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囊用垫布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1:2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作为汽车等交通工具用的安全装置之一的气囊的主体布上附带的垫布,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附带于帘式气囊的主体布的垫布。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从提高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乘员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车载气囊的搭载率正在提高。通常的汽车用气囊由探测碰撞的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充气器)、缓冲器等构成。当传感器探测到碰撞时,充气器工作,在产生的气体的作用下,缓冲器瞬间膨胀(展开),从而能够保护乘员免受冲击。
3.作为这样的汽车用气囊,除了安装于驾驶座、副驾驶座的前面部的、主要保护乘员免受交通工具的正面碰撞所导致的冲击的驾驶员气囊、乘员气囊之外,还开发了主要保护乘员免受交通工具的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冲击的侧部气囊、保护乘员的腿部的膝部气囊等与碰撞的种类、乘员的位置对应的各种气囊。
4.主要保护乘员免受由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冲击的帘式气囊被设计为,例如沿着汽车的车顶纵梁收纳于从前支柱侧到后支柱侧的区域中,在感知到碰撞时以沿着侧窗玻璃的方式呈帘状膨胀展开。在帘式气囊的情况下,在展开时需要瞬间进入乘员头部与玻璃之间来保护头部,但为了不仅能够抑制由碰撞引起的一次冲击(第一次冲撞),还能够抑制由车身的侧翻(rollover)所导致的冲击或防止乘员被向车外甩出,要求缓冲器的内压不会大幅降低、具有覆盖侧窗玻璃那样的保护范围的缓冲器形状和展开动作等。
5.这样的帘式气囊在收纳时例如折叠成卷状或蛇腹状,之后通过基布、带而固定。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特性并保持车内空间较大,对于帘式气囊而言,优异的收纳性(紧凑性)是极为重要的。
6.在帘式气囊展开时,当气囊向一个方向以较快的速度展开之际,存在缓冲器面与侧窗玻璃、车身内外的障碍物等干扰而在气囊主体布的表面产生向一个方向去的撕裂模式的切割伤这样的课题。若产生该切割伤,则缓冲器的内压保持性能降低,气囊的反作用力特性会显著降低,由此可能损害气囊所要求的冲击吸收性能。
7.在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0792423号公报)中,记载了得到具有如下功能的帘式气囊的方法:通过在帘式气囊的缓冲器的外侧安装保护件,从而防止在保护缓冲器的展开时车门玻璃碎片、车身、内饰的尖锐的碎片直接触碰保护缓冲器,以保护缓冲器,从而保护侧面碰撞时的乘员的头。然而,在该方法中,需要将帘式气囊的主体布和保护件这两者固定于车身,因此存在气囊整体的收纳性变差、气囊的制造和向车身安装时的效率变差这样的课题。
8.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2003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得到如下布的方法,该布适合使用于帘式气囊,通过将至少1个覆盖物、薄膜、布或层配置于外侧表面,从而使该布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耐破坏性以及它们的组合特性。但是,对于帘式气囊展开时的、气囊向一个方向以较快的速度展开之际产生的切割伤中的、最重要的动态撕裂模式没有进行
研究。另外,在将聚氨酯弹性体等覆盖物、薄膜配置于气囊主体布表面的方法中,由于缓冲器主体布的硬度增大,有时会招致收纳性、展开速度的降低。另外,专利文献2示出了与缓冲器主体布接近地配置布层的形态,但对于有关布层的物理性质、构造没有进行研究。
9.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62590号公报)记载了如下方法:在缓冲器面施加覆盖材料,设计为使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6(8.16.2b法)所记载的定速伸长形破裂试验机进行测量而得到的、被压刀(日文:押

刃)贯穿的贯穿强度为5n以上,由此保护气囊免受切割伤的影响,能够在不发生损伤、破损的情况下吸收对乘员的冲击。在该方法的一个形态中,通过将由芳香族聚酰胺等高强度纤维构成的织物缝合于气囊主体基布,从而提高被压刀贯穿的贯穿强度。然而,使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6(8.16.2b法)所记载的定速伸长形破裂试验机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基于压刀的损伤模式是比较低速度的刺穿模式,对于帘式气囊展开时的、气囊向一个方向以较快的速度展开之际产生的切割伤中的最重要的动态撕裂模式没有进行研究。另外,在涂敷耐切割伤性材料的方法中,缓冲器主体布的硬度会增,由此有时招致收纳性变差。不管在哪一形态中,均没有记载耐切割伤性和帘式气囊的收纳性的并存。
10.现有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0792423号公报
13.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2003号公报
