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8:17:36

本技术涉及屋面保温,具体为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

背景技术:

1、我国的部分地区冬季寒冷,为使冬季房间内部的温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及建筑节能的需要,应当在屋顶设置保温层。

2、如今使用的屋面保温材料多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的,该种材质在使用过程中,防火性能不佳、材料强度低、耐久性能不佳、生产碳排放因子高、环保减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第二磷石膏砂浆层,所述第二磷石膏砂浆层的顶部设有硬质pvc板一,所述硬质pvc板一的顶端设有不流动空气层,所述不流动空气层的顶端设有硬质pvc板二,所述硬质pvc板二的顶部设有第一磷石膏砂浆层,所述第一磷石膏砂浆层的顶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一,所述防水材料一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二,所述防水材料二的顶部设有细石混凝土层。

2、优选的,所述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0毫米,且防水材料二的厚度为3毫米。

3、优选的,所述防水材料一的厚度为2毫米,且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0毫米。

4、优选的,所述第二磷石膏砂浆层与第一磷石膏砂浆层的材质相同,且第二磷石膏砂浆层与第一磷石膏砂浆层的厚度分别为30毫米。

5、优选的,所述不流动空气层内部的温度为20摄氏度,且不流动空气层的厚度为40毫米。

6、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20毫米。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通过设置有不流动空气层、第一磷石膏砂浆层和第二磷石膏砂浆层,通过在钢筋混凝土层的顶部多设置了第二磷石膏砂浆层、不流动空气层和第一磷石膏砂浆层,通过不流动空气层可以在节能效果上可进一步改善其节能性能指标,改善屋面隔热效果,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空间温度,起到节能降碳、改善屋面热传递、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第二磷石膏砂浆层和第一磷石膏砂浆层材质的防火性能好、强度高、且为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的综合循环再利用,综合权衡后可达到更佳的节能减碳效果,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的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的顶部设有第二磷石膏砂浆层(9),所述第二磷石膏砂浆层(9)的顶部设有硬质pvc板一(6),所述硬质pvc板一(6)的顶端设有不流动空气层(7),所述不流动空气层(7)的顶端设有硬质pvc板二(10),所述硬质pvc板二(10)的顶部设有第一磷石膏砂浆层(8),所述第一磷石膏砂浆层(8)的顶部设有水泥砂浆层(2),所述水泥砂浆层(2)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一(3),所述防水材料一(3)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二(5),所述防水材料二(5)的顶部设有细石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4)的厚度为40毫米,且防水材料二(5)的厚度为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一(3)的厚度为2毫米,且水泥砂浆层(2)的厚度为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磷石膏砂浆层(9)与第一磷石膏砂浆层(8)的材质相同,且第二磷石膏砂浆层(9)与第一磷石膏砂浆层(8)的厚度分别为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流动空气层(7)内部的温度为20摄氏度,且不流动空气层(7)的厚度为4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20毫米。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屋面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磷石膏砂浆中空复合屋面保温构造,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第二磷石膏砂浆层,所述第二磷石膏砂浆层的顶部设有不流动空气层,所述不流动空气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磷石膏砂浆层,所述第一磷石膏砂浆层的顶部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一,所述防水材料一的顶部设有防水材料二,所述防水材料二(全部从卷材替换为材料)的顶部设有细石混凝土层。本技术通过不流动空气层可以在节能效果上可进一步改善其节能性能指标,改善屋面隔热效果,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空间温度,起到节能降碳、改善屋面热传递、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技术研发人员:贾崇俊,杨亚超,穆卫,马俊林,杨敏,康忠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研发日:20231121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73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