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  >  正文

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3:11:46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尤其适用于北方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属于羊肚菌栽培。

背景技术:

1、日光温室种植羊肚菌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食用菌种植产业,种植时原基形成的时间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时期不集中,造成发育成菇蕾的间隔期相差较大,原基和幼小菇蕾生长需要的环境差异大,会出现晚形成的原基大面积死亡,子实体发育中早形成的与晚形成的争夺营养,造成小菇不能正常发育而停止或死亡。

2、在日光温室种植时,遮阳网和日光温室棚膜是羊肚菌温室种植的必不可缺的材料,有很多种植户在使用外遮阳网时常常是单层悬挂固定距离棚膜10-15厘米高的悬挂架上,因悬挂位置距离棚膜较高,造成棚内温度低,影响菌丝发育。而且很多羊肚菌的种植户采用一块膜整体覆盖,放底风会引起大量菇蕾死亡,无法通过中部放风口通风,仅能顶风通风换气,高温时温度调控慢,易受高温危害。

3、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很多种植户采用羊肚菌与蔬菜或与其它菌类轮作种植,轮作种植蔬菜收获期基本上处于8月下旬-9月初,此时再进行高温焖棚,达不到高温临界点时的室外温度,对于土壤中的病原菌消杀的作用小,不能彻底清除。蔬菜作物采收后施用一些土壤消毒剂或撒施石灰处理土壤后再种植羊肚菌,从土地利用率角度看提高了利用率并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从羊肚菌种植角度看,温室内土壤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再次种植即成连作重茬种植,连作障碍使得羊肚菌种植风险上升,造成产量降低,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现象。

4、另外,喷淋时,当压力骤停,存在于支管和毛管内的水将以水流的形式滴落到土壤表面,破坏土壤表层菌丝生长环境,土壤颗粒反溅到子实体表面,降低了子实体品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5、多数羊肚菌种植户种植管理方式主要依赖温度计、湿度计和种植经验,存在弊端表现在:(1)数据不准确:温度计和湿度计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准确。(2)无法实时监测:温度计和湿度计只能测量某个时间点的数据,无法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不能为羊肚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3)依赖经验:种植经验虽然重要,但有时候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判断失误。然而爆发式出菇是一种在种植床上,能够一次性集中大量形成羊肚菌原基并发育成幼菇,小菇蕾在一两天之内大量形成,出菇整齐,子实体成熟时个体之间密集分布,产量能达到750kg/667㎡以上的出菇方式。爆发式出菇需要具备可控良好的设施环境,专业熟练的种植技术,菌丝发育成熟度节点精准催菇,营养包转化彻底,在最适宜出菇的温度下,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光照强度和时间也到位等各项条件指标都合适才能做到爆发式出菇。因此,亟需研究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采用了精准而专业的种植技术和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创造出良好的羊肚菌生长环境条件,按着羊肚菌不同发育阶段生长关键节点,抓主要矛盾,实施数据驱动精准管理而实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日光温室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①配置好适合的设施;②净化土壤;③搭建日光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系统;④种植与管理;⑤数据化精准管理黄金15天;⑥羊肚菌采收;

4、各工艺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5、①配置好适合的设施;

6、适合羊肚菌种植爆发式出菇的设施由遮阳网、棚膜、草帘(保温被)、棚内喷淋系统、棚膜外微喷头和两道缓冲幕帘组成,在日光温室内外分别布设内遮阳网和外遮阳网,在外遮阳网上放置草帘(保温被)控温,在揭开草帘(保温被)部位的棚膜外间隔布设棚膜外微喷头,棚膜采用上中下三块膜覆盖方式;在日光温室内设置棚内喷淋系统,日光温室由缓冲间进入栽培室内的出入口设置两道缓冲幕帘;

7、②净化土壤;

8、利用放线菌分解有机肥培肥土壤与杀虫;使用石灰氮+辛硫磷闷棚;对土壤电处理修复、降低酸化度;

9、③搭建日光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系统;

10、日光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智慧管理系统构成;

11、④种植与管理;

12、检测土壤酸碱度,严格把控菌种质量,倒推最佳播种期,播种量为400kg/667㎡,小沟距播种、膜下养菌;使用高能营养包养菌;

13、⑤数据化精准管理黄金15天;

14、对光照进行管理,采用干养菌与湿出菇的温、湿度管理技术,每天进行通风换气;

15、⑥羊肚菌采收;