14.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62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5.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6.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收纳性优异且气囊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也优异的气囊用垫布。
1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8.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记载于以下的技术方案[1]~[13]。
[0019]
[1]一种气囊用垫布,其附带于气囊的主体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为织物,在所述织物中,由下式表示的动态撕裂特性p
x
和py中的至少一者为0.8以上:
[0020]
p
x
=e/(t
x
×fx
)
×
1000
[0021]
py=e/(ty×fy
)
×
1000
[0022]
式中,e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性能水准3级的动态撕裂试验中的块和刀具的动能,单位为j,t
x
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性能水准3级的动态撕裂试验中的经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单位为mm,f
x
是构成织物的经纱纤度,单位为dtex,ty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性能水准3级的动态撕裂试验中的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单位为mm,fy是构成织物的纬纱纤度,单位为dtex。
[0023]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对于所述气囊用垫布的t
x
与ty的比,在将t
x
和ty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时为0.94以下。
[0024]
[3]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在所述气囊用垫布中,对于由下式表示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在将cf
x
和cfy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
大的另一者时为0.30以上且0.80以下:
[0025]
cf
x
=(d
x
×
√f
x
)
[0026]
cfy=(dy×
√fy)
[0027]
式中,d
x
是每2.54cm的经纱根数,即经纱密度,f
x
是构成织物的经纱纤度,单位为dtex,dy是每2.54cm的纬纱根数,即纬纱密度,fy是构成织物的纬纱纤度,单位为dtex。
[0028]
[4]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和为1500以上且2200以下。
[0029]
[5]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构成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纱和纬纱的总纤度均为210dtex以上且550dtex以下。
[0030]
[6]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滑脱阻力在经向上和纬向上均为10n以上且400n以下。
[0031]
[7]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20g/m2以下。
[0032]
[8]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对于所述气囊用垫布的撕裂强度的经纬比,在将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时为0.94以下。
[0033]
[9]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撕裂强度为100n以上。
[0034]
[10]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硬挺度为10n以下。
[0035]
[11]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其中,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拉伸伸长率为10%以上。
[0036]
[12]一种气囊,其中,该气囊以使技术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垫布覆盖气囊主体布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附带有所述气囊用垫布。
[0037]
[13]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气囊,其中,以使所述气囊用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小的一个方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附带所述气囊用垫布。
[0038]
发明的效果
[0039]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性优异且气囊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也优异的气囊用垫布。
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带垫布的帘式气囊(帘式气囊组件)的示意图。
[0041]
