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9:2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过去,空调功能较为单一,多是只对一个封闭的空间调节室内温度,使用时需要关窗关门,时间一长,屋里的空气就会变得污浊。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空气源热泵主机,将空调系统室内机组直接以送风的方式进行户内使用,集中的室内机组匹配空气处理技术或者引入新风,可以真正做到控制室内空气品质,同时根据外部实用需求,通过变频技术,合理调节设备能耗,能极大地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3.通过集中送风的方式,夏季使用空调时冷凝水能集中汇集在空调室内机组内,冷凝水温度低,如果通过导管送到室外机组上的冷凝器上,能进一步带走冷凝器上的显热与潜热,提高机组的综合能效。
4.公告号为cn 209279267 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换热结构,包括:室内机组件和室外机组件,室内机组件和室外机组件通过冷媒管道连接,还包括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能量回收组件,能量回收组件对室内机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能量回收,将换热后的冷凝水与室内带有冷量的空气混合后,输送至室外机组件中回收能量并提升室外机效能。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室内蒸发器制冷时的冷凝水收集起来,引导至室外机高温段进行第一次能量回收降低铜管温度,再将换热后的冷凝水引导至水散发单元,并且将室内带有冷量的空气输送至室外水散发单元,通过室外水散发单元中的雾化/湿帘等装置将水、冷空气充分混合,然后将冷空气-水混合体输送至空调外机冷凝器,对冷凝器降温,可大幅提升空调能效。上述专利技术中,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间仍隔着墙壁,需要的管路长,且冷凝水的回收利用需要额外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针对集中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组,其中室内侧热交换器和室外侧换热器设于同一处的上下位置,在室内侧热交换器下方、室外侧换热器上方设置用于接收室内侧热交换器表面凝结的冷凝水的积水盘,并将该积水盘通过带有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导水管与分配器连接,分配器的出水端朝向室外侧换热器(具体可以是室外侧换热器的翅片等,出水方式可以是雾化、喷洒等),从而可在积水盘内冷凝水达到设定水位(产生足够的压力)后将冷凝水引导至下方的室外侧换热器。
6.本实用新型可在将冷凝水排出的同时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低温性质,带走室外侧换热器上的显热与潜热,提高机组的综合能效,而且由于液封的存在,室内机组风机运行时也不会产生空气倒吸的现象。
7.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热泵机组连接的室内侧热交换器和室外侧换热器;
9.室内侧热交换器位于室外侧换热器的上方;
10.室内侧热交换器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冷凝水的积水盘;
11.积水盘底部与带有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导水管连接,导水管另一端连接分配器,用于在积水盘内冷凝水达到设定水位后将冷凝水引导至下方的室外侧换热器。
12.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室内侧热交换器放置于室外侧热交换器之上,这样便于集中进行空气处理,便于装配制造,还有利于缩短导水管,并充分利用积水盘内积蓄的冷凝水的自重,无需额外动力。
13.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室内侧热交换器根据室内房间大小进行集中设置。
14.室内侧热交换器底部设置冷凝水积水盘,夏季空调运行,室内侧热交换器上的凝露滴落到积水盘内,被积水盘收集。
15.冷凝水积水盘底部有连接管连接至室外侧换热器上,夏季空调运行,室内侧热交换器上的凝露滴落到积水盘内,被积水盘收集,连接管上设有虹吸式浮力泄水阀,当积水盘内的冷凝水积累到一定量,靠水压将阀门推开,之后利用虹吸现象,快速排出积水盘里储存的冷凝水,当积水盘内的水量很少或者冬季运行时,虹吸式浮力泄水阀将自动闭合起来。
16.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分配器装在室外侧换热器上。
17.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分配器的出水口朝向室外侧换热器的翅片,更有利于室外侧换热器的散热。
18.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分配器的出水口为喷头,以雾化或喷洒的方式出水,有利于充分利用冷凝水,且增大冷却面积。
19.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导水管内壁周向固设有一环形挡板;
20.虹吸式浮力泄水阀包括:
21.泄水固定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外侧壁与外筒内侧壁通过多个周向分布的径向连接筋固定连接;内筒底端低于外筒底端,内筒顶端低于外筒顶端;内筒外侧壁底部通过密封圈与环形挡板形成密封连接;
22.可与外筒顶部密封配合的密封盖,密封盖与导水管内壁之间存在可供冷凝水流过的间隙;
23.密封环,放置于密封盖、外筒、内筒和径向连接筋围成的环形区域内,可在水压作用下上浮直至高于内筒顶端。