16、当羊肚菌长到10㎝左右,菌冒纹路清晰可见,冒纹褶纹刚展开,颜色为褐红色时是最佳采收期。

17、所述外遮阳网紧贴棚膜,用于阻止过多太阳光线透过薄膜进入室内而保持低温;内置遮阳网距离棚膜30㎝,作用是防止阳光直射子实体而又能让太阳光线进入温室提高室内温度,使土壤表层温度处于羊肚菌生长适温需要,养菌阶段利用外遮阳网,地温控制在10℃~15℃以下;羊肚菌菇蕾形成时期,地表温度8℃~12℃。

18、所述上、下两块棚膜宽度为中部棚膜宽度的1/3,放置棚膜时先放前屋面的下部棚膜, 下部棚膜固定在距离地面1m高处拱架上,下部棚膜向外延伸到棚外地面1m处,覆盖在温室前屋面外排水沟表面;中部棚膜底部覆在下部棚膜上与底部下部棚膜搭接15㎝,中部棚膜固定在日光温室前屋面拱架上;中部棚膜与上部棚膜交接处用60㎝宽网格栅做为棚膜底垫,棚膜底垫防止下雨时形成棚膜水兜,上部棚膜与中部棚膜搭接20㎝,使水分能够顺棚膜流到地面排水沟;应用三块棚膜覆盖方式,放风时下部棚膜固定,防止近地面扫地风直吹子实体,当幼菇长到3㎝后通风时,由中部放风口和顶部放风口同时短时间内通风,能形成对流风,使得上部热气及不清洁的空气及时交流到温室外。

19、所述在日光温室内设置棚内喷淋系统具体步骤为:在日光温室内设置3-4行喷淋支管,以喷淋室内地面无死角为宜,喷淋支管设置在内遮阳网下,以不影响内遮阳网开启为度;主管位于棚室中间,喷淋支管从中间向两侧延伸,主管两端水压相差较小,每个微喷头喷水压力均匀,支管上每隔2m设置1个微喷喷头,在每个微喷喷头下悬挂一个瓶口向下、去底的矿泉水瓶,瓶口打孔用细塑料绳引入地面,喷淋停喷时残留在喷淋支管、毛管中的剩余水因水压骤减不能雾化而成水流,沿着塑料绳缓缓流入土壤,避免直接滴流到地表对羊肚菌子实体伤害和水流击打土壤形成细小微粒反溅而污染子实体菌褶。

20、所述草帘(保温被)采用揭1放1或揭1放2的方式,草帘(保温被)下的外遮阳网通过控制进入温室内的光线来控制室内温度的高低,室外温度超过25℃时启动温室外微喷,揭开草帘(保温被)部位的外遮阳网上喷水,可以明显降低温室内温度;在揭开草帘(保温被)部位的棚膜外间隔4m,距离放风口30~40㎝处布设出水孔向下的棚膜外微喷头,用于子实体生长期间当温室内温度超过18℃,且室外温度超过25℃时喷水降低温室内温度,启动棚膜外微喷头时,水流顺拱形棚面向下流动,经下部棚膜外延伸至排水沟排出,一方面湿润外遮阳网,另一方面阻止了光线进入室内,达到维持室内低温的作用。

21、两道缓冲幕帘相距1m,防止因人的进出带进冷风吹干床面,确保冷风危害对出入口附近的床面损伤最小;人员进出都会使温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出入口附近温度、湿度、空气都不稳定,而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能造成小菇死亡;设置两道缓冲幕帘,出入口附近的温湿环境平稳,靠近出入口附近的床面与其它部位的床面正常出菇。

22、所述净化土壤的具体步骤:

23、1)利用放线菌分解有机肥培肥土壤与杀虫:5月下旬~6月上旬,利用放线菌,结合腐熟羊粪培肥土壤,处理时间20~25天,土壤水分含量在60%~70%,雨天地表积水时及时排除;调制放线菌液,原料配比为黄豆25kg、红糖1.5kg、放线菌12.5kg,用100升桶作为容器,将黄豆打成豆浆加水至50升,使用30~40℃的温水把1.5kg红糖单独溶解,稍冷却后加入豆浆中,加入放线菌搅拌均匀,在25℃密封发酵7天;将调制好的放线菌液与腐熟羊粪充分混合,羊粪用量1000kg/667㎡,均匀撒施到温室内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旋耕土壤深度达25cm,使放线菌液、腐熟羊粪与土壤混合均匀,放线菌液与土壤接触后能杀灭残存在土壤中的病原物,腐熟的羊粪在放线菌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态养分;

