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服装饰品,鞋,帽,珠宝,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 > 具有钩状钩合元件的织物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  正文

具有钩状钩合元件的织物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2 11:18:54

本发明涉及在表面具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形成的多个钩状钩合元件的织物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上述织物粘扣带在与具有圈状钩合元件的粘扣带合的情况下可获得高的钩合力及柔和的手感。

背景技术:

1、以往以来,作为织物制的粘扣带,所谓织物钩粘扣带与所谓织物圈粘扣带的组合由于即使反复进行钩合/剥离也没有钩合元件的损伤等,钩合力的降低也小,因此被广泛地用于衣料品、日用杂货等用途领域,所述织物钩粘扣带在织物制的基布的表面具有多个由单丝纱形成的钩状钩合元件,所述织物圈粘扣带能够与该钩状钩合元件钩合、并且在织物制的基布的表面具有多个由复丝纱形成的圈状钩合元件。

2、在这样的织物粘扣带(以下,有时简称为粘扣带)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织入由经纱及纬纱形成的织物基布(以下,有时简称为基布)的钩合元件用纱因将钩合剥离时的拉伸而从该基布被抽出,通常采取在基布的背面涂布被称为背涂粘接剂的氨基甲酸酯类、丙烯酸类的树脂剂并由此将钩合元件用纱固定于基布的方法。

3、然而,如果在基布的背面存在这样的背涂粘接剂,则会由于背涂粘接剂层而丧失基布的柔软性,粘扣带容易变得刚直,存在手感降低的缺点,另外,作为粘扣带,粘接剂在使用中容易劣化,钩合元件用纱的固定力逐渐降低,也存在粘扣带的钩合功能降低的缺点。另外,也存在粘扣带的透气性由于存在于基布的背面的背涂粘接剂层而降低的缺点。另外,如果涂布背涂粘接剂液,则将其溶剂蒸发去除需要时间,因此,需要将织物基布暂时卷取,会导致生产性的降低,此外还会发生由溶剂的蒸发去除所导致的工作环境变差的问题。

4、此外,在将背涂粘接剂涂布于基布的背面的情况下,如果对这样的织物粘扣带进行染色,则染料液会由于存在于背面的背涂粘接剂层而无法贯穿基布,不能均匀地染色成深色,因此,染色必须在涂布背涂粘接剂之前进行,由于在涂布背涂粘接剂之前进行染色时以钩合元件用纱等未被固定于基布的状态下进行染色,因此,构成基布的纱会因染色处理而发生偏移等移动,钩合元件的形状、排列会发生混乱。

5、特别是在钩合元件为钩状钩合元件的情况下,如果钩合元件的形状、排列发生混乱,则在将钩合元件用圈的一个腿切断而制成钩状钩合元件时,难以可靠地仅将一个腿切断,会混合存在两个腿被切断、两个腿均未被切断的情况。这样一来,钩合元件的排列混乱的织物粘扣带的外观差,此外,在混合存在两个腿被切断的钩合元件、两个腿均未被切断的钩合元件的情况下,钩合力的方面也差。

6、作为消除这样的将背涂粘接剂涂布于基布背面的粘扣带的问题的粘扣带,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由经纱、纬纱及钩合元件用纱构成的粘扣带,其使用聚酯类的热收缩性纱作为经纱、纬纱及钩合元件用纱,进一步使用热熔粘性纤维作为构成纬纱的纱,该粘扣带是通过该热熔粘性纤维的熔粘和构成粘扣带的纱的热收缩而将钩合元件用纱固定于基布的不需要背涂粘接剂的织物粘扣带。

7、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织物粘扣带的情况下,由于确实不存在背涂粘接剂层,因此能够消除现有的设置有背涂粘接剂层的粘扣带所具有的上述缺点。

8、相反,在使用了作为聚酯类的代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来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的情况下,与其它聚酯类的单丝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的单丝纱相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非常刚直,因此,即使形成钩状钩合元件用圈,也不会形成横向扩展的圈而成为沿着纵向伸展的纵长的圈,并且圈形状也容易变得不均匀,与赋予了背涂粘接层的粘扣带的情况同样,在将钩合元件用圈的一个腿切断而制成钩状钩合元件时,难以可靠地仅将一个腿切断,混合存在两个腿被切断的情况、两个腿均未被切断的情况,具有无法获得高的钩合力的问题。

