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野餐包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45:55
本申请涉及户外用品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户外野餐包。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生活成为人们的追求。户外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户外用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户外用品也需要不断的改良以适应新的生活需求。
2、现在都市人群整天都在为生活、工作而忙碌,外出野餐逐渐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种健康的卸压方式。当然外出野餐都会用到野餐包、野餐垫和餐具等用品,由于现有的野餐包常要用于存储物品,在需要草地上进行野餐时,可能还需要额外携带一个野餐垫放置于野餐包中,这样使用时较为不便,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得该野餐包展开可作为野餐垫,以提高该野餐包的实用性,减少需要额外携带野餐垫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户外野餐包。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户外野餐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户外野餐包,包括野餐包本体,所述野餐包本体包括底垫、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侧垫、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侧垫以及设置于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之间的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设有第三折痕以将连接垫划分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三角垫,所述连接垫上设有第一连接件,以将两个三角垫沿第三折痕折叠后进行固定,四个所述连接折叠以形成用于物品放置的容纳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垫上设置有袋盖,所述袋盖上设置有拎带。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携带物品进行野餐时,此时可将连接垫沿着第三折痕以将两个三角垫进行折叠后,通过第一连接件以将呈相互抵接的两个三角垫进行固定,同理可得,以将剩余三个连接垫均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折叠,固定后,使得底垫、第一侧板和第二侧垫之间形成供物品放置的容纳腔,以形成供物品放置的户外野餐包,通过拎带进行携带;当正在野餐,此时可解锁第一连接件,以将原先折叠的连接垫展开后,以形成一个野餐垫。因此通过以上结构,使用者可将此作为放置物品的野餐包进行使用,也可将其展开以形成野餐垫进行使用,以提高该野餐包的实用性,减少需要额外携带野餐垫的可能。
5、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垫上设有与所述底垫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折痕,以将第二侧垫划分为两个矩形垫,所述矩形垫上设有第二折痕以将矩形垫划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垫,两个第二折痕沿第一折痕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折痕靠近于底垫的一端相互重合,远离于底垫的两个直角三角垫之间也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以将两个直角三角垫沿第一折痕折叠后进行固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侧垫上设置有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通过第一连接件以将两个直角三角垫沿第一折痕折叠后进行固定,进一步缩小形成野餐包时容纳腔的体积,以缩小该野餐包的体积大小,以便于在闲置时进行收纳,且也可作为平时手提包进行使用,以放置一些物品,提高该野餐包的使用频率。
7、优选的,所述袋盖和远离于所述袋盖的所述第一侧垫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袋盖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侧垫。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可使得袋盖对容纳腔的开口进行启闭,以减少外界杂质落入到容纳腔中,或是位于容纳腔中的物品受外力影响出现掉落的可能,以提高对放置于容纳腔中的物品的防护。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侧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沿第一侧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以便调节呈野餐包状态时的容量,以提高该野餐包可放置的物品的容纳能力,且可根据所放置的物品量进行调节,以减少在行走时位于容纳腔内的物品相互碰撞出现损坏的可能。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袋盖上的子扣和所述第一侧垫上的母扣,所述子扣与母扣磁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子扣和母扣磁吸连接,以便使用者对袋盖对容纳腔的开口大小进行调整。
13、优选的,所述袋盖上设置有肩带,所述袋盖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环,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环的卡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肩带,并将肩带可拆卸连接于卡扣,可便于使用者通过肩部进行背负,以更换该野餐包的携带方式,
15、优选的,所述野餐包本体包括外层以及设置于外层内的填充层,所述外层为聚乳酸纤维制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层聚乳酸纤维制成,由于其自身具有防霉、防螨、防潮的效果,有利于对放置于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储存。
17、优选的,所述野餐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层内的填充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填充层,可提高该野餐包本体作为野餐包使用时,以对放置于野餐包内食物的保护效果,而在作为野餐垫使用时的柔软度,以减少地面上的杂草等会透过野餐垫以影响用户的舒适度。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在连接垫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可形成供物品放置的户外野餐包,通过拎带或是肩带进行携带,解锁第一连接件,以将原先折叠的连接垫展开后,以形成一个野餐垫,以提高该野餐包的实用性,减少需要额外携带野餐垫的可能。
21、2、通过在第二侧垫上设置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以及第一连接件,以缩小该野餐包的体积大小,以便于在闲置时进行收纳,或是作为平时手提包进行使用,以提高该野餐包的使用频率。
技术特征:1.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野餐包本体(1),所述野餐包本体(1)包括底垫(14)、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14)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侧垫(15)、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14)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侧垫(16)以及设置于第一侧垫(15)和第二侧垫(16)之间的连接垫(17);所述连接垫(17)设有第三折痕(171)以将连接垫(17)划分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三角垫,所述连接垫(17)上设有第一连接件(2),以将两个三角垫沿第三折痕(171)折叠后进行固定,四个所述连接垫(17)折叠以形成用于物品放置的容纳腔(19);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垫(15)上设置有袋盖(18),所述袋盖(18)上设置有拎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垫(16)上设有与所述底垫(1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折痕(161),以将第二侧垫(16)划分为两个矩形垫,所述矩形垫上设有第二折痕(162)以将矩形垫划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垫,两个第二折痕(162)沿第一折痕(161)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折痕(162)靠近于底垫(14)的一端相互重合,远离于底垫(14)的两个直角三角垫之间也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以将两个直角三角垫沿第一折痕(161)折叠后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盖(18)和远离于所述袋盖(18)的所述第一侧垫(1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所述袋盖(18)通过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于第一侧垫(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沿所述第一侧垫(15)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袋盖(18)上的子扣(51)和所述第一侧垫(15)上的母扣(52),所述子扣(51)与母扣(52)磁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盖(18)上设置有肩带(4),所述袋盖(18)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环(181),所述肩带(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环(181)的卡扣(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包本体(1)包括外层(11),所述外层(11)为聚乳酸纤维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户外野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包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层(11)内的填充层(13)。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户外用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户外野餐包,其括野餐包本体,所述野餐包本体包括底垫、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一侧垫、两个分别弯折成型于底垫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侧垫以及设置于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之间的连接垫;所述连接垫设有第三折痕以将连接垫划分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三角垫,所述连接垫上设有第一连接件,以将两个三角垫沿第三折痕折叠后进行固定,四个所述连接垫折叠以形成用于物品放置的容纳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垫上设置有袋盖,所述袋盖上设置有拎带。本申请具有提高该野餐包的实用性,减少需要额外携带野餐垫的可能的有益效果。技术研发人员:朱江珊,张若楠,詹伟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天勤箱包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09技术公布日:2024/4/2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90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款新型患者使用防滑鞋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