24、2)使用石灰氮+辛硫磷闷棚:7月上旬,土壤表面撒施50kg/667㎡石灰氮,二氯异氰尿酸钠50%可溶性粉剂100g/667㎡对水喷雾,土壤深翻30㎝,浇水至地面有积水,水渗后撒施5%辛硫磷颗粒5kg/667㎡,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并用棚膜密封日光温室;3-5天后土壤温度开始逐渐升温,10天后土壤温度最高可达60℃~70℃,闷棚50天~60天,一般密封30天后土壤开始处于缺水干旱状态;9月上旬,掀开塑料棚膜,揭去地面上的白塑料膜,深翻土壤,排出有毒气体,保持通风;石灰氮60℃~70℃的高温闷棚,使室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跳虫、蜗牛、蚂蚁和杂草等生物失去活性,保证了土壤干净无菌无虫,石灰氮解析后补充了土壤中氮素含量;

25、3)对土壤电处理修复、降低酸化度:12月上中旬,羊肚菌播种前10天,利用3dt-8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处理土壤;利用直流、脉冲电源快速为高压电容充电,再利用放电电极将高压电容贮存的电能释放到土壤-水混合区内;利用阴极聚水原理将土壤中的盐碱因子提取进而改良盐碱障碍,并利用h+酸性离子在阴极的反应调节酸性土壤的ph;电处理机处理土壤前,土壤灌透水,水分含量应达到饱和水状态或接近饱和水状态,水渗入后即可实施土壤电击处理;电处理机由1台主机、2条快接电极夹线缆、4个电极叉、1件电击灭虫控制棒、1双电工绝缘靴和介导颗粒构成;电击区域为东西两电极间距1.5 m-2.0m,与温室南北方向两电极叉构成长方形电击区域,按5粒/㎡ 埋置介导颗粒增加土壤导电穿透性;首先将快接电极夹线缆的线缆电极夹牢固夹持在电极叉的金属部分,其次才可将快接电极夹线缆的线缆快接头旋入主机背面板的快接插孔内;接通电源,设备开始工作,处理时间设定20min~25min;电击完后先将电源关掉1min后取下快接电极夹线缆,转移电击区域,处理区域严禁有非作业人员滞留。

26、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土壤温湿度采集、空气温湿度采集、光照采集和图像采集,土壤温湿度采集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完成,将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布设在温室内中部位置,水平埋入土壤5㎝深度,用于监测5㎝深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采集通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完成,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布设在悬于中部离地面10㎝高度,用于监测羊肚菌子实体附近的温湿度数据,根据10㎝高度的温度数据,开启放风口大小,优先必保10㎝高度的温度数据处于最适范围,另一个布设在距离地面120cm高度,用于监测温室内温度,确定开启与关闭放风口时间;光照采集通过光照传感器完成,光照传感器布设在温室中部的拱架下距地面150㎝高度处,用于监测温室内光照强度,决定打开或关闭内外遮阳网,调整室内温度变化;图像采集通过图片捕捉装置完成。

27、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由数据输入接口、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入接口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时刻监测着来自端口的数据,当接收到数据立即判断是来自哪个传感器的数据以及数值,然后启动数据传输模块,传送数据给数据处理系统并等待反馈,根据数据处理系统的反馈,确定是否启动相应执行系统工作。

28、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基于现场实时控制的数据传输和基于远程实时控制的数据传输两方面考虑,远程实时控制比现场实时控制多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环节,物联网数据传输由物联网芯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组成,以物联网平台模块方式被嵌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当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接到传输指令后,将数据按照规则进行封装,然后通过呼叫物联网平台将打包数据发送出去;物联网平台端的数据接收处理系统时刻监测是否有数据包到来,如果有到来,数据接收处理系统执行四个动作:1、接收;2、拆解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3、存储数据;4、将处理结果再次打包发送给羊肚菌现场的智能控制系统。

29、所述智慧管理系统是羊肚菌日光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枢纽, 它定义着从底层到顶层的各种逻辑和关系。

30、所述种植与管理的具体步骤为:

31、1)检测土壤酸碱度:土壤净化后,撒施100kg/667㎡石灰调节土壤ph值,用旋耕机连续深翻30㎝土壤2次,使石灰与土壤混合均匀,取调节后的土壤50g放入矿泉水瓶里,加入纯净水300 ml,搅拌5min静置,用酸碱比色卡比较,ph值7-8最适宜种植,低于7-8时,增加石灰用量,直至ph值达到最适;撒施5%辛硫磷颗粒5kg/667㎡,按20kg/667㎡撒施npk复合肥,翻旋1次。

32、2)严格把控菌种质量:采用六妹系品种,选用菌龄20~25天,白色菌丝生长健壮,没有杂菌,颜色正常有光感,培育期间未遇到20~25℃以上高温,菌丝和菌核呈黄白色,菌核分布均匀的栽培种。