图2是用于说明玻璃切割伤展开时内压试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0043]
在本发明说明书中,垫布是指附带于气囊的主体布的织物。在此,主体布是指通过由充气器产生的气体等而膨胀的袋状的结构物,能够使用将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布帛组合而
成的主体布、由被称为opw的袋状的织物构成的主体布等。附带于气囊的主体布是指,与气囊主体布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的状态或是与气囊主体布一起被收纳的状态。
[0044]
在本发明的气囊用垫布中,从经济方面考虑,构成气囊用织物的经纱和纬纱的原材料优选为与气囊主体布相同的原材料,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单独或组合使用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高强度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纤维、氯乙烯系和偏氯乙烯系纤维、包含聚四氟乙烯系的氟系纤维、聚砜纤维、聚苯硫醚系纤维(pps)、聚醚酮系纤维(peek)纤维、聚烷基酮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包含高强度人造丝的纤维素系纤维、丙烯酸系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碳化硅纤维(sic)纤维、氧化铝纤维等。从强伸度、经济方面考虑,优选为合成纤维,优选为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
[0045]
构成垫布的经纱和纬纱的总纤度均优选为100dtex以上且750dtex以下,更优选为150dtex以上且550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dtex以上且550dtex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10dtex以上且550dtex以下,特别优选为210dtex以上且370dtex以下。也可以对经纱和纬纱使用总纤度不同的纤维。通过使总纤度为100dtex以上,能够耐受展开和膨胀时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使总纤度为750dtex以下,从而织物变得柔软,收纳性提高,高速展开也成为可能。
[0046]
对于经纱和纬纱的单纱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圆形截面、三角形截面、六角形截面、扁平形截面等异型截面纱等中的任一种,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度、伸长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圆形截面。
[0047]
垫布的重量(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220g/m2以下,更优选为2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g/m2以下。通过使单位面积重量为220g/m2以下,从而气囊变得轻量,收纳性也能够提高。垫布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下限不受限定,可以为50g/m2以上。
[0048]
垫布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下,更优选为0.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mm以下。通过使垫布的厚度为0.3mm以下,能够提高气囊的收纳性。从耐切割伤性的观点出发,垫布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5mm以上。
[0049]
垫布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和cf优选为1500以上且2200以下。cf
x
与cfy由下式表示:
[0050]
cf
x
=(d
x
×
√f
x
)
[0051]
cfy=(dy×
√fy)
[0052]
式中,d
x
是每2.54cm的经纱根数(经纱密度),f
x
是构成织物的经纱纤度(dtex),dy是每2.54cm的纬纱根数(纬纱密度),fy是构成织物的纬纱纤度(dtex)。通过使cf
x
与cfy的和cf为2200以下,能够获得气囊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优异且收纳性优异的气囊。另一方面,通过使cf为1500以上,能够使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变密,能够防止在进行切割、缝制之际组织偏移而变得不均匀的情况。另外,能够防止以下情况:在气囊展开时张力作用于垫布之际,力会作用于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部,因织物构造的滑脱而破坏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cf更优选为1600以上且19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0以上且1900以下。
[0053]
垫布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经纬比)优选为0.80以下。其中,覆盖系数的经纬比是通过将cf
x
和cfy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而算出的。为了使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为0.80以下,需要设计成cf
x
和cfy中的一者比另一者小。cf
x
