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烟草加工设备的制造及烟草加工技术 >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8:43

本技术涉及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雾化装置已经成为市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吸烟替代品,其通过电池对雾化器中的发热件进行供电,使发热件在电驱动下加热液体基质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

2、当前一种典型的雾化器中采用两个发热件,两个发热件分别设置在两个独立雾化芯组件结构中,从而具有两个独立气道,导致该种结构的雾化器抽吸爆发力不够,且由于是两个独立气道,在两个发热件交替工作时,很容易出现一边冷一边热的问题,从而导致口感一致性及饱和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两个发热件交替工作时,很容易出现一边冷一边热,从而导致口感一致性及饱和度下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一种雾化器,包括:

4、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件,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纵向间隔设置;

5、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均电连接;

6、至少两个第二引脚,各所述第二引脚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并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引脚与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7、支撑底座,包括管状部,所述管状部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引脚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引脚的至少一部分。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管状元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管状元件内部,所述管状部伸入所述管状元件内部;

9、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与所述管状部固定连接,所述管状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部抵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均延伸穿过所述基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从所述基部外边缘沿纵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管状部相间隔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管状元件的一端嵌入所述间隙。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状元件的侧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管状元件端部的卡口;

12、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自所述基部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容纳于所述卡口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液元件,至少部分所述导液元件设置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

14、所述管状元件的侧壁设置有沿纵向延伸成纵长形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与所述加热组件径向相对。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状元件在与所述导液元件径向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口,部分所述导液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卡口。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孔包括相连通且均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宽度。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引脚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延伸至外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状部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避让口对应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引脚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口进而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进而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19、第二方面,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0、上述的雾化器;

21、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或负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或负极中的另一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22、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23、由于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件,至少两个发热件纵向间隔设置,因此两个发热件位于同一气流通道,通过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对发热件进行供电,且第一引脚同时与每个发热件电连接,而第二引脚则与发热件一一对应进行电连接,从而可以控制多个发热件交替加热,能够保证该气流通道温度恒定,从而避免了多个独立气道冷热不均导致口感一致性及饱和度下降。同时至少两个第二引脚,各第二引脚之间相互绝缘设置。由于需要连接第一引脚与多个第二引脚,因此为了保证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安装,通过设置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管状部,管状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容纳第一引脚,第二凹槽用于容纳第二引脚,从而方便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安装,同时提升了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稳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状元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发热件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管状元件内部,所述管状部伸入所述管状元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从所述基部外边缘沿纵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管状部相间隔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管状元件的一端嵌入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元件的侧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管状元件端部的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液元件,至少部分所述导液元件设置于所述管状元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元件在与所述导液元件径向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口,部分所述导液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包括相连通且均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引脚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延伸至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避让口对应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引脚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口进而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管状部的内侧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进而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件,至少两个发热件纵向间隔设置;第一引脚,第一引脚与至少两个发热件均电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引脚,各第二引脚之间相互绝缘设置,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与至少两个发热件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支撑底座,包括管状部,管状部的外侧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容纳第一引脚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凹槽用于容纳第二引脚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一引脚与多个第二引脚对多个发热件进行供电。为了保证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安装,通过在管状部的第一凹槽容纳第一引脚,第二凹槽容纳第二引脚,从而方便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安装。技术研发人员:戴朋新,李兴文,鲁林海,徐中立,李永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4技术公布日:2024/5/2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2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