33、3)倒推最佳播种期:3月初-3月中下旬初已具备满足菇蕾安全形成必要的适温条件,地温稳定在8℃以上时原基能够正常形成幼菇,当5℃~8℃时部分原基不能发育成幼菇,倒推精准掌握播种时间是爆发式出菇前提,12月下旬-1月初,温室内土壤温度稳定在14℃,地表温度低于16℃,最高气温稳定在20℃以下为最佳播种期。播种时将菌种破碎成粒径在1~1.5㎝大小颗粒,并喷洒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预湿菌种。

34、4)小沟距播种、膜下养菌:采用沟播法播种,开深5㎝~10cm沟,小沟距10㎝~15㎝,沟内条播菌种,覆土3㎝~5㎝,滚压器压平床面,喷水至地表不渗水,土壤表面覆1丝厚黑色地膜;沟播用种量集中、发菌快,菌丝在土壤中易形成优势群体,避免表层遗漏菌种遇到高温后污染。

35、所述高能营养包原料的具体步骤:

36、1)高能营养包原料组成:小麦60%、玉米芯30%、石灰1%、石膏1%、麦麸3%和豆饼5%;

37、2)原料功能:小麦主要提供菌丝生长需要的能量营养;玉米芯提供纤维素并且透气;石灰调节营养包ph值;石膏硫酸钙补充营养包硫、钙,能加速营养包中有机质的分解,提高纤维素降解率,促进营养包物料可溶性磷、钾的释放、增加可溶性糖,中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草酸,并在菌丝表面形成有草酸钙的细胞膜,有保护菌丝的作用,防止营养包变酸,石膏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提高营养包的持水能力;麦麸、豆饼主要提供磷、蛋白营养;

38、3)营养料调制:玉米芯粉碎成小于1㎝粒径的颗粒,使用前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确保玉米芯吸水彻底;小麦粒浸泡至无白芯后沥干水分;营养料含水量控制在以用手抓紧营养料指缝出水时,营养料中加大石灰用量,将ph值调高到9-11之间,营养包灭菌后3天内摆放到种植床面上时,营养料逐渐酸化影响降至8左右;营养包料ph值过低和紧实时,营养输送到土壤受阻,菌丝易老化,生命力衰退,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39、4)营养包大小、灭菌时间与用量:单个营养包0.75kg,常压灭菌12小时,营养包用量3000kg/667㎡;

40、5)确定营养包摆放时间:播种后第1天,菌丝着床,菌种复苏,开始缓慢生长,菌丝萌发向四周扩散,菌丝比较纤细和柔弱,在菌种的麦粒周围能形成直径0.5cm~1cm的菌丝团;第2天,将地表的土块拿起,可观察到土块下面淅淅沥沥挂上一些土屑;播种后2~3天,菌丝逐渐强壮,地表出现稀疏的像蜘蛛网状菌丝;3~4天形成稀疏的蜘蛛网状的浅白色菌丝网络,播种后5~7天,土层上覆盖的菌丝增多,7~10天,地表的菌丝网络慢慢转变成菌霜,因此播种后5~7天,网格状菌丝布满整个床面,尚未出现菌霜前是最适宜的营养包摆放时期;

41、6)接菌与未接菌营养包交叉助力泵-源-库互助:播种后按计划营养包用量1/4,制作营养包,常压121℃灭菌12小时,营养包温度降至15℃以下时,每袋营养包接粒径1.5㎝大小的栽培菌种2-3粒;营养包内栽培种菌丝自接种部位萌发后向包内生长时,用刀切割营养包接种端,揭开黑色地膜将营养包垂直于种植床面摆放到床面上,营养包四周用土压严紧,防止杂菌污染,接通诱导菌丝、营养料和菌丝网络形成“泵-源-库”助力互助关系;

42、播种后第5天开始制作剩余的四分之三营养包,切忌提前制作营养包,灭菌后3天内摆放到种植床面上;营养包存放时间过长,包内营养料酸化,ph值下降,影响菌丝吃料吸收转化速度和营养的储存与消耗,放营养包之前用杀虫剂40%毒死蜱乳油20l喷雾器兑药液60ml床面喷雾,以防止跳虫进入营养包内部;营养包摆放时横放,底部割三角口或长条形口,并把开口的位置向下与土壤充分接触;营养包间隔30㎝,与接种的垂直摆放的营养包交错放置,摆完后覆盖黑色地膜养菌;