24.上述优选的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25.非泄水状态下,密封环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搁置在径向连接筋上,形成密封;
26.泄水状态下,由于水压的作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区域内的水向上顶推密封环,密封环随水位上升直至高于内筒顶端,水流便越过内筒顶端进入内筒向下流出。
27.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密封盖外缘固定连接环形过滤网,环形过滤网外缘与导水管内壁过盈配合,可起到对冷凝水的过滤作用,且环形过滤网和密封盖固定连接,可随密封盖一起组装和拆卸,灵活方便。
28.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内筒顶端周向设有多个
朝上且与密封盖抵接的挡片,用于在密封环上浮超过内筒顶端时起到对密封环的限位作用,避免密封环偏移位置而导致在泄水状态结束时随水位一起下降后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2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包括:
30.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针对集中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组,其中室内侧热交换器和室外侧换热器设于同一处的上下位置,在室内侧热交换器下方、室外侧换热器上方设置用于接收室内侧热交换器表面凝结的冷凝水的积水盘,并将该积水盘通过带有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导水管与分配器连接,分配器的出水端朝向室外侧换热器(具体可以是室外侧换热器的翅片等,出水方式可以是雾化、喷洒等),从而可在积水盘内冷凝水达到设定水位(产生足够的压力)后将冷凝水引导至下方的室外侧换热器。
31.本实用新型可在将冷凝水排出的同时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低温性质,带走室外侧换热器上的显热与潜热,提高机组的综合能效,而且由于液封的存在,室内机组风机运行时也不会产生空气倒吸的现象。
附图说明
32.图1为实施例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实施例的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实施例的泄水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
36.1-热泵机组
ꢀꢀꢀꢀꢀꢀꢀꢀꢀ
2-室内侧热交换器
ꢀꢀꢀꢀꢀꢀꢀ
3-室外侧换热器
37.4-积水盘
ꢀꢀꢀꢀꢀꢀꢀꢀꢀꢀꢀ
5-导水管
ꢀꢀꢀꢀꢀꢀꢀꢀꢀꢀꢀꢀꢀꢀꢀ
6-分配器
38.7-虹吸式浮力泄水阀 8-环形过滤网
ꢀꢀꢀꢀꢀꢀꢀꢀꢀꢀꢀ
9-内筒
39.10-环形挡板
ꢀꢀꢀꢀꢀꢀꢀꢀ
11-外筒
ꢀꢀꢀꢀꢀꢀꢀꢀꢀꢀꢀꢀꢀꢀꢀꢀ
12-导水管的内壁
40.13-径向连接筋
ꢀꢀꢀꢀꢀꢀ
14-密封环
ꢀꢀꢀꢀꢀꢀꢀꢀꢀꢀꢀꢀꢀꢀ
15-密封盖
41.16-挡片
ꢀꢀꢀꢀꢀꢀꢀꢀꢀꢀꢀꢀ
1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操作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4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热泵机组1连接的室内侧热交换器2和室外侧换热器3。
44.室内侧热交换器2可根据室内房间大小进行集中设置,且室内侧热交换器2设置于室外侧换热器3的上方。
45.室内侧热交换器2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冷凝水的积水盘4。
46.积水盘4底部与带有虹吸式浮力泄水阀7的导水管5连接,导水管5另一端连接分配器6,用于在积水盘4内冷凝水达到设定水位后将冷凝水引导至下方的室外侧换热器3。
47.分配器6装在室外侧换热器3上,且出水口朝向室外侧换热器的翅片。分配器6的出水口为喷头,以雾化或喷洒的方式出水。
48.如图2所示,导水管5内壁12周向固设有一环形挡板10。
49.参见图2、图3,虹吸式浮力泄水阀7包括:
50.泄水固定装置,包括内筒9和外筒11;内筒9外侧壁与外筒11内侧壁通过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径向连接筋13固定连接;内筒9底端低于外筒11底端,内筒9顶端低于外筒11顶端;内筒9外侧壁底部通过密封圈17与环形挡板10形成密封连接;
51.可与外筒11顶部密封配合的密封盖15,密封盖15与导水管5内壁12之间存在可供冷凝水流过的间隙,具体的,密封盖15外缘固定连接环形过滤网8,环形过滤网8外缘与导水管5内壁12过盈配合,可起到对冷凝水的过滤作用,且环形过滤网8和密封盖15固定连接,可随密封盖15一起组装和拆卸,灵活方便;
52.密封环14,放置于密封盖15、外筒11、内筒9和径向连接筋13围成的环形区域内,可在水压作用下上浮直至高于内筒9顶端。
53.此外,内筒9顶端还周向设有多个朝上且与密封盖15抵接的挡片16,用于在密封环14上浮超过内筒9顶端时起到对密封环14的限位作用,避免密封环14偏移位置而导致在泄水状态结束时随水位一起下降后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54.本实施例的虹吸式浮力泄水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55.非泄水状态下,密封环14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搁置在径向连接筋13上,形成密封;
56.泄水状态下,由于水压的作用,内筒9和外筒11之间的区域内的水向上顶推密封环14,密封环14随水位上升直至高于内筒9顶端,水流便越过内筒9顶端进入内筒9向下流出。
57.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