和cfy中哪个较小都可以,但从基布的尺寸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将cfy设计得
较小。通过使纬纱密度较小,能够使经纱和纬纱的卷曲率的差降低,从而能够使经纬的尺寸变化的差较小。通过使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为0.80以下的垫布附带于气囊主体布,能够获得气囊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优异且收纳性优异的气囊。
[0054]
在帘式气囊展开时,缓冲器面会与侧窗玻璃、车身内外的障碍物等干扰,容易在帘式气囊的展开方向(即铅垂方向)上产生切割伤。在将垫布连接于帘状的气囊主体布而得到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优异的帘式气囊的情况下,通过使在与切割伤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覆盖系数增加,从而使切割伤的每单位长度的纤维的存在量增加,能够增加由纤维的断裂引起的能量的吸收。另外,通过使与切割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覆盖系数减少,从而容易引起与切割伤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纤维的纱线位移,能够增加与切割伤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每一根纤维的断裂时的能量的吸收。并且,通过使与切割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覆盖系数小于与切割伤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覆盖系数,能够使切割伤的能量向相对于切割伤方向垂直的方向散逸,能够提高耐切割伤性。另外,通过减小cf
x
与cfy的比,从而容易引起纤维的纱线位移,硬挺度降低,能够提高气囊的收纳性。帘式气囊在收纳时通常被折叠成卷状或蛇腹状,此时,会对与切割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纱条施加弯曲变形。通过减少与切割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覆盖系数,能够减少对弯曲变形的阻力,收纳性提高,故为优选。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优选为0.75以下,更优选为0.70以下。另一方面,从处理性的观点出发,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的比优选为0.30以上,更优选为0.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0以上。为了发挥上述效果,垫布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中的较大的一者的绝对值的范围优选为900以上且1300以下,更优选为950以上且1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以上且1200以下。另一方面,为了发挥上述效果,垫布的经向覆盖系数cf
x
与纬向覆盖系数cfy中的较小的一者的绝对值的范围优选为300以上且1200以下,更优选为400以上且1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以上且1000以下。
[0055]
在使垫布附带于帘状的气囊主体布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耐切割伤性,优选的是,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小的一个方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附带。通过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小的一个方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能够提高上述能量吸收效率。另一方面,还存在如下情况:通过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大的一个方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附带,在垫布产生切割伤之际,垫布会在切割伤部附近起伏,在与主体布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保护主体布免受切割伤的影响。另外,也能够以使垫布的网眼相对于展开方向成为偏斜方向的方式进行配置。在垫布附带于气囊主体布的状态下,与气囊主体布有无连接、连接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对气囊主体布和垫布进行缝制,或用绳子、矩形条状的原材料将它们连接起来,或者以通过气囊主体布的展开动作而垫布被挤出的方式将垫布与气囊主体布一起收纳。重要的是,设计为在气囊展开时气囊主体布和车身内外的障碍物等发生干扰的时刻,在气囊主体布与障碍物等之间存在垫布。通过如此设计,能够发挥减少障碍物等对气囊主体布带来的切割伤的危害性的功能。另外,垫布的形状也并不特别限定,可以考虑对于气囊主体布的耐切割伤性的效果、收纳性来设计。
[0056]
垫布与帘状的气囊主体布连接之际,通过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小的一个方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附带,能够成为收纳性优异的帘式气囊。这是因为,通过降低卷绕或弯曲帘式气囊之际施加变形的铅垂方向上的覆盖系数,能够
减少对弯曲变形的阻力。
[0057]
垫布的特征在于,以下说明的动态撕裂特性p
x
和py中的至少一者为0.8以上。也可以是,p
x
