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治菠萝长叶螨的生物农药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21:5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菠萝长叶螨的生物农药。


背景技术:

2.菠萝长叶螨属于真螨目细须螨科长叶螨属,主要为害菠萝,尤其是菠萝种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菠萝产地,菠萝长叶螨分布较广,其栖息于菠萝叶片基部白色部分,用口针吸取汁液,形成褐色斑块,引起叶片干枯,影响菠萝的生长与发育。
3.目前化学农药仍在菠萝长叶螨等害虫防治中占主要地位,化学农药有三氯杀螨醇和乙唑螨腈等。化学农药防治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可以减轻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但含单一活性成分化学农药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连续使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降低,同时使用次数多将加重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而将作用机制不同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而且利用活性成分复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有助于减少活性成分的施用量,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4.多拉菌素,英文通用名为doramectin,是以环己烷羧酸为前体,通过基因重组的阿维链霉菌新菌株发酵而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化学分子式为: c
50h74o14
,化学名称为“25-环已基-5-0-去甲基-25-去(1-甲基丙基)阿维菌素”,结构式如下:
[0005][0006]
多拉菌素属于阿维菌素类生物农药,其对昆虫、螨类和线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其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γ-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在大脑γ-氨基丁酸主要抑制突触后神经传导,γ-氨基丁酸释放量增加,使突触后细胞的正常休止电位提高,神经难以将刺激传递给肌肉,使肌肉不能收缩,导致虫体麻痹而被驱除。
[0007]
cn201510847715.5,公开了一种多拉菌素和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并具体公开了多拉菌素和噻虫嗪复配使用时,有效提高了对棕榈蓟马的防治效果。
[0008]
cn201510306209.5,公开了一种多拉菌素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组合物,并具体公开了多拉菌素与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组合使用时,不但提高了各有效成分的杀虫谱,而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经试验证明,对多种果树蔬菜的虫害、螨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9]
cn201510306323.8,公开了多拉菌素和植物源类杀虫剂组合物,并具体公开了多
拉菌素与植物源类(苦参碱、印楝素、多抗霉素、藜芦碱和烟碱等) 组合使用时,不但提高了各有效成分的杀虫谱,而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经试验证明,对多种果树蔬菜的虫害、螨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10]
发明人通过大量室内活性试验发现多拉菌素与乙唑螨腈、呋喃虫酰肼或丁氟螨酯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进行复配时,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为害螨的综合防治以及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支持。目前还未见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菠萝长叶螨的生物农药,以解决使用单一活性成分化学农药品种时存在的问题。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3]
一种防治菠萝长叶螨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由多拉菌素与乙唑螨腈、呋喃虫酰肼或丁氟螨酯二元复配而成。
[0014]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拉菌素与乙唑螨腈的质量比为2-4:15-1。
[0015]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拉菌素与呋喃虫酰肼的质量比为1-40:7-1。
[0016]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拉菌素与丁氟螨酯的质量比为1-20:12-1。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生物农药中有效成分在进行复配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与其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提高对菠萝长叶螨的防治效果,从而可以降低农药的施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和农药残留,可为害螨的综合防治以及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支持。
[0019]
(2)本发明生物农药中2种有效成分复配在防除害螨时,作用机理不同,可以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延长生物农药的更新换代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1]
