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服装饰品,鞋,帽,珠宝,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 一种高速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高速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14:27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电吹风。

背景技术:

1、吹风机也叫电吹风,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小家电。

2、吹风机的原理是直接靠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风筒前嘴吹出;空气通过时,若装在风嘴中的发热支架上的发热丝已通电变热,则吹出的是热风;若选择开关不使发热丝通电发热,则吹出的是冷风;吹风机就是此来实现烘干和整形的目的。

3、现有的高速电吹风结构中,为了整体结构更加合理,以及电吹风重量的分布更加均匀,一般都会把由电机构成的送风组件设置在手柄内,再将发热片构成的发热组件设置在机头内,同时为了方便走线和操作会将用于操控各组件的控制组件也设置在手柄内。

4、如申请号为202322439748.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便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手柄开关控制结构及其吹风机,包括有开关支架和第一开关组件;开关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窗口;第一开关组件连接在开关支架上,并包括有按压开关和穿设在第一安装窗口内的控制按钮;第一开关组件还包括有集成了led灯的开关电路板,按压开关亦集成于开关电路板上,控制按钮包括有用于触发按压开关的触发部和用于透光的透光部;本实用新型在用于控制吹风机风温的第一开关组件内设置有led灯,并在第一开关组件的控制按钮上设置用于透光的透光部,从而实现依靠led灯的灯光透过控制按钮投射的方式来进行对于风温所处档位的提示,相较于市面上需要在吹风机机身其他部位设置灯光组件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吹风机的体积和节省生产成本”。

5、但包括上述专利中所记载的方案,现有电吹风的结构都存在一个问题,便是由于现有市面上的电吹风都将控制开关设置在手柄内,甚至有些电吹风是将连带控制开关和pcb板的整个控制组件设置在手柄内,这导致会占用掉手柄的一部分空间,需要在手柄的壳体上开槽来容纳控制组件,但又由于现有电吹风都是通过手柄进风的,这些容纳用的槽难免导致手柄内风道变窄以及出现凸起,导致在进风过程中气流会在手柄内因为碰撞而导致流量与流速的受损,最终从电吹风出风口吹出时,风速会无法满足高速电吹风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吹风将控制开关等控制组件设置在手柄内,导致电吹风手柄内气体流动受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电吹风。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电吹风,包括有:

3、电吹风机壳,其包括有手柄部和机头部,所述手柄部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头部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电吹风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气流通道;

4、送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气流通道内;

5、发热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的气流通道内,并位于所述送风组件的上方;

6、控制组件,其至少包括有pcb板和用于触发pcb板的若干个控制开关;

7、所述机头部内还设置有与气流通道相分隔的电气腔,所述的控制组件便设置于所述电气腔内,所述控制开关穿过机头部的侧壁露出于外部。

8、所述气流通道的设置方式及组成结构进一步,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有位于手柄部内的竖直段、和位于机头部内的横向段,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竖直段内,而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横向段内;所述的竖直段笔直贯通电吹风机壳的手柄部,且所述竖直段内除送风组件,未设置其余的结构件。

9、所述气流通道与电器腔之间的具体分隔方式进一步,所述机头部内设置有分隔支架,所述分隔支架阻挡于气流通道的横向段和电气腔之间,所述的发热组件与pcb板则分别连接于分隔支架的两侧。

10、所述气流通道的横向段的具体设置方式再进一步,所述横向段有分隔支架的前侧面与机头部的内壁组合形成所述的横向段,且所述分隔支架的前侧凸设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将横向段分隔呈筒状,所述的发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发热翅片,所述的发热翅片呈环状排列设置于安装柱的周侧。

11、所述机头部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所述电吹风机壳的机头部上还包括有后盖,所述的电气腔位于所述分隔支架的后侧面与后盖的内侧面之间,且所述的控制开关穿过后盖伸出至电吹风机壳外。

12、所述分隔支架上的导风结构进一步,所述分隔支架上朝向发热组件的一侧还开设有导风弧面,所述导风弧面上侧与发热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下侧与发热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所述横向段上侧的长度小于其下侧的长度;且所述导风弧面下侧还开设有一进风缺口,所述进风缺口位于竖向段和横向段的交界处。