和py中的较大的一者为0.8以上,较小的一者为0.8以下。p
x
和py中的至少一个值优选为0.85以上,更优选为0.9以上。另外,p
x
和py的上限并没有特别限定,从利用适合于气囊用垫布的柔软且可获得的原材料来进行制造的方面考虑,p
x
和py的上限为20以下。
[0058]
动态撕裂特性p的值由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材料抗刺穿和动态撕裂的阻力性试验的结果而算出。具体而言,由下式表示:
[0059]
p
x
=e/(t
x
×fx
)
×
1000
[0060]
py=e/(ty×fy
)
×
1000
[0061]
式中,e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块和刀具的动能(j),t
x
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经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mm),f
x
是构成该垫布的经纱纤度(dtex),ty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mm),并且,fy是构成该垫布的纬纱纤度(dtex)。
[0062]
t
x
和ty分别为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中的、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mm)。其中,进行以下调整:使用质量为1000g的刀具保持块和刀具,使由块连续地落下5次时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的块和刀具的动能成为6.6j~7.0j。即,设为对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性能水准3级的性能进行评价的试验条件。另外,在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测量中,利用最少3个试验片进行各方向的试验,计算各方向上的平均撕裂长度。e是由平均速度计算出的块和刀具的动能(j),取6.6j~7.0j的范围的值。
[0063]
在动态撕裂试验中,使能够在试验片上开孔的撕裂用刀具向试验片落下,给试验片带来钝性的撕裂伤。此时,对试验片赋予朝一个方向的动态刺穿模式、撕裂模式。这些损伤模式近似于在帘式气囊展开时缓冲器面与侧窗玻璃、车身内外的障碍物等干扰之际产生的切割伤的模式。
[0064]
由于动态撕裂试验中的损伤模式近似于帘式气囊展开时的切割伤模式,因此,通过使构成垫布的纤度f
x
和/或fy较小,撕裂长度t
x
和/或ty较小,动态撕裂特性p的值较高,能够得到如下一种垫布:其收纳性优异,并且即使在展开时的帘式气囊与侧窗玻璃、车身内外的障碍物等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切割伤导致的缓冲器的内压保持性能的降低,能够保持气囊所要求的冲击吸收性能。
[0065]
垫布的t
x
或ty的值优选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mm以下。通过使t
x
或ty的值为40mm以下,能够提高气囊展开时对抗玻璃片的耐切割伤性。t
x
和ty的下限并没有特别限定,从利用适合于气囊用垫布的柔软且可获得的原材料来进行制造的方面考虑,t
x
和ty的下限可以为5mm以上。
[0066]
从耐切割伤性的观点出发,垫布的t
x
与ty的比(即,t
x
和ty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优选为0.94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通过使t
x
与ty的比为0.94以下,即通过使垫布的动态撕裂试验中的、经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和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具有各向异性,能够使切割伤的能量在方向上散逸,能够提高耐切割伤性。t
x
与ty的比的下限不受限定,可以为0.2以上。
[0067]
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撕裂强度优选为100n以上,更优选为150n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n以上。通过使经向和/或纬向上的撕裂强度的值为100n以上,能够提高气囊展开时对抗玻璃片的耐切割伤性。撕裂强度的上限不受限定,从利用适合于气囊用垫布的柔软且可获得的原材料来进行制造的方面考虑,撕裂强度的上限可以为1000n以下。
[0068]
垫布的撕裂强度的经纬比(即,经纬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优选为0.94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7以下。通过使撕裂强度的经纬比为0.94以下,从而垫布的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的撕裂强度具有各向异性,使切割伤的能量向撕裂强度更低的方向散逸,能够提高切割伤方向上的耐切割伤性。撕裂强度的经纬比的下限不受限定,可以为0.2以上。
[0069]
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硬挺度优选为10n以下,经向和纬向上的硬挺度均更优选为10n以下,经向和纬向上的硬挺度均进一步优选为8n以下。通过使硬挺度为10n以下,能够提高气囊的收纳性。硬挺度的下限不受限定,从由通常可获得的原材料进行制造的方面考虑,硬挺度的下限为1n以上。
[0070]
