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0:0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


背景技术:

2.热塑性弹性体又称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其产品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便、加工方式广的特点。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等加工方式生产。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已成为取代传统橡胶的最新材料,而且在电缆上的应用性能也比较好。电缆一般包括多个缆芯、绝缘层、绕包层、屏蔽层、护套和填料等,其中缆芯包括多根导体。
3.现有的热塑弹性体电缆中的所有缆芯一般是直接由绕包带进行包裹,尽管缆芯的紧密度有所提高,但是随着长期的使用,缆芯之间的空隙会增加,影响整个电缆内部的抗拉强度,对电缆的电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很多电缆外护套虽然通体厚度较其它层的话比较大,但一旦出现伤口就会产生由内向外拉伤通体厚度的趋势,影响电缆的实际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电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高、韧性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包括多个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多个缆芯的外部设置有绕包层、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多个缆芯包括一个主缆芯和分布在主缆芯外侧的六个侧缆芯,所述绕包层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环体部,所述环体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将绕包层和缆芯的外表面挤压呈波浪面的内凸体部,所述内凸体部的凸面为第一圆弧柱形面,所述内凸体部的内部设置有梭形截面的缓冲通孔,所述缓冲层的外部设置有铝网编织层,所述铝网编织层的外部设置有铝屏蔽层,所述铝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内护套为铜质护套且设置在填充层的外部,所述内护套包括基套层,所述基套层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面均匀分布的辊压槽,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铠装层,所述外护套包括内外嵌套的第一护套体和第二护套体,所述第一护套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带,所述第二护套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外凸带间隔配合的内凸带。
6.作为优选,所述内凸体部的凸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柱面槽。
7.作为优选,所述辊压槽的长度轨迹呈锯齿形,相邻所述辊压槽之间的间距大于辊压槽的槽宽。
8.作为优选,所述内凸带和外凸带的相对侧均为第二圆弧柱形面,所述内凸带的根部和外凸带的根部半径均小于第二圆弧柱形面的半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通过采用缓冲层不仅可以在本电缆的
内部提供缓冲,还可以有效限制缆芯在其内侧的位移,从而提高所有缆芯的稳定性,避免电缆出现明显变扁的情况;铝网编织层在起到提升抗拉强度作用的同时,能够提高铝屏蔽层与其内侧结构结合的协调性;由填充层来提高铝屏蔽层与内护套的隔热性能,而且内护套设计有辊压槽可以令其在发挥屏蔽与抗拉功能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柔韧程度;外护套采用分体嵌套呈一体的结构,在减薄外护套总厚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耐用性,降低出现贯穿口的概率。本电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高、韧性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的断面图;
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内护套的展开图;
14.以上各图中,1、缆芯;1a、主缆芯;1b、侧缆芯;11、导体;12、绝缘层;13、屏蔽层;2、绕包层;3、缓冲层;31、环体部;32、内凸体部;33、缓冲通孔;34、柱面槽;4、铝网编织层;5、铝屏蔽层;6、填充层;7、内护套;71、基套层;72、辊压槽;8、铠装层;9、外护套;91、第一护套体;92、第二护套体;93、外凸带;94、内凸带。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7.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塑弹性体电缆,包括多个缆芯1,所述缆芯1包括多根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所述多个缆芯1的外部设置有绕包层2、内护套7和外护套9。其中,缆芯1、绝缘层12屏蔽层13和绕包层2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缆芯1包括一个主缆芯1a和分布在主缆芯1a外侧的六个侧缆芯1b,绕包层2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层3,缓冲层3包括环体部31,环体部3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将绕包层2和缆芯1的外表面挤压呈波浪面的内凸体部32,内凸体部32的凸面为第一圆弧柱形面,内凸体部32的内部设置有梭形截面的缓冲通孔33,缓冲层3的外部设置有铝网编织层4,铝网编织层4的外部设置有铝屏蔽层5,铝屏蔽层5的外部设置有填充层6,内护套7为铜质护套且设置在填充层6的外部,内护套7包括基套层71,基套层7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面均匀分布的辊压槽72,内护套7与外护套9之间设置有铠装层8,外护套9包括内外嵌套的第一护套体91和第二护套体92,第一护套体91的外
表面设置有外凸带93,第二护套体9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外凸带93间隔配合的内凸带94。
18.本电缆中六个侧缆芯1b由外向内对主缆芯1a进行挤压与紧靠,而且六个侧缆芯1b不易与主缆芯1a产生易位或者交错,同时也便于内凸体部32与不同侧缆芯1b形成稳定性力学夹持关系,从而提高本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与缆芯1数量相匹配地,由内凸体部32直接对相邻的缆芯1进行挤压,而内凸体部32在受压之后因其内部缓冲通孔33的设计可令其自动变型,并向缆芯1施加作用反力,提高缆芯1在缓冲层3内侧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电缆出现明显变扁的情况,电缆的的柔韧性和抗拉强度也得到相应的保证。铝网编织层4在起到提升抗拉强度作用的同时,能够提高铝屏蔽层5与其内侧结构结合之后的协调性;由填充层6来提高铝屏蔽层5与内护套7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内护套7设计有辊压槽72可以令外表面的延展性能得到提升,所以柔韧性得到改善,而且也能够保证其充分发挥最基础的屏蔽与抗拉功能。外护套9采用分体嵌套呈一体的结构,这样可以在挤出外护套9时,减薄外护套9总厚度设计,但是仍然也具有较好的耐用性,特别是第一护套体91与第二护套体92的组合设计,大大降低出现贯穿口的概率,而整体护套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会减弱。
19.为了提高缓冲层3对其内侧缆芯1b的限位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内凸体部32的凸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柱面槽34。柱面槽34可为内凸体部32提供一定的变型量,令其自动根据受压情况产生合理的收缩与延展,并且向缆芯1和绕包层2施加动态压力,令整个电缆始终具有较好的内部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电学性能。
20.为了提高内护套7的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压槽72的长度轨迹呈锯齿形,相邻所述辊压槽72之间的间距大于辊压槽72的槽宽。辊压槽72的齿面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尽管内护套7的柔韧性因辊压槽72而得到改善,但整体的抗拉强度依然能够满足电缆的抗拉要求。
21.为了提高外护套9的嵌套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带94和外凸带93的相对侧均为第二圆弧柱形面,内凸带94的根部和外凸带93的根部半径均小于第二圆弧柱形面的半径。这样可以令第一护套体91与第二护套体92的嵌套面存在一定的轴向偏移范围,但原配合的内凸带94与外凸带93并不会周转到其它节点处,所以整个外护套9在外力作用下可始终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与一体性,抗皱缩效果也比较好。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