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和绳锯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和绳锯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8:27:42

本技术涉及绳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和绳锯。

背景技术:

1、绳锯是一种由多个串珠组成的柔性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矿山、混凝土、钢缆、沉船等切割领域。其中,硬质合金串珠通常是在基体表面制备出一层硬质合金,并将其作为耐磨、切割工作层,以实现高效切削加工。

2、现有的硬质合金串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硬质合金颗粒会被磨平,锋利度会明显下降,导致切削效率显著下降。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自锐,保持锋利度。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锯,兼具优异的切割效率和使用寿命。

3、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表面的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第二硬质合金颗粒;

5、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的耐磨性大于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的耐磨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g6硬质合金颗粒和/或yg8硬质合金颗粒;

7、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g15硬质合金颗粒和/或yg20硬质合金颗粒。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t系列硬质合金颗粒;

9、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g系列硬质合金颗粒。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的粒径均为5~10mm。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沿基体轴向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沿基体轴向排列。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呈螺旋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呈螺旋排列。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按照5°~25°的螺旋角螺旋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按照5°~25°的螺旋角螺旋排列。

14、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设置有减磨槽。

15、进一步地,所述减磨槽的开口宽度为所述轴向通孔的直径的1/10~1/6,所述减磨槽的深度为所述基体厚度的1/10~1/6。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绳锯,包括钢丝绳和如上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通过在基体表面交替排列耐磨性不同的两种硬质合金颗粒,使硬质合金串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自锐,既可以保持一定的锋利度,又可以保持一定的耐磨性,从而兼具优异的切割效率与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表面的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第二硬质合金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g6硬质合金颗粒和/或yg8硬质合金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包括yt系列硬质合金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的粒径均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沿基体轴向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沿基体轴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呈螺旋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呈螺旋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按照5°~25°的螺旋角螺旋排列;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按照5°~25°的螺旋角螺旋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设置有减磨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磨槽的开口宽度为所述轴向通孔直径的1/10~1/6,所述减磨槽的深度为所述基体厚度的1/10~1/6。

10.一种绳锯,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绳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和绳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包括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表面的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第二硬质合金颗粒;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和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硬质合金颗粒的耐磨性大于所述第二硬质合金颗粒的耐磨性。本技术的自锐性硬质合金串珠,通过在基体表面交替排列耐磨性不同的两种硬质合金颗粒,使串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自锐,既保持一定的锋利度,又保持一定的耐磨性,从而兼具优异的切割效率与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钟素娟,董媛媛,丁天然,路全彬,黄俊兰,董博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86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