垫布的滑脱阻力优选在经向上和纬向上均为10n以上且400n以下。通过使滑脱阻力为10n以上,能够防止以下情况:在气囊的展开时张力作用于垫布之际力会作用于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部,因织物构造的滑脱而破坏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通过增加覆盖系数、去除附着于纤维的油分,能够增加垫布的滑脱阻力。另一方面,通过使滑脱阻力为400n以下,从而容易引起纤维的纱线位移,能够使切割伤的能量散逸,从而能够提高耐切割伤性。为了兼顾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稳定性和耐切割伤性,例如通过用水对织造成的垫布进行清洗,能够适度地去除附着于纤维的油分。垫布的滑脱阻力更优选在经向上和纬向上均为30n以上且300n以下。
[0071]
垫布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的拉伸伸长率优选为10%以上。通过使拉伸伸长率为10%以上,能够防止在气囊展开时气囊主体基布的伸长被所附带的垫布阻碍而使气囊的展开动作变得不稳定和/或展开速度降低。另外,在气囊展开时,张力不易作用于垫布,垫布与气囊主体的连接不易因织物构造的滑脱而被破坏。拉伸伸长率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从耐切割伤性的观点出发,拉伸伸长率优选为100%以下。
[0072]
在垫布的生产中,例如,能够使用喷气织机、剑杆织机、投影织机、多相织机等织机,但并不限于此。纺织时,能够使用刺环式边撑、全表面边撑。垫布的纺织构造并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平纹组织、2/2方平组织、3/3方平组织、2/1方平组织、斜纹组织、防破裂组织(日文:
リップストップ
)等,也可以使它们复合。另外,可以在垫布的两面或单面涂敷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或层压薄膜、其他覆盖材料。为了提高耐切割伤性,可以将垫布重叠多张来使用,或者与其他布帛组合。
[0073]
实施例
[0074]
接下来,通过实施例、比较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所使用的测量方法、评价方法等如下所述。
[0075]
(1)纤度
[0076]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2010附属书h记载的从布料取出的纱的表观纤度的测量方法(a法)进行了测量。其中,对将纱笔直伸展后的长度进行测量时的载荷为9.3mn/tex,对经纱、纬纱各自连续的20根纱进行测量,记载了其平均值。
[0077]
(2)单位面积重量、密度、厚度
[0078]
单位面积重量:采集5张100mm
×
100mm的试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2010所记载的标准状态下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测量方法b法(iso法)进行了测量。测量了各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求出了其平均值。
[0079]
密度: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2010所记载的织物的密度a法,在5个部位采集2.54cm正方形的样品,对于各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来数出所构成的纱的根数,计算出其平均值。
[0080]
厚度:采集了5张100mm
×
100mm的试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2010所记载的厚度b法进行了测量。施加的压力为1kpa,使用了直径为10.5mm的压脚(日文:
プレッサフット
)。测量了各试样的厚度,求出其平均值。
[0081]
但是,在上述单位面积重量、密度和厚度的测量中试验片的尺寸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采集尽可能较大的范围的样品进行测量。
[0082]
(3)覆盖系数
[0083]
分别使用下式进行了计算。
[0084]
经:cf
x
=(d
x
×
√f
x
)
[0085]
纬:cfy=(dy×
√fy)
[0086]
经纬比:cf
x
/cfy、cfy/cf
x
中的较小的一者
[0087]
经纬和:cf
x
cfy[0088]
式中,d
x
是每2.54cm的经纱根数(经纱密度),f
x
是构成织物的经纱纤度(dtex),dy是每2.54cm的纬纱根数(纬纱密度),fy是构成织物的纬纱纤度(dtex)。
[0089]
(4)拉伸伸长率、撕裂强度
[0090]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2010所记载的下述方法进行了测量。对于撕裂强度,将经纬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计算出经纬比。
[0091]
拉伸伸长率:拉伸强度和伸长率a法(条带法(日文:
ストリップ
法))中的伸长率
[0092]
撕裂强度:撕裂强度a法(单舌式试验法)
[0093]
(5)硬挺度
[0094]
按照astm d4032―08(2016)记载的方法进行了测量。
[0095]
(6)滑脱阻力
[0096]
按照astm d6479记载的方法进行了测量。
[0097]
(7)动态撕裂长度t
x
、ty[0098]
基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2005所记载的材料抗刺穿和动态撕裂的阻力性试验进行了测量。进行以下调整:使用质量为1000g的刀具保持块和刀具,以使由块连续地落下5次时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的块和刀具的动能成为6.6j~7.0j,将此时的值作为动能e(j)记录下来。以使双层袋织组织的膨胀部成为试验片的中心(刀具的刺穿和撕裂部)的方式用剪刀进行切割,以使树脂涂敷面处于外侧的方式固定于试验片安装块。在试验中,对于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分别以最少3个试验片进行试验,计算各方向上的平均撕裂长度作为t
