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  >  正文

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

  • 国知局
  • 2024-07-12 10:22:59

本技术涉及术后辅助限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上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在患处进行加压包扎,因股动脉较粗大,且位置较深,患者在术后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防止血肿等现象出现。然而除了需要加压包扎外,还要求对患者穿刺的髋部制动12~24小时,股动脉是在腹股沟处,现有通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患者转移到病床或入睡时术侧患肢容易弯曲,很难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无法有效做到制动12~24小时,导致术口加压的无菌纱布滑落到别处,可能会导致加压位置不准确而出血。

2、且在现有技术的介入术后拔鞘管时,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股动脉穿刺点,一般在皮肤穿刺点的正上方1.5~2cm处,压15~20分钟,再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因其在腹股沟处,其包扎方法也不易限位固定,覆盖的纱布易脱落。现有的加压包扎结构常需要移动患者进行穿着,在此过程中繁琐耗力、还易造成患者出血。因此需设计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不仅具有压迫穿刺点、使髋部等下肢有效制动,还便于加压固定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具有术侧患肢通过气囊加压固定、不易滑脱移位、压力松紧可控和便于限位操作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包括床单主体、以及设置在床单主体上的腹股沟压迫组件、腰腹部限位组件和腿部限位组件;

4、所述床单主体的四角位置通过弹力绑带连接有挂钩;

5、所述腹股沟压迫组件包括约束带、以及设置在约束带底部的第一限位气囊、压迫气囊、第二限位气囊,所述约束带的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底部和所述压迫气囊连接,所述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阀和所述第一限位气囊、所述第二限位气囊连接,所述床单主体上设有环扣,所述约束带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环扣上;

6、所述腰腹部限位组件包括和床单主体连接的左腰带和右腰带,所述左腰带连接有左固定带,所述右腰带连接有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和所述右固定带通过魔术贴相互连接对腰腹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左腰带和所述右腰带的下方一侧分别和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连接;

7、所述腿部限位组件包括和床单主体连接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腿部。

8、进一步的,所述约束带的顶部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顶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充气囊,所述连接口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单向阀和所述压迫气囊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气囊的下方连接有加压件。

10、进一步的,所述加压件为盐袋或沙袋。

11、进一步的,所述约束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和所述环扣连接固定。

12、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气囊、压迫气囊、第二限位气囊均设有放气口。

13、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带和所述右固定带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左腰带和所述右腰带的下方一侧分别连接有连接带,两侧的连接带相互粘结,所述连接带的下方一侧和所述约束带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患者置于床单主体上方,腰腹部限位组件对患者的腰腹部进行限位固定,通过拉动两侧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进行连接限位,无须移动患者进行限位;腹股沟压迫组件对腹股沟处的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固定,拉动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环扣上,对患肢穿刺部位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充气囊输送气体进入进气通道,从而进入第一限位气囊、第二限位气囊,对术侧肢体的两侧进行加压限位,防止其滑脱移位,顶部的压迫气囊压迫在纱布上方,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固定,不仅具有加压限位的作用,还便于调节加压松紧度;而腿部限位组件固定术侧肢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术侧弯曲,使术侧肢体保持制动。

技术特征:

1.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单主体、以及设置在床单主体上的腹股沟压迫组件、腰腹部限位组件和腿部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的顶部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顶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充气囊,所述连接口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单向阀和所述压迫气囊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气囊的下方连接有加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件为盐袋或沙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和所述环扣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气囊、压迫气囊、第二限位气囊均设有放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带和所述右固定带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腰带和所述右腰带的下方一侧分别连接有连接带,两侧的连接带相互粘结,所述连接带的下方一侧和所述约束带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术后加压限位结构,包括床单主体、以及设置在床单主体上的腹股沟压迫组件、腰腹部限位组件和腿部限位组件,腰腹部限位组件对患者的腰腹部进行限位固定;腹股沟压迫组件对腹股沟处的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固定,对术侧肢体的两侧进行加压限位,防止其滑脱移位,也对腹股沟的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固定,具有便于调节加压松紧度的作用;而腿部限位组件固定术侧肢体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术侧弯曲,使术侧肢体保持制动。技术研发人员:卢彦达,吴祎,张海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医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1012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65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