13、所述分隔支架上的导风结构再进一步,所述分隔支架上位于导风弧面处还开设有若干导风孔,所述导风孔连通气流通道与电气腔,使得气流在经过导风弧面的过程中,部分气流能够通过导风孔进入至电气腔内,实现对其内控制组件的降温。

14、所述送风组件与进风口之间的连通结构进一步,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与横向段形成连通,而所述送风组件便设置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位于所述送风组件和和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进风间隙,所述进风间隙内未设置有任何结构件。

15、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具体设置方式进一步,所述电吹风机壳还包括有位于机头部前端的出风罩、和位于所述手柄部下端的进风罩,所述出风口呈若干道弧形的通槽开设于出风罩上,而所述进风口则呈若干个密布的通孔开设于进风罩上。

16、所述电吹风机壳的具体组成结构进一步,所述电吹风机壳由横向设置的上壳与竖向设置的下壳连接组成,其中所述上壳下侧还凸设有连接筒,所述的送风组件便嵌设在连接筒内,所述下壳套设并连接在连接筒的外侧。

17、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的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连接筒的周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还朝外凸设有卡接块,所述下壳的内壁上则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的上壳与下壳之间依靠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实现连接。

18、所述机头部上的灯光指示结构再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若干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穿过后盖露出于外部。

19、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出风过程:

20、首先在送风组件的作用下,气流通过进风罩上的通孔进入至手柄内,此时气流来到气流通道的竖直段,并通过进风口与送风组件之间的进风间隙,且由于进风间隙内未设置有结构件,因此气流在经过进风间隙的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损耗;

21、接着待气流经过送风组件后,由于进风组件设置于竖直段的上端,因此气流能够马上进入至气流通道的横向段,并且通过分隔支架的进风缺口来到导风弧面处,并在导风弧面的引导下部分气流朝向发热组件流动,而剩余部分气流则会通过导风弧面上的导风孔进入至电气腔内,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导风弧面倾斜设置并对气流进行的引导作用,使得横向段内上侧与下侧的气流几乎保持一致;

22、最终气流在经过发热组件后,带走发热组件上的热量,并从出风罩上的通槽处吹出。

2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首先将发热组件、分隔支架和控制组件依次安装在上壳内,接着将送风组件嵌设在上壳的连接筒上,最后便可以将下壳对准连接筒由下至上进行套接,使得连接筒插接至下壳内,而在该过程中连接筒上的弹力臂受到挤压被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弹力臂上的卡接块移动至卡接槽处后,弹力臂被释放进行弹性恢复,进而使得卡接块被推动进入至卡接槽内与其形成卡接配合,至此整个电吹风便已装配完成。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将包括控制开关在内控制组件均设置在电吹风机壳的机头部内,使得手柄部内的气流通道保持笔直顺畅,并且在机头部内设置电气腔用于容纳控制组件,使得控制组件能够与机头部内的气流通道也保持分隔,进而使得本电吹风内的气体流道更加通畅,使得电吹风吹出的风速满足高速的要求;

26、2、使用分隔支架来对气流通道与电气腔进行分隔,使得气流不会收到电气腔内控制组件的影响,并且由于气流通道上导风弧面的设置,能够使得气流更好地流向发热组件,并且使得气流通道内各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

27、3、在送风组件与进风口之间设置无任何结构件的进风间隙,使得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朝送风组件流动的过程中,气流几乎不会出现损耗;

28、4、送风组件设置于气流通道竖直段的上端部分,使其更加靠近气流通道的横向段,进而确保气流在经过送风组件后能够更快的移动至发热组件处,减少在该移动过程中气流产生的损耗;

29、5、电吹风机壳由上壳与下壳组合形成,并且两者之间依靠套接形成连接,再依靠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来加固连接,使得电吹风机壳的装配和拆卸都十分便捷;

30、6、设置有露出在机头部外侧的指示灯,当使用者通过控制组件进行调节时,通过指示灯便能直观的观察到电吹风所处档位,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14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