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扫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7:1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空调器在追求精致外观的同时,也在向着更加舒适的扫风方式及具备更高效的扫风制冷效率的方向发展。目前,双出风口的空调兼具美观与更高效的扫风方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空调市场。
3.然而,现有的双出风口空调的左右扫风板的运动由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且扫风方式多沿用传统的扫风方式,即两出风口扫风角度保持同步,同时向一个方向扫风至极限位置后再反向扫风,循环往复。这种扫风方式出风过猛,冷风吹人造成的舒适性较差。并且,空调扫风一个周期用时较长,两个步进电机的使用提高了产业化生产的成本。并且,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扫风板时,受系统、电路或者外部影响的两电机的脉冲信号会不协调,进而导致两扫风板扫风紊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两个出风口的空调器在两个出风口同步扫风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结构,包括: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驱动部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连接;其中,第一扫风部件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扫风部件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一连接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连接;和/或,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传动杆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连接。
7.进一步地,驱动部件为电机;和/或,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插销部件,第一传动杆和第一连接杆均与第一插销部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插销部件,第二传动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第二插销部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8.进一步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三插销部件,第三插销部件设置在第一扫风部件上,第一连接杆与第三插销部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或,第四插销部件,第四插销部件设置在第二扫风部件上,第二连接杆与第四插销部件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9.进一步地,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机体上,第一扫风部件与
第一转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置在机体上,第二扫风部件与第二转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10.进一步地,扫风结构还包括:风道部件和装饰板部件,风道部件和装饰板部件之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流通通道;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与装饰板部件连接,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均设置在出风面板上;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与装饰板部件连接,进风面板位于风道部件远离出风面板的一侧。
11.进一步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导流锥和与流通通道连通的出风口;导流锥将出风口分隔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扫风部件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第二扫风部件设置在第二出风口处。
12.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部件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部件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13.进一步地,第一扫风部件包括第一扫风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扫风板和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扫风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机体连接,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和/或,第二扫风部件包括第二扫风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扫风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扫风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机体连接,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连接块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扫风结构,扫风结构为上述的扫风结构。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扫风结构包括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驱动部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连接;其中,第一扫风部件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扫风部件远离驱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驱动部件配合双传动组件实现双出风口空调的两个扫风部件的两侧的对开式扫风,即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同时向外侧转或者向内侧回转扫风。此种扫风结构采用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实现。保证了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的协调稳定性。由于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的扫风方向相反,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该扫风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双导风同向扫风扫过同样的面积所用的时间要快上一倍。并且,该扫风结构将从风道流出的风朝不同方向引导,出风强度较为温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两个出风口的空调器在两个出风口同步扫风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第一扫风部件和第二扫风部件的实施例的结
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1、第一扫风部件;11、第一扫风板;12、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块;2、第二扫风部件;21、第二扫风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二连接块;3、驱动部件;4、第一传动组件; 41、第一传动杆;42、第一连接杆;43、第一插销部件;5、第二传动组件;51、第二传动杆; 52、第二连接杆;53、第二插销部件;6、第三插销部件;7、第四插销部件;8、第一转轴; 9、第二转轴;
24.10、风道部件;20、装饰板部件;30、出风面板;301、出风口;3011、第一出风口;3012、第二出风口;302、导流锥;40、进风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6.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包括: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驱动部件3;第一传动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4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1连接;第二传动组件5,第二传动组件5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二传动组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2连接;其中,第一扫风部件1远离驱动部件3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扫风部件2远离驱动部件3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27.采用上述设置,驱动部件3配合双传动组件实现双出风口空调的两个扫风部件的两侧的对开式扫风,即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同时向外侧转或者向内侧回转扫风。此种扫风结构采用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二传动组件5实现。保证了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的协调稳定性。由于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的扫风方向相反,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该扫风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双导风同向扫风扫过同样的面积所用的时间要快上一倍。并且,该扫风结构将从风道流出的风朝不同方向引导,出风强度较为温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两个出风口的空调器在两个出风口同步扫风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28.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5,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传动杆41和第一连接杆42,第一传动杆41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一传动杆4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 42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杆4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4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1连接;和/或,第二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传动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第二传动杆51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二传动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52 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52的一端与第二传动杆51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杆 52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2连接。