x
、ty。另外,将经纬中的较小的一者除以较大的另一者作为经纬比的值。
[0099]
(8)动态撕裂特性p
x
、py[0100]
p
x
=e/(t
x
×fx
)
×
1000
[0101]
py=e/(ty×fy
)
×
1000
[0102]
式中,e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块和刀具的动能(j),t
x
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经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mm),f
x
是构成织物的经纱纤度(dtex),ty是日本工业标准jis t 8050所记载的动态撕裂试验(性能水准3级)中的纬纱方向上的撕裂长度的平均值(mm),并且,fy是构成织物的纬纱纤度(dtex)。
[0103]
(9)收纳性(卷径)
[0104]
按照以下的步骤制作了图1所示的形状的带垫布(8)的侧帘式气囊(1)。将总纤度235dtex、原纱强度8.5cn/dtex、热水尺寸变化率8.0%的尼龙66纤维用于经纱和纬纱,使用电子提花装置和剑杆织机以图1所示的形状对容量24l的帘式气囊主体布进行了织造。接下来,在该布料的两面以80g/m2涂敷液状有机硅组合物,在干燥机内以180℃进行了1分钟热处理。对袋进行封闭的连结部的织造组织按照袋织、2/2方平组织(4根)、袋织(包含4根双面异色花纹)、3/3方平组织(6根)、以及袋织的顺序发生变化。双层组织部的织造组织是平纹组织,在袋的连结部的外侧不进行膨胀的部分将袋织的双层组织部分地连结1%左右。如图1所示,以使垫布将气囊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600mm、水平方向上的长度1000mm所示的部分的单面覆盖的方式利用上下的缝制部(9)对垫布进行缝制,由此将垫布固定于气囊主体布。将得到的带垫布的帘式气囊沿铅垂方向卷绕成卷状,并用带进行了固定。用卷尺测量此时的卷的5个部位的周长,将其平均值除以圆周率而计算出卷径。将卷径小于22mm的情况评价为a,将卷径为22mm以上且小于25mm的情况评价为b,将卷径为25mm以上且小于28mm的情况评价为c,将卷径为28mm以上的情况评价为d。
[0105]
(10)玻璃切割伤展开时内压
[0106]
将图1所示的形状的带垫布(8)的侧帘式气囊(1)沿铅垂方向卷绕成卷状,并用带进行了固定。将2.0mol的混合动力充气器安装于充气器安装部(3)而成为帘式气囊组件。使用该组件,进行了冲撞试验。即,如图2示意性地所示,通过与气囊组件的展开对应地使被称作冲撞头(11)的物体以以下的条件进行碰撞,从而模拟了实际车辆的碰撞动作。使用了4.5kg的冲撞头,使头速度为24km/hr。使冲撞时刻为充气器工作后的30毫秒之后,使冲撞点为气囊展开时的图1的 标记的部分(7:保护区域中心部位)。在相对于组件位置而言的冲撞头的相反侧,以沿着气囊的展开的方式设置板(14),在冲撞点的部分,沿铅垂方向安装了壶三株式会社制造的粗木锉(13)(平型、粗糙度10cuts/cm2、长度250mm
×
宽度25mm
×
厚度6mm)作为模仿玻璃的碎片的治具。对于锉刀的位置,以使锉刀的中心位于冲撞点、使粗锉侧朝向缓冲器接触面且使锉刀的盘面(谷部)和板的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式固定了锉刀。展开时的内压的测量针对的是气囊展开时的图1的 标记的部分。按照通常的步骤实施了冲撞试验,将展开后经过1000毫秒之后的缓冲器的内压为30kpa以上的情况设为a,将该内压为25kpa以上且小于30kpa的情况设为b,将该内压为15kpa以上且小于25kpa的情况设为c,将该内压小于15kpa的情况设为d。
[0107]
(11)缝制部滑脱
[0108]
在实施(10)的试验之后,以3个阶段评价了垫布与气囊主体布的缝制部的滑脱程度。将未观察到损伤的情况设为b,将垫布的组织松弛而部分地发生滑脱的情况设为c,将存在垫布从气囊主体布脱落的部分的情况设为d。
[0109]
(12)总评分
[0110]
在(9)~(11)的结果中,将a设为3分,将b设为2分,将c设为1分,将d设为0分,将各项目的分数之积表示为总评分。
[0111]
[实施例1]
[0112]
将原纱强度8.5cn/dtex、热水尺寸变化率8.0%的尼龙66纤维用于经纱和纬纱,相对于经纱密度减少引纬根数,使用喷水织机来织造了平纹组织的织物。接下来,用80℃的温水清洗了该布料,利用锡林(日文:
シリンダーロール
)使其干燥。构成该织物的纤维的总纤度为205dtex。将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织物的经/纬密度和织物特性示于表1。
[0113]
[实施例2~实施例4、比较例1]
[0114]
将原纱强度8.5cn/dtex、热水尺寸变化率8.0%的尼龙66纤维用于经纱和纬纱,相对于经纱密度减少引纬根数,使用喷水织机来织造了平纹组织的织物。接下来,用80℃的温水清洗了该布料,利用锡林使其干燥。构成该织物的纤维的总纤度为235dtex。将在实施例2~实施例4、比较例1中得到的织物的经/纬密度和织物特性示于表1。
[0115]
[实施例5、6、比较例2、4、5]
[0116]
将原纱强度8.5cn/dtex、热水尺寸变化率8.0%的尼龙66纤维用于经纱和纬纱,相对于经纱密度减少引纬根数,使用喷水织机来织造了平纹组织的织物。接下来,用80℃的温水清洗了该布料,利用锡林使其干燥。构成该织物的纤维的总纤度为470dtex。将在实施例5、6和比较例2、4、5中得到的织物的经/纬密度和织物特性示于表1。
[0117]
[比较例3]
[0118]
将原纱强度8.5cn/dtex、热水尺寸变化率8.0%的尼龙66纤维用于经纱和纬纱,以使引纬根数相对于经纱密度成为等同的方式使用喷水织机织造了平纹组织的织物。接下来,用80℃的温水清洗了该布料,利用锡林使其干燥。构成该织物的纤维的总纤度为700dtex。将得到的织物的经/纬密度和织物特性示于表1。
[0119]
[表1]
[0120][0121]
[实施例7]
[0122]
在通过帘式气囊主体布的制作项目得到的帘式气囊主体布的单面的图1所示的位
