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过热蒸汽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3 23:5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热蒸汽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烹饪的需求维度不断的扩充,既要烹饪食物的健康,又要保证烹饪食物的口感。故带蒸、烤功能的蒸烤一体机、蒸烤微一体机也需要有相应的功能匹配用户的需求。烹饪装置在使用蒸功能时,通常使用的蒸汽为100摄氏度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与烹饪室内表面接触容易产生凝结水珠,凝结水珠容易掉入到食物上,还需要吸收热量,即浪费电力资源,又影响食物口感。
3.随之出现采用过温蒸汽进行加热的烹饪方式,即采用温度大于100℃蒸汽进行烹饪,大于100℃的过热水蒸汽所蕴含的潜热大,加热难熟食物时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过热水蒸汽和加热管配合加热可在提升食物加热效率的同时,由于过热水蒸汽携带的潜热较多,具有较好的加热穿透性,在烹饪部分食物时可提供较好的口感,避免食物发干。现有的蒸烤箱烹饪装置一般是先将加热到100℃的水蒸汽通入装有食物的内胆中,再用加热管加热内胆中的水蒸汽。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888712u(申请号为201020558568.2)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嵌入式电蒸箱的二次加热机构》,其中公开的蒸汽烹饪装置,即将产生的蒸汽通入内胆中,经过内胆中的电加热管对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形成过热蒸汽。但是由于烹饪装置的内胆的容积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大,特别是蒸烤复合式烹饪器具,内胆容积要兼容烤制食物,其内胆容积一般情况下都要大于30l,这样水蒸汽离开加热管这个加热元器件的距离较远,加热管对水蒸汽的加热效率较低,导致内胆中的水蒸汽无法和加热管充分接触加热形成温度更高的过热水蒸汽,同时内胆中的水蒸汽很快被排出加热装置外,无法充分循环利用内胆水蒸汽的余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蒸汽进行充分加热,换热量高且加热效率快的过热蒸汽烹饪装置。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内胆中排出的水蒸汽,充分利用水蒸汽余热,使得输入至内胆中的过热蒸汽持续、稳定的过热蒸汽烹饪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热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具有烹饪腔的内胆以及设置于内胆外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于烹饪腔独立且与烹饪腔流体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加热腔相连通。
7.为了使得加热形成的过热蒸汽能够更快速的进入到烹饪腔内,减小过热蒸汽的热量损失,所述烹饪腔与加热腔通过隔离板相对独立,所述隔离板上开设用于实现流体连通的小孔。
以及设置于内胆1外的蒸汽发生器2,还包括相对于烹饪腔10独立且与烹饪腔10流体连通的加热腔30,加热腔30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管4,蒸汽发生器2的出口与加热腔30 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2的出口通过导管6与加热腔30相连通,即在加热腔30的腔壁上开设有连接口,导管6连接在蒸发发生器的出口与加热腔30的连接口之间。
27.在加热腔30与烹饪腔10之间的流体连通关系可以通过多种结构来实现,如可以通过管路来实现,但是为了使得加热形成的过热蒸汽能够更快速的进入到烹饪腔10内,减小过热蒸汽在自加热腔30向烹饪腔10内输送的流动路径上的热量损失,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腔10与加热腔30通过隔离板相对独立,即加热腔30和烹饪腔10之间仅仅通过隔离板而隔离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腔体,该隔离板上开设用于实现流体连通的小孔11,如此在加热腔30内加热形成的过热蒸汽几乎没有热能损失地通过小孔11直接进入到烹饪腔10内。
28.而通过隔板来实现烹饪腔10和加热腔30相对独立的结构形式也有多种,如可以直接贴靠内胆1的胆壁设置一个盒体结构,盒体内的空间即形成加热腔30,而相互贴合的盒体盒壁与内胆1胆壁则构成该隔离板。
