱总成1的顶部进行拆卸,以形成足够的更换操作空间。
50.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抽气总成2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蜗壳组件24。蜗壳组件24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进风口仅为整个抽气总成2的进风端,能够与油烟机的吸烟口连通,蜗壳组件24的出风口连接有导风管22,导风管22能够与排烟管道连通,以将抽取的油烟排出至室外。
51.进一步地,蜗壳组件24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的第二固定件21。由于蜗壳组件24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通过将第二固定件21锁紧于第一固定件11上,能够保证蜗壳组件24的稳固性,避免蜗壳组件24工作时的晃动幅度较大。而且,将第二固定件21分设于蜗壳组件24的两侧,换向操作时也更为方便顺手。
52.参见图2和图3,第一固定件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托架111和第二托架112。第一托架111和第二托架112分别设置于风箱总成1相对的两个内壁,具体地,第一托架111设置于风箱总成1的后板上,第二托架112设置于风箱总成1的前板上。第二固定件21的两端分别搭设于第一托架111和第二托架112上,蜗壳组件24位于第一托架111和第二托架112之间,在保证蜗壳组件24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确保蜗壳组件24安装后的稳固性,避免存在连接薄弱环节。
53.参见图4,第一托架111和第二托架112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托板1111和第一支架1112,第二固定件21搭设于第一托板1111上,第一支架1112连接于风箱总成1的内壁。第一托板1111为平板,以保证第一托板1111与第二固定件21之间为平面接触,提高安装之后的稳定性。第一托板1111通过第一支架1112安装于风箱总成1的内壁上,具体地,第一支架1112包括分设于第一托板1111两侧的支撑部,以确保对第一托板1111的支撑稳定性,避免第一托板1111由于承受抽气总成2的重力载荷而变形。
54.继续参阅图4,可选地,第二固定件21包括搭接部211,搭接部211搭设于第一固定件11上。搭接部211为一平板,其搭设于第一固定件11的第一托板1111上,二者之间为平面接触。
55.安装抽气总成2时,将第一紧固件穿过上述的搭接部211和对应的第一托板1111,以锁紧第二固定件21和第一固定件11,进而实现蜗壳组件24在风箱总成1内部的固定。
56.示例性地,第一紧固件可为螺栓螺母的组合或者紧固螺钉。
57.可选地,参见图4,搭接部2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212和提手部213。连接部212与抽气总成2的蜗壳组件24固定连接,提手部213沿远离蜗壳组件24的方向延伸。即,蜗壳组件24两侧的提手部213均相对蜗壳组件24悬伸出,以使施工人员能够方便地手提两侧的提手部213,以进行换向作业。
58.示例性地,连接部212焊接于蜗壳组件24的外壁上。
59.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风箱总成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风道口12。抽气总成2的导风管22可选择地与任一风道口12连通,以使抽气总成2在两个安装方向上均能够正常工作。风道口12的外侧连接排烟管道的进风端,以将抽取的油烟引导至室外。
60.进一步地,排烟管道的进风端与导风管22平行设置,以使导风管22和排烟管道的进风端形成直排式风道,不仅能够减少占用空间,还能够减少风量损失,提高排烟效率。
61.优选地,导风管22内间隔且平行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21,导流板221能够梳理气流,减少气流与风道口12的撞击,防止产生紊流,有效降低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62.参见图2,风箱总成1的内壁于风道口12的边沿设置有第三固定件13,导风管22的出风端设置有第四固定件23,第四固定件23搭设连接于第三固定件13,以使导风管22能够与任一风道口12正对并连通。在下放抽气总成2的过程中,当第二固定件21搭设于第一固定件11上时,第四固定件23也恰好搭设于第三固定件13上,此时即完成抽气总成2的定位工作,方便快捷,且定位准确。
63.可选地,第四固定件23和第三固定件13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锁紧,以保证导风管22与在风箱总成1内部的稳固性。
64.参见图2和图5,第三固定件1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托架131和第四托架132,第三托架131和第四托架132分设于风道口12相对的两侧。第四固定件23包括设置于导风管22上的翻折边231,翻折边231的两端分别搭设连接于第三托架131和第四托架132。
65.参见图4,第三托架131和第四托架132均包括相连的第二托板1311和第二支架1312。第二支架1312连接于风箱总成1的内壁,用于支撑第二托板1311。翻折边231搭设连接于第二托板1311上。第二托板1311和上述的翻折边231均为平板,以使二者搭接后为平面接触,提高导风管22的安装稳定性。
66.参见图4,导风管22的出风端套设有安装环体232。安装环体232能够与风箱总成1的侧板贴靠,以确保导风管22与风道口12连接后的密封性。翻折边231设置于安装环体232上,且沿远离风箱总成1侧板的方向延伸。参见图5,翻折边231的两端相对导风管22悬伸出一定距离,以使翻折边231的两端能够顺利搭接在两个第二托板1311上。
67.进一步地,翻折边231与第二托板1311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二紧固件可为螺栓螺母的组合或者紧固螺钉。
68.参见图6,第二托板1311与风箱总成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穿过安装环体232的避让间隙133,避免下放抽气总成2时,安装环体232与第二托板1311之间干涉,以使安装环体232能够与风箱总成1的侧板贴靠。
69.参见图1和图2,风箱总成1的顶部设置有扩口进风部15。扩口进风部15的截面尺寸沿远离蜗壳组件24的方向逐渐增大。即,扩口进风部15呈喇叭口状,其具有足够大的进风空间,以保证大部分油烟能够通过扩口进风部15进入风箱总成1内,进而被吸入蜗壳组件24
内。
70.参见图2和图6,风箱总成1的底壁下凹形成漏斗结构14。漏斗结构14的最底端设置有第一过油孔141,漏斗结构14的下方间隔且正对设置有接油盘3。第一过油孔141与扩口进风部15正对设置。油烟进入风箱总成1内后会附着于风箱总成1的内壁,或者附着于蜗壳组件24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烟由于重力作用会滴落至风箱总成1的底壁(漏斗结构14)上,进而通过第一过油孔141流出,并进入接油盘3中,避免油液在风箱总成1内积聚。
71.参见图7,接油盘3呈漏斗状,接油盘3上凹设有导流槽31,导流槽31的底壁设置有第二过油孔32,经第一过油孔141流出的油液能够沿导流槽31汇流至第二过油孔32,参照图7中的方位,导流槽31的右侧与第一过油孔141正对,第二过油孔32设置于导流槽31的左侧,且位于整个导流槽31的最低点,以使进入导流槽31内的油液能够顺流至第二过油孔32处。接油盘3的下方间隔且正对设置有集污盒。经由第二过油孔32流出的油液最终进入集污盒内。当油烟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更换清洗集污盒。
72.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漏斗结构14和接油盘3之间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具体地,漏斗结构14上设置有翻边,连接板4为l型板。l型板的竖直板与漏斗结构14上的翻边平行设置且贴靠,l型板的横向板与接油盘3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且贴靠。固定时,将l型板的竖直板与漏斗结构14上的翻边、以及l型板的横向板与接油盘3之间通过螺栓等紧固件锁紧即可。
7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