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10:33
本技术涉及牡丹籽油生产,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牡丹籽油,又称牡丹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或亚临界生物技术)、毛油过滤、脱色、脱臭、脱蜡、精密过滤等工艺制成。
2、经检索申请号为“202022378277.1”公开了一种牡丹籽油生产用牡丹籽脱壳装置,包括脱壳盒、第一轴承以及方形转杆,还包括螺旋片、出料管、连接杆、支撑框、电机、齿轮、齿盘、开口以及进料管;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脱壳盒的内底壁,所述方形转杆插接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螺旋片套接在方形转杆的外侧,所述脱壳盒两侧的底部均连通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移动方形转杆来调节方形转杆对螺旋片的压力,从而使螺旋片可方便地压缩或是延展,进而来调节螺旋片的叶片间距,进而完成对不同大小颗粒的牡丹籽脱壳,从而使此装置可方便地对不同大小的牡丹籽进行脱壳,解决了传统碾压式脱壳容易损坏牡丹籽果核的问题。
3、该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在脱壳完成后,在下料时,壳体与牡丹籽混合在一块,无法对其进行分离,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分离,极大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便于对牡丹籽进行下一步操作。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包括脱壳盒、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于脱壳盒内的方形转杆、呈螺旋状设置于方形转杆外侧用于挤压破碎的螺旋片、设置于脱壳盒顶部两端用于进料的进料管和设置于脱壳盒底部两端用于出料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尾端放置有用于对物料收集的收集箱,收集箱内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收集箱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过滤板移动的驱动部和用于对物料进行翻料的翻料部。
3、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内设置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横截面呈椭圆形,第一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轴外壁两端,第一转动块长轴与过滤板相接触,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用于对物料分离的第一过滤孔。
4、进一步,所述收集箱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过滤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限位滑块相对一侧外壁。
5、进一步,所述限位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槽底部内壁。
6、进一步,所述翻料部内设置有翻料扇叶,翻料扇叶呈矩形,且翻料扇叶呈圆周排列固定连接于转动轴外壁中间处。
7、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内设置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转动轴外壁两端,且第二转动块为横截面为勒洛三角形的柱状体。
8、进一步,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为横截面两端为弧形的柱状槽。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驱动部,当物料落入收集箱内时,此时即可通过过滤板上的第一过滤孔进行过滤,开启转动轴上的电机即可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其上的第一转动块同步进行转动,第一转动块转动至长轴处,即可对过滤板挤压,带动过滤板和其上的限位滑块下移,而第一转动块转动至短轴处,即可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带动限位滑块和过滤板上移,循环此过程,即可带动过滤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进而抖动,通过过滤板的抖动即可将堵塞在第一过滤孔内的原料抖落,避免第一过滤孔的堵塞,继而能够便捷的对原料的壳体和籽进行分离,方便进行下步操作。
12、(2)、该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翻料扇叶,当转动轴转动时,即可带动翻料扇叶同步进行转动,翻料扇叶转动即可对落入收集箱上的原料进行翻料,避免壳体堆积在底部,影响牡丹籽通过第一过滤孔落入收集箱底部进行收集。
13、(3)、该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转动一圈即可通过其上的三个端点对过滤板挤压三次,继而转动一圈能够带动过滤板往复三次运动,提高过滤板的抖动频率,进一步避免第一过滤孔堵塞,影响分离效率。
14、(4)、该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的弧形设计,在与通过其内的原料接触时,均为光滑的曲面,降低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第一过滤孔受到堵塞,影响分离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包括脱壳盒(1)、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于脱壳盒(1)内的方形转杆(2)、呈螺旋状设置于方形转杆(2)外侧用于挤压破碎的螺旋片(3)、设置于脱壳盒(1)顶部两端用于进料的进料管(4)和设置于脱壳盒(1)底部两端用于出料的出料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5)尾端放置有用于对物料收集的收集箱(6),收集箱(6)内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内设置有过滤板(7),所述收集箱(6)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过滤板(7)移动的驱动部和用于对物料进行翻料的翻料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内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1),第一转动块(11)横截面呈椭圆形,第一转动块(1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9)外壁两端,第一转动块(11)长轴与过滤板(7)相接触,过滤板(7)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用于对物料分离的第一过滤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6)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2),限位滑槽(12)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3),过滤板(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限位滑块(13)相对一侧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块(13)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槽(12)底部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部内设置有翻料扇叶(10),翻料扇叶(10)呈矩形,且翻料扇叶(10)呈圆周排列固定连接于转动轴(9)外壁中间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内设置有第二转动块(15),第二转动块(15)固定连接于转动轴(9)外壁两端,且第二转动块(15)为横截面为勒洛三角形的柱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7)上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过滤孔(16),第二过滤孔(16)为横截面两端为弧形的柱状槽。
8.一种牡丹籽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式脱壳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牡丹籽油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转动式脱壳结构及其牡丹籽油生产装置,包括脱壳盒、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于脱壳盒内的方形转杆、呈螺旋状设置于方形转杆外侧用于挤压破碎的螺旋片、设置于脱壳盒顶部两端用于进料的进料管和设置于脱壳盒底部两端用于出料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尾端放置有用于对物料收集的收集箱,收集箱内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收集箱内壁上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过滤板移动的驱动部和用于对物料进行翻料的翻料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部,能够便捷地对原料的壳体和籽进行分离,方便进行下步操作。技术研发人员:汲德群,朱坤祥,杨金国,赵东林,李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菏泽华瑞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8技术公布日:2024/5/1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74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