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变电构架以及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变电构架以及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7:50:16

本公开涉及变电站,具体地,涉及一种变电构架以及变电站。

背景技术:

1、构架梁具有结构形式简明、生产制造便捷、荷载传递清晰、附件挂点安装方便等优势,因此在变电站中有较广泛地使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在新疆、青海等高风速地区,高风速气流经过构架梁这种较为规则对称的截面后,气流在构架梁后方产生“涡流脱落”现象。涡流频率随着风速不断变化,当与构架梁固有频率一致时便会使得构架梁发生激振现象,即“涡流激振”,使得构架梁小幅度高频次地上下震动,导致构架梁柱在应力集中位置产生损伤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构架以及变电站,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构架,包括构架柱、构架梁以及扰流结构,所述构架柱的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构架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梁连接;所述构架梁具有关于水平面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扰流结构凸出设置在所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以能够使得气流在所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的流动路径与气流在所述构架梁的下半部的流动路径不同。

3、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形成为板状,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构架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4、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单元,多个所述扰流单元沿所述构架梁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构架梁的外表面,且设置在所述上半部的所述扰流单元与设置在所述下半部的所述扰流单元关于所述水平面非对称设置。

5、可选地,每个所述扰流单元包括多个扰流板,每个所述扰流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扰流板沿所述构架梁的长度方向依序排布,且每个所述扰流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板之间错开设置。

6、可选地,所述扰流板的宽度为所述构架梁的外切圆的直径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7、可选地,所述扰流板的厚度与所述构架梁的壁厚一致。

8、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的材质与所述构架梁的材质相同。

9、可选地,所述变电构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构架梁和所述构架柱之间。

10、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构架梁铰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柱铰接。

11、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变电构架。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设置扰流结构,这样,当气流吹向构架梁时,在凸出设置在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设置扰流结构的干扰下,改变了构架梁的外轮廓,使得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与下半部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移动差异(即上半部的外表面和下半部的外表面关于水平面不对称),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及流通路径,以避免气流在构架梁的后方产生涡流脱落及构架梁发生涡流激振的现象,从而提升构架梁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柱、构架梁以及扰流结构,所述构架柱的一端与地面连接,所述构架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梁连接;所述构架梁具有关于水平面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扰流结构凸出设置在所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以能够使得气流在所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的流动路径与气流在所述构架梁的下半部的流动路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形成为板状,所述扰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构架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单元,多个所述扰流单元沿所述构架梁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构架梁的外表面,且设置在所述上半部的所述扰流单元与设置在所述下半部的所述扰流单元关于所述水平面非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扰流单元包括多个扰流板,每个所述扰流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扰流板沿所述构架梁的长度方向依序排布,且每个所述扰流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板之间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的宽度为所述构架梁的外切圆的直径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的厚度与所述构架梁的壁厚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的材质与所述构架梁的材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构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构架梁和所述构架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构架梁铰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柱铰接。

10.一种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构架。

技术总结本公开涉及一种变电构架以及变电站,变电构架包括构架柱、构架梁以及扰流结构,构架柱的一端与地面连接,构架柱的另一端与构架梁连接;构架梁具有关于水平面对称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扰流结构凸出设置在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以能够使得气流在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的流动路径与气流在构架梁的下半部的流动路径不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述构架梁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和/或下半部的外表面设置扰流结构,当气流吹向构架梁时,在扰流结构的干扰下,改变了气流的流动方向及流通路径,以避免气流在构架梁的后方产生涡流脱落及构架梁发生涡流激振的现象,从而提升构架梁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管家伟,曹恩志,韩新立,迟洪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51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