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12-31 15:1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埋支撑立柱在钢筋混凝土内部,支撑立柱竖直设置;步骤2:辊模安装,用砂浆对承台顶面进行找平,根据测量放样边线,安装辊模外框架及模板;步骤3:辊模安装完成后,在辊模外框架相邻的任意两边放置地面垂直度控制装置对辊模进行二次调平,并用砂浆在辊模底部找平;步骤4:在支撑立柱顶部安装液压提升系统,设置提升横杆在液压提升系统的顶部,将辊模与提升横杆连接;步骤5:对墩柱进行浇筑,然后在进行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对辊模外框架进行提升,提升完成后通过设置在辊模外框架的垂直度控制装置进行调平,然后反复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高度为90cm,模板预留10cm作为第二次安装的操作接口,浇筑完成12小时候,提升辊模外框架70cm,在提升过程中观测液压提升系统的压力表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停止提升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在继续提升,提升完成后通过两个垂直度控制装置在交叉线上构成一个平面的原理对辊模外框架调平,控制支墩的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度控制装置包括钢板和水平尺,水平尺水平设置在钢板上,钢板与外框架水平固定连接,钢板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并设置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外框架固定设置,钢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调节垫片,水平调节垫片固定设置在外框架的水平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度控制装置的调平原理过程为:辊模外框架为固定装置,可视为一个长方体刚体,且其4个面均保持绝对竖直状态,控制墩柱垂直有两个关键点为承台上浇筑首模混凝土时,外框架、模板需要整体垂直大地,保障垂直度百分百满足设计,后续辊模提升时在该坐标上只变化高程,其余不变,也就是坐标x轴、y轴、z轴中,只有z变化,x轴和y轴均不变,两个水平仪,水平仪相交,实时保持水平居中,一个平面中的两条相交线平行与另一个平面的两条线,则该两个平面平行,控制提升过程中外框架、模板整体垂直大地,框架顶面平行大地,就能使墩柱垂直大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浇筑完一次后,进行第二次模板安装,上下模板采用阴阳锁扣连接,模板的四角处设置角钢连接锁固,安装好第二次模板后,每次浇筑混泥土30cm,然后一次重复浇筑6次为一个周期,然后拆除底部的模板进行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混凝土初凝时即可拆除模板,20℃时c30、c40辊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6.5小时,温度每下降10℃,初凝时间延后40-45分钟,温度每上升10℃,初凝时间提前20-25分钟,温度的降低相比相同温度的增加,对初凝时间的影响大,采用42.5级水泥配制c50辊模混凝土时,7~8小时后即可开始拆除模板,而采用52.5级水泥时,通过试配调整外加剂的组分和掺量,6.5~7小时后即可开始拆除模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垂直度的辊模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主要通过两个地面垂直度控制装置对辊模进行调平,实现支墩的垂直度。施工过程更方便,不受大风、大雾等天气的客观因素影响,能做到实时观测,适时调整,与吊线锤法相比较,水平尺法不会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且吊线锤法需要同时测量墩柱顶部与底部各面与锤线的距离计算差值,施工人员需要在高墩上下频繁往返,耗费时间较久。对于24小时连续循环施工作业的辊模工艺来说,不仅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受黑夜、大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常规激光垂准仪法相比,水平尺法采用的设备成本更低,对于现场施工的适用性很强,大部分施工人员都可进行观测与运用。部分施工人员都可进行观测与运用。部分施工人员都可进行观测与运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唐军 黄香健 刘淋 胡波 蓝玮 周鹤圣 冉发明 覃锰 姚忠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