9、另外,在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的情况下,得到的钩状钩合元件为纵长的钩形状,因此,与这样的钩状钩合元件钩合的圈状钩合元件的圈纤维根数比横向扩展的钩状钩合元件的情况少,出于这一点,钩合力也变差。另外,在钩状钩合元件的形状不均匀的情况下,高度高的钩状钩合元件的存在会妨碍高度低的钩状钩合元件的钩合,因此,出于这一点,钩合力也变差。此外,由刚直的单丝纱形成的纵长的钩状钩合元件也具有手感差而无法使使用者感到柔和的手感的问题。

10、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单丝纱,在使用了目前通常广泛使用的以尼龙类、聚丙烯为代表的聚烯烃类的单丝纱的情况下,由于这些单丝纱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单丝纱更柔软,因此,可自然地形成横向扩展的圈,基本上不会发生由于是刚直的单丝纱而产生的上述问题,因此可以认为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所特有的现象。

11、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织编织物粘扣带时,为了容易形成钩状钩合元件用圈,将多个金属棒在钩状钩合元件用纱跨越经纱的位置上与经纱平行地排列放置,使钩合元件用纱从该金属棒的上部通过而形成圈,在形成圈后将该金属棒从圈中抽出;另外,在使用人造纤维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时,能够通过热处理而保持圈形状;而且,通过将上述金属棒的截面形状设为在中央部扩大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少将圈从金属棒抽出时的摩擦,因而容易抽出。

12、查明了通过使用这样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对于跨越金属棒形成的圈而言,在金属棒具有在中央部扩大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刚直的单丝纱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则会在中央部扩大的部位形成横向扩展的圈形状,此外,如果以该横向扩展的圈形状进行加热,则以该横向扩展的形状被固定,因此,即使将金属棒从圈内拔出,也可以保持横向扩展的圈形状,并且也可期待圈高度均匀化,但在现实情况下,将金属棒拔出后的圈的从基布的立起角度、横向及纵向的扩展存在偏差,其结果是,非常难以将圈的一个腿侧部可靠地切断而制成钩状钩合元件,非常难以提高得到的钩粘扣带的钩合力。

13、现有技术文献

14、专利文献

1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5/122817号

16、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35-5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想要利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解决在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刚直的单丝纱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的情况下必然会发生的难以得到横向均匀地扩展的钩状钩合元件这样的问题时所新产生的问题,该问题是:从基布的立起角度、横向及纵向的扩展存在偏差,其结果是,非常难以将圈的一个腿侧部可靠地切断而制成钩状钩合元件,非常难以提高得到的钩粘扣带的钩合力。

3、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钩状钩合元件的粘扣带,所述钩状钩合元件尽管是由刚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形成的钩状钩合元件,但由于具有均匀的高度和横向上的扩展,因此手感柔和,此外具有均匀的形状的钩状钩合元件规则且整齐地排列,因此其在外观方面也优异。

4、解决问题的方法

5、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粘扣带,其以由经纱和纬纱形成的织物作为织物基布,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形成的钩状钩合元件用纱与上述经纱平行地被织入上述织物基布,在上述织物基布的表面侧存在由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形成且从上述织物基布表面立起的多个钩状钩合元件,

6、上述织物粘扣带具有满足以下条件的上述钩状钩合元件:

7、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高度满足以下的条件(1),且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钩形状满足以下的条件(2),

8、(1)存在于上述织物基布表面的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90%以上在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平均高度(ha)的0.975~1.025倍范围内,

9、(2)存在于上述基布表面的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90%以上的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横向扩展(w)相对于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高度(h)在0.7~0.8倍范围内。

10、而且,优选在上述的发明中,上述纬纱包含热熔粘性纤维,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根部通过上述热熔粘性纤维的熔粘物而固定于上述织物基布,上述织物基布满足如下情况:夹着上述纬纱并在其上下沉浮的上述经纱的在背面侧最沉入的部位的上述织物基布厚度方向的厚度为在表面侧最浮起的部位的上述厚度的0.94倍以下;另外。上述织物基布满足如下情况:在背面侧最沉入的部位的上述经纱的基布厚度方向的厚度为在表面侧最浮起的部位的上述厚度的0.7~0.90倍范围。