43、营养包摆放2~3天后,菌丝从营养包底部进入营养袋内,养菌期间确保菌丝在土壤内形成足量健壮的菌丝网络,并将外源营养袋内的营养转移至这个菌丝网络,满足后期出菇的能量所需,地温控制在10℃~15℃以下,20天即可长满营养包,营养包内营养能够快速被伸进内部菌丝吸收,将营养传送到土壤内部的菌丝网络中,种植床面逐渐形成白色菌霜;营养包内营养通过土壤表面的菌丝将营养转移到土壤内部的菌丝网络中,变成储存性能量,供给后期出菇。

44、 7)精准及时揭开地膜、晾床管理:床面上菌丝从白色-褐色-铁锈色的颜色转变后,地面上分生孢子消退,土壤中菌核大量形成,营养包颜色从灰白色转向红褐色,最后变成灰黑色,小麦粒里淀粉物质吸收殆尽变成皮或基本看不到小麦,营养包手握变软,手拿起营养包时感觉很轻,土壤与营养包脱离,营养包转化好是羊肚菌高产的必要条件;菌丝达到生理成熟,菌霜消退,已具备了催菇基础,此期如果最低地温低于5~8℃,则不具备出菇条件;采用白天盖上草帘(保温被),夜间揭开草帘(保温被),迅速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防原基分化,使菌丝暂时休眠;此时及时揭开地膜晾床,让种植床面吸收氧气,排出养菌阶段膜下累积的co2;揭开地膜后40%毒死蜱乳油20升喷雾器兑药液60ml床面喷雾;

45、8)浇水促原基、搭建小拱棚:菌丝生理成熟后晾床后,地表温度稳定在5℃~8℃以上时,浇水灌透床面土壤促原基是羊肚菌幼菇产生的关键,原基很脆弱,轻微的环境变化或遭到害虫啃食,就会造成原基消失,搭建小拱棚创造相对静止的原基形成条件,这个阶段的主要是促进这个过程形成,不去扰乱这个进程,是羊肚菌原基集中大量爆发形成的关键;在种植床边缘四周每隔1m插入高度为25㎝小木杆,用塑料包装绳交叉缠绕连接小木杆与养菌阶段用的有孔黑色地膜搭建成离地25㎝左右的小棚,小棚内撒施四聚乙醛颗粒,防止跳虫、蛞蝓、蜗牛危害原基;原基出现~幼菇长到3㎝大小期间,不通风,保持小棚内稳定在地表温度8℃~12℃和空气相对湿度80%~90%环境,确保已形成的大量原基安全的经过原基期形成幼小菇蕾,是羊肚菌爆发式出菇种植成功实施的关键,此期需要安全的环境、进行精心管理,稍有不慎即会出现毁灭的损失;用配置的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环境变化,并通过温室外覆盖的草帘(保温被)揭放调节温室内温度;尽量减少进入温室内活动次数,避免由人的出入从门口出吹进冷风影响门口附近床面环境。

46、所述数据化精准管理黄金15天的具体步骤为:

47、1)光照管理

48、播种~原基出现阶段的菌丝发育,黑暗条件有助于菌丝的生长;利用外遮阳网和草帘(保温被)揭盖调节温室内温度;

49、原基形成~幼菇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光线太强对幼菇的伤害大,内置内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光照以在棚里读报纸能看清字为好,此时的光照强度在(600-800)lux;

50、2)干养菌与湿出菇的温、湿度管理技术

51、养菌阶段(从播种开始到催菇之前的整个阶段)地表15㎝气温10℃~15℃,菌丝的生命力强;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60%~70%左右;根据地温走势,确定出菇时间,土壤温度达到6℃~8℃持续5~7天能刺激原基的发生;

52、羊肚菌原基分化期:湿度与温度是关键诱导因子,满足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8~16℃,并具备一定浓度的氧气,但氧气不宜过足;

53、羊肚菌菌丝形成原基~菇蕾出现期间,地表温度8℃~12℃,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低于5℃形成的原基不易形成幼菇,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是羊肚菌菌丝重新扭结的保证,在形成原基时有充足的水分是原基形成的必要条件;

5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8℃~18℃之间,子实体生长期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为宜,超过22℃将引发病虫害爆发、子实体疯长、菌肉变薄、高温死菇等生理性问题;

55、3)通风换气

56、播种后的养菌阶段,每天上午11时左右,打开顶部通风孔放风10分钟,换进室外新鲜空气;浇催菇水后的菌丝重新扭结形成原基~子实体3cm之前不通风,温室内温度、湿度处于相对静止、变化波动较小的环境下最适合幼小菇蕾形成;子实体3cm以上时,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增加新鲜气体含有量,减少病害危害。

5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精准而专业的种植技术和温室环境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创造出良好的羊肚菌生长环境条件,按着羊肚菌不同发育阶段生长关键节点,抓主要矛盾,实施数据驱动精准管理而实现。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1035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