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3:1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的铅酸电池主要由电芯、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容器、电解液及附件等部分组成,正负极板常用铅锑合金制成,正极的活性物是二氧化铅,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纯浓硫酸而成,容器通常为玻璃容器、衬铅木槽、硬橡胶槽或塑料槽等;虽然铅酸电池是目前的常见的电池,但其相关组分对环境污染严重,并且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大以及使用寿命短等一系列缺点存在,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其结构新颖,可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可减少整体重量;也可有效应对电池膨胀变形的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本体,电芯本体为磷酸铁锂电芯,相邻的两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进行连接,处于端部位置的电芯本体的外侧设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多块第一连接片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弯折部;相邻的两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进行串联导电接通、且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均可为电芯本体膨胀提供变形空间。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内壁形状与电芯本体的形状适配,第一框体的内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沿第一框体内壁延伸呈闭环结构,电芯本体的侧壁可置于第一框体内、并抵持第一限位环,相邻的两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一限位环间隔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框体,第二框体的内壁形状与电芯本体的形状适配,第二框体远离第一支架的敞开口内壁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沿第二框体的内壁延伸呈闭环结构,电芯本体的侧壁可置于第二框体内、并抵持第二限位环。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框体的两相对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螺纹柱,第二框体的外壁对应固定设有第二螺纹柱,第一连接片对应第一螺纹柱及第二螺纹柱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连接片挂于第一螺纹柱及第二螺纹柱上、并通过螺母进行锁定加固。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弯折部的数量与电芯本体的数量一致、且对应电芯本体的竖向中心线设置。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片的两端均垂直弯折、且紧贴两第二支架的外壁。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其结构新颖,电芯本体为磷酸铁锂电芯,可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可有效减少整体重量,方便加工生产、搬运及后续的使用;多个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进行加固连接,相邻的两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进行串联导电接通,可实现多点位的连接配合,可加强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轻易松脱;并且,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弯折部、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弯折部,均可为电芯本体膨胀提供变形空间,有效应对电池膨胀变形的问题,防止电芯的损坏,也可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支架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支架的侧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片的俯视图。
17.图中:
18.100、第一支架;110、第一框体;120、第一限位环;130、第一螺纹柱;200、第二支架;210、第二框体;220、第二限位环;230、第二螺纹柱;300、电芯本体;400、第一连接片;410、第一弯折部;500、第二连接片;510、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芯本体300,电芯本体300为磷酸铁锂电芯,相邻的两电芯本体300之间通过第一支架100进行连接,处于端部位置的电芯本体300的外侧设有第二支架200,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之间通过多块第一连接片400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片400上设有第一弯折部410;相邻的两电芯本体30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500进行串联导电接通、且第二连接片500上设有第二弯折部510,第一弯折部410及第二弯折部510均可为电芯本体300膨胀提供变形空间。
21.上述的一种磷酸铁锂电芯组结构,其结构新颖,电芯本体为磷酸铁锂电芯,可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可有效减少整体重量,方便加工生产、搬运及后续的使用;多个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连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进行加固连接,相邻的两电芯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进行串联导电接通,可实现多点位的连接配合,可加强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轻易松脱;并且,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弯折部、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弯折部,均可为电芯本体膨胀提供变形空间,有效应对电池膨胀变形的问题,防止电芯的损坏,也可提高使用安全性。
22.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框体110,第一框体110的内壁形状与电芯本体300的形状适配,第一框体110的内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120,第一限位环120沿第一框体110内壁延伸呈闭环结构,电芯本体300的侧壁可置于第一框体110内、并抵持第一限位
环120,相邻的两电芯本体300之间通过第一限位环120间隔设置;该结构设计可通过第一框体与电芯本体进行对接,方便整体结构的对位及拼接,并且可通过第一限位环进行间隔,便于热量的扩散,也可提供变形空间。
23.进一步地,第二支架200包括第二框体210,第二框体210的内壁形状与电芯本体300的形状适配,第二框体210远离第一支架100的敞开口内壁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220,第二限位环220沿第二框体210的内壁延伸呈闭环结构,电芯本体300的侧壁可置于第二框体210内、并抵持第二限位环220,可方便第二支架与电芯本体的连接,方便对位及支撑。
24.进一步地,第一框体110的两相对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螺纹柱130,第二框体210的外壁对应固定设有第二螺纹柱230,第一连接片500对应第一螺纹柱130及第二螺纹柱230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连接片500挂于第一螺纹柱130及第二螺纹柱230上、并通过螺母进行锁定加固;更具体的,第一框体的前壁面与后壁面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一螺纹柱,第二框体的前壁面与后壁面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螺纹柱,通过前壁面的两条第一连接片及后壁面的两条第一连接片进行稳固的连接,有效防止松脱;由于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弯折部,可提供变形的条件,用以应对电芯本体的膨胀。
25.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410的数量与电芯本体300的数量一致、且对应电芯本体300的竖向中心线设置,提供多点的变形部位,可方便应对各个电芯本体的变形,无需全部变形均作用于同一第一弯折部,可进行就近变形拉伸。
2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片400的两端均垂直弯折、且紧贴两第二支架200的外壁,可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片与电芯本体及第一支架的连接,边缘位置的电芯本体膨胀也可通过垂直弯折部加以施力,促进第一弯折部的变形。
2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