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蒸馏塔腔室和用于运输蒸馏塔的方法与流程

2022-11-23 10:25: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馏塔腔室和一种用于运输蒸馏塔的方法。在低于0℃的温度下运行的蒸馏塔必须隔热,以减少热损失。一般而言,它们设置在充填有隔热材料的平行六面体形或圆柱形/圆筒形的腔室中。蒸馏塔由包含传质和传热元件如规整填料或蒸馏板的圆柱形壳体构成。


背景技术:

2.由于必须充填腔室的隔热材料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必须保持干燥,因此一般在塔已被安装到其必须运行以蒸馏气体混合物的最终地点后马上将其倒入腔室中。
3.对于较轻的塔,塔下方的结构可以将其保持在适当位置。
4.对于较重的塔,需要另一种解决方案。
5.该塔具有带有圆顶形底部的圆柱形整体形状,并且在最重的塔例如由不锈钢制成的塔的情况下由称为“裙部”的圆柱形元件保持直立。该裙部的直径与塔相同,并与壳环同轴对齐;它被固定在塔的壳环上。因此,在圆顶形底部与塔被固定于其上的平坦表面之间,有一个封闭和空置的空间直接位于塔的下方。
6.该平坦表面可以是腔室的基部或对应于设置在腔室基部上的板的另一基部。
7.重要的是,该封闭和空置的空间是隔热的,以免留下没有隔热的空间。
8.本发明在于在裙部中设置至少一个开口以允许冲洗氮气进入塔的裙部和圆顶形底部之间的空间和/或允许将粉状隔热材料引入塔的裙部和圆顶形底部之间的空间中。
9.在现有技术中,冲洗气体被释放到塔周围的珍珠岩中,但没有被引入该空间中,从而在流体从塔泄漏到该空间中的情况下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10.us3750413公开了一种具有圆顶形底部和圆柱形裙部的蒸馏塔,经圆顶形底部连接到塔内部以便将流体引入其中或从中除去流体的管道穿过裙部。
11.冲洗氮气仅在塔外循环并且不参与蒸馏。


技术实现要素:

