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家具门窗制品及其配附件制造技术 > 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7:21:42

本技术涉及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具体为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

背景技术:

1、目前电饭锅限温器的永磁普遍使用铁氧体永磁,为扁状长方形,与软磁的吸合面有两极或三极,磁极的排列为长条状,沿长度方向排列。这种磁极与圆形的软磁吸合过程中,吸力相对中心的平衡分布较差,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软磁接触面,形成最大吸力,从而影响动作温度的准确性,且常用的永磁硬托为两个卡爪,容易导致卡爪松动造成铁氧体永磁脱落以至电饭锅限温器吸合不良,从而导致食物在电饭锅内加热过久依然自动切断电源,出现食物糊锅的现象;

2、如中国专利cn205458135u公开的一种易装配的电饭锅限温器,该电饭锅限温器由内杯、外杯构成,内杯通过外弹簧支撑于外杯内 ;内杯的顶部通过铝盖、软磁托安装有软磁,内杯的下部活动安装有硬磁托,硬磁托与内杯的内顶面之间设有内弹簧 ;硬磁托上固定有硬磁,硬磁托通过中部安装孔设有拉杆,拉杆向下依次穿过内杯和外杯的底部,安装孔包括长条形的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两侧的呈八字形的连接部,连接部有两对且以主体部所在直线镜像对称,拉杆一端的安装部的截面形状与安装孔的主体部和其中一对连接部的形状适配;

3、上述专利公开的硬磁托由于电饭锅使用频率高,永磁体在硬磁托内长时间工作时,极易出现永磁体从硬磁托脱落的问题,导致永磁体无法与软磁正常吸合,从而影响了电饭锅的使用寿命;

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限温器可靠性的永磁硬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用于避免铁氧体永磁脱落与软磁无法正常磁吸,从而导致铁氧体永磁与软磁吸合不良,无法在电饭锅内部温度达到极值时断开电源,使得食物加热时间过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包括:硬托四卡爪,所述硬托四卡爪的其中一面为安装部,另一面为配合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铁氧体永磁,所述铁氧体永磁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磁吸连接有圆形软磁,所述配合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用于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配合所述拉杆用于调节所述铁氧体永磁与所述圆形软磁间距。

4、优选的,所述铁氧体永磁与所述圆形软磁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其中一端套设在所述圆形软磁周向外壁,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铁氧体永磁周向外壁。

5、优选的,所述硬托四卡爪靠近拉杆的一面设置有硬托,所述硬托为八边形结构,所述硬托远离拉杆的一面设置有八边形挡板,所述八边形挡板设置在所述硬托表面边沿,所述八边形挡板与所述硬托中心重合,所述硬托四卡爪设置在所述八边形挡板内侧。

6、优选的,所述硬托四卡爪包括四个卡爪,各所述卡爪间隔、并两两相对设置,各所述卡爪所在直线连线呈四边形分布,所述卡爪为u型结构,各所述卡爪的u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八边形挡板中心设置,各所述卡爪内侧用于卡设所述铁氧体永磁边缘。

7、优选的,所述铁氧体永磁为八角形结构,所述铁氧体永磁的八角形结构的其中两组不相邻的对边卡设在所述卡爪的u型结构内。

8、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其中一端设置在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所述硬托中心,所述活动槽为矩形结构,所述拉杆靠近活动槽的一端设置有挡条,所述挡条设置在活动槽靠近八边形挡板一侧,所述挡条远离活动槽的一侧设置有两翘板,两所述翘板沿所述拉杆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拉杆的两侧,两所述翘板设置在所述拉杆的其中一面,两所述翘板均设置有卡槽,两所述卡槽设置在两所述翘板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两所述卡槽用于卡设所述按压杆的其中一端。

9、优选的,所述铁氧体永磁包括第一八角形永磁、第二八角形永磁,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的其中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其中一端面,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远离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的一端面靠近所述硬托设置,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外切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的外切圆直径,所述驱动弹簧的其中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周向外壁。

10、优选的,所述圆形软磁靠近铁氧体永磁的一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靠近所述圆形软磁表面边沿处设置,所述环形卡槽周向外壁用于卡设所述驱动弹簧远离第二八角形永磁一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包括:硬托四卡爪,所述硬托四卡爪的其中一面为安装部,另一面为配合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铁氧体永磁,所述铁氧体永磁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磁吸连接有圆形软磁,所述配合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用于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配合所述拉杆用于调节所述铁氧体永磁与所述圆形软磁间距。