置,使用1400dtex的缝纫纱,按照45针/10cm的运针数以1列真缝缝制了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织物,制成了垫布。此时,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小的方向(纬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了安装。向该带垫布的帘式气囊如图1的附图标记4所示那样插入内管,将展开气体从后端的气体供给口向前膨胀部和后膨胀部引导。内管使用了作为由聚酰胺6
·
6纤维、700dtex/105f制成的在经向上和纬向上为41根
×
41根/2.54cm的平纹织布的25g/m2的有机硅涂敷布。以能够装入气体供给口那样的口径,将该布偏斜缝制成筒状。缝制是在利用1400dtex的缝纫纱、按照45针/10cm的运针数以1列真缝来进行的。内管的前端为开口,并且,将缝制部设为上侧,将后膨胀部的气体供给的缺口朝着下侧设置。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非常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一般,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23]
[实施例8]
[0124]
使用在实施例2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非常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一般,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25]
[实施例9]
[0126]
使用在实施例3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非常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良好,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27]
[实施例10]
[0128]
使用在实施例4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非常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良好,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29]
[实施例11]
[0130]
使用在实施例5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非常良好,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31]
[实施例12]
[0132]
使用在实施例6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垫布的组织松弛,部分地发生了滑脱,但收纳性优异,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非常好。
[0133]
[比较例6]
[0134]
使用在比较例1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优异,没有缝制部的滑脱,但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较差。
[0135]
[比较例7]
[0136]
使用在比较例2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一般,没有缝制部的滑脱,但收纳性较差。
[0137]
[比较例8]
[0138]
使用在比较例3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非常好,没有缝制部的滑脱,但收纳性较差。
[0139]
[比较例9]
[0140]
使用在比较例4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没有缝制部的滑脱,但收纳性和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都一般。
[0141]
[比较例10]
[0142]
使用在比较例5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优异,但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一般,产生了缝制部的滑脱。
[0143]
[实施例11]
[0144]
使用在实施例5中得到的织物,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了帘式气囊的评价。但是,在将垫布向气囊主体布安装之际,以使垫布的经向和纬向中的覆盖系数较大的方向(纵向)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了安装。对于得到的帘式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那样,收纳性、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一般,也没有缝制部的滑脱。
[0145]
[表2]
[0146][014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8]
通过使本发明的气囊用垫布附带于气囊的主体布,能够提供一种收纳性优异且气
囊展开时的耐切割伤性也优异的气囊。特别是,本发明的气囊用垫布能够较佳地使用于从侧面保护人体的帘式气囊。
[0149]
附图标记说明
[0150]
1、侧帘式气囊;2、接缝部(袋交界部);3、充气器安装部;4、内管;5、开口部;6、接合部;7、保护区域的中心部;8、垫布;9、垫布与气囊主体布的缝制部;11、冲撞头;12、侧帘式气囊安装部;13、锉刀;14、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