11、另外,优选如下情况:在上述的发明中,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的平均高度(ha)在1.45~1.65mm的范围内的情况,另外,在上述织物基布的背面不存在用于将上述钩状钩合元件固定于上述织物基布的粘接剂层的情况。

12、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粘扣带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13、在编织由经纱和纬纱形成的织物基布时,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形成的钩状钩合元件用纱与上述经纱平行地织入,同时,使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规则地跨越上述经纱,并且在跨越的部位从上述织物基布的表面以圈状立起,从而编织圈织物,接着,将圈的立起部固定于上述织物基布,然后,将固定的上述圈的一个腿切断,从而将上述圈制成钩状钩合元件,其中,在编织上述圈织物时,按照a→b→c的顺序进行以下的操作a~c,然后进行下述工序f。

14、操作a,在编织上述圈织物时,将具有纵长的截面形状的多个棒状体与上述经纱平行地排列,使得纵长方向在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跨越上述经纱的位置上相对于上述织物基布面基本垂直,使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跨越上述棒状体,由此在上述织物基布表面形成多个由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形成的上述圈的操作;

15、操作b,一边使上述圈在上述棒状体上滑动,一边在上述棒状体的截面形状成为在高度的中途向横向突出的形状的部位以上述圈跨越了上述棒状体的状态对上述圈进行加热的操作(将该加热处理称为热处理i,并且将进行加热处理的区域称为加热区域i);

16、操作c,进一步使上述圈在上述棒状体上滑动,从尖细形状(先細形状、前端变细的形状)的上述棒状体的最前端将上述圈拔出的操作;

17、工序f,将上述圈的一个腿切断,将上述圈制成钩状的工序。

18、而且,优选如下情况: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的上述棒状体的形状中,在高度的中途向横向突出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型的情况,另外,上述棒状体的前端部的尖细形状在上述棒状体的纵向长度的1~10倍范围的长度上以上述棒状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接近上述棒状体的纵向中央部的方式向最前端逐渐变细,最前端变尖的情况;另外,上述棒状体的截面形状在上述[操作a]的区域中不向横向突出、在上述[操作b]的区域中仅一面向横向突出、在前端部中保持仅一面向横向突出的突出形状且变成尖细形状的情况;此外,上述棒状体的截面形状的纵向高度在进行上述[操作b]的区域且邻近前端部之前具有一定的高度的情况;另外,为了将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织入织物而送出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时对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施加的张力在70~90g/纱的范围内,而且送出上述经纱时对上述经纱施加的张力在40~60g/纱的范围内,并且对上述钩状钩合元件用纱施加的张力比对上述经纱施加的张力高15~40g/纱的情况。

19、另外,优选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纬纱包含热熔粘性纤维,对在进行了上述操作c之后且进行上述工序f之前的上述圈织物依次进行以下的工序d~e的情况。

20、工序d,将上述圈织物导入加热区域,加热至上述该热熔粘性纤维发生熔融的温度以上,通过来自上述热熔粘性纤维的熔融物将上述圈的立起部固定于上述织物基布的工序(将该加热处理称为热处理ii,并且将进行加热处理的区域称为加热区域ii);

21、工序e,将工序d中得到的织物从上述加热区域ii取出,在上述热熔粘性纤维熔融的状态下,将上述织物基布的背面按压于固定的面或辊表面的工序。

22、此外,优选如下情况:在上述的追加进行上述[工序d]及上述[工序e]的制造方法中,在中途不卷取织物而从上述[操作a]连续地进行至上述[工序e]的情况;另外,不将上述织物基布的表面侧按压于固定的面或辊表面而仅按压上述织物基布的背面侧来进行上述[工序e]的情况;此外,在中途不卷取织物而连续地进行上述[操作a]~[工序f]的情况。