29.为了减小隔离板的厚度,尽可能的减少热量损失,可以在内胆1内设置所述隔离板而将内胆1内的空间隔离为所述烹饪腔10、加热腔30。本实施例中在内胆1的一个胆壁外扣设有隔离罩3,隔离罩3与内胆1的胆壁之间围设形成加热腔30;内胆1的胆壁构成隔离板。而烹饪时,烹饪物的上方供应过热蒸汽更利于其烹饪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加热腔30设置内胆1的顶部,即在内胆1的顶壁上扣设该隔离罩3。
30.烹饪腔10内在靠近隔离板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加热管5,如此可以在将加热腔30内的蒸汽加热为过热蒸汽过程中辅助提供热量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对进入烹饪腔10内的过热蒸汽进一步进行加热,尽可能的减小过热蒸汽的热量损失,保证过热蒸汽的烹饪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5则设置在内胆1中的顶部。
31.另外加热腔30整体呈贴附于隔板平面的扁平状腔体,为了提高加热效果,第一加热管4和第二加热管5的分布平面与隔离板的平面相平行,并且第一加热管4的分布区域与第二加热管5的分布区域互补而能覆盖加热腔30在隔离板上的覆盖区域。如此保证对加热腔30内的蒸汽以及刚进入烹饪腔10内的过热蒸汽能够进行均匀加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蒸汽的加热均匀性,保证输入至烹饪腔10内过热蒸汽的热量均匀性。第一加热管4和第二加热管5均呈环状的形态,并且第二加热管5位于第一加热管4的外周。而小孔11对应于第一加热管4的分布位置设置,如此保证进入烹饪腔10内的过热蒸汽均能经过靠近第一加热管4的位置,保证蒸汽充分吸收热量后进入烹饪腔10内。
32.内胆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汽孔12以用于外排烹饪腔10内蒸汽,如果这些蒸汽直接外排会烫伤用户,或者造成该过热蒸汽烹饪装置的应用环境出现很多水汽的情况。而本实施例中在内胆1外对应于排汽孔12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回收腔70以用于回收利用外排的蒸汽,一方面减小蒸汽发生器2的工作能耗,另一方面,能够对外排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本实施例中在内胆1的侧壁外扣设有罩壳7,罩壳7与内胆1侧壁之间围设形成蒸汽回收腔70。蒸汽回收腔70优选设置在内胆1的后侧壁外。
33.蒸汽回收腔70通过回流管61与导管6相连通,设置时,可以在导管6的中部连接三通阀,进而实现回流管61与导管6之间的连接。为了提前对排出的低温蒸汽进行预热,保证后期进入到加热腔30内能够加热形成满足要求的过热蒸汽,蒸汽回收腔70内设置有第三加
热管9。
34.蒸汽回收腔70内还设置有风机8,通过风机8转动可以有效实现蒸汽在烹饪腔10、回流管61、加热腔30、烹饪腔10之间的循环流动。风机8的扇叶81外边缘弯折设置而具有向回流管61连接位置推送流体的趋势,本实施例中扇叶81外边缘弯折90
°

35.该过热蒸汽烹饪装置使用过热蒸汽进行烹饪时,蒸汽发生器2工作以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2产生的蒸汽经过导管6进入到加热腔30内,然后第一加热管4对蒸汽进行加热,同时第二加热管5辅助对蒸汽进行加热,蒸汽在加热腔30的有效空间内快速吸收热量进而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经过隔离板上的小孔11进入到烹饪腔10内,过热蒸汽在经过第二加热管5时可以避免热能损失,甚至进行进一步加热,形成热量更高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作用在烹饪物上以实现过热蒸汽烹饪,过热蒸汽的热量被烹饪物吸收,随之温度下降。随着风机8的作用,使用过的蒸汽会通过内胆1后侧壁上的排汽孔 12排出到蒸汽回收腔70内,回收腔内的第三加热管9会对回收的蒸汽进行预热,然后输送至导管6内,导管6内具有预热后的回收蒸汽、蒸发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这些流体在风机8的风压作用下,以一定的速率冲入加热腔30内,经过加热后形成过热蒸汽而输送至烹饪腔10内使用,由于隔离板上小孔11孔径较小,则在加热腔30进入到烹饪腔10内的气流速度会更快,过热蒸汽以较高的速率冲向放置于内胆1内蒸盘或烤架上的食物,减小了过热蒸汽接触食物前的时间间隔,同时过热蒸汽的较高速率可让食物和过热蒸汽充分接触,最终减小过热蒸汽所携带的热量损耗。如此循环,保证了过热蒸汽持续、稳定的热能,提升了烹饪效果。
36.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37.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