12.根据本发明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平行六面体形或圆柱形/圆筒形的腔室,该腔室包含由圆柱形壳体和圆柱形裙部(j)构成的蒸馏塔,该圆柱形壳体包含传质和传热元件,并且在一端处由罩帽封闭,而在另一端处由圆顶形底部(e)封闭,该圆柱形裙部具有与壳环/壳体环相同的直径、与壳环同轴对齐并且以环绕圆顶形底部的方式固定在壳环的一端上,从而在底部、裙部的壁和基部之间形成空间(i),并且设有用于在腔室内但在该空间外释放冲洗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裙部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优选地至少两个开口,以允许冲洗气体在空间(i)中循环,该空间充填有粉状隔热材料。
13.优选地:
14.·
裙部包括用于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装置。
15.·
该空间充填有珍珠岩。
16.·
该空间不包含任何填料或板。
17.·
壳环中的至少两个开口彼此面对。
18.·
腔室仅在该空间中包含粉状隔热材料。
19.·
腔室在腔室与塔之间的空间中包含粉状隔热材料。
20.·
裙部包括优选地彼此面对的两个开口,以允许冲洗气体循环通过该空间。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蒸馏塔的方法,其中:
22.i)在第一地点,通过在一空间中设置隔热材料来组装蒸馏塔,该蒸馏塔由圆柱形壳体和圆柱形裙部构成,该圆柱形壳体包含传质和传热元件,并且在一端处由罩帽封闭,而在另一端处由圆顶形底部封闭,该圆柱形裙部具有与壳环相同的直径、与壳环同轴对齐并以环绕圆顶形底部的方式固定在壳环的一端上,从而在底部、裙部的壁与基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裙部包括至少一个开口(o1,o2),优选地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能够允许冲洗气体在该空间中循环,
23.ii)可能在平行六面体形或圆柱形的腔室内将塔运输到第二地点,
24.iii)一旦塔到达第二地点,就将塔定位成使其轴线是竖直的,并且如果塔不是在腔室中被运输,则将塔放置在腔室中,并且在第二地点将该塔周围的腔室中的空间充填粉状隔热材料。
25.根据其它任选的方面:
26.·
在第一地点用于封闭至少一个开口的装置是闭合的,并且一旦塔到达第二地点,就打开或移除用于封闭至少一个开口的装置,使得至少一个开口开启。
27.·
用岩棉使腔室(cb)内的至少一个区域隔热。
28.·
空间在使用期间不包含任何液体。
29.·
管道未穿过该至少一个开口。
30.·
该至少一个开口确定尺寸为允许将粉状隔热材料引入空间中。
31.这样,使壳环下方的空间隔热的复杂操作在例如存在更有经验的工人的地点进行,而松散充填在存在经验较不丰富的工人的不同地点进行。
32.优选地,在第一地点用于封闭该至少一个开口的装置是闭合的,并且一旦塔到达第二地点,就打开或移除用于封闭至少一个开口的装置以使得至少一个开口开启。
33.腔室内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用岩棉隔热。
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提供了一种用粉状隔热材料充填腔室的方法,该腔室包含蒸馏塔,该蒸馏塔由圆柱形壳体和圆柱形裙部构成,该圆柱形壳体包含传质和传热元件,并且在一端处由罩帽封闭,而在另一端处由圆顶形底部封闭,该圆柱形裙部具有与壳环相同的直径、与壳环同轴对齐并以环绕圆顶形底部的方式固定在壳环的一端上,在底部、裙部的壁和基部之间形成一空间,裙部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优选地至少两个开口,在该方法中,粉状隔热材料经腔室中的开口被倒入腔室中并经至少一个开口进入所述空间。
附图说明
35.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3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塔。
37.图2示出了设置在腔室内的图1中的塔。
具体实施方式
38.图1示出了由圆柱形壳体k构成的蒸馏塔,该圆柱形壳体k包含传质和传热元件,例如规整填料或蒸馏板。塔在一端处由罩帽封闭,而在另一端处由圆顶形底部e封闭。具有与壳环k相同的直径并与壳环同轴对齐的圆柱形裙部j以环绕圆顶形底部e的方式固定在塔的一端上,从而在底部、裙部的壁和基部f之间形成空间i。例如通过将裙部j焊接在适当位置来将裙部j以密封的方式固定到平坦基部上。否则,可将围绕裙部j的环形凸缘固定到基部上,如fr2775438中所述。
39.在裙部j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优选地至少两个开口o1、o2,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诸如插塞的封闭装置来封闭它们,该封闭装置包括诸如岩棉的隔热层。这些开口不会被管道或其它元件的通路占据,从而可以将粉状隔热材料引入空间中。这些开口还允许在塔和裙部外循环的冲洗气体进入圆顶形底部e下方的空间i。
40.所形成的空间i充填有粉状隔热材料,例如珍珠岩。优选地,通过将隔热材料传送通过开口o1、o2中的至少一个来将隔热材料引入该空间中。空间i既不包含填料也不包含板。例如,它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管道和/或至少一个阀。
41.由于裙部j以密封的方式固定到基部上并且开口o1、o2被适当地封闭,所以隔热材料保留在空间中。
42.图2示出,为了在低于0℃的温度下用作蒸馏塔,该塔必须设置在充填有隔热材料——例如粉状隔热材料——的平行六面体形或圆柱形的封闭腔室cb中。
43.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步骤中,仅塔的裙部j和底部e之间的空间充填有隔热材料,并且这种充填优选地在组装车间和/或制造车间中进行。然后,可以在腔室cb内运输该塔,或者一旦它已到达它必须运行的最终地点,就可以将它设置在腔室cb中。因此,如果塔在腔室cb中被运输,则除了安装在塔的裙部j和圆顶形底部e之间的隔热材料之外,塔不包含任何隔热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壳环k、裙部j和围绕它们的腔室之间的空间s因此包含空气并且没有充填隔热材料。
44.一旦塔已到达现场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设置在腔室cb中,则移除用于封闭至少一个开口o1、o2的装置并且对腔室充填粉状隔热材料,假设腔室cb内部的至少一个区域也可能包含岩棉作为隔热材料。
45.这种充填是通过将粉状隔热材料经例如在腔室cb的顶部中的开口o3倾倒而完成的。
46.当塔在运行时,腔室cb的内部被干燥的氮气永久地冲洗,从而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将泄漏排向腔室cb的顶部。使塔的裙部j中的至少一个开口o1、o2开启使得该冲洗气体可以进入空间i并冲洗其中包含的隔热材料。如果隔热材料潮湿,则这使得可以排出空间i中可能存在的水。如果水结冰,则这可能会削弱裙部j和/或底部e。当然,使用至少两个开口o1、o2可以使冲洗气体更好地在裙部j内循环。如果开口o1,o2中的两个彼此面对,则这促进了良好的循环。
47.至少一个开口的存在使得可以将粉状隔热材料引入裙部内,从而完全或部分地充填该空间。例如,隔热材料可能会在移动期间沉降,从而在底部下方形成空间。
48.一旦塔已到达现场,用隔热材料预先充填裙部的内部就可以更好地分配通常经由腔室的顶部引入的隔热材料。具体而言,在圆顶形底部e下方的空间i中,特别是在裙部j与
圆顶形底部e之间的接合区域中,很难确保隔热材料的良好分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