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手烟过滤烟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1:45
本技术涉及香烟过滤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手烟过滤烟具。
背景技术:
1、吸烟对人体有多重危害。香烟燃烧产生多种产物,包括co、no2及多环芳烃等燃烧气体产物,也有煤焦油、碳化粉尘等液、固物质组成的气凝胶与颗粒。这些物质不仅直接危害吸烟者健康,也会污染环境,影响周边人的健康。
2、香烟烟雾由吸烟时产生的主流烟雾和香烟自然燃烧产生的侧流烟雾组成。主流烟雾燃烧产生时气流大、氧气足,燃烧较为充分;侧流烟雾燃烧不太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有害有机物和颗粒物更多,同时由于大部分侧流烟雾直接散发到环境中,因此对环境影响更大,也是所谓“二手烟可能更有害”的原因所在。
3、虽然吸烟有害健康和环境,但是部分消费者的吸烟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吸烟行为暂时难以杜绝。为了吸烟者及周边人的健康,维护空气环境,有一些专门对香烟烟雾进行过滤净化处置的装置。典型的例如专利申请号为us20100206319a1的美国产品smoke buddy,实际就是带有过滤层的腔体,使用者对准其入口呼出烟气,然后经过过滤后排放到空气环境中。此类产品有一定市场,但是使用者需要将烟和过滤腔交替放到嘴边,吸烟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十分不便。
4、实际上,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呼吸一体的烟具过滤装置设计,例如cn91111685.0 清除一氧化碳等烟害的除毒与自熄卷烟联烟具、cn94192263.4 烟卷烟雾过滤系统,将烟卷套入外壳中,使侧流烟雾无法自由逸出;同时提供呼出烟雾的管路,使吸烟者呼出的主流烟雾也吹入装置中加以收集和过滤,从而减少对环境影响。但是此类设计有以下缺点:
5、1)由于需要保证新鲜空气进气、烟头烟气、呼吸烟气各自的通路,往往需要多重套装或并列管路,像cn94192263.4这样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加风扇。一方面体积较大不便握持和携带,增加了吸烟者主动使用的阻力;另一方面复杂的动力和结构也不利于生产和推广。
6、2)由于烟雾较多,耗材更换频繁;上述装置密闭套装,往往需要拆装打开再更换滤材,维护繁琐,使用不便。
7、3)装置封闭燃烧,氧气更新势必受到影响,可能会使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成分变化,产生更多危害;而如果设置了新鲜空气入气口,又很容易成为测流烟雾的逸出通路。
8、因此目前市面上缺少真正实用的相关产品。二手烟问题仍然十分普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进一步优化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手烟过滤烟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二手烟过滤烟具,包括烟嘴和烟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嘴密封连接到所述烟筒两端;所述烟筒又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独立的前腔、后腔两部分;
3、其中前腔包括分流腔和夹烟腔两个内腔;
4、所述分流腔后端为圆锥形开口,前端与烟嘴连接;分流腔内部还活动插入有分流漏斗,所述分流漏斗主体为锥形,其朝向烟嘴一端为宽开口,且宽开口侧边设置有方向朝向锥形底部的挡裙;所述分流漏斗锥形主体远离烟嘴的窄开口一端连接有通气端,通气端外径小于分流腔的后端开口内径,且通气端侧向开口,底部封闭;通气端底部还安装有柔性挡环;
5、所述夹烟腔远离烟嘴一端开口,且插接有夹烟环,夹烟环中央设置有可插入香烟的孔腔;
6、香烟过滤嘴一端塞在夹烟环中,夹烟环可以是硅胶、橡胶等弹性材质,内径略小于香烟,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稳固夹持。夹烟环可以有多种规格,对应市面上不同直径的香烟。燃烧的烟丝端伸入后腔。
7、分流腔和夹烟腔侧面通过联通口相互联通;
8、所述分流漏斗能够在分流腔内移动,且挡裙长度比联通口大,分流漏斗的锥形主体长度大于等于联通口靠近烟嘴一端与分流腔圆锥形开口的距离;同时,分流腔在联通口前靠近烟嘴一端的长度超过挡裙长度;
9、当分流漏斗移动到远离烟嘴一端时,挡裙挡住联通口,且筒状通气端伸出分流腔;当分流漏斗移动到靠近烟嘴一端时,挡裙不遮挡联通口。
10、分流漏斗采用材料为轻质片材。可以是pet等塑料薄片,也可以是铝箔或纸板,便于移动,也便于作为低成本耗材更换。分流漏斗朝向分流腔出口的表面可以覆盖带有吸附能力的静电驻极或沾水的滤纸或无纺布等滤材,使烟气旋流碰撞漏斗表面时接触滤材起到初步的吸滤作用。