23、发明的效果

24、在本发明中,在编织具有钩状钩合元件用圈的织物基布时,以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为参考,使用了如下方法:使用具有纵长的截面形状的棒状体,将多根这样的棒状体与经纱平行地排列放置,使得纵长方向在钩状钩合元件用纱跨越经纱的位置上相对于织物基布面基本垂直,使钩合元件用纱跨越该棒状物,由此,在织物基布表面形成多个由钩合元件用纱形成的圈,并且在棒状体成为在高度的中途向横向突出的截面形状的部位以钩合元件用纱跨越了棒状物的状态进行热处理i,使钩合元件用纱进行热收缩,使圈与棒状体密合,然后将棒状体从圈中拔出。

25、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跨越棒状体形成的圈在棒状体形成了在高度的中途向横向突出的截面形状的部位成为横向扩展的圈形状,进一步以该横向扩展的圈形状进行加热(热处理i),由此将该形状固定,因此,即使随后将棒状体从圈内拔出,也可以保持横向扩展的圈形状,并且应该能够期待该圈形状、特别是圈高度也均匀化,但在现实中,在钩合元件用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的情况下,未能获得上述的期待效果。

26、本发明人等对其原因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棒状体从圈中拔出时的棒状的前端部形状有很大的影响。即,发现了棒状体因在织造时产生的振动、将圈从棒状体前端拔出时的反作用力而上下左右振动,特别是振动随着靠近棒状体的前端部而增大,在棒状体的前端部形状为如专利文献2的图5中记载的那样在相对于基布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切断成直角的形状的情况下,由于棒状体的前端部的振动而使圈形状向上方、横向歪斜,进而还会妨害圈从基布表面竖立。

27、可以推测,虽然直到将圈从棒状体拔出之前圈与棒状体密合而与棒状体一体化,但在将圈从棒状体拔出、或即将拔出之前,圈不再与棒状体一体化,圈的运动变得与棒状体的振动不同,因此,圈形状由于棒状体的前端部的运动而混乱。

28、当然,存在在将圈从棒状体拔出之前将圈充分地冷却而不受棒状体前端部的振动的影响的方法,但是这样一来,需要将棒状体的前端部从加热区域充分地离开,即需要增长棒状体的长度,棒状体越长,棒状体越容易大幅振动,容易破坏钩合元件用圈的形状,无法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29、本发明在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单丝纱作为钩状钩合元件用纱来制造横向扩展、高度也均匀化的钩合元件用圈时,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前端部尖细形状的棒状体,从而使得在将圈从棒状体前端部拔出时棒状体的前端部不会损坏圈形状、或者使圈倾斜或倒卧。

30、对于如此制造的钩状钩合元件用圈而言,随后即使进行用于使热熔粘性纤维熔融而将钩状钩合元件用圈固定于织物基布的热处理ii,虽然圈形状因此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圈不会以加热的状态接触物品,因此,基本上能够保持将棒状体拔出的时刻的形状、竖立状态,可保持横向扩展的高度均匀的圈形状。

31、具有由这样的圈形成的钩状钩合元件的织物粘扣带具有横向扩展的钩形状,并且其高度也极其均匀,其结果是,进入钩状钩合元件的钩内的圈状钩合元件的圈纤维的根数增加,与圈粘扣带的钩合力大幅提高。另外,由于具有横向扩展的钩形状,并且高度也均匀化,因此手感非常柔和。此外,由于具有均匀的形状的钩状钩合元件规则且整齐地排列,因此此在外观方面也优异。

32、此外,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为了将钩状钩合元件用圈固定于织物基布,优选利用使用具有热熔粘性纤维的纱作为纬纱、并通过热处理ii使该纱热熔粘的方法,在该热处理ii时,优选将织物基布从加热区域ii取出,在该热熔粘性纤维熔融的状态下进行将织物基布的背面按压于固定的面或辊表面的操作,通过该操作,使纬纱的热熔粘成分熔粘时,通过被按压于织物基布背面的固定的面或辊表面从织物基布背面按压沉入织物基布内的钩状钩合元件用圈,其结果是,钩状钩合元件的高度更进一步均匀化,从这一点出发,与圈粘扣带的钩合力也进一步提高。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19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