29.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驱动部件3为电机;和/或,第一传动组件4 包括第一插销部件43,第一传动杆41和第一连接杆42均与第一插销部件43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插销部件53,第二传动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均与第二插销部件53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步进电机对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二传动组件5进行驱动,通过信号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驱动。
31.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5,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三插销部件6,第三插销部件6设置在第一扫风部件1上,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三插销部件6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 /或,第四插销部件7,第四插销部件7设置在第二扫风部件2上,第二连接杆52与第四插销部件7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32.参见图1至图3,扫风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 8设置在机体上,第一扫风部件1与第一转轴8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设置在机体上,第二扫风部件2与第二转轴9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33.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5,扫风结构还包括:风道部件10和装饰板部件20,风道部件10和装饰板部件20之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流通通道;出风面板30,出风面板30与装饰板部件20连接,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均设置在出风面板30上;进风面板40,进风面板40与装饰板部件20连接,进风面板40位于风道部件10远离出风面板 30的一侧。
34.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出风面板30上设置有导流锥302和与流通通道连通的出风口301;导流锥302将出风口301分隔为第一出风口3011和第二出风口3012;第一扫风部件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3011处,第二扫风部件2设置在第二出风口3012处。
35.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参见图1至图5,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与驱动部件3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传动组件5包括与驱动部件3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使驱动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二传动组件5 的部分获得相同的速度,从而使得扫风更加的协调。
36.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的扫风结构中,第一扫风部件1包括第一扫风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第一扫风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连接,第一扫风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3与机体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与第一连接块13连接;和/或,第二扫风部件2包括第二扫风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二扫风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第二扫风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3,第二连接块23与机体连接,第二传动组件5与第二连接块23连接。采用上述设置,使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可靠。
37.下面对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8.参见图5,空调的出风面板30主要由导流锥302、导风组件和扫风组件配合形成,导流锥302的作用是将风道吹出的风均分为左右两份,从第一出风口3011和第二出风口3012均匀吹出。
39.空调内机的导风组件和扫风组件主要用于空调的左右扫风和上下扫风功能,其中,左右扫风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本实施例的双摇杆扫风结构实现,如图2、图3所示。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机构的实现由左右两个双摇杆机构组成,其中包括第一传动杆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传动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
41.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3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出风面板30上,第一传动杆41 和第二传动杆51与驱动电机装配,驱动电机收到信号后使第一传动杆41和第二传动杆51绕电机转轴转动;第一连接杆42与第一传动杆41通过第一插销部件43装配,第一连接杆42 与第一传动杆41可绕第一插销部件43相对转动。第二传动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通过第二插销部件53装配,第二传动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可绕第二插销部件53相对转动。第一连接杆42的一端通过第三插销部件6装配在第一扫风部件1上,第二连接杆52的一端通过第四
插销部件7装配在第二扫风部件2上,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可绕出风面板30 转动。
42.如图3,第一传动杆4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接杆42相对于驱动第一传动杆41顺时针转动,第一扫风部件1顺时针转动,第一扫风板11向左侧展开;反之,第一扫风板11向左侧聚拢。第二传动杆5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52相对于第二传动杆51顺时针转动,第二扫风部件2逆时针转动,第二扫风板21向右侧展开;反之,第二扫风板21向右侧聚拢。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41和第二传动杆51为同一零件,故驱动转速相同,同时,左右两侧的第一传动杆41和第二传动杆51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杆42和第二连接杆52的长度相同,两侧的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的转速保持近似,实现了两导风板转速近似的对开式扫风。而对于两侧导风板的转速则需要控制主板输出至驱动电机的脉冲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实现。
44.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扫风结构,扫风结构为上述的扫风结构。
4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46.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包括: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驱动部件3;第一传动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4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扫风部件 1连接;第二传动组件5,第二传动组件5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第二传动组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扫风部件2连接;其中,第一扫风部件1远离驱动部件3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扫风部件2远离驱动部件3的一端用于与机体相对可转动地连接。驱动部件3配合双传动组件实现双出风口空调的两个扫风部件的两侧的对开式扫风,即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同时向外侧转或者向内侧回转扫风。此种扫风结构采用第一传动组件4 和第二传动组件5实现。保证了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的协调稳定性。由于第一扫风部件1和第二扫风部件2的扫风方向相反,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该扫风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双导风同向扫风扫过同样的面积所用的时间要快上一倍。并且,该扫风结构将从风道流出的风朝不同方向引导,出风强度较为温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两个出风口的空调器在两个出风口同步扫风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47.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采用对开式扫风方式,两导风板向着相反的反向同时扫风,扫风相同的面积,对开扫风相对于同步扫风所需要的时间更少,扫风效率更高。
48.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减少了扫风结构步进电机的使用数量,减少信号线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49.本实用新型的扫风结构保证了两导风板协调扫风的稳定性。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