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机显示器加工用除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5:4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显示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显示器加工用除泡装置。


背景技术:

2.手机显示屏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仪器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种显示工具,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手机显示屏包括:tft-lcd液晶显示屏、ufb液晶显示屏、stn屏幕和amoled。
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在手机显示屏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除泡操作,现有的除泡装置采用抽真空的方式对手机显示屏进行除泡操作,功能较为单一且除泡效果较差,现有的除泡装置在使用时移动较为不便,便捷性较差,且现有的除泡装置不能对除泡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进行处理,被人体吸入会危害身体健康,环保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手机显示器加工用除泡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手机显示器加工用除泡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除泡箱,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除泡箱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除泡箱的内部设置有除泡机构,所述除泡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的内壁,所述除泡箱的顶部中央设置有真空泵,所述除泡箱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除泡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除泡箱靠近温度传感器的内壁设置有氧浓度传感器,所述除泡箱靠近氧浓度传感器的内壁设置有氧气发生器,所述除泡箱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除泡箱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泡箱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报警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的内部,所述液压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底座靠近液压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的一侧,所述除泡箱靠近转动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转动底座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罩,所述安装罩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的顶部,所述安装罩的内壁设置有颗粒活性炭层,所述颗粒活性炭层的顶部设置有玻璃纤维过滤层,所述安装罩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
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的一侧,所述控制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主机靠近控制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氧浓度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装置设置有除泡机构,加热板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除泡箱内部的温度,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除泡箱内部的温度,氧浓度传感器检测除泡箱内部的氧气浓度,通过氧气发生器释放氧气来调节除泡箱内部的氧气浓度,通过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氧气浓度的自动化调节,提高了除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万向轮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使用位置时,通过液压带动液压杆伸缩,液压杆带动支撑脚移动,支撑脚将装置撑起,此时,万向轮悬空,完成对装置的移动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过滤机构,在进行除泡操作时,抽气泵启动,颗粒活性炭层和玻璃纤维过滤层配合对挥发性气体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抽气泵排出装置,避免被人体吸入危害身体健康,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00底座、110除泡箱、111报警器、210液压杆、211支撑脚、220万向轮、310转动底座、311密封圈、320连接板、330密封门、410放置板、420真空泵、430加热板、440温度传感器、450氧浓度传感器、460氧气发生器、510安装罩、520颗粒活性炭层、530玻璃纤维过滤层、540抽气泵、610控制主机、611控制按钮、61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除泡箱110,所述底座10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除泡箱11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除泡箱110的内部设置有除泡机构,所述除泡机构包括放置板410,所述放置板410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110的内壁,所述除泡箱110的顶部中央固定有真空泵420,所述除泡箱110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板430,所述除泡箱110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温度传感器440,所述除泡箱110靠近温度传感器440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氧浓度传感器450,所述除泡箱110靠近氧浓度传感器450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氧气发生器460,所述除泡箱110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除泡箱110的侧壁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对装置进行移动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设置有除泡机构,加热板430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440检测除泡箱110内部的温度,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除泡箱110内部的温度,氧浓度传感器450检测除泡箱110内部的氧气浓度,通过氧气发生器460释
放氧气来调节除泡箱110内部的氧气浓度,通过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氧气浓度的自动化调节,提高了除泡的效率和质量,设置有过滤机构对除泡时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避免被人体吸入危害身体健康,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和实用性。
22.具体的,所述除泡箱110的顶部边缘通过螺栓固定有报警器111;通过设置有报警器111,在装置运行异常时发出警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3.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液压杆210,所述液压杆21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00的内部,所述液压杆21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脚211,所述底座100靠近液压杆21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万向轮220;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万向轮220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使用位置时,通过液压带动液压杆210伸缩,液压杆210带动支撑脚211移动,支撑脚211将装置撑起,此时,万向轮220悬空,完成对装置的移动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24.具体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转动底座310,所述转动底座310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110的一侧,所述除泡箱110靠近转动底座31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圈311,所述转动底座310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接板320,所述连接板3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门330;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对装置起到密封的作用。
25.具体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罩510,所述安装罩510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110的顶部,所述安装罩510的内壁固定有颗粒活性炭层520,所述颗粒活性炭层520的顶部固定有玻璃纤维过滤层530,所述安装罩51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抽气泵540;通过设置有过滤机构,在进行除泡操作时,抽气泵540启动,颗粒活性炭层520和玻璃纤维过滤层530配合对挥发性气体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抽气泵540排出装置,避免被人体吸入危害身体健康,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和实用性。
26.具体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主机610,所述控制主机610通过螺栓固定于除泡箱110的一侧,所述控制主机6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611,所述控制主机610靠近控制按钮611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612;通过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按钮611设置装置的运行参数,显示屏612显示装置的运行数据,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和可视化程度。
27.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440和氧浓度传感器450均与控制主机610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控制主机610对装置进行智能化控制。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控制按钮611设置装置的运行参数,显示屏612显示装置的运行数据,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万向轮220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使用位置时,通过液压带动液压杆210伸缩,液压杆210带动支撑脚211移动,支撑脚211将装置撑起,此时,万向轮220悬空,完成对装置的移动固定,打开密封门330,将手机显示屏放置在放置板410上,关闭密封门330,启动装置,真空泵420对除泡箱110进行抽真空操作,加热板430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440检测除泡箱110内部的温度,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除泡箱110内部的温度,氧浓度传感器450检测除泡箱110内部的氧气浓度,通过氧气发生器460释放氧气来调节除泡箱110内部的氧气浓度,实现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氧气浓度的自动化调节,对手机显示屏进行除泡操作,在进行除泡操作时,抽气泵540启动,颗粒活性炭层520和玻璃纤维过滤层530配合对挥发性气体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抽气泵540排出装置。
29.本实用新型虽公开了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