13、利用电饭锅煮饭时,按压按压杆,使得按压杆靠近拉杆的一端向上顶起,从而使得拉杆推动硬托四卡爪上的铁氧体永磁朝圆形软磁移动,直至铁氧体永磁吸附在圆形软磁上,圆形软磁固定在外壳的内顶面,当电饭锅内温度达到圆形软磁导磁率极值时,圆形软磁的导磁率迅速趋近于零,从而使铁氧体永磁随硬托四卡爪下落,带动拉杆将安装杆的另一端顶起,使得按压杆远离拉杆一端的按键复位,电源开关杠杆被推开,电饭锅断电,圆形软磁相较于常规长条形软磁,能够加大软磁与铁氧体永磁的接触面积,圆形软磁与铁氧体永磁吸合时,吸力相对中心的平衡分布良好,提高吸力,从而提高动作温度的准确性,硬托四卡爪相较于传统的两卡爪,能够提高硬托四卡爪对铁氧体永磁的卡设强度,避免传统双卡爪卡设不牢,导致铁氧体永磁脱落,使得电饭锅限温器的铁氧体永磁和软磁吸合不良,导致电饭锅无法完成正常的通断电,导致食物加热过长时间煮糊。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硬托四卡爪(1),所述硬托四卡爪(1)的其中一面为安装部,另一面为配合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铁氧体永磁(2),所述铁氧体永磁(2)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磁吸连接有圆形软磁(3),所述配合部设置有拉杆(4),所述拉杆(4)用于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配合所述拉杆(4)用于调节所述铁氧体永磁(2)与所述圆形软磁(3)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永磁(2)与所述圆形软磁(3)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5),所述驱动弹簧(5)的其中一端套设在所述圆形软磁(3)周向外壁,所述驱动弹簧(5)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铁氧体永磁(2)周向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托四卡爪(1)靠近拉杆(4)的一面设置有硬托(6),所述硬托(6)为八边形结构,所述硬托(6)远离拉杆(4)的一面设置有八边形挡板(7),所述八边形挡板(7)设置在所述硬托(6)表面边沿,所述八边形挡板(7)与所述硬托(6)中心重合,所述硬托四卡爪(1)设置在所述八边形挡板(7)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托四卡爪(1)包括四个卡爪(8),各所述卡爪(8)间隔、并两两相对设置,各所述卡爪(8)所在直线连线呈四边形分布,所述卡爪(8)为u型结构,各所述卡爪(8)的u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八边形挡板(7)中心设置,各所述卡爪(8)内侧用于卡设所述铁氧体永磁(2)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永磁(2)为八角形结构,所述铁氧体永磁(2)的八角形结构的其中两组不相邻的对边卡设在所述卡爪(8)的u型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其中一端设置在活动槽(9)内,所述活动槽(9)设置在所述硬托(6)中心,所述活动槽(9)为矩形结构,所述拉杆(4)靠近活动槽(9)的一端设置有挡条(10),所述挡条(10)设置在活动槽(9)靠近八边形挡板(7)一侧,所述挡条(10)远离活动槽(9)的一侧设置有两翘板(11),两所述翘板(11)沿所述拉杆(4)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拉杆(4)的两侧,两所述翘板(11)设置在所述拉杆(4)的其中一面,两所述翘板(11)均设置有卡槽(12),两所述卡槽(12)设置在两所述翘板(11)远离活动槽(9)的一端,两所述卡槽(12)用于卡设所述按压杆的其中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永磁(2)包括第一八角形永磁(13)、第二八角形永磁(14),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14)的其中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13)其中一端面,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13)远离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14)的一端面靠近所述硬托(6)设置,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14)外切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八角形永磁(13)的外切圆直径,所述驱动弹簧(5)的其中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八角形永磁(14)周向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软磁(3)靠近铁氧体永磁(2)的一面设置有环形卡槽(15),所述环形卡槽(15)靠近所述圆形软磁(3)表面边沿处设置,所述环形卡槽(15)周向外壁用于卡设所述驱动弹簧(5)远离第二八角形永磁(14)一端。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锅限温器永磁硬托,包括:硬托四卡爪,所述硬托四卡爪的其中一面为安装部,另一面为配合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铁氧体永磁,所述铁氧体永磁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面磁吸连接有圆形软磁,所述配合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用于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配合所述拉杆用于调节所述铁氧体永磁与所述圆形软磁间距;通过硬托四卡爪提高铁氧体永磁的卡设强度,避免铁氧体永磁脱落与软磁无法正常磁吸,从而导致铁氧体永磁与软磁吸合不良,无法在电饭锅内部温度达到极值时断开电源,使得食物加热时间过久。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清,韦科宏,韦杰森,揭雅荃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07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27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