实施例:多拉菌素复配后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22]
1.试验对象:采自菠萝幼苗植株上的菠萝长叶螨,在实验室内饲养多代后,选择生理状态一致的雌成螨;
[0023]
2.供试药剂
[0024]
97%多拉菌素原药、98%乙唑螨腈原药、98%呋喃虫酰肼原药、97%丁氟螨酯原药,以上药剂均为市售。
[0025]
将原药先用二甲基亚砜溶解配制成单剂母液,再用0.1%吐温-80的水溶液稀释,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7个梯度质量浓度,备用。
[0026]
3.试验方法(参考《nt/t 1154.13-2008农药室内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3部分:叶碟喷雾法》)
[0027]
选取生长一致的菠萝叶片,用直径2cm的打孔器做成叶碟;在直径9cm 培养皿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碟,每皿2个叶碟;将供试害螨接种到叶碟上,每个
叶碟接种15头。将potter喷雾塔的喷雾压力调整至1.47
×
105pa;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底盘进行喷雾,喷液量为1ml,每个处理重复4次,并设只含0.1%吐温-80的水溶液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液下沉1min后取出,盖上培养皿盖(培养皿盖上开设有直径3cm的小孔并粘有100目纱布以通风),转至温度(25
±
1)℃、光周期l:d=(16:8)h 条件下饲养。处理后48h观察害螨的死亡情况(用柔软的毛笔触碰害螨的附肢,不动即判定为死亡),分别记录各处理的总虫数和死虫数,并以此计算出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
[0028][0029]
上式中:p
‑‑
死亡率,单位为%;k
‑‑
死亡虫数;n
‑‑
处理总虫数。
[0030][0031]
上式中:p1‑‑
校正死亡率,单位为%;p
t
‑‑
处理死亡率,单位为%;p0‑‑
空白对照死亡率,单位为%。
[0032]
4.数据分析:用dps软件对各处理药剂浓度对数值和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处理药剂的lc
50
,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33][0034]
上式中:ati
‑‑
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s
‑‑
标准药剂的lc
50
,单位为mg/l; m
‑‑
混剂的lc
50
,单位为mg/l。
[0035]
tti=tia×
pa tib×
pb[0036]
上式中:tti
‑‑
混剂的理论毒理指数;tia‑‑
a药剂的毒力指数;pa‑‑
a药剂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
b药剂的毒力指数;pb‑‑
b药剂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037][0038]
上式中:ctc
‑‑
共毒系数;ati
‑‑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
‑‑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039]
5.药效评价
[0040]
根据计算的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的增效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1-3。
[0041]
表1多拉菌素和乙唑螨腈复配对菠萝长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2][0043][0044]
由表1可以看出,多拉菌素和乙唑螨腈在质量比为2-4:1-15内,对菠萝长叶螨的共毒系数均高于120,即多拉菌素和乙唑螨腈复配后对菠萝长叶螨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5]
表2多拉菌素和呋喃虫酰肼复配对菠萝长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6]
药剂名称及配比lc
50
(mg/l)atittictc多拉菌素26.73100.00
‑‑‑‑
呋喃虫酰肼7.92337.50
‑‑‑‑
多拉菌素1:呋喃虫酰肼76.44415.06307.81134.84多拉菌素1:呋喃虫酰肼55.71468.13297.92157.13多拉菌素1:呋喃虫酰肼34.26627.46278.13225.61多拉菌素1:呋喃虫酰肼17.14374.37218.75171.14多拉菌素5:呋喃虫酰肼112.18219.46139.58157.22多拉菌素10:呋喃虫酰肼113.23202.04121.59166.16多拉菌素20:呋喃虫酰肼116.47162.30111.31145.81多拉菌素40:呋喃虫酰肼120.18132.46105.79125.21
[0047]
由表2可以看出,多拉菌素和呋喃虫酰肼在质量比为1-40:7-1内,对菠萝长叶螨的共毒系数均高于120,即多拉菌素和呋喃虫酰肼复配后对菠萝长叶螨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8]
表3多拉菌素和丁氟螨酯复配对菠萝长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9]
[0050][0051]
由表3可以看出,多拉菌素和丁氟螨酯在质量比为1-20:12-1内,对菠萝长叶螨的共毒系数均高于120,即多拉菌素和丁氟螨酯复配后对菠萝长叶螨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增效作用。
[0052]
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多拉菌素与乙唑螨腈、呋喃虫酰肼或丁氟螨酯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进行复配时,对菠萝长叶螨的共毒系数均高于120,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菠萝长叶螨的防除效果,从而可以降低农药的施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和农药残留,可为害螨的综合防治以及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支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