11、吸烟时,吸烟者对烟嘴吸气,分流漏斗前端开口大于通气端开口,在较强的吸力作用下,分流漏斗前端的瞬时气流量大于通气端,漏斗内的气压降低;在气压差的推动下,分流漏斗被推至分流腔前端,挡裙避开联通口,使分流腔与夹烟腔联通;同时通气端封闭的底端及柔性挡环堵住分流腔的出口。此时吸力传导至夹烟腔,将香烟燃烧的烟气通过过滤嘴吸入夹烟腔,进一步吸入分流腔,在分流漏斗周围形成旋流,增加对分流腔和分流漏斗的碰撞,通过旋流分离原理对少量大粒径的烟雾颗粒进行去除。烟雾的唯一出口是分流漏斗的通气端开口,在吸力作用下烟雾穿过分流漏斗进入烟嘴,被吸烟者吸入。
12、当吸烟者呼出主流烟雾时,嘴不用离开烟嘴,直接将主流烟雾吹入烟嘴并进入分流腔。同样由于分流漏斗前端正面开口大于通气端的侧向开口,与吸烟时反向的气压推动分流漏斗向分流腔出口移动,挡裙挡住联通口,而通气端开口伸出分流腔进入后腔中,后续呼出的主流烟雾则通过通气端的侧面开口全部被吹入后腔中。
13、柔性挡环可以采用橡胶膜片或滤纸,在生产组装或使用者需要更换分流漏斗时,将分流漏斗插入分流腔中,柔性挡环的柔性特质使其可以被动弯折随通气端穿过分流腔出口,然后再次舒展以实现对通气端出口的遮挡,增强吸气时分流腔底部的密封效果,也减少吸气初期分流漏斗未移动到位时从后腔中吸入的残留烟雾的量。
14、所述后腔在远离烟嘴一端设置有出烟口和换气口,出烟口外密封连接有出烟过滤头,出烟过滤头内装有滤材;出烟过滤头可以为多个,首尾密封连接为一体;换气口位于出烟口下方。
15、由于香烟封入后腔中,呼气的分流腔出口也在后腔中,因此主流和侧流烟雾都排入后腔,并通过出烟口和出烟过滤头过滤净化后排入空气中。
16、换气口位于下方,因为主流和侧流烟雾温度较高,更倾向于向上流动,换气口在下方能减少烟雾通过换气口逸出的量。
17、进一步的,后腔内设置有出烟管,其一端入口朝向分流腔出口,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后腔出烟口内侧,与出烟口连通。
18、将呼出的主流烟雾大部分导流至出烟口,避免呼出的烟雾影响香烟燃烧,也减少气流导致烟雾从换气口吹出的情况。
19、进一步的,分流腔出口连接有导流锥,导流锥为锥形,大开口与分流腔出口连接,小开口位于出烟管入口处,其外径小于出烟口内径。
20、气流通过导流锥时,可利用文丘里效应加速减压,从而像文丘里式真空发生器一样对出烟管外的侧流烟雾进行负压吸收,并在减小后腔内气压后结合气流高温上升的烟囱效应促进新鲜空气自位于底角的换气口吸入换气,提高换气效率。通过吸烟者的呼气作用自动对侧流烟雾进行导流,进一步减少烟雾从换气口吹出的情况。
21、进一步的,烟嘴还包括密封连接的吸烟过滤头,吸烟过滤头的入口与分流腔连接,吸烟过滤头内装设有滤材。
22、优选的,吸烟过滤头通过螺纹与烟嘴和分流腔密封连接。
23、进一步的,换气口密封连接有内含s型流道的换气头。
24、s型流道可以阻碍烟雾直接逸出,同时,当吸烟或呼气通过导流锥时后腔负压,新鲜空气能够自由吸入。
25、可选的,换气头安设有滤材,以进一步减少侧流烟雾逸出的情况。
26、进一步的,后腔中还设置有烟灰槽,烟灰槽开口朝向夹烟腔。
27、承接烟灰,使烟具兼顾烟灰缸的作用。同时避免烟灰落到出烟口或换气口,损坏滤材等部件,对侧流烟雾流向换气口进行初步阻隔,并减少烟灰落到出口附近阴燃产生的烟雾从换气口逸出的情况。
2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形式为螺纹连接或过盈插接,后腔与前腔通过过盈插接实现拆装和密封。
29、螺纹连接能够兼顾拆装和密封的需求。前腔与后腔则插接组装,并通过弹性材料实现过盈配合进行密封,例如橡胶密封圈或饮料塑料瓶盖类似的塑料凸台结构密封。
30、进一步的,所述后腔与前腔的结合处还安装有固定卡扣。进一步保证前腔与后腔的固定程度。
31、进一步的,所述烟筒外侧还固定包覆有握具。防滑,同时防止烫伤。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33、1)全面覆盖了大部分吸烟时吸入烟气和主流烟雾的过滤排放,并减少大部分的侧流烟雾外流,有助于吸烟者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减少二手烟环境污染。
34、2)通过分流漏斗的设计,实现吸气与呼烟在一个烟嘴中进行,操作极为简便易行,还兼顾了随身便携烟灰缸的作用,易于增强使用者的接受度。
35、3)结构紧凑,分流漏斗除了实现吸烟、呼烟的导流切换,还兼顾旋流分离初滤作用;出烟管及导流锥等结构在呼气导流之外实现侧流烟雾吸引导流作用;烟灰槽除了收纳烟灰,还能起到初步隔离侧流烟雾的作用。通过上述多用结构的设计,保证了小体积实现更多功能和更好效果。烟具截面仅有并排的两根香烟大小,小巧便携,因此也便于与市售的两排装硬质烟盒做套装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强实用性。
36、4)模块化设计,主要部件均可拆卸分离,需要频繁更换的滤材均放置于独立外置的过滤头、换气头等部件中。只要旋下螺纹连接,更换相应的过滤头即可。此外,根据使用者吸烟、主侧流烟雾及换气的不同需求,可以在不同过滤位置灵活设置不同的过滤滤材。前腔和后腔以及内部的分流漏斗、出烟管、导流锥等结构在拆卸分离后也方便清洗或独立更换。
37、5)不用电或复杂组件,后腔内结构可采用铝或不锈钢等廉价耐热金属材质,前腔、过滤头外壳等均可采用塑料甚至纸质材料,模压或注塑成型后即可简单组装,成本低廉。
38、因此,本实用新型功能实用,维护简便,且小巧便携、成本低廉,相比现有产品,都更具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54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