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8:17:09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

背景技术:

1、围护墙板作为建筑的外层,承担了保温、防火以及装饰等多项功能,在装配式建筑中,目前围护墙板仍以轻质混凝土砌块为主,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只有在靠近预埋件或钢梁的部位通过设置u字卡来固定。但是这样组成屋面板的整块墙板不能无缝连接,在受外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在其拼接缝隙处断开,使得整个建筑的结构不够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alc墙板质量轻,但是强度低,容易损坏;混凝土墙体强度高,但是质量重,吊装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能够实现装配式围护墙板与主体结构的无缝连接,也降低了墙体的重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包括连接结构和围护墙体,所述围护墙体包括围护框,所述围护框内设置有若干相互拼接的alc墙板,所述围护框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伸出于墙体的预埋钢筋,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与所述预埋钢筋配合的连接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和所述连接钢筋连接处浇筑有混凝土连接段。围护框解决了墙体的强度问题,中间用alc墙板则解决了整个墙体的重量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护框上四周设置预埋钢筋,与主体连接结构的连接钢筋搭接后在连接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实现围护墙体与连接结构无缝连接,结构稳定性提高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汽潮气对板材或墙体的渗透,提升防水功能。

4、进一步,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200-600mm。

5、进一步,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300-500mm。

6、进一步,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400mm。

7、围护框对中间的alc墙板形成包裹,alc墙板占整面墙的比例较高,降低了围护墙墙体的重量。

8、进一步,所述alc墙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便于相邻alc墙板之间的快速定位拼装,提高了就位效率和就位精准度,连接稳固可靠,整体性好,不容易出现裂缝。

9、进一步,所述alc墙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围护框配合的连接端。连接端可以为设置在alc墙板端部的多个连接柱,在围护框上设置定位孔,将连接柱和定位孔配合实现alc墙板与围护框之间的装配。为了保证墙体的整体性,最左侧和左右侧的alc墙板无需设置相应的凹槽和凸起,和上下端相同的结构实现与围护框的连接装配。

10、进一步,所述围护框内预设有若干供管线穿过的预留孔,管线通过bim预制时的预留圆孔,现场穿线,施工方便。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护墙体四周设置预埋钢筋,与主体结构中伸出的连接钢筋对应连接,之后在连接部浇筑混凝土,实现围护墙体与主体结构无缝连接,结构稳定性提高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汽潮气对板材或墙体的渗透,提升防水功能。围护框内开设有若干预留孔,便于管线安装。本实用新型组合围护墙在预制厂内进行组装,解决了装配式外墙保温、防水及重量超重的问题,结构稳定、施工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结构和围护墙体,所述围护墙体包括围护框,所述围护框内设置有若干相互拼接的alc墙板,所述围护框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伸出于墙体的预埋钢筋,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与所述预埋钢筋配合的连接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和所述连接钢筋连接处浇筑有混凝土连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200-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300-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框的宽度为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lc墙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lc墙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围护框配合的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框内预设有若干供管线穿过的预留孔。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包括连接结构和围护墙体,所述围护墙体包括围护框,所述围护框内设置有若干相互拼接的ALC墙板,所述围护框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伸出于墙体的预埋钢筋,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与所述预埋钢筋配合的连接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和所述连接钢筋连接处浇筑有混凝土连接段。本技术通过在围护墙体四周设置预埋钢筋,与主体结构中伸出的连接钢筋对应连接,之后在连接部浇筑混凝土,实现围护墙体与主体结构无缝连接,结构稳定性提高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汽潮气对板材或墙体的渗透,提升防水功能。本技术组合围护墙在预制厂内进行组装,解决了装配式外墙保温、防水及重量超重的问题,结构稳定、施工方便。技术研发人员:徐善鹏,崔英姿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金构智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8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72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